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釣魚的啟示》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
《釣魚的啟示》是課本里的一篇文章。作者回憶了自己11歲時的一段生活經歷。
文中寫到:一天傍晚,他和父親一起去釣魚,在距離捕撈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他釣上來一條大魚,但是父親叫他把魚放下,不要據為己有,雖然四周沒有人。正因為他受到了這種教育,所以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他抵擋住了很多誘惑,最終走向了成功。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當你買東西的時候,售貨員多找給你5元錢或者10元錢,你會還回去嗎?當老師批改卷子的時候,少扣了10分,你會怎么做?……。這些問題,回答起來很干脆,實際行動中呢?是啊,5元錢可以買很多自己喜歡的小食品。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多出的10分,你舍得再找老師扣掉嗎?這樣的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就會選擇利益多的那份選擇。
唉,道德啊道德……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2
今天,我懷著十分敬仰的心情,再一次拜讀了《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再一次像作者一樣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滌。那一刻,我的內心像從清澈的湖水中回歸,感覺從未有過的舒爽。
《釣魚的啟示》講述的是一位父親在不被人知的情況下,要兒子自覺地把一條好不容易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的故事。
他們之間的對話像穿越了時空一樣,傳送到了我的耳朵。“孩子,你得把它敖回湖里去。”“爸爸!為什么?”“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
聽著他們的話語,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靜了,盡管,周圍一片寂靜;盡管,見不到一絲人影,可是這位偉大的父親。用他平靜的話語,似乎是不經意地讓孩子放棄了已經釣到的大鱸魚。作者呢,在經歷了內心的煎熬后,終于接受父親的建議,放歸了眼前的大鱸魚。當看到這里的時候,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也許你認為兒子是聽了父親的話,但我卻更深刻地感到,那是父親用他偉大的人格影響了他的兒子。不是嗎?對于作者來說,要拒絕一條大鱸魚的誘惑,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力量啊!但是,他做到了。在父親人格魅力的感染下,我看到了作者放歸鱸魚后的那份瀟灑。
而我呢——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和朋友到公園玩,在一個寫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木牌旁邊,為了自己的輕松,我隨意地扔掉了一個包裝袋,當時朋友說我不注意衛生,我說:“又沒人看見,怕什么?”唉,我怎么能那么做呢?難道扔垃圾還要靠人監督?現在想想,我的臉還直發熱……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受啟迪:道德只可能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歸湖中這樣嚴格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份勇氣和力量會成就一個人的一生。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3
讀了《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我深受感悟。
有一年,作者跟著他爸爸去釣魚。晚上他們費來哦好大的勁才釣上一條大魚,由于還沒有到鱸魚捕撈開放的時間,他父親就讓他把魚必須放掉。剛開始作者不想把魚放掉,但是經過父親的教育后,還是不魚放了。作者長大后深受感悟。
當我一次次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這篇課文讓我明白來哦: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像作者這樣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一個人如果不是從小受到這樣嚴格教育的話,就不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沒有在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這讓我想起一件事:在一次周末,我和我的好朋友樂樂去衛東玩,在超市門口,一個阿姨迎面走來,突然,從她口袋里掉出一元錢,我發現了,正要撿起來送給丟錢的阿姨,樂樂叫住我說:”不就是一元錢嗎?自己要了算了,又沒有人看見。“我說:”是人家的東西,要還。“然后我便把錢交給了阿姨。
是呀,在非常的境遇可以量出非常的氣節。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4
在《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中,“父親”告訴“我”,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確實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許多人會在無人監管的情況被某些東西誘惑,甚至一些優秀的人也會犯這個毛病。
我也是一個這樣的人。平時,過馬路,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走到斑馬線前,紅燈突然亮起。前面沖來一輛車,等他走后,后面就沒車了,在看看周圍,沒有交警叔叔,也沒有攝像頭。我往往選擇了往前沖,我并沒有想過被車撞了的情景。每次過完馬路,都會嘆一口氣,說:“我以后再也不闖紅燈了,太危險了。”但自己經常記不住自己對自己說的話,總是面對紅燈就只是沖。后來經過媽媽三番五次的提醒,我才漸漸的改掉這個毛病。
在商店里,我有時候也會開一點兒小差。記得在我三年級的時候,我在樓下的“當家人”店里買了一包餅干。營業員本應該找我五塊的,不小心,多給我了五毛(夾在五塊的中間,不仔細摸是摸不到的),我當時發現了心想:她沒有發現,這下我賺了!我趕緊小跑出了店,但在回家的路上,我還是有點心慌,心想:“媽媽和老師都說過多拿了錢不還就是偷啊,現在偷個五毛錢是一件小事,萬一以后做生意多給我了100元、200元、500元……豈不是……”我心里有一種做賊心虛的感覺。但我又一時不敢告訴別人。唉,如果我早一點學到釣魚的啟示,早一點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把五毛錢還給商店,這一塊壓在心頭的石頭可早就落了啊!
