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讀后感600字(通用10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孝經讀后感600字(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孝經讀后感600字 篇1
最近,我很榮幸拜讀了影響華夏五千多年文明史詩的神圣著作——《孝經》,它恰若無聲的細雨,潺潺流入我的心田,緩緩潤澤了我的人格;又如用今世的水泡了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騰的是前世的孝行,沉淀的是今世的孝思,氤氳的水汽是一條繩,牢牢的拴住你我的情緣,彌漫的茶香是親情的惠澤,默默的陶冶著典雅的文明底蘊。
當我讀的“事親者,居上下驕,為下不亂,為丑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告訴我們侍奉父母,即使身居高位,也不驕傲自大;身為別人的下屬,也不為非作亂;身為普通的百姓,也不與別人爭斗。身居高位卻驕傲自大,最終會招致滅頂之災;為人下屬卻犯上作亂,最終會遭受酷刑的懲罰;身為普通百姓卻總與人爭斗不休,最終會動刀動槍,互相殘殺。如果居高位而驕、做下屬而亂、處卑微而爭這三種違背常理的不良行為不能去除,就算每天用牛、羊、豬三牲做成的美味佳肴孝敬父母,也不能讓父母安心享用,也不算盡孝道啊!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暉,我擁有一縷最溫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華,我摘一束最燦爛的,送給我親愛的父母。曾記得,著名作家畢淑敏告訴我們:“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接觸的鏈條,一旦斷裂,就無法連接,最可貴的是,孝是人們的責任和根基。”,我們更應該牢牢的銘記: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育恩。父子原是骨肉親,爹娘不敬敬何人?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自費心。
我們應該讀懂孝經,并把他記下來。而不是簡單單的瀏覽一遍就算了。
孝經讀后感600字 篇2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古人說的“孝、悌、忠、義、禮、義、廉、恥”這八德,孝排在第一位,可見“孝”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所以,“孝”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必須做到的。
《孝經》,通過孔子和弟子曾參之間的對話,精要地闡述了儒家對孝道的見解,認為孝才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得以推行的關鍵。
《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讓我知道一個人的軀體、四肢、毛發,皮膚,都繼承父母,要好好愛惜,不要隨意毀傷,這是孝行的起點。這句話令我感動。還記得在我我四歲的時候,有一次我玩喜洋洋(就是一元一次的那種搖搖車),一不小心從一米多高的地方摔了下來,我一直哭,媽媽問我是不是很疼啊。我說:“媽媽,胳膊刷壞了,讓您擔心,我才哭的呢。”媽媽摟著我直說我是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對啊!爸爸媽媽把我養大,費了多少心血啊,我們要是不孝順父母的話,就是大逆不道!所以,我出去吃飯的時候,總是給媽媽碗里夾肉,媽媽直說我長大了;平時,我也做家務,去買早餐讓大人吃,晚上放學去買饅頭。讓爸爸媽媽多休息;我還早起晚睡,好好學習,不要因為貪玩耽誤功課讓父母擔心。
《孝經》是孔老夫子留給我們的瑰寶,從《開宗名義章》起,共18章,講了孝的功能、孝的本質、孝的內容,講了從天子到庶人盡孝的標準,講了以孝治天下的原理等等。我喜歡孔子,孔子的覺悟很高,我也想穿越到孔子時代,過一把當孔子弟子的癮。我的好朋友AI博士有一臺時空機,我請求他讓我穿越到孔子時代,AI博士二話不說就同意啦!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二位杰出的弟子,我拜孔子為師后,老夫子把我收為他的第521位弟子。之后,我刻苦鉆研《孝經》,成了他得意弟子的第73名,叫小白。在當時,我是世界第二孝。(因為閔子騫比我還孝順)。但是,好景不常。AI博士的時空機只能在時空隧道里呆一天(相當于24年)。所以,我又穿越回來了。但是孝道已經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了,直到今天,我在生活中還是很孝順父母。
總之,孝是德行根本,我們一定要孝順父母,做善事,才能做大事。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下五千年的優良傳統,我們要讓孝道走遍中國,傳遍世界。
