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三小》讀后感范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家三小》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家三小》讀后感范文1
最近幾年一直關注著劉可欽校長所率領的海淀區中關村三小的改革實踐,很想找機會到這所學校去實地感受一番,但一直未能如愿。好在劉校長和她的團隊將他們這些年的實踐探索匯集整理,以《大家三小》為名出版,讓我可以從另外的視角對學校有進一步的了解。
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一個關鍵詞不斷地在我的腦海中縈繞——關系。在確定區域教育改革方向時,我提出要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來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新飛躍。這些年的教育實踐證明,抓住“關系”這條主線來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是一個很重要的抓手。在劉可欽校長看來,師生關系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但校園里還有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家校之間……等各種關系,這些都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連接這些關系的紐帶始終是學生,因此,學校里最重要的關系應該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一、結構決定性質
學校是一個怎樣的場所?劉可欽校長認為,學校是孩子與同伴一起學習,并在此過程中學會自省、合作、互助,培養良好的社會行為和個人品質,實現共處、共融、共進的教育場所。學習離不開同伴,要和同伴共處、共融、共進,這就是生生關系的內核。
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結構決定性質。金剛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兩種常見的單質,就是因為碳元素排列方式上的差異,造就了兩種性質迥異的物質。如果不改變現有的教師、學生,用怎樣的方式才能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起更加親密的、和諧的關系呢?中關村三小前幾年恰好面臨新校舍的建設,他們決定從學校的空間結構上做文章,通過新型的校舍結構,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關系創設環境和氛圍。
新的學校有很多讓人眼睛一亮的地方,比如說借鑒土樓的建筑風格給孩子們營造家的氛圍,開放建筑的管線布局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校門退后紅線十米讓居民可以在校門口駐足歇腳……,但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應該是班群組的架構。一個班級的學生固定的一間教室里上課,是當下校舍建設的模式,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中關村三小的團隊卻意識到這樣的封閉式教室布局所帶來的各種弊端。在新校舍的建設中,他們對此進行了大膽的改造,采取了類似于“家”的“三室一廳”的新型布局。每一個“室”就是我們平常的教室,“三室”指的是三個連在一起的教室,期間的隔板都是活動的,既可以分隔起來作為正常的教室使用,也可以根據需要將隔板推開,變成一個大教室來共同活動。和“三室”總面積相同的“廳”,是這三個教室的學生公用的、共同活動的空間,學生們可以在這里進行拓展課程的學習,也可以舉行各種才藝展示,或者找到一個安靜的區域自主學習。更有意義的是,這“三室”里的學生,是三個不同年級的,比如說一年級1班、二年級1班、三年級1班,這種混齡式的學習空間,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推動了多樣化的關系構建。
在過去,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孩子教育中有一種教育因素雖然不常講,但其效果卻非常好,那就是兄弟姐妹之間的“同伴互助”。哥哥姐姐帶領弟弟妹妹,其示范引領作用往往比成年人更加有效。但這些年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同伴互助”式的教育引領被大大削弱。中關村三小的班群組,讓學生在本班之外,可以和其他年級的同學建立起更為廣泛的聯系,弟弟妹妹可以找到學習榜樣,哥哥姐姐要設法為他們解憂分愁,這其實就是回歸到了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本源。當然,其效果還不僅僅在生生之間的關系豐富了,學生也因此認識了不同班級更多的教師,不同班級不同年級的教師也需要互相協調,共商課程的規劃及實施,共同探討學生集體學習的計劃和策略。
在中關村三小的新校舍里,每一個樓層都有這樣的四個“班群組”,每一個樓層就是一所“校中校”,四個“校中校”組成了學校這個大集體。于是乎,每個校中校的四個班群組之間,信息溝通的渠道也比過去通暢了很多,每個班群組都由7位教師組成,他們也要學習、借鑒其他班群組的有益做法,并因此促進了班群組之間、校中校之間的關系連接。
因為校舍結構的改變,催生了校園中各種關系的和諧發展,讓這所學校在走向未來的道路上,創造出了獨具特色教育經驗。
