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傳讀后感(精選5篇)
當(dāng)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軾傳讀后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蘇軾傳讀后感1
《蘇軾傳》是蘇軾研究專家王水照和崔銘合著的一部書,四十五萬字,去年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書寫得很好,但這卻是一部不好寫的書。蘇軾一生經(jīng)歷豐富復(fù)雜,著作多,面廣,這是難點之一。還有,就是有林語堂的名著《蘇東坡傳》在前面比著,那書寫得那么精采。
我讀《蘇軾傳》,覺得全書對蘇軾的評價,大體與《蘇東坡傳》相似,林氏的概括即所謂:"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等等!短K軾傳》大體是以這種評價展開的。不過書的副題《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又表明作者們是極力從蘇軾生活經(jīng)歷來理解和描寫他的。因此這書自有它的不容忽視的特點。
一,它嚴(yán)格按編年敘事,而且強(qiáng)調(diào)蘇軾作為作家的一個方面。
全書將蘇軾的詩詞文章貫穿它的一生,對比看起來,《蘇東坡傳》就不是這樣,它要照顧英美讀者的理解力和趣味,詩文不能多引;它使用的傳說故事更多,也占更重要的位置。因此,這本《蘇軾傳》對讀者從蘇軾小說詩歌文學(xué)作品了解他的生平,是更有益的。
在敘事中展開對小說詩歌文學(xué)作品的闡釋,而且闡釋得極好。在此,就表現(xiàn)出王水照先生對蘇軾小說詩歌文學(xué)作品研究的功底非凡,在傳記里應(yīng)用隨心自如。蘇軾的心事、文思,與天下的政事,交織一起,所以合了"在苦難中的超越",而且是一位"智者"的超越。沒讀過蘇集的讀者,從《傳》中引用的大量詩、詞、文中,特別是從并不常見的隨筆、短箋中,能領(lǐng)略的,真是不少。
二,林語堂酷愛蘇東坡。
林寫的是文學(xué)性更強(qiáng)的小說詩歌文學(xué)作品,在相當(dāng)大的程度上是散文創(chuàng)作。當(dāng)然林氏有他充分的歷史材料證明,而我總覺其著眼點在于蘇東坡的人格,而且是作者喜愛的人格。而《蘇軾傳》則更帶有學(xué)術(shù)性。它更全面,更講究論證。的確,蘇軾的風(fēng)流瀟灑,幾乎是天成。但是,環(huán)境也造就它。不論從小說詩歌文學(xué)作品看生平,還是從生平看小說詩歌文學(xué)作品,都不單有瀟灑風(fēng)流,而且有個人的痛苦和人民的苦難。烏臺詩案中國最可笑的文字獄之一后被貶黃州,是蘇軾生活的關(guān)鍵一步。在林、王二傳中,都重點寫。余秋雨重要散文《蘇東坡突圍》也選這一段來寫。蘇軾的人生和他的小說詩歌文學(xué)作品,在此都是一個高峰。對這一段生活,《蘇軾傳》無疑寫得更豐富。
它把痛苦和苦難展示得更充分,以至于驚心動魄?嚯y充分,"超越"才有力。林氏過分地渲染了蘇東坡在苦難中的樂天、快活,甚至把他在"烏臺詩案"里受審時的屈辱與痛苦也說成"有趣"《蘇軾傳》則把黃州生活寫得更令人可信。比如當(dāng)時蘇軾在許多信里反復(fù)叮囑友人"看訖,火之","傳聞京師,非細(xì)事也"他是驚弓之鳥了。他在黃州又看到生平所未見的民間疾苦,苦日子也嘗到。在此有一點不可不提。蘇軾在黃州時寫過許多信,其中有一封是給他的.朋友也是政敵章忄享的信中對已往表示悔過。林傳說,是"一封非常貼切的回信,悔過之意,溢于言表",是"再得體不過",簡直可請皇帝過目;言外之意是應(yīng)付,巧于周旋而已。而王著則以為"可能夾雜著個人求助的動機(jī)"我以為寫得較真。王著此是全面反對新法了。這似乎順理成章。王著寫出的詩人,更復(fù)雜、真實些。
三,關(guān)于王安石變法,林氏的否定也許太簡單化。
而王著則更客觀些。關(guān)于蘇、王二人,當(dāng)然都是大作家,蘇比王高。此書提到變法時,曾對比蘇、王的見解說:"無論是思想的高度,還是目光的遠(yuǎn)大,蘇軾都無法與一代名相王安石相提并論"。這也是客觀的。此書在王安石身上著墨不少,而且是從王安石與蘇軾的交往中寫的,重頭文章在王安石罷相以后。蘇軾在金陵訪王,政敵又成文友,舊懷盡釋,論文極樂。那一大段就寫出北宋文人的大度風(fēng)雅,更寫出兩位大作家的可愛。
蘇軾傳讀后感2
今年寒假,奉老師之命買了厚厚一本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本是是想草草讀完草草了事,沒想到自己卻被蘇東坡命運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對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產(chǎn)生了無限的敬意。
首先,林先生在文中向我們先介紹了東坡的家世,對他影響比較大的應(yīng)該是他的母親程氏,他小時讀完《范滂傳》,東坡抬頭望了望母親,問道:“媽,我長大之后若做范滂這樣人,您愿不愿意?”母親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難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他母親從小就給他進(jìn)行好的道德熏陶,也是以后成長成才的一大要素。
