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香菱學詩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香菱學詩讀后感1
談起文學我就非常有興致,學起文學,我就忘乎所以。這回我又找到了一個知已——香菱。她對詩的興趣可比我大多了,為了學習寫詩,她更是廢寢忘食。
剛和她接觸,我就感到她對文學是多么的如饑似渴,薛蟠外出經商,她隨薛寶釵搬進了大觀園。她學詩的熱情就愈加高漲,進大觀園的當晚,就去找黛玉學詩。沒想到平時驕傲尖刻的黛玉,竟然收了這個弟子,還熱情地指導香菱,不厭其煩地教她。從這里我也看到了黛玉沒有小性子時的詩人的胸襟。香菱后來學會了作詩,還加入了海棠社,這歸功于兩個人,一個是黛玉,一個是她自己。黛玉給香菱制定了一套正規的學詩安排,從此看,黛玉的學識是非常深厚的,我也看到了這個一個孤獨女孩的內心,只有讀詩、寫詩才能撫平她內心的寂寞,只有在詩的世界里,她才能自由翱翔。雖然黛玉的莘莘教導讓香菱受益匪淺,但是如果沒有香菱自己的勤奮努力,也是不會有學成寫詩的結果的。香菱在學作詩時茶不思,飯不想,一心只惦記著詩,甚至連夢中也還在作詩。正是因為她如此的虛心、好學刻苦,才能摘取這么碩大的勝利果實。
盡管香菱是如此勤學好問,但是上天卻對她如此不公,讓她的人生如此悲慘。原本出生鄉宦家庭,卻在三歲時被拐走,長大后被薛蟠買去做妾,后來又被夏金桂折磨至死。我不得不惋惜在封建社會中被扼殺的人才,無法表達出對封建社會中“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現象的厭惡。
在這樣的發達、開放、文明的今天,我們擁有舒適的讀書環境,隨意揮撒的空間,更要借鑒香菱的學習精神,長江后浪推前浪,成為世界的棟梁。
香菱學詩讀后感2
香菱,是《紅樓夢》中的人物,而《香菱學詩》是我們的一篇課文,我看了香菱的學習用功不禁讓我想向她學習。
香菱是個苦命的女子,原籍姑蘇,出身鄉宦家庭。她三歲被拐,長大后被呆霸王薛蟠買去做妾,后隨薛家進京,一直住在榮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難得有空,這一次因薛蹯外出經商,寶釵便把她帶進了大觀園給自己做伴。環境的變化,激發了香菱寫詩的愿望,寶釵笑她“得隴望蜀”,勸她“且緩一緩”,可她急切的很,于是去找黛玉。
故事開頭寫香菱一見黛玉就說明求教之意,黛玉慨然允諾。
香菱練習寫詩也是在黛玉的指導下進行的,包括命題限韻評論習作,指點門徑三事。
香菱的詩一共寫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飯無心,坐臥不定”的情況下經過苦思寫成的。寶釵先看,說:“這個不好,不是這個做法”;黛玉則認為“意思卻有,只是措辭不雅”,指示她“丟開”這首,“放開膽子”另作一首。香菱得了這個指示,“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皺一回眉”,又“含笑一回”,簡直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可這樣寫出的第二稿依舊不行。黛玉說:“過于穿鑿,還得另作”;寶釵則認為它離了題,不是寫“月”,而是寫“月色”了。盡管又一次失敗,香菱毫不氣餒,便獨自走到階前小竹下構思她的第三稿。她“挖心搜膽”,絕無旁騖,以致將探春“錯了韻了”。這一天,香菱滿心想的都是詩,到晚間還是對燈出神,三更起床,到五更才睡去,最后,她居然在夢中把這首詩作成了,而且笑道:“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待到寶釵將她喚醒,她立即將詩抄寫下來——這就是她的第三稿,后來博得了眾姐妹的一致稱贊:“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這就是香菱對學習的渴望和執著,可是現在的我們呢?有好的學習條件卻不好好學習,整天只知道耍酷、玩,這一切又有什么意思呢?其實,只要我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你不但能夠學好,而且會讓學習的負擔成為快樂,所以,讓我們一起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吧!
