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袋米》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袋米》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袋米》讀后感1
這個故事說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孩子的父親死了,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得了風濕病,交不出30斤米,所以她就去討飯,最終被校長知道了,以特困生的名義免去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后,兒子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講了母親討米供兒子上學的故事,把兒子和母親請上臺,兒子撲在母親的懷里,嚎啕大哭。
讀了這個故事,相信很多的人都會流下眼淚,多么感人啊!為了孩子上學,去討飯。多么無私啊!像大芭蕉把營養給小芭蕉一樣,而自己卻枯干了,母愛正偉大,像大海一樣廣闊,像泉水一樣淌不盡!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撐起遮風擋雨的傘。偉大,無私……
生活中,也有偉大的母愛,你們是否感知,又是否報答,文中的兒子以優異的兒子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相信所有的母親都是別無所求,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能夠為我們的社會做有益的事情。
母愛偉大,為了子女,無論受過多少磨難,都無怨無悔,希望我們做子女的都能夠體諒倒他們的良苦用心,好好的報答他們。
《三袋米》讀后感2
讀了百讀中的《三袋大米》,我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眼淚。內容講了一個母親得了晚期風濕病,兒子卻考上了重點一中,那時一中每個月都要交出一袋大米,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要退學幫母親干農活,兒子被母親打了一巴掌,趕去了學校,這是兒子都一次被母親打,兒子最后以高分考進了大學,母親慢慢的走上主席臺,可是主席臺上還有三個蛇皮袋,兒子見了母親連聲喊:“娘啊。。。。。。我的娘 啊。。。。。。。”這個故事講了一個母親討飯給兒子去學校交大米,而且還叫鄰里和收大米的食堂管理員不要告訴他這米是她討回來的,讓他無后顧的去上學,要是讓他知道這米是討來的,那樣會傷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
我被這個故事讀感動了,現在我們豆油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是有些人卻不滿足,母親無私的愛真的很偉大,不惜討飯也要兒子念書,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
《三袋米》讀后感3
寒風中一位瘦弱的母親坐在馬路邊,渴求著那少得可憐的一點米。此時路邊時不時投來路人鄙夷的眼神,但愛支持著這位母親堅強地等下去!
這是一位堅強的母親,家庭的重擔壓不垮她剛毅的臂膀。她沒有逃避,即使她沒有能力,他也要用自己的尊嚴換來兒子的尊嚴,這是何等神圣的母愛啊!母親日夜早出晚歸,只是為了湊足兒子的學費,她不愿兒子為她擔心,于是她在兒子面前總是強顏歡笑。她希望兒子能成才,能過得比自己好,這種奉獻又有何種愛能與之匹敵!
古今中外無數的母親都將對子女的愛貫徹入自己的生命。孟母三遷,只有愛才會讓她如此挑剔。“臨行密密縫”,只有愛才會使她如此細心。林肯母親讓年幼的林肯親手搬走亂石,讓他明白要敢想敢干,只有愛才會使她如此睿智。愛迪生的母親對不受老師好評的阿爾仍然沒有失去信心,只有愛才會使他如此堅信……
想如今,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對我們傾注了全部的愛呢?一聲聲“該起床了”的呼喚,一碗碗香噴噴的米粥,一句句逆耳的忠言……只有父母才會如此盡心盡責。
父母的愛我們無以為報,但至少我們要永懷一顆感恩之心。文中的孩子選擇了激烈的表達,在母子相擁的那一刻,這就是整個世界,而那三袋大米就是母子二人永遠剪不斷的羈絆。
現實中的人們似乎對感情淡泊了許多,但這并不能成為感恩的借口。我們需要感恩,因為這是對日夜照顧關心我們的父母最好的回報;我們需要感恩,因為這能給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以力量;我們需要感恩,這讓我們更珍惜我們曾經所擁有的一切。
