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然的意思及故事
“想當然”指憑“胡思亂想”下結論,以為事情和結論一定是如此,而其實不是;形容憑唯心主義的沒有根據的推測來斷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想當然的意思及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想當然的意思及故事1
【成語】:
想當然
【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解釋】:
想當然指憑主觀的推測來斷定,以為事情應當如此。
【出處】:
《后漢書·孔融傳》:“初, 曹操攻屠鄴城 , 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融乃與操書,稱‘ 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操不悟,后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舉例造句】:
如果不到大自然中去觀察體驗,靠想當然閉門造車,決不可能達到用藝術形象來高度概括水的各種動態。
【成語典故】:
公元203年,曹操同兒子曹丕率軍攻占袁紹的老巢鄴城,18歲的曹丕見23歲的袁熙妻子甄氏十分漂亮,就強占為夫人。孔融知道后就寫信給曹操,編造出當年周武王把商紂王的寵妃妲己賞給周公的典故。曹操不解,孔融說他根據現在推想過去的。
成語的本來含義:“想當然”一詞按照《辭源》的解釋:“憑主觀以為如此”,顯然帶有明顯的貶義。今天我們常講:“辦事情要根據實際情況,不可以想當然。”“想當然”幾乎等同于不切實際甚至是妄想了。但“想當然”的本意其實并非如此。
據《后漢書·孔融傳》記載:公元203年,曹操同兒子曹丕率軍攻占袁紹的老巢鄴城,結果俘獲了袁熙的妻子甄氏,甄氏貌美,曹丕就強占甄氏。事情鬧得輿情嘩然,孔融得知此事后寫信給曹操:“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以示諷喻。曹操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卻不知道這個典故的由來,于是特意問孔融,孔融則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這便是“想當然”的由來。曹操明白了孔融的真實用意,心里自然不快,以后借口殺孔融,或多或少與這想當然有些干系。
孔融想當然惹下了麻煩,后世則又有一位大學問家照葫蘆畫瓢來了個山寨版的想當然。據《石林燕語》卷八:“蘇子瞻自在場屋,筆力豪騁,不能屈折于作賦。省試時,歐陽文忠公銳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識。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賞忠厚之至論》,以為似孟子。然中引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事不見所據,亟以示文忠,大喜。往取其賦,則已為他考官所落矣,即擢第二。及放榜,圣俞終以前所引為疑,遂以問之。子瞻徐曰:想當然耳,何必須要有出處?圣俞大駭,然人已無不服其雄俊。”這則故事在宋代有多部筆記記載,可見當時傳為美談。蘇東坡想當然的做法不但沒有惹禍,反而高中了科舉,運氣比孔融好得太多了。
看了上面兩個最著名的關于“想當然”的來歷,我們可以看出,所謂“想當然”其實是一種假借古人編造故事用來為己所用的一種手法,這種手法有兩個要點:“想”即是假想、設想;“當然”也就是按照情理推測存在某種必然。也就是說,故事雖然是編造的,但必須符合人物的個性特征和歷史背景,是很有講究的,與一般的胡編亂造大有區別,想編出這樣的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此看來,“想當然”其實并非完全沒有依據,恰恰是很有依據。與今天我們所批評的“想當然”其實還是有較大的區別的`。
這種“想當然”的敘述手法嚴格地說類似于寓言,假借古人尤其是名人編一個故事用來說明一定的道理是典型的寓言手法,按照這樣的標準,其實很多寓言都是“想當然”的,比如《列子》中的兩小兒辯日的故事顯然也是典型的“想當然”了。
想當然的意思及故事2
據推想,應當如此。“想當然”最早見于《后漢書·孔融傳》。
東漢末,曹操攻占鄴城,他的兒子曹丕強占了鄴城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寫信諷刺曹操,說周武王伐紂的時候,以紂妃妲己賜給周公。曹操不悟其意,后問此說法“出何經典”,孔融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意思是以今天的事推斷,應當如此!曹操恍然大悟,由此對孔融愈加嫉恨。
不過,“想當然”的流傳,并非自《后漢書》始,而是因蘇軾參加科舉考試的文章《刑賞忠厚之至論》:“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譯成白話即是皋陶說,這犯人有該殺的罪三條。堯帝說,那就饒恕他三次。蘇軾文中這段話,諸考官皆不知出處。后來歐陽修問蘇軾此語之源,蘇軾回答:“想當然耳。”這段故事載于北宋·趙令畤《侯鯖錄》。南宋·龔頤正的《芥隱筆記》亦有記載,不過將歐陽修易為梅堯臣了。
由于這段故事載于多種筆記,“想當然”一語便被眾人所知,逐漸由文言變為俗語,形容主觀想象認為如此,與事實并不相合。
【想當然的意思及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想當然的造句05-01
成語想當然的典故04-17
不要想當然散文05-19
也說想當然散文05-17
以卵擊石的意思及故事11-02
以古非今的意思就故事03-16
欲蓋彌彰的意思及故事03-16
強弩之末的意思及故事03-16
輕慮淺謀的意思及故事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