孝經讀后感600字 篇3
首先我們來看看“孝”這個字,上面是“老”字的頭,下面是“子”體現了孩子應對父母的恭敬。
《孝經》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漢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國,國家也都非常強大。自古以來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孝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愛的基礎。孝經云“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古人還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幾乎所有的祠堂都上書“入孝”和“出悌”,門口還刻有二十四孝。
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愛他人,愛國家呢孝經云“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弟子規》說“首孝悌,次謹信”。《論語》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父母給予我們一切,沒有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我們很難健康地成長,父母是我們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眼睛時刻關注著我們,父母對孩子是無微不至,勞而無怨。
誰請我們吃一頓飯,或者我們饑餓時,別人給我們一杯水或一塊面包,我們都有很感恩,但是父母給我們做過多少頓飯,給與我們多少吃的,用的,給我們付出多少,而且是把最好的給孩子。
烏鴉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
孝經讀后感600字 篇4
父母雖辭世,讀完孝經,欣喜能盡更大的孝。
這一生,對于自己的父母,叩首二次,一次出嫁時,最后是父母離世時的告別。1996年父親去世時,當司儀讓我們兄妹三人跪下,一叩生育之恩,二叩養育之恩,三叩教育之恩,當時身懷六甲,心里好痛,因為已嫁他鄉為人婦,在父親病危時,無法盡孝。去年母親辭世,而今我已成孤兒,因此決定參加孝經的課程,最初的想法是,此生我已無法盡孝于親生父母,如何透過學習孝經,提醒朋友能珍惜行孝的歲月,不留遺憾。
一部孝經讀下來,收獲的不僅是走出“父母已離世而無法盡孝“的愧疚,明白“事親”僅是孝之始,現在要做的是更深層的孝。從自身的扮演的各種角色去參悟與實踐,也許不及“立身揚名,以顯父母“的境地,但至少無忝所生,也不致愧對竇老師的啟蒙和“儒風大家”團隊的一番用心及多位同學的智慧分享。這短短三周不到的課程,讓年過半百的心靈再次地飛躍。行坐之間仍能有所作為。
首先,奉行恭敬和持誡作為自身待人處事的準則。
在家,學習竇老師,從“孝經“開始,帶著孩子們開始接觸儒家思想,逐步建構自家文化。
在崗位,企業雖小,也不該妄自菲薄,經營自身的富與貴,以保全一方的順遂。
隨緣分享和傳播“孝道“的智慧。
最后,用三心相問來總結自己的所得:“表相”背讀孝經,及通曉儒、釋、道相關經典的哲理。“真相”透過通曉萬象圣達公式,解答生活或工作上遭遇各種難題與困惑;觀測政治、經濟、國家、世界的詭譎多變。“心相”是從心開始洗滌,提高自身“行孝”的格局,不論生活,工作都應本著慈悲大愛的初衷游走在世間,持誡與謙恭修行人間法。
孝經讀后感600字 篇5
在每一天都要上的經典導讀課上,我們都要大聲地朗讀《孝經》。所以,我對《孝經》有很多的感觸。
《孝經》,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學生曾子所著,它是儒家經典著作中專門談“孝”的一部著作。《孝經》一共有十八章。《開宗明義章第一》、《天子章第二》、《諸侯章第三》等等。每一章都是經典。像《開宗明義章第一》中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短短33個字就總結了孝之始,孝之終。
《孝經》的前七章分別寫明了七種人就應盡的孝道,如天子、諸侯、卿、大夫、平民百姓、庶人……后十一章寫明了孝的具體表現形式、教化作用以及不孝所引起的嚴重后果,即“五行之屬三千,而罪莫大與不孝。要君者無上,非圣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孝經》,短短十八章,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孝道上至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無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孝經》,它不僅僅能教我們學會孝,還有教我們要效法天地,自然和萬物!
