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讀后感5篇
《自卑與超越》以平易輕松的筆調,描寫了自卑感的形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以及個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將其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獲取光輝燦爛的成就。下面給大家分享《自卑與超越》讀后感范文,一起來看看吧!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1
每個人其實都會自卑,因為每個人都對自己不滿,而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的原因就是,自卑之后,你是否會努力去改變現狀提升自己的滿意度還是,為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覺拒絕嘗試任何改變。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先驅阿德勒的代表作。書中作者他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而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則是與他對于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作者從每個人的童年不同的經歷和成長環境去分析個體心理的變化以及對生活的看法。
本書主要由兩部分來敘述,認識自卑和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最終意義。“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對優越感的追求是人的通性,作者將理論與例子結合,把自卑與超越自卑進行深度的剖析。
其實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有自己的不足和弱點,與他人的優點進行比較時自然就會有自卑的情緒。但是自卑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自卑給人帶來影響也是根據個人的認知來決定。對于心態樂觀的人來說,自卑會讓他認清自己的缺點,從而激勵他去克服自己的短板挖掘自己的潛能。對于消極的人來說,會在意識形態上造成打擊,讓其失去對個人和家庭的希望,不利于發展。
書中還有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奉獻。阿德勒告訴我們:生活的意義在于奉獻,在于與他人的團隊合作之中獲得滿足。人只有融入集體之中,融入社會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引導我們在人生的旅途的道路上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樹立自信。這本書詳細分析了自卑這一情感,同時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觀念和看法。自卑與超越相互影響相互轉換,構成生活意義的理解。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2
最近,我讀了超越自卑這本是,這是一本讓人看完后非常想反省的書。
超越自卑的第一章《生活的意義》是全書的綱領,也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提出了人們生活中的三大問題:職業、社會(既與他人的關系)和性(既為愛情和婚姻)。每個人都要面對這三大問題,而由此作出的反應表現出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他分析了人們各種錯誤“生活意義”的共同尺度: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過度關注自我,和正確“生活意義”的共同尺度:有從屬感和社會興趣,作為團體的一份子,愿為人類幸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一觀點,本書編譯極為欣賞,他在代序中寫到:在一個物欲橫流、精神匱乏的年代里,阿德勒的心理學猶如浸入沙漠的一縷甘泉,讓人重新體味到人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絕不僅僅是金錢、物質和泛濫的私欲,它還有更廣闊的,也更令人神往的精神園地。 阿德勒在書中認為“自卑感”在生活中時刻都有可能產生,象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對現實社會產生的不完滿、不得志、比別人差時的情緒。他認為有這種情感是很正常的,并不是病態的,關鍵是如何對待這種自卑。是利用自卑來逃避現實還是克服并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風格。
如果敢于正視自卑,會激發人的創造性力量,成為奮發向上的巨大動力。在達到新的境界后,又會發現新的自卑,于是向新的優越目標前進。這樣,在自卑與優越的距離不斷接近而又拉開的過程中,人便不斷地完善自己,這一過程永無止境。由此,阿德勒認為,全部人類文化的動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這一觀點與弗洛依德認為性本能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相左的。
阿德勒還提出了“生活風格”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一個人的生活目標,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實現生活目標的方式。人在他的思維、情感、行動中處處體現著他獨特的生活風格。“生活風格”是阿德勒治療心理疾病患者的一把利器,他通過對病者生活風格的分析,(主要有三種途徑),幫助病者找出產生這種錯誤生活風格的根源,讓他去正視、了解它,并讓病者作出新的生活選擇,形成正確的生活風格。
本書另一大優點是語言平實易懂,例子豐富生動,筆觸細膩,分析精辟,在愉快的閱讀中感悟生活道理,完善自我人格。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3
《超越自卑》一書是阿德勒的代表作品。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維也納郊外,自幼患有駝背,行動不便。五歲那年,患了一場幾乎致他死命的重病,痊愈后決心成為一名醫生。在之后心理學上的許多觀點都可以在他的童年時代找到蛛絲馬跡,也反向詮釋了他的觀點。在心理學領域上,阿德勒是與弗洛伊德齊名的精神心理學大師,但由于觀點的分歧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水深火熱。阿德勒一生著述頗豐,這部著作完成于阿德勒最為成熟的時期。
本書總共分為12章,第一章“生活的意義”為全書的綱領。涉及了我們每一個大學生都會反復問自己的問題“活著為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意義?”之前我也時常在想,人終有一死,那么人生有何意義?不過始終思考未果。作者在書中說道“他們只有在遭遇挫折后才會想起這樣的問題來。假若一切都一帆風順,他們不經歷逆境的考驗,這些問題絕不會提出來。”突然發現是經歷的.不夠,沒有經過歲月的沉淀,生命這個沉甸甸的詞對于自己來說是空泛的。楊慎“是非成敗轉頭空”,王維“行到排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都是在失意,挫折之后的感慨,也可以說是遍歷的人世的滄桑經歷了繁華,經歷了奮斗,見識了人世更深刻的道理,才收獲了豁達,收獲了人生對于自己的意義!
