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去》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風流去》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曾經的我,讀阮籍與嵇康,一直敬佩嵇康一曲蕩氣回腸的《廣陵散》,慨然赴死留下千古絕唱,不屑阮籍不過嚎啕大哭或是一醉不醒,即便那是亂世之中的無可奈何;曾經的我,信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堅信“士可殺不可辱”……
而學過《史記》,讀過《留侯論》,再看,才明白究竟哪一種更有價值。
看司馬遷評伍子胥“故隱忍就功名,非烈大夫孰能致此哉”,是司馬遷自知不能夠以死明志,自知一死便無法文采表于后,自知自己的死是無法改變后世的,遂在《史記》中述往事,頌逝者,揚高貴之德,將自己之愛之恨融在筆尖,用自己的血淚洗禮過往功績。
看蘇東坡評張子房“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志甚遠也”,是蘇東坡面對一貶再貶的生活困境,依舊滿眼滿腦都是“縱橫憂患滿人間”而生發出的自我感悟與自我激勵。
其實嵇康的死也是一樣,他并不僅僅是為了自身名節,更是為了喚起埋在人心底的正義。
然魏晉的黑暗比他預計的更深更厚,更加難以撕碎。縱是一曲《廣陵散》響徹云霄,也不曾激醒當世的人們,卻是在他死后,阮籍寫了“勸進表”,向秀也走入了司馬昭的陣營。可惜啊!
竹林七賢雖是以“任其性,適其情”著稱于世,實則除卻嵇康,其余很少于民有益,于國有功。阮籍的一句“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也是在說自己吧,他也清楚當自己為才貌雙全未嫁而亡的兵家之女而哭即為人稱頌之時,哭自己無明主可報之心卻鮮有人知。自己活一世,卻終未成事,甚至連自己曾經當作信仰的東西也未曾堅持下去。到底,也是沒有把自己堅持活下來所為實現的.愿望變成真。可悲啊!
其實,生存還是毀滅,從來都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關鍵在于為什么而生,又為什么而死。二者選其一時,看的是自己選哪一種做法更有意義,影響更大。有人為至理而死,便必要有人為其而活。沒有活著的人去響應逝者的號召,去踐行逝者的理想,逝者才是白死了啊!
【《風流去》讀后感】相關文章:
風的謎語03-13
風_550字02-15
風_700字01-22
風唐詩原文03-10
宋玉《風賦》09-10
風高三作文12-19
有關風的諺語06-16
lol風女臺詞01-25
”風”記敘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