接著介紹了他的學(xué)習(xí)經(jīng)歷,他從小就展露出他的超于常人的才氣,但這一點也沒妨礙他的努力。蘇東坡讀書時就將經(jīng)史詩文、經(jīng)典古籍都背的滾瓜爛熟,這對蘇東坡的將來大有好處,因為每當(dāng)他向皇帝進(jìn)諫或替皇帝草擬圣旨之際,或在引用歷史往例之時,他決不會毫無頭緒。蘇東坡的學(xué)習(xí)經(jīng)歷也告訴我們天才也需要勤奮學(xué)習(xí),也需要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蘇東坡傳》里不只是介紹了蘇東坡其人還介紹了與他最相關(guān)的三蘇其他兩人,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父親蘇洵天性沉默寡言,氣質(zhì)謹(jǐn)嚴(yán),思想獨立,性格古怪,自然不是與人易于相處的人。再一個就是弟弟蘇轍,蘇轍的性格與他哥哥不太一樣,他的性格是恬靜冷淡,穩(wěn)健而實際,因此也比他哥哥在官場上得
意些。寫完三蘇,又要說說蘇軾的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務(wù)實際、明利害方面,似乎遠(yuǎn)勝過丈夫,所以蘇東坡則事事多聽從妻子,她是一個妻子,也更像一個聰明的管家,睿智的伴侶。不幸的事她英年早逝,這讓蘇東坡很是難過,曾專門寫過一個詞紀(jì)念她,這就是與賀鑄的悼亡詞并稱為悼亡詞雙絕。
文中給我們重點介紹了東坡在官場的幾次沉浮。蘇東坡,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jìn)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而是主張穩(wěn)健行事,凡事皆從是否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實際效果出發(fā),不去阿附迎合,不為“新法”或“舊制”所囿,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蘇東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風(fēng)光霽月,高高超越于蠅營狗茍的政治勾當(dāng)之上。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nèi)槐磉_(dá)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fā)現(xiàn),他的人生態(tài)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
幽默的他在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xué)”時,引用《詩經(jīng)》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為嘲諷;后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奔词乖诒毁H至缺醫(yī)少藥的海南之后,對朋友僧人參寥的關(guān)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yī)藥,京師國醫(yī)手里,死漢尤多!币源藖砀嬷笥巡槐?fù)?dān)憂。
熱愛生活的他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許多軼事。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傳給后世“東坡肉”、“東坡壺”等。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多愁善感的他在《江城子》一詞中,“十年生死兩茫茫”,對其亡妻寄以情思,與其“大江東去”風(fēng)格迥異,凄婉哀傷。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均表達(dá)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后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正直的他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仍然不改犀利詞風(fēng)。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后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后,即寫詩兩首,隨后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異?部赖囊簧彩腔磉_(dá)樂觀的一生。他那種身處逆境卻始終保持“成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超然達(dá)觀,像他的詩詞文章一樣千載有余情!經(jīng)萬古流不盡!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fēng)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讓我們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吧!
