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得的出處及成語解釋
【成語】: 唾手可得
【拼音】: tuò shǒu kě dé
【解釋】: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極容易得到。
【出處】: 《后漢書·公孫瓚傳》李賢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謂唾掌而決。”
【舉例造句】: 韓馥無謀之輩,必請將軍領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
【拼音代碼】: tskd
【近義詞】:易如反掌、輕而易舉、唾手而得
【反義詞】:大海撈針、難于登天
【歇后語】: 下扣子捉麻雀
【燈謎】: 口水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容易得到
【英文】: extremely easy to obtain
【故事】: 唐太宗時,唐朝屬國高麗國發生內亂,大臣支離殺死唐太宗立的'國王后自立為王,唐太宗想親征高麗。大將褚遂良認為這點小事不必皇帝親征,派一兩名精干的大將帶上十萬兵馬出征,小小高麗就“唾手可取”
【唾手可得的出處及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斷編殘簡的成語解釋及出處04-30
棟折榱崩成語解釋及出處04-27
呼牛作馬的成語解釋與出處04-13
狐鳴魚書的出處及成語解釋05-12
水漲船高的出處及成語解釋05-12
如醉初醒的出處及成語解釋05-16
行短才高的出處及成語解釋05-16
道高益安的出處及成語解釋05-15
肥遁鳴高的出處及成語解釋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