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照亮未來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照亮未來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理想在彼岸,我們遙望著,奮力擺渡。如果沒有理想主義之風帆,教育之舟如何遠航?
有那么一個歷史時期,教育家燦若星海,在戰亂與苦難的底色之上,理想之花爭相綻放在最美的地方——校園,絢爛而高貴。合上書頁,耳邊回想著一個世紀過去依然響亮的聲音,感受著理想主義的詩意和溫度。
本書收錄了民國時期八位教育家部分經典演講辭和文章,那些教育大師們,也許他們的教育思想不盡相同,然而相同的是他們對教育理想的執著追尋,對人的精神與價值的不懈求索。
蔡元培,他指出健全的人格分為體育、智育、德育、美育,主張美育于人生有重大意義,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號,認為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激發創造精神,他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對現代教育體系建構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
胡適,一生堅持民主教育思想,主張以兒童為中心,注重科學實證,在當時充滿專制色彩的社會中,他艱難而又孤獨的堅持無疑是愚昧空氣中的縷縷清風。“我們今日必須堅決的信仰:五千萬失學兒童的救濟比五千架飛機的功效至少要大五萬倍”,這是那個時代的異響,更是閃耀著理想主義光芒的吶喊——國要強,國民教育是根本。
張伯苓,先后創辦南開中學堂、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和重慶南開中學,以“公”“能”為南開校訓。“惟其允公,才能高瞻遠矚,正己教人,發揚集體的愛國思想,消滅自私的本位主義”,張先生所言之“大公”,正是現代社會所追尋的理想和目標,在孩子心中埋下“允公”的種子何其可貴!“南開學校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養有現代化才能的學生,不僅要求具備現代化的理論才能,而且要具有實際工作的能力”,樸實的語言闡釋了學校培養學生“能”之目標。張伯苓一生不遺余力地提倡體育,尤其可貴的是注重體育教育的普及,如今的“全民健身”、“陽光體育”,正是他遙望的理想。張先生竭力提倡各種課外活動,學術研究、講演、出版、新劇、音樂研究會、體育、社團,多么活潑多彩的教育情境,百年前的聲音依然鮮活。讀這一章,尤喜張先生在1944年為學校四十周年紀念日之特刊所寫的《四十年南開學校之回顧》。
金亨頤,致力于探索師范學校的辦學,提出“訓育之第一要義,須將教師本位之原狀,改為學生本位”,要求教師必須有“高尚之品性”。
晏陽初,世界平民教育運動與鄉村改造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學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會式教育”的平民教育三大方式。
陶行知,其“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個教育理論核心觀點,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教育變革與發展不竭的源泉。
陳鶴琴,中國第一所實驗幼稚園——鼓樓幼兒園的創辦者,創立了中國化的幼兒教育和幼兒師范教育完整體系,提出“活教育”思想,強調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在活動中的直接經驗的獲取。其《誰是成功的教師》一文中,提出了幾種評量教師品格的量表,并且引入、分析了美國當時最新的教師自我評量的量表。
葉圣陶,我國語文學科建設的先驅,執筆撰寫了我國第一部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初級中學國語課程綱要》,編輯出版了一系列中小學國語課本,為我國現代語文教材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他提出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樸實的教學觀,經過時間的過濾,更顯其價值。
教育大師們滿懷熱忱地鋪設著現代教育之路,讓人全然忘了校門外彌漫的硝煙,本書導言中寫到,“百年暌隔,歸來時我們不覺有一點生分,卻似故人相見親切而溫馨”,穿越時空,聆聽一個世紀前不見纖塵的最為純真的呼喚,親切是因為相識,先輩們對教育理想的仰望和踐行啟蒙了中國現代教育。
【教育照亮未來讀后感】相關文章:
照亮人生的個人勵志座右銘10-31
被溫暖照亮作文(通用26篇)08-05
用勵志照亮人生的勵志文章06-07
教育教學讀后感09-12
教育漫話讀后感作文03-09
教育的魅力讀后感09-19
《教育的目的》讀后感09-16
《教育的視界》讀后感09-12
守望教育初中讀后感08-04
《愛的教育》讀后感【熱】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