杜威在《思維與教學》一書中這樣說:“在學校里,學生思維訓練失敗的最大原因,也許在于不能保障像在校外實際生活那樣,有可以引起思維的經驗和情境。”當學生的學習不再被限制在固定的桌椅上、限制在固定的教室中,當學校的任何地方都是學習發生的環境、任何角落都是學生活動的地方,當學習過程本身就是孩子的生活、真實的學習情境就是孩子所處的世界時,這所學校就會是一所未來學校,這樣的學習就會是學習本該具有的樣貌。
二、架設四梁八柱
通過新校舍結構的設計和調整,給學生之間、教師之間以及師生之間、家校之間創設了濃郁的互動交往的關系環境,但這依然只是基礎性的工作,要讓多樣化的關系在校園里自然的生長,還需要構建學校課程的“四梁八柱”,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產品,對接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下,學校的課程基本上由學科課程、拓展型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地方或學校的特色課程等板塊組成,已經形成了一種較為穩定的運行模式。但當學校進行了結構調整,由原來相對封閉的班級授課模式變成“三室一廳”的學習環境時,學校的課程也必須隨之發生變化,來支撐學生在新的空間里學習活動的開展。
中關村三小在這方面已經提前作出了相應的準備,重塑課程的“骨架”與“血肉”,將原來的課程板塊進行重新組合,架構起“三層六類”的課程結構。所謂“三層”,即課程的三個層級,包括基礎層,拓展層和開放層。三者之間不是簡單的遞進關系,也不存在截然割裂的界限,由教師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將其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所謂“六類”即六種類型的課程群,包括語言類;數學與科技工程類;歷史與社會科學類;視覺藝術類;表演藝術類;健全身心的課程。每類課程都有具體的課程學習要求和年度目標,減少單純的學科分類所帶來的內容上的重復,模糊了學科之間的界限,為學科教師之間的協同教學和融合提供了機會和可能。
中關村三小的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被學科的評價所約束,不敢對學科進行綜合處理,為了應對課程改革的要求,只能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之外再去增加一些新的內容進來,這樣一直做加法的結果,導致了學生和教師的負擔越來越重,在核心課程上分配的時間越來越少,核心知識關鍵能力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大家都身心疲憊但效果卻很差。中關村三小的課程改革是很有勇氣的,這種勇氣是建立在對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準確理解上的,是建立在做減法給學生釋放自主學習空間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教師對課程有充分的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的。
要保證“三層六類”的課程結構得到有效實施,必須要在課程治理上做文章,要讓大家明確課程的目標、清晰課程的方案、熟悉課程的內容、明了課程管理的要點、把握課程實施的關鍵、善用課程評價等手段。學校在這些環節上都做了精心的安排。比如說將學校原來金字塔式的組織架構變成矩陣架構,構建扁平化的學校組織,讓學校從一個龐大的教育教學組織變成若干小規模的教育教學獨立單位,甚至可以說是“小學校”,以落實分布式的領導,讓更多的人參與學校的發展事務,積累全局思考的經驗,減少管理鏈條過長帶來的決策滯后,同時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和融合。比如說明確提出高品質的學習發生于問題的產生和解決的整個過程中。學生學習的“問題”主要有三類:學科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學生所能提出的個性問題,真實的角色所帶來的現實性問題。“互動”也主要有三大類:學科知識之間的深度互動,不同角色之間的現實互動,生活中的社會化互動……這樣的要求,對促進關系的建立,對學生與教師、知識、社區、環境等的相互連接,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促進家校共育
如前所述,中關村三小在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關系方面,動了很多腦筋,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不僅“三室一廳”的布局,給學生創設了比普通學校的學生多出一倍的“家”的活動空間,而且在每個校中校都配有自己的科學、美術、音樂專用教室,共享學習區域和配置了戲劇廳、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禮樂廳、融合信息技術的夢工廠以及進行工程實踐的工匠坊,讓學生能夠和其他班組群的同學們進行更加廣泛的連接,生成各種各樣的關系。學校的一草一木、每一個教學設施,都在促進者這種關系的建構。