其實感恩并不困難。一句問候的話語,足以讓父母樂呵整天;幫忙做一次家務,足以讓父母安心休息;一份滿意的成績單,足以使父母自豪開懷。其實感恩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顆感恩之心才會孕育出誠信、善良……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擁有一顆感恩之心。霍金雖然只有3根手指能動,但他卻不懊惱,他有一顆感恩之心,才讓他發現了生活中那微不起眼的幸福。韓信小時候家中貧寒,同村老婦不忍心看他挨餓每天分他飯吃,韓信飛黃騰達時沒忘記她贈與千金,足見這位軍事家的知恩圖報。
不管怎樣,文中的母親終于熬出了頭,她用自己詮釋了母愛這一亙古不變的.主題。而兒子也沒有讓母親失望,他必會以一顆感恩之心背起承載了這個世界的重量的3袋大米馳騁在未來的草原上。
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現實中似乎鮮有見聞。我想世界上不缺少愛,也不缺少感恩,缺少的是表達與溝通。在交換了彼此的想法后,每個人都會找尋到他自己心中的那珍貴的三袋大米,帶著感恩踏上征塵。
愿每一份愛,每一份情,每一份感恩之心都能夠永遠地傳遞下去,讓這個世界充盈著歡樂與美好。愿感恩使人們消除隔膜,愿感恩使人們堅強勇敢,愿感恩使人們永遠真誠……
若干年后我也要獨立地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但我會永遠堅強的面對,滿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守護屬于我的那三袋大米。因為我知道在一個熟悉的小鎮永遠有人愛著我,牽掛著我!
《三袋米》讀后感4
我今天讀了《三袋米》這個故事,文章講述了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死去了,母親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拉扯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兒子考上了重點高中,母親卻得了嚴重的風濕病。那時學生每月都得交三十斤米給食堂,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想輟學,被母親一巴掌打回了學校。以后每天天剛蒙蒙亮,母親就拎著空米袋,拄著拐杖,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討米,因為是“百家米”,所以她討的米都是雜色的,她前后送了三袋米給食堂師傅,都遭到了搶白和呵斥。當然,為了維護兒子的自尊心,這一切都是瞞著他的。讀到這,我潸然淚下,因為這位堅強而偉大的母親。文章結尾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兒子以627分考取了清華大學,而且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母子抱頭痛哭。 、
這個故事留給我最深刻印象是那三個蛇皮袋,它裝載的不僅僅是雜色 米,還有一位重病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愛!是人們對一個窮困母親的微薄支持,是對社會上一些勢利分子的鞭笞,是對在優越條件下生活的我們的一種警示 正如那位校長所說:“這三袋米是 用金錢也買不到的。”
《三袋米》讀后感5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叫《三袋米》。這本書是我最愛的一本。
《三袋米》主要講的是:一個孩子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用家鄉的泥土送走了親愛的父親。后來,小孩長大了,上了初中了,初中的學校要求每人從家中帶一袋米由月初送去。小孩小時,家中就不怎么富裕。上了初中就更別說了,除了巨額的學費,如今還要交米,這讓原本就十分困難的家庭更加難過了。孩子得知,本想篡學,幫母親務農 ,但卻被母親一巴掌打回了學校。母親在安慰好孩子后,自己便在天黑后摸黑去鄰村討米,再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交去學校。第一次,學校的廚師在檢查米時,很生氣,但還是勉強收下了。第二次,學校廚師檢查米時,告誡母親交米時,一定要把米分清楚,也勉強收下了。第三次,廚師發怒了,怒斥母親,并揚言要告訴校長。母親見瞞不過了,便“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將自己乞討的事告訴給了廚師,并請求他不要告訴校長。廚師聽后,熱淚盈眶,不住地點頭。
三年后,兒子考上了清華。歡送會上,廚師在舞臺上講述了母親三袋米的故事。臺下的人和正在閱讀的我都已淚流滿面,不由得感嘆,原來,母愛是如此的偉大!
這本書告訴我們,父母為了我們變得勞累,我們也要為了父母變得孝順!
