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心如焚的意思及故事
【成語】:
憂心如焚
【拼音】:
[yōu xīn rú fén]
【解釋】:
像火燒一樣。憂愁得內心好像被火燒一樣。形容非常憂慮焦急。
【出處】:
憂心如焚,不敢戲談。 《詩經·小雅·節南山》
【舉例造句】:
憂心如焚,命不久矣。
【成語典故】:
故事 西周從周厲王起一蹶不振,政權越來越不穩定。到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當政時,情況更是糟糕。他統治期間,對百姓加重剝削;再加上地震與旱災,人民流離失所,痛苦不堪。幽王又驕奢淫逸,是個大昏君。他寵愛美人褒姒,因為褒姒喜歡聽裂帛的聲音,他就將大匹大匹的絲綢撕成條;為了博取褒姒一笑,他點燃烽火臺,各路救援諸侯晝夜不停地趕來護駕,才發現上當了。根本不把人民生活放在心上。他重用太師尹氏,讓他掌管朝廷大權,致使政治日趨混亂,國勢日趨衰敗,人心離散。當時,有個名叫家父的大臣對這種狀況非常憂慮,希望周幽王能看到政治上的危機,保持周王朝的天下。于是他寫了一首詩,一方面揭露太師尹氏的罪惡,一方面表達老百姓的'憂憤。這首詩共十節, 第一節寫道:“巍峨的終南山啊,層巒疊嶂巖石壘壘。太師尹氏威名顯赫,人民的眼睛都盯著你看。心里憂愁得像火在煎熬,但也不敢將你笑談。眼看王業已衰國運將斷,為何你卻看不見!” 周幽王不聽家父等人的勸諫,后來申侯聯合犬戎等攻周,他終于被殺死在驪山腳下,西周也因此而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