蘇軾傳讀后感3
五年級下學(xué)期,我閱讀了講述了蘇軾一生經(jīng)歷的一本書——《蘇軾傳》,我了解了這個大文豪的特點與生平經(jīng)歷。
我特別喜歡蘇軾的文章,即使他過上了農(nóng)家的生活,也下肯放下手中的筆。我尤其欣賞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碧K軾將赤壁之戰(zhàn)刻畫得淋漓盡致,描繪出周瑜容貌俊美與智慧。
令我贊不絕口的不只蘇軾流芳百世的詞,也有蘇軾廣為人知的詩。我比較喜歡《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我喜歡蘇軾的另一面——美食。他是一位美食家,但吃飯之際總不忘禮儀——只吃眼前菜。有一次,蘇軾的朋友來他家吃飯,蘇軾的妻子王弗在他的位置對面放了一盤蘇軾最愛吃的兔肉絲,蘇軾只顧吃眼前菜,完全沒有注意到餐桌上有兔肉絲。在黃州,蘇軾還做了“東坡羹“,還附一首《東坡羹頌》,深受大家喜愛。這位美食家做的東坡肉更是享譽(yù)千載的名肴,在《豬肉頌》中,他寫道:“凈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黃州還盛產(chǎn)鮮魚,蘇軾摸索出一和烹調(diào)法,常常請朋友品嘗魚羹。
蘇軾還有許多特點,這本好書中都提到了。我讀《蘇軾傳》知道了許許多多蘇軾的人情世故,讓我們從這本“蘇軾寶典”中發(fā)掘更多的知識吧!
蘇軾傳讀后感4
平凡的人對于“光芒夜半驚鬼神”的天才總是有種不可名狀的畏懼,如徐渭、如梵高。但對于性情平易近人,骨子里流淌著溫和謙恭血液的天才,則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愛和親切感,比如蘇東坡。
蘇東坡是樸實的中國百姓腦海里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體。他實實在在就那么人人眼、他輕輕松松就能夠暖人心。他滿足了我們對中國文人的所有幻想。
頂著一副粗獷老農(nóng)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讓人看得太舒服。一脈浩然之氣用盡,不只為自己,還將那福音傳給大江南北的百姓。一聲“如蠅在食,吐之方快”,可見他清狂而非輕狂。一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可知他用情之真思念之深。
喜愛蘇東坡,是因為他在那蒼茫天地之間如同一株小草——在奮力鉆出黑暗的夾縫之后、在見到慘淡天光的那一刻,以不比常人的堅定之心相信光明,從此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郁郁蔥蔥,屹立不倒。滄桑筆直的樹干是他的獨善其身,伸展而開的綠冠是他的兼濟(jì)天下。幾十年人生跌宕,風(fēng)風(fēng)雨雨使得他從肉體到心靈,都變成一個不能被輕易傷害擊敗的人。中國文人敏感脆弱的靈魂,在他這里去掉了多愁與傷懷、抑郁和不安,只留下一種叫“看得開”的心情,叫“想得明白”的心境,和“同情弱者”的心懷。
走近蘇東坡,從他那一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開始。這種生活不同于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凈,也沒有劉禹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那么“高水平”。蘇東坡是和誰都玩得來。他可與三教九流為伍,并且從不失那顆赤子之心。這不僅是一種本領(lǐng)、一種生活,更是一種活法!在他眼里,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他心底,一涓寬容之泉早就將政敵帶給他的不愉快全部帶走。因為知愛,因為懂愛,更因為有愛,他成為古今士大夫中最有人情味的一個。這種活法是他受人歡迎的原因,是他心靈幸福的秘訣,也是他留給這略顯蒼白的人間巨大的精神財富。
感悟蘇東坡,從他那一句“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開始。一個人能對浩然之氣有如此深切之感,想必該精神必定貫穿他人生始末。蘇東坡正是如此。從朝廷上的當(dāng)仁不讓,到貶謫為地方官的身體力行。他的奏章、他的功績無一不透露著那不謀私利,一心為民的感情。身在名利場中,諸多不由己。卻因為有那股浩然之氣,他把決心下得更徹底,他把脊梁挺得更硬。他像一股旋即有力的清風(fēng),吹散了所到之處的污濁之氣。
