- 相關推薦
現代人讀國學經典系列作品讀后感
導語: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并涵蓋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國立學校,自 “西學東漸”后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小編收集整理了國學經典系列作品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后感一】
這本書分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圣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范,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并使之發揚光大!
從國學經典中感悟師德
春秋時期的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更是中國人的精神偶像、中國文化的代表。
中國人因為孔子而驕傲和自豪,外國人因為孔子而研究中國,“孔子學院”于是成為許多國家研究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尤其是研究中國的古人和今人的學術機構。孔子的經典語錄集《論語》,因其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其推崇備至,不僅影響著今天中國人的思想,更是成為外國學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經典之作。可見,《論語》之影響深遠而巨大。
我們今天再來捧讀《論語》,其現實意義究竟在哪里?北師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生活,找到個人坐標”。因此,《論語》可以作為我們個人尤其是作為教師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養性,德行人生
《論語》中關于修德的言論,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孔子認為:血氣未定的年少之時,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氣方剛的成年時期,不要與人爭斗:而到血氣既衰的老年,不要貪得無厭。一個人遇事不要主觀臆測,不要盲目武斷,不要固執己見,不要自以為是。孔子還認為,和正直,誠實守信,博學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諂媚的人,虛偽陰險的人,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時他還認為,如果以適度的禮樂來節制自己,以稱道別人的好處,以擁有很多賢德的朋友為快樂,對人是有益的,而以驕奢淫逸,游蕩忘返,宴飲荒淫為快樂,對人則是有害的。這些言論,簡潔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讓人持守美德或教人棄去偏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這幾句話牢記在心,時時警醒自己,應該說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會有大的過錯了,作為教師,為人師表,更是要牢記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為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人過分地強調物質利益的追求,因為種種原因而使得人們的利益主體多元化,于是,人們的價值觀也呈現多元化,而作為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肩上的擔子千斤重,一頭挑著學生的現在,一頭挑著國家的未來,必須給予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
價值觀. 人生觀的引導,教育學生為民族的復興而不懈努力并成為國家的棟梁。而要達到此目的,教師自己首先要有正確的世界觀. 價值觀.
人生觀,因此,教師必須修身養性,經得起各種不良現象的誘惑。
【讀后感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后,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以后的熏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
“茍不教,性乃遷。” 的意思大概是: 如果(對幼兒)不(嚴加)教育,(幼兒善良的)稟性就(將隨環境)改變(壞)。讀到這里,我陷入了深思:“每個人從小都是善良的,但隨著環境的改變,以及教育,一個善良的人很可能會變壞;那我們如果從小不學壞,聽父母的話,那我們長大后還是個善良的人。”想到這,我下決心,一定要聽爸爸媽媽的話,不學壞,成為一個好孩子,善良的人。
當我知道了不學壞,聽爸爸媽媽的話 后,我有看到了“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這句話又是什么意思呢?我很是不解。我翻開澤文,發現這句話的意思及其深奧:“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和高深的數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哦,原來我要先孝敬父母,然后再閱讀書籍,還要學好數學,也就是要學好算數。讀書,為什么我要讀書?我雖然不知道這是為什么,但還是照辦了。原來,人生苦短,幸虧有了書,給我們的生活,人生添加了樂趣,善于汲取菁華者,是珍視人生的本質與自由的人,是心靈的向上者。對于數學,是更重要了,因為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數學用處極大,在社會上,世界上,都會有幫助的。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是最令我感動的一句話。它講的是東漢時期,一個叫黃香的人,九歲的時候就非常懂得孝順,每當夏天,總是先把枕席扇涼了、蚊子趕跑了再請父母歇息。冬天,則自己先躺下,用體溫幫父母把被窩暖熱!這是一個多么懂事的孩子啊!爸爸告訴我,這個故事講得不僅僅是孝順,更是愛!是親人之間至真至純的愛!而這個愛,就是關心,就是體貼,就是相互的照顧和無私的奉獻!讀到這里,我的眼眶是濕潤的,因為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也想到了我對爸爸媽媽的一點一滴。為了我,爸爸媽媽總是絞盡腦汁換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為了我,無論是下雨,還是刮風,還是下雪,爸爸媽媽都在指定位置接我回家......想到這些,再看看人家黃香,我覺得好慚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學習、去努力做好!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現代人讀國學經典系列作品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馮驥才作品有感(精選32篇)07-27
作品《草原》讀后感(精選13篇)09-12
莫泊桑作品的讀后感(精選21篇)04-21
關于國學經典讀后感范文12-25
金波的作品讀后感(精選23篇)10-22
巴金的作品《家》讀后感(精選20篇)05-27
讀古詩猜謎語系列精選迷題03-25
魯迅的作品02-20
國學經典《大學》讀后感(精選26篇)11-03
讀東野圭吾作品有感(精選13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