關于“自卑感”,阿德勒認為在生活中時刻都有可能發生,像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對現實社會產生的不完滿、不得志、比別人差時的情緒。或者說當一個人無法適應或者應對一個新問題的出現,并且堅定地認為自己無法解決,那么這時也會變現出自卑感。我想我們的一生都是在于這種自卑感做斗爭,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阿德勒認為這種情感是正常的,并不是病態的,關鍵是如何對待這種自卑。利用自卑來逃避現實還是克服并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風格。非常贊同大師的一個觀點:一個人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會比優越的同伴更渴望超越自我。而接受太多寵愛的哪一個,是內心最具有優越感的,在自我陶醉于優越感的同時,麻木、消沉、逃避,形成更大的自卑。小學初中高中都經歷過許多這樣的事情,某位同學英語成績不好,上課時被老師批評傷及自尊,于是發奮學習英語,最終英語成績穩步上升。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對于這種心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心態,書中有詳細說道,就不在此贅述了。最重要最核心在于“合作”二字,包括婚姻也被阿德勒歸為一種合作。許許多多的問題都是出在不愿意合作、不懂合作上。人只有融入集體之中,融入社會之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小隱隱于山,大隱隱于市。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4
《超越自卑》是個體心理學先驅阿德勒博士的巔峰之作,是在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寫就的,書中包括了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正面管教”體系就是以阿德勒(Alfred Adle)和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s)的“個體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由Jane Nelsen、Lynn Lott等教育專家組成的團隊發展完善,將之發展為一個涵蓋了溝通、沖突處理和建立相互尊重家庭關系的,基于體驗式教學方式的家長教育課程。
印象最深的話:兒童只要度過了嬰兒期,便足以證明他已經受到了某些照顧和關懷。一個六歲的孩子他賦予生活的意義、他追求的目標、他趨近目標的方式、他的情緒傾向等等都已固定,以后他們雖然也可能改變,但在改變之前,他必須先從兒童期人格固定成型時所犯的錯誤中解脫出來。
每個人都是在別人的文字中讀自己,這話一點沒錯。上面這段文字對我而言,是深刻而意義深遠的。
作為一個細膩敏感的女孩,在軍人父親的否定式教育、言語羞辱等多重嚴厲管教下沒有感受到我需要的父愛和關懷,戰戰兢兢的生長,最激烈的青春期曾經一度輕生,沒有繼續的愿望和勇氣。大學畢業只要不回老家,去哪里我都無所謂,只希望離傷害遠一點。
在別人眼中我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在自己眼中,我卻是個傷痕累累隨時會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或一句話語而受傷流淚或激烈防衛的異類。現在我必須承認自己有很強的“受害者”情結,很久以來我都非常不解為什么我會遭遇這一切?特別是在自己做了母親以后,更加無法理解我的父親當年怎么會那樣去解讀和對待一個幼小可愛的孩子?尤其無法接受任何人對我曾受傷痛的忽略和否定,仿佛否定了過去就否定了自己的存在,讓我更加無法找到自己。
當然也會因為自己對父親的憤怒和怨恨與傳統的孝道沖突而痛苦不已,直到有天看見了這樣的話:“你所有的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有時不要好心規勸他人接受或放下,做不到接受是因為他感覺受傷、不被愛,這個時候叫他接受或原諒只有加重他不被愛、不被接受的痛苦。只需理解他、安慰他、接受他的狀態,給他時間去面對、釋放傷痛。接受、放下就自然發生了。”當我真實地接納自己的感受,釋放曾經的傷痛,我驚喜地發現自己的憤怒少了,我可以接受父親內心里肯定是愛我的只是愛我的方式不是我所需要的了,我可以慢慢放下了。
“兒童只要度過了嬰兒期,便足以證明他已經受到了某些照顧和關懷。”看到這句話更給了我力量,年幼的我已經得到了最基本的愛和關懷,否則我無法長大成人,我可以選擇不以父親當年苛求我的方式對待已日漸年邁的他,讓傷害停止,讓愛流動,雖然還不那么習慣和自然,至少我開始愿意嘗試。生命中遇到的問題,都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切經歷都是財富,每一個昨天都成就著今天的我,我很清楚自己身上有很多的不足是由過去而來,我亦深知每個缺點的另一端都有一個閃亮的優點也在我身上發光,由相同的經歷而來。歷史已無法改變,但未來在我手中。