《三袋米》讀后感6
這是一個關于母愛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孩子的父親死了,母親含辛茹苦的將他拉著大,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中學,母親卻得了風濕病,交不出30斤米,于是她就去討飯,最終被校長知道了,以特困生的名義免去了三年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后,兒子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講了母親討米供兒子上學的故事,把兒子和他的母親都請上了臺,兒子撲在母親的懷里,號啕大哭起來。
讀了這個故事,相信許多人都會流下淚,這是多么感人阿!為了孩子上學,去討飯,多么無私啊!像大芭蕉一樣,把營養都給了小芭蕉一樣,而自己卻枯死了。母愛真的很偉大,像大海一樣廣闊,像泉水一樣淌不干!用自己的身軀撐起遮風擋雨的大傘。偉大、無私……
生活中,偉大的母愛也是無處不在,你們是否感知,又是否報答,文中兒子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母親,相信所有的母親都是無所求,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息,將來能夠為社會做貢獻。
母愛是偉大的,為了子女,無論受過多少磨難,都不在乎,她們需要的僅僅是關心和體諒。“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吧!
《三袋米》讀后感7
《三袋米的故事》沒有華麗煽情的辭藻,沒有傷感唯美的抒情,只有一位平凡而又真實的母親在表達著對兒子的愛。當我讀完這個故事,讓我不禁想起全天下的母親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來愛著子女,這種愛默默無聲,卻又無時不在我們的周圍,讓我們倍感溫暖。
這個故事闡述了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事實就是這樣,任何艱難困苦在母愛面前都會顯得蒼弱無力,這便是人間真情。也許,如今的社會,三袋米早已變得稀松平常;也許,我們的家庭不需母親的乞討為生。可那三袋米摻入了母親的愛與尊嚴,便顯得無比沉重。身為90后的我們怕是難以去體會那母親三袋雜米的來之不易。她完全可以讓孩子輟學務農,在那樣生活條件下,沒有人可以怪她做出這種狠心的決定。但從她的內心不斷告訴自己,只有讀書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更有前途,才能讓孩子擺脫這種吃苦的命運,所以她不惜拖著自己病弱的身體去乞討,不惜下跪用自己的尊嚴來換取兒子的尊嚴。還有什么比這種愛更偉大,母愛就猶如春天的甘霖,灑落在我們心中,用悄無聲息的方式滋潤著我們的成長。而我們,不知何時才能體會這母愛背后的艱辛。
太過熟悉,其實是一種遺忘。當母愛不斷環繞在我們身邊時,而我們卻在不斷追尋著自己個性的生活,漸漸地就忽略掉了這種看似平凡而又平常的愛。世上也就只有母親不在乎你對她的遺忘,仍然會源源不斷地向你默默奉獻著。因為它不求回報,所以平凡;因為它時刻都在,所以平常;因為這種愛陪我們走過最重要的時光,陪我們度過最艱苦的困難,所以這種愛最偉大!是不是我們真的沒有想過母親如何不惜自己的尊嚴來換取我們一時的風光和所謂的自尊;是不是我們沒有體會過母親帶著病弱的身體在不停的工作來換取我們更多娛樂的時間。遠在他鄉的我們是不是早就遺忘了不斷添增在母親兩鬢的白發,每次電話中累的不行的母親還總會裝出一副活力無限的樣子和我們嘮各種家常,還要不斷詢問我們的身體狀況。永遠在電話中不變的一個話題就是“錢還夠花么”,殊不知,我們在揮霍母親血汗時,母親在家里卻都是吃糠咽菜。
讀完這篇故事,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用我們的汗水來換回母親的尊嚴,讓我們母親的血汗不要付之東流。讓母親知道,我們這些孩子懂得她們的辛苦,并且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來回報她們。文中的那個孩子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了自己母親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那個孩子為自己的母親挽回了尊嚴,讓她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母親。每次回家,我都發現母親的面龐又添加了一絲蒼老,不知母親是如何日夜為我擔心的,而我又幾時能想起家中母親的不易。有一次父親偷偷告訴我,我回家前,母親要哭一次,我離家后,母親再哭一次。母愛就是一首歌,永遠是那么經典的耐人回味,永遠不會讓我們聽得厭煩。