香菱學詩讀后感3
香菱是《紅樓夢》中的一個人物,我讀了語文書上的這篇課文感慨萬千。
故事的開頭寫的是香菱去找黛玉學詩,黛玉很高興的收了這個徒弟,然后向她講述了作詩的方法,并向她推薦了幾本詩書。香菱收下詩書后,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地讀書學寫詩,足見其對詩的癡迷。后來,黛玉讓香菱寫一首詩,香菱便“癡呆”起來,每次到五更才睡下。(.)第一首是在“茶飯無心,坐臥不定”的情況下苦思寫成,但不見成功;不灰心的她“連屋也不入”但第二首依舊不行;終于精心所至,在夢中得到一份佳作。
香菱對詩的癡迷,學習的勤奮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現在的學生一看到難題便去問他人,甚至不去做,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睡覺,難道這就是學習態度?有的同學“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對學習不
鉆研,對老師的話不聽,難道這樣的學生也能功成名就嗎?同學們,學習才是正道,人不可能快樂一輩子,只有先痛苦,才能后快樂,否則就有可能先快樂后痛苦。
同學們,向香菱學習吧!做現代的花朵和驕子,我們沒有理由會比香菱差。
香菱學詩讀后感4
香菱是紅樓夢中的一個丫環,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受大觀園濃厚的文化氣息熏陶影響,也開始學習寫起詩來。在林黛玉、薛寶釵的指導和幫助下,她兩天時間內就以《詠月》為題,作了三首詩。
第一首詩是:“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第二首詩是:“非銀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護玉盤。;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只疑殘粉涂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夢醒西樓人跡絕,余容猶可隔簾看。”
第三首詩是:“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蛾應借問, 緣何不使永團圓!”
顯然,前兩首詩意象單一、矯籌造作,質量不高,林黛玉、薛寶釵看了都不滿意。第三首詩境界、格調就大顯不同,眾人看了都說:“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香菱只所以在兩天之內,詩藝大進,從一個門外漢變成“詩翁”。原因有三:一是多讀。在林黛玉的教導下,香菱很快掌握了詩的基本理論,并且閱讀了杜甫、李白、陶淵明等人大量的詩作。俗話話:“孰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有了詩的積累,就有了作詩的“細胞”。二是用心。香菱學詩可以說到了“癡迷”的地步,不論白天晚上,她“滿心中還是想詩”,甚至為此,“茶飯無心, 坐臥不定”,可見用功程度。三是豐富的生活積累。詩歌本是心靈的藝術,有感于心靈,才能發為詩歌。香菱幼年被拐子拐走,落入貧苦人家,大時被出賣,為一位馮公子看中。偏偏在命運要發生改變時,呆霸王薛蟠打死馮公子,把她搶入薛家。正因為有著這樣慘痛的人生經歷,她心中充滿了悲苦的詩情,對詩歌寫作愛好之極。
香菱學詩,對于我們寫文章有很大的啟示。寫作本是一項很艱苦的工作,要付出無數心血和汗水。特別是要把文章寫好,更不容易。作為寫作愛好者,首先要熱愛寫作。愛好產生樂趣。不愛好,就沒有樂趣,就沒有動力。愛因斯坦說:“愛好最好的老師。”要把寫作當生活,當娛樂,雖全力為之,而不感到苦和累。這樣,才能堅持長久。其次,要多讀書,多思考,多感受。“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作是一項創造性勞動,必須以豐富的知識、充沛的感受、敏捷的思維為前提和基礎。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此,必須多讀書,多感受,多思考,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感受。這樣,才能言之有物,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再次,要勤于練筆寫作。文章是寫出來的,光想不寫或光讀不寫,如同“紙上談兵”,同樣難以提高。只有在寫作的實踐中,才能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收獲心得會,進而提高寫作水平。在這方面,我們要向勤于寫作的前輩學習。要給自己壓任務、交擔子,規定自己每月、每星期要寫多少篇、寫多少字,常年不斷,堅持不懈,慢慢地就養成了寫作的良好習慣。這樣,必將終于寫出好文章來。
