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終結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帝國的終結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帝國的終結讀后感1
《帝國的終結》深刻探究了中國帝國制度形成和滅亡的原因,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中國古代帝制的乖舛和荒謬。透過若干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作者對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帝國體制,給予抽絲剝繭式的剖析。《帝國的終結》承續了作者易中天生動、風趣、見解獨到的一貫風格,討論的是帝國體制命運這樣的問題。
秦最終奪取了天下,只能歸結為秦國有當時最管用的制度,或者說,他們把這個新制度建設得最徹底。這就是初具規模的中央集權制。 這是一個帝國制度不斷成熟、完善的過程,它表現為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秦創郡縣制,漢因之;隋創科舉制,唐因之;宋創文官制,明因之;明創閣臣制,清因之。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的午餐。倫理治國或者說獨尊儒術的原則維護了帝國制度,卻讓我們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 皇帝對官員常有一種復雜的心理。一方面,他離不開官員;另一方面,他又近乎本能地認為帝國的事情會壞在這幫家伙手里。 奇怪,帝國的產權怎么會成為問題呢?“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不是很清楚嗎?公元1911年,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王朝——大清,在內外交困中滅亡了。隨同它一起被埋葬的,還有整個帝國制度。
我認為這本書就是對于中國歷史的一種解讀方式,或者說是對于帝國從形成、發展到終結的歷史的一種獨特理解。我們如果靜下心來,細細品味,便不難發現,“封建”的本意,是對于“天下為公”的“公天下”的理解。
以“歷史為鑒”,我們可以更透徹清楚的理解現在的治國方略。通過讀這本書,我對國家和政黨體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當今的政治政策有了更加明了的認識。
帝國的終結讀后感2
讀完《帝國的惆悵》,就順帶著看了《帝國的終結》,這兩本書其實內容有部分重復,尤其是涉及到帝國制度的形成、發展以及缺陷的文字。
值得重點閱讀的是最后兩章,“內在矛盾”與“共和之路”。帝國的產權問題導致了固有的制度無法通過改革使之重新充滿生命力。比起產權明晰的、成熟的現代共和國制度,帝國的缺點必然使它走向終結。
民主與民本,國民與臣民,法治與法制,憲政與限政等的區別是很多人不太清楚或者明明清楚,卻故意裝著不清楚的概念。不理清楚這些,就不會領會共和國的實質。最后一章對共和制度的基本精神闡述的很明晰:“民主關注的重點是授權,政關注的重點是限政。”民主授權,憲政限法,協調二者的是共和,它們必須是三位一體的關系。一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然是民主、共和、憲政的。看完全書,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點論述。一直以來我也弄不太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直到看了此書才稍有領悟。
最后,作者認為,在這個沒有絲毫共和傳統的國度里,建立共和制度“必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摸著石頭過河”。其實,要徹底擺脫帝國思想的影響,首先必須建立現代常識意識。國學不必全盤反對,但是應當在宏觀上去掉某些有消極意義的古代社會特有等級觀念(例如三綱五常、愚忠、無法治觀念、官本位思想等等),只繼承那些對個人修養和社會行為有實在好處的觀念,并且要用符合現代世界共同價值的形式去闡釋它(例如仁愛、惻隱等)。這就是易先生所說的繼承傳統文化的三要素:“抽象繼承”、“現代闡釋”和“共同價值“。
只有用傳統文化結合現代共同價值,才能催生出成熟的共和國,讓帝國徹底終結。
帝國的終結讀后感3