但僅僅做到這些還是不夠。學校充分意識到,我們所處的時代充滿著巨變和不確定性,“當一切變得充滿不確定性時,一所封閉的學校就會充滿風險。”打開校門,讓學校和社區、教師和家長、學生和社會進行多元的、豐富多彩的連接,建立起互動交融的關系,就成了學校辦學的必然選擇。于是,家庭教育實踐研究中心,家長志工團,鄰家孩子,家校事務協作中心相繼成立,并開始了運作。家長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承擔起引領示范的責任,學校為此開設了系列課程,為家長答疑解惑;學生在校園里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上學、放學的道路安全防范,校園內各種場館和設施的參觀學習等等,老師人手經常不夠用,家長志工團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很多家長最為關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很少將目光放在別人家的孩子身上,這很不利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形成,于是“鄰家孩子”項目誕生了;學生應該穿怎樣的校服,吃飯的問題等等,這些原本要耗費學校政教、總務等部門很多精力的事情,可以交給家校事務協作中心來完成。
很多家長對中關村三小很向往,但對學校也存在著很多的誤解。于是,學校決定走出校門,組織一批好老師來到社區,向居民和家長宣傳“大家三小”的辦學理念、課程設置以及校園生活的特色,讓居民們大呼過癮,甚至還出現了一場場追蹤聽講的現象。同時,學校的文體藝術類活動,也向社區和家長們開放,要請家長到學校里現場感受校園文化,傳遞待人接物的禮儀,提升社區居民的人文底蘊。
學校是社區的文化高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就是這個社區的廟堂,是社區人心向往之的地方。通過構建家校共育的平臺,建立更加廣泛的關系和鏈接,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正如加拿大教育家邁克·富蘭說,領導者的職能是提供可供選擇的菜單,而不是下命令;是采取果斷的決策促進團隊的發展,而不是限制;還要為團隊發展與更大環境的連接提供路徑。這更大的環境,應該就是從社區、從家長群開始的。
《大家三小》讀后感范文2
當我讀完這本書后,真正地感受到了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的變革與超越,它給了我思想的震撼。
特別喜歡《大家三小》中的這樣一段話: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而是現在就要由我們來創造的地方。在當前時代,我們必須以前人不知道的方法教育孩子,以適應未來的方式準備我們的學校。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需要不斷反思和更新原有經驗,不能固步自封,這樣才能保持職業生涯的青春活力。一所優秀的學校需要運用創新力才能走向卓越,所以我們不能滿足于既有的成績依賴傳統的路徑繼續走下去,我們必須重新反思辦學目標和發展路徑,以全新視野謀劃和推動學校的教育創新。
因為未來的學校學生是主體,學生應該成為每個人創造成長機會的博物館,成為每個孩子都向往的溫馨家園。
有幾個方面印象深刻:
1、把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制定《學校發展綱要》,有具體的法規計劃;啟動班組群實驗,緩解教師的不安全感,讓教師發自內心的認同,真正的進行變革;重建現代學校治理結構,激發組織活力,為教師創造表達的平臺與機會,在教師表達的同時,理念與實踐得以相互滋養彼此成就,學校發展綱要的形成,用了一年多時間,他們不斷修改調整,面向未來,學校的價值理念體系是一個不斷增長的過程,是作用于實踐并由實踐不斷檢驗和豐富的過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站在社會發展和時代并進的前沿進行思考和實踐,保證價值理念體系的發展性、科學性、實踐性和前瞻性。
2、獨創新穎的教學建筑
通常人們認為的學校是學生在一所教室里,擺的整整齊齊的桌椅,然而在三小,學校的建筑打破了以往的模式,給人以全新的模式。設置可移動的墻壁,讓過去的自然風格變成如今的共同利用,讓資源的靜走向資源的推送,利用圖書漂流箱,向各個教室推送圖書。比如在唐詩與月主題的90分鐘,跨學科大課上,孩子們先是在班組群空間中學習月亮主題的詩歌,然后來到美術教室,用沙畫繪制月亮故事,在寬暢的走廊,跳出了紙上凝固的詩句,在流轉的課堂場景中,每個孩子開始有了自己心中的詩與樂。在學校的建筑中,每一個樓層和每一個班組群的空間色彩,均來源于師生和設計師共同挑選的古今中外的名畫,讓學生在空間中感知藝術,對話藝術,建立個體與群體,局部與整體的認識。
在標準化,專業化和終結性評價的進程中,學生鍛煉了表演、講故事和分享的天性,為他們創造一個環境,通過繪畫展,書法展,演出與比賽的形式,讓他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真正的學習,是以教室為中心的學校變成多維中心的學習空間。
而這些建筑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通過可移動的隔斷墻,通過可改變擺設方式的家具或設施實現空間的可變性,以最大限度適應不同的教學需求,這種空間是靈活、多元、可調節的。
過去的教室家具通常只有課桌椅,而在三小,除了傳統的課桌椅之外,還給學生提供了多種形式的.家具,如沙發、靠墊、地毯、擱腳凳、戰略書、桌子、筆記本、桌子等,還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可調節高度的課桌椅,以適應不同身高體型學生,避免學生坐姿不良,視力下降,骨骼發育畸形,可以幫助他們創建獨特的學習互動中心,便于他們快速布置空間,以滿足不同教學活動的需要。
智慧化的建筑。建筑暴露在外的鋼筋管道成為學習的對象,在建筑外精心裝點了很多的綠植,形成貫穿校區的綠肺,實現了人與自然的交融。比如在一個春暖花開、美麗的一個水域,美術老師和語文老師帶孩子進行跨學科學習,讓孩子們體會到,古人寄情于山水,抒文與胸懷的浩然之氣,而科學老師則帶著孩子尋找校園中的小事,孩子興致勃勃的捕捉昆蟲,仔細的觀察描繪,然后將它們小心翼翼的放歸自然。