沒錯,正如老師上課所言,《孝經》就是亙古不變的陰陽之道!它能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因為,孝就是人的道德的根本。百善孝為先,《孝經》教會了我怎樣孝敬父母,教會了我做善人的第一步——孝。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孝道他就不能算是一個人!父母生我們已是大恩大德,我們已經永生難報了,只能在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們。我把我平時的行為總結了一下,發現有許多不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多多改善自我的行為,以盡孝道。
孝經讀后感600字 篇6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乃孔子與曾子的問答之詞,百善孝為先,《孝經》的通篇理論便是孝道,但是這個“孝”并不只是對父母的奉養,而有更深刻的含義。
在《孝經》中,孔子認為,對國家,對社會做出貢獻的,能光宗耀祖的,才是大孝。在書中,孔子描述了不同等級的人應該向父母履行的.各種不同的孝道,表現出了明顯的等級觀念。然而,孔子說的孝并不是對父母的一味順從,而是當父母行為不正時勇于提出,這與后來封建社會的愚孝是不同的。
《孝經》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對中國的政治、歷史、文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在《孝經》中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比有先也,言有兄也。”這句話的大意就是天子不但不以自己為尊,還要尊其父,不但不以自己為先還要先其兄。對待兄弟們都以理對待。這也就是孔子的理論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吧。
《孝經》提出要借用國家法律的權威,維護其宗法等級關系和道德秩序,它還主張把“孝”貫串于人的一切行為之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是孝之終。它把維護宗法等級關系與為君主服務聯系起來,主張“孝”要“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并按照父親的生老病死等生命過程,提出“孝”的具體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學校為我們推薦《孝經》這本書,就是想讓我們對自己的父母多一些理解,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才后悔。其實,父母比想象中要更加愛你,只是方式會有些特殊,我們都要理解父母,記住一個字—孝!
孝經讀后感600字 篇7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畢生經歷去完成的使命,百善孝為先,它是我們對父母最真切的報答。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感毀傷,孝之始也。”孝的發端是不忍之心。當你傷害了別人,你的媽媽為此而蒙羞。如果你想到了這一點,就不會傷害別人,而雙方父母都會開心。
一棵茂盛的樹,為何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好比我們人一樣為何學業有成、家財萬貫。為何有這樣的成果,那都是祖祖輩輩積德呀!若是我們只愛小不敬老,花兒、果實遲早有一天會枯萎的,家族也會墮落。
“孝”五千年一脈相承,無論中國如何變化,始終注定孝是中華民族愛的結晶,始終注定要孝養父母,當“樹欲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可要終身遺憾了。
當你看歲月痕跡不停出現在父母額頭上。你會想我會怎么對父母,我要帶父母去哪里玩,哪里吃好吃的。那是不可能的,他們咬都咬不動,走都走不動。他們不要什么,他們需要的是寂寞時的陪伴,在他生病時的問候。
自古以來出孝子,而當今社會有多少在死前也見不到子女一面。枝葉繁盛的樹木,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連動物尚且懂得知恩圖報,怎么人就糊涂了呢?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現在的人把孝之始似乎忽略了,只有個人主義的享樂和安逸。趕快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他比山珍海味,盛世華衣,數以萬計的金錢珍貴的多。
世事滄桑,歲月流失,用愛去碰撞音符,奏出世界中最美好的孝親樂章吧!讓洪亮的歌聲在廣闊的天地間徘徊!
孝經讀后感600字 篇8
中國的孝道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孝道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關乎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是傳統美德。至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系統的講論孝道。
《孝經》,在中國的思想史上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特別是西漢統治者宣揚“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它成為人們修養的必讀書目之一,僅短短的十八章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下到上至諸侯,下至黎民百姓,無一不是遵守孝道的。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畝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人性至孝,其情可憫。“盡孝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無鳥私情,情理可恕。李密從小父喪母棄,孤苦伶仃,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長,后來他因孝被舉薦,屢被征召,祖母卻日薄西山,朝不慮夕。盡忠還是盡孝,李密進退兩難,侍奉新君,焉知福禍?且遠離祖母,情何以堪?辭命盡孝,抱養祖母卻逆君美意,橫禍將至,李密思量再三,婉轉陳詞,懇請皇上準許他先盡孝后敬忠。李密睿智,避而不談轉侍君的憂懼,卻大肆渲染自己對祖母的感情與孝心,感動了皇帝。
“百善孝為先”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子欲養而親不待”則是許多人的遺憾,所以我們無論在什么條件下都要關心自己的親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古人以孝治天下,孝,無論在家還是在中國都是核心。孝的觀念是對中國乃至世界影響最為深重的倫理道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
如果一個人沒有孝道,他就不能算是一個人。孝敬父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條件,就是聽他們的話,只要他們說的是對的,就要照著去做,因為這些多少有點好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樣做到由孝及愛,上愛下孝,就可溫暖人間,和諧統一。
“百善孝當頭”是的,像是陽光下美好的一種情感,或許我們并沒有在意,或許我們并不知道珍惜,其實世間最純凈的情感一直蕩漾在我們的周圍,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人生的真諦。
孝經讀后感600字 篇9
——百善孝為先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孝就像一縷陽光,照射在心田,永遠讓人感到溫暖與幸福。讀完這本《孝經》后,我有了很深很深的感悟……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生也”,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所謂:百善孝為先,百行孝為本。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不就是我們這些晚輩需要做的嗎?如果孝敬父母都做不到,那么你的一切品行該從何談起?