“一個六歲的孩子他賦予生活的意義、他追求的目標、他趨近目標的方式、他的情緒傾向等等都已固定,以后他們雖然也可能改變,但在改變之前,他必須先從兒童期人格固定成型時所犯的錯誤中解脫出來。”這句話解釋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根源。成年人不是不能改變而是要解決今日的“果”往往需要找到當日的“因”,從源頭上調整歷史成型的錯誤目標能幫助我們更輕松的解決現在所面臨的種種困境。當我最終領悟每個人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并走上自我改變的道路時,深切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這痛來自于對過去錯誤認知的推到重來,來自于對自己的重新認識解讀,來自于明了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自己身上……多少個輾轉反側的不眠之夜,多少次與內心的傷痛、恐懼、焦慮、怨恨近距離直面,正因為很清楚習慣的力量有多強大和頑固,成年后再去糾正和調整有多痛苦,所以由衷地期盼自己帶給孩子一個美好的開始,讓她積極正面更有力量地去面對未來的困難,我會盡自己所能去做更好的自己,向孩子示范,更希望通過自己的正確引導讓她在幼兒期就養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我和她都不是完美的,她也會有自己的人生之路和自我救贖,所做的一切都只為了未來更美好一點。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變態的,它是人類進步的源動力。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5
接觸到的大多數朋友都說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學科,在翻看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后,我才發現心理學的另外一面,它也是一門應用性學科。
《自卑與超越》一書中,阿德勒以平易輕松的筆調,描寫了自卑感的形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以及個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將其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獲取光輝燦爛的成就。
阿德勒說,當一個人面對他無法應付的問題時,他表示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此時出現的便是自卑情結。自卑,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的情緒。
書中作者提到童年對人的影響,如果童年時期常常被父母忽略,得不到應有的愛與關心,長大后會很內向,很自卑,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父母必須做出改變,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心,并鼓勵他,增強他的自信心。
相反,過于寵愛孩子則會讓孩子依賴父母,以自我為中心,當然別說與其他人合作了,離開了父母,當他發現自己并不是所有人的中心,他便會接受不了,產生自卑心理,不愿再與別人交往,在以后的生活與工作中他們沒有合作意識,所以很難獲得很大的成就。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這就決定了每個人潛意識中都有自卑感的存在,消除自卑最好的方法,便是建立優越感,優越感來源于自卑,建立優越感便能培養自己超越自卑的能力。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在理想的情況下,我們能通過這種自卑心態的驅使改造環境、改善自己,從而獲得安全感、建立優越感,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為了擺脫自卑而選擇錯誤的方式和錯誤的目標,最后,自卑就會演變成為各種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心理學類書籍在教會大家不斷認知自己的同時,也在不斷鼓勵大家改善自己。
自卑與超越,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角逐,是一次與自己內心的真實對話,是一個自己向自己學習的過程,更是另外一種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人生。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5篇】相關文章: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2篇01-23
自卑與超越讀書心得03-07
超越自我讀后感600字04-03
我不再自卑03-16
《超越自己創造自己肯定自己》讀后感01-19
自大之下,自卑之上04-12
超越極限作文03-21
戰勝自卑的名人故事03-10
超越自我座右銘04-03
自我超越勵志名言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