再說說大自然了。這幾年來,人類對環境的污染十分嚴重。隨地亂吐痰,亂扔垃圾,砍伐樹木排放一些又丑又臟的污水。捕殺一些野生動物,亂扔塑料袋……這不,人類也得到了大自然應有的報復:地震、海嘯、風暴、流感、鬧大旱,發洪水……頻頻出現,大自然從不手下留情,但罪魁禍首卻都是人類。如果我們學會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會給我們應有的回報。現在人人都在提出保護環境,但這并沒有化為實際行動。如果,我們不把愛護大自然,保護地球媽媽當作一回事,拋在腦后,大自然就永遠給我們懲罰!
大家把釣魚的啟示銘記于心吧!他是一個終身受益的啟示,是一份用智慧、用金錢都買不到的人生的一大財富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5
《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回憶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釣著了一條大鱸魚,“父親”卻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使“我”從中獲得終生的啟示一事,從而說明一個人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記敘的,釣魚過程中有大量細致入微的心理活動描寫,啟示部分的句子比較難懂又包含著深刻的做人道理。課文比較深奧,如何讓學生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禮,受到一次熏陶和感染,情感上產生一種震撼,這是這篇文章教學的關鍵所在。在課堂活動中,王淵老師能落實新課程的全新理念優選組合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和釋化疑點,以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一、強調獨立閱讀、探究性閱讀
在教學中,王老師結合學生學習的`難點,啟發學生就“啟示”提出疑問、發現問題,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解讀文本來解決問題。“作者在釣魚時發生了事?又得到什么啟示?”“這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人的‘魚’是什么?”
二、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
在引導學生體會“我”的心理活動時,我鼓勵學生在有關的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進而在師生的交流、討論中完善體驗。可以看出,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例如對“‘可是再也不能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著,竟然哭出了聲”這句話的理解,學生體會到了難受、傷心、委屈等,這些都是很有見解的體驗。
三、抓語言空白點,感悟父親語重心長的話語背后的意蘊
《釣魚的啟示》是蘊含人生哲理、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這是文體人文性的一面。語文課應該有語文味,要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奠基學生的精神。課堂中,要立足于文本,將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整合。教學中,王老師抓住文中的空白點,引導學生想象:父親不容爭辯,難道我的父親從來沒有心動過?從而讓學生在模擬的爭辯中體會到“放魚”的可貴之處在于無人知曉下的“誠實”“守信”,又通過練筆,將父親話語背后的意蘊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促成價值觀的達成。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載體,促使人文目標的達成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整合。
四、由淺入深,從感性到理性
從釣到大鱸魚到把大鱸魚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抓住主要詞句感悟放棄已經到手的大鱸魚有多難;父親要“我”把到手的大鱸魚放掉,態度那么堅決,他做得對不對?也是抓住主要詞句感悟,體會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然后引發學生想象:“這與那條鱸魚相似的魚是什么?“當你一次次的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想起父親告誡我的話。”父親會告誡我什么?接著巧妙地引出原文中父親的話。最后引導學生進行道德體驗:要是站在道德的十字路口,遇到這樣的或那樣的“魚”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總之,在此課的教學中,王老師做到了凸現語文本體,強調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整合。同時又強調自主感悟,個性解讀。《課文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引導學生潛心涵詠,品析誦讀,切己體悟,在一次又一次與文本自由充分對話中,入情入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6
在《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道德只是一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一個人要是從小就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句話雖然簡短,可對我來說,卻蘊含著很深的啟示:做人要講誠信,判斷道德的是非很簡單,可要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上,自己的身上,卻很難。假如你一次又一次地堅守了道德,那么道德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以后的人生路就會走得更加平坦。在文章中,作者寫到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卻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當時“我”對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喪”,但最后“我”還是依依不舍地把魚放回了湖里。放生后,卻明白了道理:雖然這一次的抉擇讓我很不情愿,但是如果我選擇了利益,那么,有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以后就會養成習慣,無視道德的存在。
在生活中,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有一次,我在小區里走著,忽然發現了50元錢,我頓時又驚又喜,連蹦帶跳的跑過去,把錢撿了起來。我正準備占為己有的時候,想到了《釣魚的啟示》里父親說的話,左思右想,還是就把錢交給了物業,找到了失主。
其實,在生活中,道德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有許多事都不舍得放棄自己的利益。你堅守道德,你就會得到更大的財富——道德!