香菱學詩讀后感5
我喜歡文學,從很小的時候起,七八十年代,那時候小人書盛行,我常常因看連環畫,而忘記了時間。初讀紅樓夢是鄰家小孩有一本,已沒有了封皮,是紅樓夢,第一回林黛玉進賈府。我被書中林黛玉那書香氣,悲慘的命運所感動。她因母親,弟弟相繼病逝來到姥姥家,寄人籬下,那種滋味,現在回想起來,也不是滋味。
后來上了初中,開始在課文中再次讀它,又有了更深的了解。這期間也斷斷續續讀它,對書中王熙鳳管家的氣魄,性格的潑賴,豪放所折服,而對她的心狠手辣,沒有太多的理解。對薛寶釵,人緣好,為人處世哲學的羨慕,那時并沒有覺得她是一個圓滑,虛偽世故的人,還有探春的才華,對母親趙氏,弟弟做人的公正處理,覺得大觀園中那么多有才華的美女們,都悲慘的死去。那中悲傷的心情,很久不能平靜。
初中畢業時,王扶林導演把它拍成了電視劇,那是我家里窮,沒有電視機,只有鄰家八奶奶家有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時間是夏天兩點開始演,每天兩集。每到那個時間點,我就心里很著急,總是跑道奶奶家門口,央求她讓我看電視。那時候人們經濟狀況不好,很怕費電,為了節省,老奶奶經常不開電視。我就幫她做事,來換取兩集的電視。可是又因為是連續劇,回數多了,父母親也不讓去了。那時候真的為不知道結局而難過了很長時間。
上大學之后,有了圖書館,其他孩子都在玩,覺得上大學沒有負擔了,可以放松,虛度光陰。他們經常最求時尚,談戀愛,跳舞,逛街,看電影。而我卻把時間耗在了圖書館里。剛開始,圖書館的管理員對我很陌生,都后來我們都已成為好朋友了。我可以自由出入圖書館,大學幾年間,我重新讀紅樓夢,對其中的人物重新有了認識。知道了作者寫書的意圖。那也許就是他真實的生活寫照。知道了紅樓夢中每個人物,性格都是那個社會所造就的。
我因愛看紅樓夢,學了其中所有歌曲,如晴雯歌,嘆香菱,紅豆曲等,可想那是我對其的癡迷程度。今再聽紅樓夢,讀香菱學詩,見老師講的津津有味,我也聽得入神,好像又看到電視中香菱學詩的情形。又一次了解她的身世,想她悲慘的遭遇,想她短短的一生所受的折磨,她的`名字從甄英蓮改到香菱,到后來薛蟠的妻子夏金桂把它改成秋蛉,即秋天的蟲子,蹦跶不了幾天了,以至于她后來難產而死,就注定了她命運的悲慘結局。作者為啥要把她寫的這么悲慘啊!我常想。其實現在明白生活中就有這樣不幸的人,感嘆這就是作者曹雪芹的過人之處啊。
下課后,再興致勃勃的問學生,竟然很少有人讀過,而我隨之興致很高深情唱起嘆香菱之歌,竟然沒有一人反應,更不要說有人學過,聽過。問及他們,喜歡就更談不上了。他們都說對這種曲調不感興趣。心里很失落。我不知道現在的孩子他們都想些社么,問及讀書,竟很受有人喜歡。我知道現在是信息時代,科技發達,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加之游戲盛行,人心浮躁,有幾人讓孩子能靜下來讀書。而且現在最受歡迎的微信,又能有幾人靜下心把它讀完,都是走馬觀花。
我們真的應該更多的時候,靜下來思考現在的孩子是怎么了。現在的人是怎么了,人心浮躁,缺乏心靜。我覺得應該多些時光看書,因為讀書可以使人寧靜,因寧靜而致遠,淡泊而明志。可現在的人缺乏的是那種生活的激情。可悲。
香菱學詩讀后感6
香菱,本名英連,小時候出生于有錢人家,卻由于在元宵燈會上被拐賣,淪落為賈府奴仆。寶釵一副夫子樣的作為有時難免會煞風景,給人家潑冷水,所以香菱更愿意舍近求遠找黛玉學詩,而黛玉則指點她學詩門徑。
這個故事描寫了很多人,但重點描述的還是通過香菱學詩這件事來表現書寶釵和黛玉兩人不同的對待人、事、物的方式。寶釵內心深處并不是真的想教香菱的,她認為一個奴仆不值得,會顯低她的身份,所以寶釵會偶擺夫子的架子,作者在此次是要體現出寶釵內心性格特征。而黛玉則不同,她認為香菱也是人,和大家一樣沒有高低之分,所以她不會嫌香菱不好,很認真的教她,香菱學詩終于成功,從而獲得了大家的稱贊。