學校與社區相連,傳統的學校是封閉的,而三小學校,是一個半開放的C形,能夠與社區互動,這是吸取了中國傳統民居瑰寶福建土樓的優點。那如何保證安全呢,把學校的入口變為開闊的公共區域,為家長接送孩子,讓出一個緩沖地帶,而舉行公眾活動,使社區還能為學校提供一個更安全的第二道防線,校門兩側還設置了座椅,可供社區中的全民休息,路過學校的人們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圍墻,還是歡迎大家休憩,可以擋風避雨的安全港灣,安全門鎖的分層分區域設計,從技術上保障了學校對外來人員進入特定校園空間的控制和管理。主要教學區域的封閉管理,確保了學校的安全整潔,體育場館藝術團,迎新自助餐廳和多功能學習場所,在放學之后可以作為社區的活動空間。
3、孕育靈感與創造的多層次空間
學生的多層次空間:
一、個人空間:設計了很多的小屋、樹洞等可以藏身于其中的家具,讓學生自己獨處或三三兩兩聚集起來,以讓學生自由與靜心思考。有研究顯示,人類大腦需要通過獨處來同化,把新知識,這種個人空間能夠讓他們在其中休憩獨處,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消化新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二、固定組群空間,系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稱其為三室,拋棄了傳統的黑板與講臺,代之可移動的電子白板,可移動的投影設備,讓每一個組成空間都閃耀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三、分享空間,大小孩子與小孩子一起放松和玩耍的場地,通常學生的書和寫描繪只能在紙張和電腦上完成,而且一張普通大小的紙很難容納兩個以上的人同時書寫,而在電腦上工作,雖然我們能共享一個虛擬頁面,卻往往無法實現現實空間里的直接共享,那么在分享空間里就能提供了許多表面可書寫可擦拭的家具,比如說一個圍欄,學生們可以在圍欄上寫字畫畫,然后,還可以擦掉,這是可以隨意涂抹的分享空間,無論發生在哪里,學生都可以快速記錄和素描,可以同時參與表達交流,從而營造一種濃郁濃厚的分享文化。
四,公共空間,比如室內的走廊,室外的操場和庭院等,這種非正式的學習環境,也成為小組交流的場地與學習的場所。
教師的多層次空間:教師有自己的工作區域、工作空間,有孩子的地方就有老師,這樣孩子都處在監督保護之下;為教師配備了個人物品,儲藏柜。這樣既提升工作效率及教學品質,又方便單獨請的導師團隊在這里隨時交流互動分享。在分享空間里為教師開辟教師研修中心,類似于咖啡館和SOHO工作區,特別的舒心舒適,自由,宜人。
管理者的多層次空間:設置了透明開放,具有廣場性質的辦公區域,在這種大雜院般的生活氣息中,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并在這種開放與共享的氛圍中喚醒自身,孕育出真正的創造力。
4、生態大課程
什么是生態大課程?生態大課程實踐體系是一種真實的學習,通過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管理、課程評價,相互循環的課程,來看見學生、看見學習、看見成長。
生態大課程觀的內涵分為五個:第一,時間。學習,不再是課上課下兩節生活;第二,空間。課程資源應該存在有學生足跡所至;第四,內容課程就是學校教育可觸及的師生的全部生活,隊伍對象是同伴,學生最好的同伴是老師這句話體現了生生互動的獨特內涵,孩子只有在與同伴共同學習,并向同伴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學會合作互助,養成良好的社會行為品質責任。
課程的三個目標,五種能力,三個一目標:受歡迎,有能力,有擔當,而五種關鍵能力:追求包容規則公正的能力,交流溝通的能力,團隊協作創新的能力,進行積極行為的能力,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他的學科課程突破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美術,音樂,品德與社會體育等學科為主的困境,大量校本課程作為學科課程的延伸,不斷涌現出來,比如語文類的海量同讀經典誦讀金話筒,英語類的英語和拼音會,英語達人秀,數學類的數學大家迅速學,科學類的機器人等等,在這種過程中,各個學科課程整體建設的形象逐漸清晰,教師課程開發與實施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孕育,這種多元的學生評價體系,美妙的、靈活的建筑空間讓大小孩子,小小孩子,能夠在一起,互相探討,共同生活,共同學習,真正的讓學生,學會了學習。要讓學生學會操作,有條理的使用工具,學習和做友好的對待同伴,主動在團隊中擔任任務,持續思考,會傾聽,表達自己的困難和觀點,而不是只顧發言,我們要重視起孩子的未來,種下一顆夢想,用盡全力去實現,就在腳下這片當時還滿是沙石泥土瓦礫的土地上,我們一起種下一顆平凡而又有夢想的種子,建設真正面向未來的學校,打造綜合性人才。
【《大家三小》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太陽是大家的》教學反思范文05-31
鼓勵大家的諺語11-03
二十三小年的祝福語01-13
《太陽是大家的》說課稿03-15
《太陽是大家的》課文原文01-15
元曲大家馬致遠墓碑碑文11-09
《太陽是大家的》優質教學設計05-31
我國楷書四大家07-11
祝福大家好睡眠的短信03-26
《太陽是大家的》教學設計及反思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