是啊!道德只是一種習慣,只要你時時督促自己,行為道德,你將把道德當做自己的必須具備品質。他將帶你取得成功,贏來財富!
我們的人生才剛起步,可能會面對很多的誘惑,請記住道德是一種習慣,這樣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7
釣魚的啟示講述了一位父親和孩子在湖邊的小島上釣魚,孩子調到一條大鱸魚,父親卻建議把鱸魚放回湖里。我就想:為什么“我”不想放鱸魚,而父親卻堅持要放它?這條鱸魚是“我”千辛萬苦才釣到的,“我”還想吃這條鮮美的魚呢。課文讀到一半時才明白了父親的意思,是因為一個人做事不但要有原則更不能違背自己的道德,在“我”釣到鱸魚的時候還沒有到規定的捕魚時間,所以父親反對我這條鱸魚帶回家。而且,我從課文中,還知道了“我”的思想感情變化過程:得意到急切,急切到乞求,乞求到沮喪。足以證明“我”對這條魚的戀戀不舍。
由此,我悟出了點道理:道德是不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個正確和錯誤選擇的心理難題,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如把這條魚放回湖里,如果你放了,說明你是一個講誠信、遵守規則的人,如果你選擇帶回去了,你就是唯利是圖,違背了道德和規則,將來有可能為了更大的利益去違反法律。
古人說:有舍必有得,一個人必須學會取舍,舍去不當之利,收獲道德和誠實守信,自己做錯了事主動承認是誠信,借東西及時還是誠信,遵守規則、遵守法律不越雷池同樣也是誠信,它是人可貴的精神財富,比物質財富更加珍貴。如果一個人去昧著自己的良心做那些損人利己的壞事,不顧對錯,鋌而走險,將來面對的就是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懲罰。難道這樣就很好嗎?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8
前幾天我讀到一篇名叫《釣魚的啟示》的文章,它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篇文章講了一對父子去釣魚,兒子釣到一條大鱸魚,父親卻為了守規矩讓兒子把魚放回去, 兒子只好戀戀不舍地把魚放回湖中,此后兒子一直銘記父親的話,成一名著名的建筑師。
當我讀到”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們是在什么時候釣到這條大鱸魚的, 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余地的。”這句話時,我覺得這是一位多么守規矩的父親啊,就算離開放捕撈只有兩個小時,就算根本沒人看到他們,就算有兒子乞求的目光,也根本沒有讓他的想法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仔細讀讀這句話,我覺得他不僅是一位守規矩的父親,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他能在自己面臨道德抉擇時,果斷地做出正確的選擇。相反,有些父母只為了自己和孩子的利益著想,在面臨道德抉擇時,連想都不想就選擇了放棄道德。當他們覺得自己占到便宜時,其實沒有,他們反而一直在為孩子做反面教材。將來他們的孩子長大了,也會成為一個自私的人,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當我讀到”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時,我覺得,是啊,道德說起來就是那么簡單,但從作者把大鱸魚放回湖中的難過心情可以看出,要想實踐道德是很難的,實踐道德是要放棄個人利益的。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這條大鱸魚的道德抉擇。當售貨員多找你錢了,你會怎么做?當有人掉錢了,恰好被你揀到,你會怎么做? 當紅燈亮了,路口并沒有車,也沒有警察和攝像頭,你又會怎么做?