曹雪芹在此處是明寫香菱學詩,暗寫寶釵和黛玉這兩人的人物性格。和前面一樣,曹雪芹除了明面上的意思外,還有很多是從暗處著手的,如后面寫到的史湘云見寶玉,黛玉在窗下聆聽,除了在明處設線了人物對話,又暗處著筆些了幾人的內心想法。這也體現出了曹雪芹寫作的高明之處。
香菱學詩,并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故事,從中甚至可以延伸出作者對于當時社會的一些感想或者說是期望。詩詞要求的是創新,倘若有了“新”,那么詩詞的格式等束縛,也就成為了空殼,可有可無,重要的是內涵,而非格式。
學詩的過程中,香菱找了寶釵、黛玉來指點,寶釵雖認定“女子無才便是得”,但還是給了香菱些許指點。但與黛玉則有了很大區別。黛玉雖生性好靜,喜散不喜聚,可還是很大度地給了香菱不少指點。也讓她成了香菱學詩成功的重要人物。文中還出現了探春、寶玉等人,也起到了不小的陪襯作用,似乎是在為香菱的學習而贊嘆,又似乎是作者在為后文寫伏筆。
循序漸進的文字,流水般俊秀的詩詞,終于還是為香菱所寫。
矢志的獲得,便是如此。
香菱學詩讀后感7
香菱聰穎靈秀,求師心切,至誠至純,不但好學樂學,而且善學苦學,終以自己的努力,取得驕人的成績,她冥思苦想,已近入魔,但終于以自己的苦心誠心換得了詩神繆斯的青睞,覓得了佳句。香菱在學詩的過程中不僅依靠聰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與勤,第三次的詩作看似夢中偶得,實是多次錘煉苦心孤詣的結晶。
因此,香菱的樂學,善學,苦學很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借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而無厭,誨人不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把學習當作樂趣,并且以這種興趣愛好來促使自己在學習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善學指要掌握好基礎方法和認知策略,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但不乏有不少共同的方法。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學習要不怕苦,不怕累,要苦學,便能嘗到苦學的甜果。
香菱學詩讀后感8
《紅樓夢》很厚很重,我也不怎么看得懂,翻開語文書中的香菱學詩,開始我只覺得這是一篇記敘文,看著看著,也看出許多門道來。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林黛玉做師傅教香菱作詩的故事。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黛玉先教香菱讀詩,讓香菱學會識記,理解運用五言律、七言律等,因為黛玉知道只有讓香菱明白識記是基礎,理解能幫助識記,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的運用才能作出好詩,成為“詩翁”。所以,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注意基礎知識的鞏固,只有把最基礎的東西搞透搞懂,才能夠靈活的運用,進行下一步學習。
興趣是的老師。香菱之所以想學詩,興趣是她最先的出發點,平時,她也愛看些詩集,在賈府這個特殊環境里,文學氛圍濃厚,更是增加了對詩的興趣。自己喜歡的東西,學起來肯定會輕松愉快,這就要求我們有自己的愛好,平時可以放松心情,倒了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作為自己的加分項目,愛看書的有文采,會畫畫的能偶爾創作一番,喜歡書法的可以陶冶情操等等,都說明愛好和興趣是十分重要的。
要大膽創作,要敢于想象。香菱學詩,第一首,通篇就是說了“月亮很亮”這么一個意思。所以黛玉就說,初學者看的詩少,措辭不雅,要放開膽子去做,要有想象力才行。很多時候我們的想想都很有局限性,比如說編結局,就只會有好結局和壞結局,其實還可以有很多很多的方式,比如說惡人打敗了國王篡權,但是他最終還是治理好了國家,死后還買了個無字碑立在那里怎么樣怎么樣的。人的想象力是無情無盡的,要敢于“放風”,深入思考。
響鈴在夢中的到了最后一首詩,可見其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我們可比他聰明伶俐的多,還怕學不好?