做為開“明星學者”之先河的易中天先生,本人也曾在“年少無知”的時候的追捧過,追讀過一些著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易中天先生開始失望,一部“品三國”一年都沒有品完,而三國歷史在中國歷史中實在微不足道,要說精彩程度不如隋唐,要說矛盾沖突不如魏晉南北朝,要說史料充足更不如明清,要說對中國的影響,唐宋元明清那個時期都比三國強,可易先生偏偏抱著個三國左右品味。讀易先生的書也開始索然無味,一篇篇小品式文章的匯總,倒是易先生的幾本非歷史讀物值得一讀,《美國憲法的產生和我們的反思》、《破門而入》等,看出了一個學者應有的水平和睿智。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帝國的終結》,本不報太大希望(當初買它完全是因為要把過期書卡用光),但一讀之下卻有種欲罷不能之感。兩千年的帝國史,被一條清晰的線索串聯在一起,過去感覺虛無縹緲的“歷史車輪”開始逐漸清晰起來。
中國歷史,悠悠上下五千年。今人讀來,總有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尤其是像我等俗人,看過的歷史書籍不少,讀懂的不多,知道歷史故事不少,后來發現演義的居多。直到看完易中天先生的《帝國的終結》,感覺隱隱的找到了那把鑰匙,讀懂中國歷史的鑰匙。
榮格有句名言“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不僅適用于個人,也適用與群體,某一特定區域內的個人具有性格上共通性,并由此演化出民族性格,并由民族性格決定了民族的命運。那什么決定了性格呢?如果按佛洛伊德的理論,成人的行為習慣全來自兒時經歷,我把這理解為環境決定性格。如果指群體,應該是自然環境決定民族性格。
那我們民族的性格來源于什么樣的自然環境?自大禹治水時期,華夏部落就依靠肥沃的土地成為農耕民族,因此自夏以來,農業一直是“國家”發展的核心。為了適應農業生產,中國拋棄了邦國制度建立了集權的帝國制度,因為集權可以形成穩固的政權和穩定的社會環境,進而滿足了靠天時、地利、人和的農業生產的需要。同樣,帝國為了適應農業生產,政治上采用中央集權,精神上采用倫理治國,行政上采用官員代理。直到帝國制度下產生的內部矛盾不可調和,恰中國的大門又被西方“敲”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被西方貿易融通經濟破壞掉后,帝國制度才隨清王朝一起走入歷史。
一條簡單的線索牽起了中國兩千年的歷史,集權統治的帝國制度使中國歷史上反復上演的王朝更迭,就像一壺老酒裝了無數的新瓶,雖然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特點,下一個王朝總比上一個好些,但究其滅亡的原因,都是王朝在集權統治中“無法無天”,國家只有法制而無法治,皇權集立法、行政、監察于一身又不受任何監督。而國家另外一個強大勢力官僚集團因產權不清,處于一種“打工者”的心態,又擁有牧民的極大權力,形成了一種制度性腐敗(如耗羨),破壞農業生產,導致最后每個王朝幾乎都亡于奸臣當道、宦官亂政、官員腐敗、皇帝昏庸等因素。
這讓我想起當初閱讀《偉大的博弈》時產生的疑惑?美國建立之初,就存在兩種經濟理論的爭論,一方是杰斐遜主義,一方是漢密爾頓主義。兩個派別的爭斗貫穿整個華爾街歷史,最后漢密爾頓主義取得階段性勝利。當時閱讀是就沒弄懂兩種經濟理論的區別,書對兩種思想也沒交代清楚。事后我也在網上查找了一些資料,試圖搞清楚。可惜國內對美國歷史研究的文章不多,提及兩種思想的文章更少,感覺上兩種思想好像牽扯面極廣,遠不只經濟方面,而是兩種立國理論之爭。但有一點,杰斐遜主張農業立國,真實的商品生產才能讓國家富強。
現在回想起當時的疑問,開始有些明白,兩種思想基本上是農業立國與商業立國之爭。農業立國立足農業上大規模生產增加社會財富,需要集權統治的保護;商業立國立足貿易交換增加社會財富,需要公平契約的保護。當初美國建國者脫胎于英國,公平契約觀念發展出來的民主思想成為立國之本,而農業立國會將社會變成權力社會,甚至集權社會。
集權是中國陷入歷史漩渦的原因,而農業民族是產生集權統治的土壤,當我們的民族還處于農業立國,集權統治就不可避免,也就難以沖出漩渦,建立穩定社會。
易中天先生在書的最后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西方社會的民主、共和、憲政的模式到了中國總是水土不服,最好的政治制度是自根自生的,縱然從外國移植過來,也要進行本土化改造后才能發生相當的作用,也就是說我們要在中國傳統中開掘出民主、共和、憲政的思想,才能適應國情生長下去。但問題是,我們有這種傳統嗎?
【帝國的終結讀后感】相關文章:
終結者施瓦辛格的勵志故事10-23
羅馬帝國的滅亡故事11-22
亞述帝國與“血腥的獅穴”的故事11-16
古代世界上下五千年《羅馬帝國的滅亡》06-02
北方戰爭:俄羅斯帝國打通波羅的海出海口07-09
周易的讀后感12-08
黃繼光的讀后感11-03
詩詞的讀后感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