想起蘇東坡,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出一個大腹微便便,體態(tài)微寬的形象,讓人安心讓人貼心。他身上沒有“文人相輕”的酸味,他身上只有溫溫暖暖的陽光的味道。時常忍不住在心底喚一句“老東坡”,因為羨慕,因為喜愛,更因為感嘆。羨慕他的才華橫溢,外加那一副好心腸好脾氣。喜愛他儒者的翩翩風(fēng)度,那是一個翰林大人美好的形象。也更感嘆那一顆赤子之心、一身浩然正氣、一片坦然心境。
時光早已滌蕩了蘇東坡心中那因貶謫、因顛簸、因月光、因夜風(fēng)而生發(fā)出的一切憂憂愁愁不達(dá)不快,只留下一個擺脫了官場的羈絆、人事的糾紛的大文學(xué)家的形象,由宣紙上的墨跡、石碑上的刻紋穿越千古傳遞到我們面前。翻開舊書,在那無數(shù)豪情四射的詩詞筆墨之間,我只看見我那溫溫暖暖的老東坡,帶著他的大黑狗,拄著一根竹杖,悠悠然然地行走在世間。
蘇軾傳讀后感5
世人都說蘇軾曠達(dá)、豪放,這一點我無可否認(rèn),說蘇軾是繼李白之后最豪放的人了。但是蘇軾也畢竟不如李白,因為李白是純道教的思想,他的詩才會有綺麗譎詭的美感,他崇尚道教又嘲笑秦始皇追求不死,“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衷……但見之泉下,金棺葬寒灰”于是從精神上追求永遠(yuǎn)不朽,永遠(yuǎn)成仙,永遠(yuǎn)解脫,而道教的始祖是戰(zhàn)國的道家,他們主張“無為”,李白便不再屑于從政,揚長于名山之間,飄逸于大川之上,就連死,也是被淹死在月下。蘇軾就沒有那么幸運,他的家庭背景和天賦決定了他要在仕途上打滾,從來沒有人想過,被天賦所操縱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這種問題就類似于從未有人想過“我”看地見,聽得見是好是壞?蘇東坡自己也沒想過,因為他有太多的天賦,他對政治很有主見;他寫文章行云如水,才思敏捷,他學(xué)識淵博,他很幽默……常人難得有一樣天賦卻容易被埋沒,尤如一顆閃閃發(fā)光的鉆石被放在眾多發(fā)光的鉆石中間。其實每一項能力都是天賦,常人總覺得“個個都出類拔萃,便沒有出類拔萃”了,于是天賦也就是這樣被越看越扁,但凡有腦子的人都會覺得有才能有個性,即使是在一群天才中,也不會埋沒了自己,這也是同樣的道理,蘇軾便是很有腦子的,他的天賜樣樣得到很好的表現(xiàn),光憑這一點,王安石就該好好反省自己。其實,蘇軾的曠達(dá)、灑脫,不來自于道教,自然山水是給他一些啟發(fā),便更多的是來自于幽默,他真的很有幽默的天分,而他幽默的天分卻又來自于他用博學(xué),拿一肚子的學(xué)識開玩笑,足夠看出此人是多么聰明。
他幽默說明很關(guān)于思考,他很善于把腦子里儲存的知識玩弄,說明他善于用思考處理知識,這樣的人難道不聰明嗎?這樣的聰明能換到呆貴的笑聲,難道不曠達(dá)嗎?蘇軾像雜技藝人一樣玩著自己的天賦,別人只能在一旁羨慕,很多東西都是必有因果的,蘇軾的曠達(dá),絕非只是哈哈大笑,對自己的遭遇孰視無睹,他有這么多的天分,他能熟練地操弄這些天分來應(yīng)對各種變故,因此他的曠達(dá)中還多有一樣。否則,他怎么有自信“西北望射天狼”,否則,他怎么會在沉浮的仕途中從不絕望,人們都說是,這可絕不是樂觀那么簡單,任何人都可擁有樂觀,但不是任何人都敢擁有自信。伏爾泰被流放后,他靠自己的腦子買票中獎回國;李敖被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天天鍛煉身體,思考人生,并為女兒寫了一部簡明世界史;周文王被囚在美里,研究八卦,演成64爻,窮探天下之理,還創(chuàng)作了《拘幽操》蘇軾有了自信,便覺得世上并沒有值得擔(dān)心的,人的境界便于更上了一層,所見之事見比他人更遠(yuǎn),這是“曠”,所想之事比他人更開,這是“達(dá)”。
【蘇軾傳讀后感(精選5篇)】相關(guān)文章:
名人傳讀后感貝多芬傳12-08
梭羅傳讀后感08-13
《孔子傳》讀后感01-05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400字08-18
水滸傳讀后感范文精選四篇10-28
《水調(diào)歌頭》蘇軾03-16
蘇軾《水調(diào)歌頭》03-16
《蘇東坡傳》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精選16篇)07-31
《丘吉爾傳》的讀后感范文(精選7篇)12-30
《梭羅傳》讀后感500字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