香菱學詩讀后感9
《紅樓夢》是我國一部偉大的通俗小說,它的偉大之處在于它內容的高度性和對人物塑造的成功。一直以來,我對《紅樓夢》的印象不過是賈寶玉、林黛玉,最多還有個薛寶釵幾個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已。可是這次學習的課文《香菱學詩》卻是令我很喜歡,朝思暮想地一遍遍回味,許多感情從心里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漫開。
其實《紅樓夢》我是讀過的。在未學習這篇課文以前,我從未注意到香菱這個孤苦的女子,但近來的學習,只是短短幾頁紙的文字,香菱的形象便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她對于不幸的樂觀和堅強、對知識的渴求、對自身價值的追求、對學習的執著與刻苦.....那么可愛。這些豐富的感受其實揭露了我閱讀時一個習慣上的不足——我不懂得精度,總是不求甚解,囫圇吞棗。對于像《紅樓夢》這樣深刻的有內涵的經典之作,我的淺嘗輒止實在是可惜。但我感觸更深的應該是曹雪芹的小說對于人物的塑造——那么飽滿、形象,而正因此,整本《紅樓夢》就像當時整個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縮影——立體而鮮活,構造復雜卻有條理、因果。
讀《香菱學詩》,我不僅在學習小說和文學方面感到有收獲,有感觸,在精神方面,更是獲益匪淺。
弱小的香菱遭遇了命運的不幸,三歲就被人從父母的懷抱里奪走,從故鄉的土地上分離,從此是再也不知道歸根何處,他人問香菱:你可知父母是誰?家鄉何處?”,香菱默然,少頃,又如夢醒般,只能低著頭,迷惘地輕聲答道:“不記得了。”除此之外,再無別言可訴。可是,即便如此,香菱卻有著許多生命寶貴的品質,譬如好學,譬如自尊。
說香菱好學,是因為當她得以在大觀園中安定地生活一段時,生命中少有平靜到來了,她卻沒有選擇物欲的享樂或是令人沉迷的安逸,她選擇了刻苦的學習。對于香菱這樣小得像是世間的塵埃連命運都把握不住的女孩子而言,學習有什么意義呢?她不是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學生,學習是義務,是使命,是競爭,是改變命運的鑰匙。對香菱而言,學習沒有任何的功力可言。她不是那個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迂腐的范進,她也不為了通過學習寫詩蜚聲文壇或是一躍成為才子佳人受人眾星捧月,她只是單純地渴望寫詩,渴望學習罷了。香菱學習寫詩的行為,提升了她自身的價值,增多了她生活的意義。這樣的赤子之心是難能可貴的,是現代的就要不斷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身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學習的。
說香菱自尊,是因為當香菱面對命運的不幸,無法憑她弱小的身軀反抗的時候,她并沒有絕望,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盡力去追求自己可以追求到的價值。我認為這就是香菱更珍貴的品質——自尊。我認為人只有擁有自尊,才能有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和奮斗的堅強與提升自我價值的渴望,這既是使人不斷向前的原始動力,也是人能夠維持自身原則,所以為人的根本原因。我也想擁有像香菱一樣的那份平凡卻不普通的自尊,這樣我便感覺是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令自我不斷成長、強大的動力。
其實讀《香菱學詩》,收獲的遠遠比我已經寫下來的多得多:香菱的樂觀和堅強、黛玉的才思和循循善誘、詩的內涵、詩的鑒賞……大大小小、點點滴滴,小到我自己也難以察覺的觸動與共鳴,大到人生的意義與航標,不勝枚舉。紅樓一夢,卻是現實的悲劇,可悲劇中卻又有美得令人心醉的人、事、情。我想,這就是所謂名著吧。
香菱學詩讀后感10
讀《香菱學詩》,不禁驚嘆于林黛玉的深厚學識和教育藝術,也深深地為香菱的虛心好學、刻苦勤勉所感動。林黛玉不愧為飽讀詩書、深諳教藝的好老師,香菱也不愧為聰穎靈秀、極富悟性的好學生。在《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她們共同演繹了一曲教與學的動人樂章,展示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獨特層面。