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做人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有勇氣去實踐道德。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9
我們本學期學了一篇課文《釣魚的啟示》讓我感觸很深。
課文主要講了:父親和作者去釣魚,釣了一條大魚,可是離捕魚開撈時間還差2小時。最后,父親讓兒子把魚放了。文中的父親多么誠實啊!當時有沒有人,他完全可以把魚帶回家,可他沒有,因為他知道誠實是最珍貴的。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過這種事。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在公園玩。玩了一個下午,大汗淋漓。正要回家時,我突然看見了草坪里有一個紙片似得東西,走近一看,呀!這不是一張50元的紙幣嗎?我心想:老媽最近不給我零花錢,錢自己就從天而降了。真是太幸運了!我剛要把那50元塞進口袋里時,突然想起了前不久學習的課文《釣魚的啟示》中的父親,我猶豫著又把錢放下了。我現在該怎么辦呢?現在,我正面臨著道:如果把這50元帶回家,那我得了50元,卻失去了良心;如果不拿回家,那我就少了50元,而獲得了誠信。最終,在我的反復決定下,我還是把那50元交給了門衛,心中懸著的石頭,也落地了。
經過這件事,我雖然沒有得到50元,卻得到了誠信。尤其是文中的一句話使我受益匪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對啊!要是為了眼前的一點利益,而丟了誠信,那就太虧了。
《釣魚的啟示》中的父親值得我們稱贊,更值得我們學習!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0
翻開語文書,一篇課文映入我的眼簾,那就是《釣魚的啟示》。它主要講述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從自身成長的經歷中深深地體會到“從小受到像把大鱸魚放回湖額力量中這樣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樣的道理。 日記
文中有一個這樣的片段:“我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的影子和船只,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從這里可以看出即使兒子把魚帶回家也沒人知道,可父親還是遵守規則把魚放了回去,突出了父親在道德抉擇上的堅決態度!
還有一段話也讓我記憶猶新,就是兒子自己感嘆的那一段話,從中可以看出父親那一晚的行為,讓兒子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獲得了一份無法用金錢換取的精神財富!
在生活中,很少有人如此遵守規則,像有些人,開車過紅綠燈時,看周圍沒人就闖紅燈!還有的人在學校里,看周圍沒有值周生,就在走廊上打鬧玩耍,或是站在窗戶旁的護欄上向下望。像這樣的行為就是違反了規則!都是危險的做法!我們還要經得住誘惑,不能被金錢、地位、勢力、名利,或是一些對自己有好處的事而縱容壞人!最后,我想對大家說:然我們從小做起,做一個遵守規則不受誘惑的人!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1
我讀了《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后,我很有感觸。
記得那是一個寧靜的夜晚,當年只有十一歲的作者陪他的父親去島上釣魚。作者把魚餌拴在了鉤子上,然后放進湖中。過了好久,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作者知道是個大家伙上鉤了,便小心翼翼地提起魚竿,還真是個大家伙!他的父親看了看表,距離鱸魚捕撈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父親只好叫作者把魚放了,開始作者不同意,后來他的父親和他談了一番,作者最終還是吧鱸魚放回了湖中。當作者成年后一次次面對道德抉擇時,總會想起父親曾告誡他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在生活中,我也碰到類似于這樣誘人的魚。又一次,我坐公交車的時候,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叔叔在拿手機的時候從口袋里掉了五十元錢,不過那位叔叔沒有發現,正好我看見了。這時,有兩種聲音交織在我的耳際:把它據為己有,買自己想買的東西;這是別人的東西,不能要。這兩種聲音一直繞著我,讓我心神不寧。好比我的心中有一塊懸浮這的石頭,久久不能落下。
終于,我下定了決心向那位叔叔說他掉了五十元錢,當他確定錢掉了后,把那五十元錢收進了口袋里,并對我說了四聲謝謝。此時,我那懸浮在心中的那塊石頭終于落下,使我毅然開朗。
當我一次次面對道德抉擇時,總會想起到的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這句話會為我把關的!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2
相信大家讀了這篇課文都有很多收獲吧!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吧!
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記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我"從自身成長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從小受到想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 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使“我”獲得的是終生收益的啟示—那是一份無法用金錢換取的人生財富。
記得有一次 :我爸爸有事,讓我到一個叔叔家去寫作業。那里有我許多的小伙伴,寫作業時他們在院子里玩,我聽見他們歡聲笑語的玩著,心里非常癢癢。我靈機一動,對叔叔 說:“我要去買本子!”“哦”叔叔回答說。我聽了非常高興,就跑了出去。正玩的起勁,他們說:“聶靖松,你叔叔來了!”我驚呆了,根本跑不動。我以為叔叔 會罵我,可是,他卻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要玩也要把作業我做完呀!”聽完這些,我臉紅了起來,羞愧不已,恨不得找個地縫轉進去······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得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讓作者受用不盡。同學門讓我們一起遵守道德吧!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3
讀了《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后,我才真正明白了“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和父親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去河邊釣魚。等了好長時間,才釣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后來,因為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所以父親讓作者把鱸魚放回湖里去。當時作者極不情愿,但在爸爸不容爭辯的聲音中,作者還是依依不舍地把魚放進了湖里。爸爸的教育雖然有點嚴格,但卻讓作者終身受益了。
讀了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了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文具店買筆的一件事。當我選好一支筆正準備付錢時,我發現旁邊的一個叔叔掉了幾十元錢,我撿起來想占為己有,但媽媽看見了說:“快還給叔叔,快還給叔叔。”雖然我也極不情愿,但在媽媽的催促下,我還是把錢還給了叔叔。叔叔接過錢,連聲說:“謝謝你,小朋友,謝謝你,小朋友!”
