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文明的成語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于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文明的成語,歡迎閱讀!
文明的成語
1、禮尚往來
【拼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
【解釋】:尚:注重。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出自】:《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2、以禮相待
【拼音】: yǐ lǐ xiāng dài
【解釋】:用應有的禮節接待。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九回:“趙樞密留住禇堅,以禮相待。”
3、有來有往
【拼音】: yǒu lái yǒu wǎng
【解釋】:指對等行動。所指因文而異。
【出自】:陶行知《怎樣做小先生》十一:“你既虛心的請教他,他也會虛心的請教你。最好的教育是有來有往。”
4、彬彬有禮
【拼音】:bīn bīn yǒu lǐ
【解釋】:彬彬:原意為文質兼備的樣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
5、文質斌斌
【拼音】:wén zhì bīn bīn
【解釋】: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同“文質彬彬”。
形容文明程度低、不學識的成語
【博大精深】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文化水平低。
【坐井觀天】陋:淺陋;寡:少。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才疏學淺】疏:膚淺。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口耳之學】指只曉得耳朵入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不真正的學識。
【一得之見】見:看法。謙遜的說法,指本人對某個問題的見解。
【末學膚受】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一點皮毛。
【真才實學】學:知識;術:技巧。原指沒有學問因此沒有措施。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事。
【不辨菽麥】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蠢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學無術】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方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目不識丁】連最一般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粗通文墨】粗:稍微;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略微理解一些寫作方面的學問。
【羊質虎皮】比喻徒有表面而無學識才干的人。
【無能之輩】愚笨、沒有才能或輕易犯過錯的人。
【蒙昧無知】蒙昧:知識未開。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不辨菽麥】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笨拙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通文墨】通:粗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未幾。
【五谷不分】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加入勞動,不能分辨五谷。形容脫離出產勞動,缺少生產常識。
【糊里糊涂】渾渾:深沉的樣子;噩噩:嚴正的樣子。原意是渾樸而嚴肅。現形容糊里糊涂,愚蠢無知。
【不識一丁】連“之”字、“無”字都不意識。形容人不識字,文明程度很低。
【碌碌無能】碌碌:平庸、無能的。平平淡庸,沒有能力。
【末學膚受】指學識沒有從基本高低工夫,只學到一點皮毛。
【吳下阿蒙】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管窺筐舉】比喻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賜墻及肩】比方才學淺薄。
【描寫文明的成語】相關文章:
描寫神態的成語12-17
描寫人物的成語12-17
描寫動作的成語12-17
描寫熱的成語12-17
描寫說的成語12-17
描寫多的成語12-16
描寫湖水的成語12-14
描寫花的成語12-13
描寫冬季的成語12-12
描寫名著的成語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