(一)教的極致
在《紅樓夢》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們看的卻是一位學識淵博、熱情大方、具侑詩人氣質的好老師。當香菱求教于她時,她不像寶釵那樣的囿于禮節規矩而推托,反而饒侑興致地承擔起老師的責任。她說:“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樂為人師,當仁不讓,主動、率真、自信,溢于言表。她首先鼓勵香菱樹立信心:學詩“什么難事”?“你又是一茖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侑了自信心,香菱自然尙了勁,從而侑信心侑興趣地學下去。林黛玉簡單明確地提出了作詩的要領,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顧慮,很快縮短了教與學之間的距離。她講述“課程”提綱挈領,高屋建瓴,道規律,明要旨,生動形象,深入淺出,使香菱懂得“取法乎尙”的重要性。她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循序漸進,要重視積累和感悟。且看林黛玉的教法:
第一單元,把王維的五言律詩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先體會情景統一,進入詩情畫意。
第二單元,讀杜甫的七言律詩一二百首,進一步體會“真景物、真感情”,明白詩的功力。
第三單元,讀李白的七言絕句一二百首,“返璞歸真”,培養詩的茖性與想像力。
林黛玉安排的三茖教程,注重基礎,全面落實,重視誦讀和感悟,這正是后人歸納的境界三層次。
不僅如此,林黛玉在教學中強調自學,重視讀說聽寫的綜合訓練;強調實踐和探究,重視能力的培養。“共記得多少首?”“可領略了些滋味沒侑?”“正要講究討論,方能長進。你且說來我聽。”“你竟作一首來。”……林黛玉深諳教學的原理,做及時檢查反饋,交流討論,訂正總結,從而全面提高成績。當香菱寫出第一首詩時,林黛玉及時點撥:“意思卻侑,只是措詞不雅。”同時,幫助她找出失敗的原因:“你看的詩少,被祂縛住了。”并積極引導她要敢于創新:“把這首丟開,再作一首,只管放開膽子去作。”當香菱拿來第二首詩作時,林黛玉雖然深感婉惜——“自然算難為祂了”,但還是實事求是,嚴格要求:“這一首過于穿鑿了,還得另作。”直至她最后寫出新巧而侑意趣的佳作來。
在這里,曹雪芹簡直把教學的過程寫絕了,我們讀“香菱學詩”這一節,完全可以品讀出另類的林黛玉,她不但是一茖詩人,更是一茖老師,一茖侑詩性、侑靈性、侑悟性、侑耐性、侑創造性、侑豐富教學經驗、侑生機和活力的好老師。黛玉如此善教,必將很快地把靈氣帶給學生,并讓學生樂學不疲,這是她境界的必然,這當然也是曹雪芹的得意之筆。
(二)學的境界
做學問如香菱者,恐怕并不多見。她聰穎靈秀,求師心切,至誠至純,不但好學樂學,而且善學苦學,終以自己的努力,取得驕人的成績。
1.樂學。香菱雖賤為人妾,但她骨子里卻流著詩書翰墨人家的血液,對于詩歌,她早就侑著真情的向往,內心里也早侑著學詩的愿望,但苦于沒侑機會,只好自己弄本舊詩,偷空就看兩首,因而她的內心也存侑“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一類的詩句。她的學詩絕不同于無聊貴族的閑情逸致和鄙俗之徒的攀附風雅,而是一種執著頑強的自我回歸,是一茖詩性女兒對詩性情懷和詩性人格乃至詩性理想的執著追求。她一入園就向寶釵求教,表現出積極主動的求學精神,繉?寶釵雖懂詩但終以禮節規矩為重,婉拒了香菱的懇求。但香菱沒侑失去學習的信心,碰了軟釘子后,自己便往瀟湘館來,直言求黛玉教詩,終于獲得了黛玉的教誨。古語侑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香菱學詩,既好之又樂之,因而也便侑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善學。香菱非常善于學習,她不但認真聽老師講課,按老師提出的要求去做,而且注重把老師所教的內容加以整理歸納,及時消化。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品讀、理解和感悟,注重積累和運用。且看香菱是如何悟詩的:“據我看來,詩的好處,侑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侑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侑理侑情的。”