珍惜我們的母親吧,珍惜她為我們帶來的一切,不要等我們忙于生計,不斷奔波時才發現沒有時間和母親一聚,千萬不要上演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母親是我們永遠的守護,而我們是母親唯一的期待。母愛,本來就是一個動人的奇跡。獻給天下所有子女,請珍惜我們的母親。
《三袋米》讀后感8
前幾日我在《親情報》中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娘的三袋米》,讀完之后令我久久不愿忘懷。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兒子剛上小學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故,從這個雖然貧窮但幸福的三人小家“奪“去了這個家的頂梁柱——父親。母親沒有改嫁,含辛茹苦的把兒子拉扯大,兒子也爭氣,考上了縣重高,本以為熬出頭了,可病魔卻悄悄地靠近了這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的母親,一到醫院檢查——嚴重風濕病,這一檢查令兒子和母親感到晴天霹靂。最后也只好接受了這一個現實。兒子后來有幾次提出不去上學了,可迎來的都是一響亮的耳光。兒子終于同意去上學了,母親前兩次給學校食堂交的米都是“早稻、中稻、晚稻、細米”混合而成的;生活費則是由響當當的硬幣湊成的五元錢。第三次交糧的時候由于管理員拒收,母親雙膝一彎跪在了管理員面前。道出了“這米是我討飯得到”的真相,最后校長知道后,不動聲色的免了三年的學費,高考時孩子一鼓作氣以627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
作者的這位母親,雖然貧窮,但心中有愛,有夢想;雖然乞討,但一樣活得有尊嚴,一種特殊的,偉大的尊嚴!同時這位母親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爭氣的兒子;文中的兒子,更幸運,因為他有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故事看完了,可那三袋米的帶給我的感動卻時時在我的心頭縈繞。
在我們人生及坎坷有崎嶇的旅程中,從牙牙學語,到會叫媽媽,到幼兒園、小學……都是在媽媽那無私地呵護中茁壯成長。當我們生了病,媽媽會第一時間送我去醫院,到了醫院后,不顧長途的跋涉,立馬在掛號、收費、輸液這幾個地方來回跑動,然后又焦急的等待,還常常抱怨為什么病不生在我身上,也好替兒受罪。當我們考試考得不理想是,她總會想到要立馬安慰我,用心來開導,告訴我“失敗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有了母愛的滋養,下一次考試將不會害怕,充滿勇氣。當我們學習疲憊時,媽媽會默默地送來一杯熱牛奶,這些舉動雖然是暖的身體,但卻是暖的我們的心。當我們情緒低落后對她發脾氣,而這些,她,卻會默默承受。
唐代詩人孟郊曾寫過這樣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緊緊記住這一句詩,讓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體會母親的艱難的“心”因為母親需要這顆“心”
《三袋米》讀后感9
母愛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是天涯游子的最終歸宿。 —題記今天,我懷著沉重的心情讀了一篇關于母愛的文章—《三袋米的故事》。我讀著讀著,眼前浮現出了母親用針線將自己的愛縫進兒的衣衫中的場景。在那搖曳著的火光下,母親認真的縫著。那跳躍的火苗,仿佛在鼓勵著這位普通的農村婦女,激勵著她的孩子努力學習,長大好報答他的母親,“寒門出貴子”土墻上那一張張獎狀不就是很好的證明嗎?我懷著一種激動的心情繼續往下讀。“啪”一聲,我的耳邊仿佛炸響了母親打兒的聲音。那位母親萬般無奈,心中無比氣憤地生平第一次打自己的兒子。我的心隨著這一聲巴掌聲顫抖了一下。這位母親也是無比愛自己的兒子呀!她深明大義,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深知如果不讀書,兒子長大還會像她一樣飽嘗人間的心酸。當母親做出那個普通人不愿意做的動作—跪下時,我的心又被再一次震撼了。我看到了,看到了母親沿街乞討時所忍受的巨大侮辱,斥責,毆打,在她的身上反復出現。一種苦澀的液體滑過我的雙頰,刺激著我的味蕾...這篇文章開頭就說到,她患上了一種異常嚴重的晚期風濕病,可她卻還能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徒步走向十里多外的村子討飯,這令我十分震撼。是為了讓兒子完成學業的那種信念,托付著她,支撐著她,讓她去討飯,讓她扛住了病痛的折磨。就在這種情況下,她也不愿告訴鄉親們,怕傷害了兒子那脆弱的心靈,多么偉大的母親呀......“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還有哪首詩能完全表達我此時的心情呢?