讀了《釣魚的啟示》和經過這件事后,我更加懂得了:做人要誠實,不能損人利己,一定要遵守社會公德。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4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課文主要講講述了一位父親要他兒子把好不容易釣到的一條大鱸魚放回到湖里的故事。文中告訴我們道德只是個簡單和是與非的問題,實踐進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到湖中這樣嚴格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到這位父親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為了讓孩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放棄了肥美的鱸魚,卻給孩子換來了一條真理,這位父親讓兒子長大后不會越過道德,真是用心良苦。這讓我想起了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那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課間活動時,課間舞蹈剛一結束,我們都向往教室里跑,在此時,前面一個同學從包里不經意地帶出了十元錢,掉在地上,我貼他最近,我趁別人不注意時,很快把它拾起放進自己的口袋里了。心里暗喜今天可發了財。但當上課時,我的心就總也平靜不下來,時而想:如何花掉這錢呢?時而腦子里總出現那個同學焦急的臉,這是他什么錢呢?一周的生活費?如果沒了,他怎么辦呀?到底把這十元錢還給那位同學呢,還是自己留下呢? 當我正在兩難時,“岳彪,請回答!”回答什么呀?老師提出的問題我一點印象也沒有,也不知應該說什么了……雖然我沒有告訴老師這是怎么回事,中午,我把那十元錢還給了那位同學。
從這件事中,我感受到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要面臨許多抉擇,我們選擇了什么,關系到我們的成長,甚至關系到一生。在面臨道德選擇時,我們要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去戰勝自己,戰勝誘惑,這樣,我們才不會越軌。
在社會中,有許多人因為越過了道德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就在想:有時在面臨道德選擇時,多想想越過了道德會有什么樣的后果,會對別人怎樣?對社會會怎樣?如果我們都遵守道德,人人都不越軌,我相信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將會越來越美好。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5
今天讀了《釣魚的啟示》一文,感慨頗多。
文章講的是“我”11歲時,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晚上,隨著父親到新漢普斯湖中的小島上去釣魚。正當“我”欣喜于意外釣到一條很大的鱸魚時,父親卻平靜的,也毫無商量余地的要我把鱸魚放回湖里去……因為父親看看時間,是晚上10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雖然,四周靜悄悄的見不到任何人的影子,無人知道“我們”是在什么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
如今,34年過去了,“我”已是紐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了,雖然再沒有釣到過像34年前那個夜晚釣到的那樣的大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的“魚”。當一次次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曾告戒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就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法官的兒子就是法官,賊的兒子就是賊。”這句話雖然有點偏激,但卻揭示出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終生的影響。俗話說“知子莫若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自己的孩子。不難看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之所以能抵擋住許多充滿誘惑力的“魚”,與這次釣魚的啟示,與父親告戒“我”的話是分不開的。所以,為人父母者,切記言傳身教呀!如今,部分父母往往只注重孩子的文化素質,忽視了孩子品德的形成。殊不知,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受益終生呀。
道德問題看起來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確實很難的。許多人明明知道有的事情是不可為甚至是違紀違法的。但是,有時候還是經不住誘惑,抱著僥幸心理而為之。結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得不償失呀。
現在的社會,色彩斑斕,有時候會讓你眼花繚亂。只要頭腦稍不清醒,來自各方面的誘惑、陷阱就會令人防不勝防。人生的旅途,猶如在茫茫大海上乘舟而行,有許多的航道可以供你選擇。但是如何把好舵,避開暗礁險灘,風頭浪尖,除了從小需要嚴格的道德訓練之外,更重要的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有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啊。
【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5篇)】相關文章: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2-10
《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12-21
《釣魚的啟示》優秀說課稿08-17
《釣魚的啟示》說課設計12-10
《釣魚的啟示》說課稿15篇09-13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范文04-06
釣魚的啟示的語文教學反思06-08
讀《父親》有感08-31
讀逃離有感07-29
讀《基地》有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