在剛起步的第一階段,她就悟了詩的滋味和真諦。其言簡樸,其理精深。她把詩歌意象和生活經驗侑機結合,通過聯想、想像這詩的兩翼,讓自己的樸素感性升入高深的理性殿堂,表現出自己獨侑的詩歌領悟能力。其重意輕物、重悟輕解的取向又直追“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空靈詩境。讀詩、悟詩、談詩之后自然還得作詩,香菱通共將一首詠月詩寫了三次,前兩次要么滯澀生硬,要么穿鑿單一,但她不灰心喪氣,認真總結寫作經驗,找出自己的不足,終于捕捉新鮮的意象,寫出鮮活的詩作來。
3.苦學。常言道:“書山侑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香菱在學詩的過程中不僅僅依靠聰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與勤。香菱面聆黛玉教誨后,遂按要求借書吟讀。“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只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寶釵連催祂數次睡覺,祂也不睡。”其苦心、專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贊嘆。當香菱拿寫作詩題后,“又苦思一回作兩句詩,又舍不得杜詩,又讀兩首。如此茶飯無心,坐臥不定”。她邊讀邊悟邊寫,現炒現賣,終于寫得一首。但只因措詞不雅,聲韻生硬,單調滯澀而被要求重寫。你看那香菱,“默默的回來,越性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尙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皺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香菱的苦心、專心、用心已了癡迷的程度,怪不得連寶釵也直贊美:“能夠像祂這苦心就好了,學什么侑茖不成的。”當第二次詩作失敗后,香菱仍舊忘我地用功,繼續努力,她“便自己走至階前竹下閑步,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了癡狂的地步。“至晚間對燈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尙床臥下,兩眼鰥鰥,直五更方才朦朧睡去了”。她冥思苦索,已近入魔,但終于以自己的苦心誠心換得了詩神繆斯的青睞,覓得了佳句。第三次的詩作看似夢中偶得,實是多次錘煉苦心孤詣的結晶。
香菱學詩的過程,應證了古已侑之的治學三境界,其第一境界是“懸想”階段:“昨夜西風凋碧樹,獨尙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階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頓悟”階段:“眾里尋祂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促?想苦索頓悟,曹雪芹為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學詩的借鑒,也是所侑藝術創造的借鑒,這也正是典型性人物形象價值之所在。
【香菱學詩讀后感】相關文章:
曹雪芹《香菱學詩》審美鑒賞03-20
九年級《香菱學詩》教學設計12-09
九年級語文《香菱學詩》教學設計12-17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香菱學詩》教案12-01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香菱學詩》教案11-23
九年級語文上冊《香菱學詩》教學設計12-13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香菱學詩》教案11-28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香菱學詩》教學設計01-14
九年級語文上冊《香菱學詩》教學設計人教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