《三袋米》讀后感10
我是一口氣讀完三袋米的故事的,說說我此刻吧!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同樣是母親,我覺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而故事中的主人公母親還在為兒子在學校的伙食來源著急……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是一個特困戶家庭,小學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媽媽沒有改嫁,而是選擇含辛茹苦的拉扯兒子長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兒子沒有辜負母親的付出,16歲的那年,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中學,而這時母親因為長期勞累成疾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兒子知道去學校要交30斤米去食堂,他更知道家里是拿不出這30斤米的,所以他和母親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干農活。”母親打心眼里高興,摸著兒子的頭說:“你有這份心就夠了,但是書是非讀不可的,放心吧!娘能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去學校報名,娘隨后就把米送去。”兒子固執地說不,就要退學,母親再三說快去,兒子就是不肯,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打在兒子的臉上,那是母親第一次打兒子,幾年來都沒有打過兒子。
兒子終于上學了。沒過多久,母親一瘸一拐地挪進食堂大門,氣喘吁吁的卸下一袋米。負責食堂登記的熊師傅打開口袋,抓起一把米看了看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占點小便宜,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母親只能說:“對不起,對不起,”把5元錢交給大師傅轉交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只有5元錢,現在的孩子隨便買一樣零食都不止5元錢,真的無法想象他當時是一個月的生活費,幾乎就是不花錢了。
又到了一個月,母親帶來的30斤米還是有早、中、晚稻參雜的,食堂的熊師傅說:“不管什么米我們都收,但是不要摻和在一起,這樣我們沒有辦法燒。”母親笑笑又一瘸一拐走了。
第三個月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么就聽不懂我說話呢?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來的,還是怎么背回去!”
母親似乎早就知道,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大師傅,我跟你說實話吧,這米是我討……討飯討來的啊!”這時熊師傅楞住了,大吃一驚。
母親挽起褲腿,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雙腿抹著眼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濕病,連走路都困難,更別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打回學校的,因為怕自己討飯的事讓兒子知道傷了他自尊心,母親每天天還沒亮就摸黑出村,去村外十幾公里的外村去討飯,然后等天黑才回家,每天拖著沉重的雙腿來回走幾十公里路,正常人都困難啊,何況她嚴重變形的腿啊!就為了兒子在學校的一口飯啊!熊師傅已聽的眼淚嘩嘩的啦,他說:”讓校長申請捐款。“母親堅決反對,怕傷了兒子的自尊心,更怕影響了兒子的學習,求著大師傅為她保密。
最后校長還是知道她們的事,以特困生幫他免去了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后,兒子以627分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校長特意將母親和兒子請上主席臺,熊師傅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的故事,把三只蛇皮袋給所有的學生看,這就是三袋米的事情,請出偉大的母親上臺。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嘩嘩地流,這位母親,你所有的付出都沒有白費,你教出了一位好兒子,他今天替你爭光了,這時兒子猛撲上前把母親摟在胸前,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我忽然覺得,以后我過生日,不要給自己買禮物了,更不要叫一幫好朋友聚餐,而是要孝敬自己的母親,因為當年母親養育我們不容易,現在我已是為人母了,也更希望我的子女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感謝我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有你們,生活才如此美好,感謝你們……爸爸媽媽,家人們,謝謝你們。
【《三袋米》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袋麥子童話故事04-12
《三袋麥子》教學實錄+反思03-05
《艾米麗與玫瑰花》讀后感03-23
《三袋麥子》語文教學反思02-04
《三袋麥子》的語文教學反思01-22
《三袋麥子》優質教學設計(帶反思)06-23
米心情日記01-25
亞米契斯《愛的教育》讀后感600字10-15
童話故事《三袋麥子》的教學反思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