孝就是在心里的愛嗎?不,這還不夠,孝還需要在行動上來證明。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孝子敬奉他的父母,平常在家的時候要盡自己的一切對父母恭敬;奉養飲食的時候則想盡辦法使父母快樂;在父母有病時,要為父母擔憂并細心照料。記得有一次,媽媽吃飯的時候突然說她肚子痛,吃了兩三口飯就不吃了,看媽媽在沙發上難受的樣子,我擔心極了,連連問媽媽用不用去醫院。媽媽說:“不用管我,寫你的作業。”我寫作業時心都定不下來,寫完作業,我又給媽媽端來一杯熱水,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接著,我又讀到了“鹿乳奉親”的故事,寫的是一個人的父母患了嚴重的眼疾,需要用新鮮的鹿乳來治。他裝扮成一只活蹦亂跳的小鹿,來到林中,取到了新鮮的鹿乳。有一次,他差一點被獵人當做真鹿射死,獵人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被他的孝心感動,并發誓以后再也不射殺鹿了。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大自然中的動物們也懷著一顆孝心,那我們呢?是不是應該更盡心盡力地孝敬父母?孝是我們對父母最真切、真實的的報答,一種最樸實的表現。孝,是不求回報的,因為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孝敬你的父母吧,這是我們用畢生經歷去完成的一項任務,更是一種使命。“人之行,莫大于孝”,讓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孝經讀后感600字 篇10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很喜歡《孝經》里的這句話。要知道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父母給予我們一切,沒有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我們很難健康地成長,父母是我們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眼睛時刻關注著我們,對我們是無微不至,勞而無怨。我們的每一根毛發都來自于父母,每一寸肌膚都來自于父母,我們要好好保護好自己,不要傷害到自己,這就是孝心的開始啊。
“仲尼居,曾子侍”,這六個字能看出孔子在上課,曾子就侍奉在老師身邊,文字雖然簡單,可是我已經能夠想象出這樣的畫面,說明曾子是個尊敬老師的好學生。不僅如此,他還是個大孝子,在《二十四孝》里我讀過他的故事。書中記載著,曾子有一天上山砍柴,結果家里來了客人,他母親一個人在家,不知道怎么接待,怎么辦呢?因為過去沒有電話,所以她就咬自己的手指。結果她這一咬,在山上砍柴的曾子心里就覺得痛,家里是不是發生什么事情,就趕緊跑回家里。回到家里一看,家里來了客人。母親告訴他:“兒子,我不知道怎么找你,只好咬手指,我想十指連心,你一定能夠感受到。”所以你看呀,曾子純孝就有這樣的感應。我就覺得不可思議,怎么他媽媽咬手指,在那么遠的距離,他居然能夠有這個感應。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曾子心地純孝,心里沒有其他的妄念,
只有孝親這個念頭,念想到自己的父母,才有這樣的感應。然而,現在父母經常叫我們別貪玩,好好學習,可我們時常就是玩瘋了,喚不回來。這多有不該呀。
我也要做個尊師孝親的好學生、好孩子,與老師、與父母有心靈的感應。認真體會《孝經》里面的每一字、每一句,因為它能教會我做人的道理:烏鴉知反哺、羊羔知跪乳、百善孝為先。《孝經》教會了我怎么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多多改善自己的行為,也希望大家多多去背背《孝經》,它能教會你們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
【孝經讀后感600字(通用10篇)】相關文章:
《孝經》孝經06-14
《孝經》原文欣賞05-17
《孝經》的解讀05-16
《孝經》全文及譯文01-18
《孝經》優秀讀書筆記06-01
學習《孝經》后的個人感悟05-16
《孝經》 第1課時的教案05-17
《朱子語類》卷八十二 孝經06-24
《匆匆》讀后感(通用15篇)08-22
《舍得》讀后感(通用8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