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成語故事(實用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都有哪些經典的成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成語故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經典成語故事1
使酒罵座
【注音】shǐ jiǔ mà zuò
【成語故事】
漢灌夫為人剛直不阿,好使酒。一日,與魏其侯竇嬰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無禮,遂借行酒之機指臨汝侯灌賢而罵之,其意實在蚡。蚡乃劾夫罵坐不敬。事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灌夫罵座:典出《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與丞相武安侯田蚡有隙,有一年夏,丞相取燕王女為夫人,有太后詔,如列侯宗室皆往賀。酒宴上,灌夫"起行酒,至武安(即田蚡)武安膝席曰:'不能滿觴',夫怒,因嘻笑曰:'將軍貴人也,屬之'!時武安不肯。行酒次到臨汝侯(灌賢),臨汝侯方與程不識耳語,又不避席。夫無所發怒,乃罵臨汝侯曰:'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女兒占囁耳語'!武安謂灌夫曰:'程李俱東西宮衛尉,今眾辱程將軍,促孺獨不為李將軍地乎'?灌夫曰:'今日斬頭陷匈,何知程李乎'!……武安乃麾騎縛(灌)夫置傳舍,召長史曰:'今日召宗室,有詔。'劾灌夫罵坐不敬,系居室。"
灌夫在丞相田蚡的.酒宴上使酒罵灌賢、程不識,以發泄對田蚡的不滿,后遂用"灌夫罵座(通坐),使酒罵座"等指酗酒任性罵人,亦表示剛直不屈,不諛權勢。黃庭堅《次韻答張沙河》:"自陳使酒嘗罵座,惜予不與朋友簪"。沈瀛《減字木蘭花·嗔》詞:"剛而使酒,罵座灌夫忘客壽。 魈若予何,夫子雍容語不多。"
【出處】漢灌夫為人剛直不阿,好使酒。一日,與魏其侯竇嬰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無禮,遂借行酒之機指臨汝侯灌賢而罵之,其意實在蚡。蚡乃劾夫罵坐不敬。事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解釋】稱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罵同席的人。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相近詞】使酒罵坐、灌夫罵坐
【成語舉例】繆醉,使酒罵座,忤客。客怒,一座大嘩。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酒狂》
經典成語故事2
李陵是西漢時的著名將領。他擅長騎馬、射箭,作戰十分勇敢,對士兵也非常愛護,因此深得漢武帝的喜愛。
當時,北方匈奴經常出兵侵犯中原。漢武帝為了安定邊塞,便封李陵為派騎都尉,命他率軍前去征討匈奴。他帶領五千步兵,從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向北推進,三十天后抵達浚稽山(約今蒙古圖音河南),被匈奴三萬騎兵包圍于兩山之間。李陵用戰車圍成營寨,殲滅匈奴數千人。匈奴單于又召集騎兵八萬人圍攻李陵。李陵邊戰邊向南撤退,斬殺匈奴三千多人,向南撤退,途中來到一大片沼澤中。匈奴從上風放火,李陵也命令士兵從里邊放火燒出一溜空地,以阻止再燒過來的火繼續向南漫延。
正在匈奴作戰不利,打算撤退的時候,李陵的一個部下投降了匈奴,把漢軍無后援、箭矢將用盡等情況告訴了匈奴,于是匈奴加緊了對漢軍的進攻。李陵率軍退入一個山谷,匈奴緊追不舍,并切斷了漢軍的`后路。一場激戰,漢軍傷亡慘重。夜里,李陵見自己沒有了突圍的希望,就召集起將士,沉重地說:“看樣子明天就會被匈奴打敗,我們如鳥獸散吧,這樣或許還能有逃脫回朝報告皇上的希望。”隨后,李陵在夜里突圍時被匈奴追擊,最后被擒,投降了匈奴。
成語“如鳥獸散”是說像一群飛鳥走獸一樣逃散,形容潰敗逃散,現多用來比喻集團或組織解散后,其成員各奔東西。
經典成語故事3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后來中了進士,他不愿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鉆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后,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學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么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云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后,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一起去程頤家里。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愿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楊時這種尊敬老帥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正由于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業才進步很快,后來終于成為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四面八方來向他求教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為老師,大家尊稱他為“龜山先生”。
經典成語故事4
成語典故
精益求精
成語拼音
jīnɡ yì qiú jīnɡ
成語解釋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成語故事或出處
《論語·學而》:“《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成語造句
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偉大領袖《紀念白求恩》)
近義詞
錦上添花
反義詞
粗制濫造、得過且過歇后語八級工學技術
成語英譯
constantly improve something燈謎面小青入山再修道
成語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精益求精造句
1、這次比賽我們班獲得第一名,老師除了給予獎勵,更訓勉我們要精益求精,不可自滿。
2、他以過人的毅力鉆研技術,精益求精,終于成為舉國聞名的水利工程師。
3、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
4、學習不能囫圇吞棗,應該精益求精,只有擁有這樣的態度,才能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
5、當今幾位企業精英的成功祕訣,就是不因小有成就而自滿,反而不斷努力,精益求精。
6、醫學屬于經驗科學,必須憑藉累積的經驗,精益求精,才能讓醫療技術有更新的突破。
7、多年來我們堅持務實創新、品質至上、精益求精、誠實守信
8、對于質量和管理,我們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力求精益求精。
9、我們不該以眼前的成就為滿足,應該精益求精,日新又新。
10、我無論做什么事都喜歡精益求精,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11、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是益而益電器事業永續經營的方向。
12、他生活中的唯一目的是讓醫術精益求精和積極從事人道主義活動。
13、大李是外科醫生,他對手術技術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患者送他個綽號“李一刀”。
14、這項產品的利潤足供他一生享用不盡,但他仍精益求精,不停研發新產品,真是令人欽佩。
15、小明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學習精益求精,他每天都堅持不懈地做課外奧數練習題。
16、張教授不只是傳授學問而已,他那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更是學生的表率。
17、施坦威不僅尊重歷史與傳統,還在不斷推陳出新、精益求精。
18、身為一個技術專業者,應該精益求精,才不會被淘汰。
經典成語故事5
物極必反
解釋:極:頂點;反:向反面轉化。事物發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故事:武曌是唐高宗時的皇后,她在高宗死后,就臨朝聽政,不久,他廢了中宗,改立國號叫周,還自稱為則天帝,就是我們一般稱的武則天。當她臨朝聽政的時候,太子中宗已經長大了,可以處理國家的大事了,但是則天帝還是不肯放手。在那個當時,許多的大臣都很不滿,紛紛上書勸止;其中有一位叫做蘇安恒的大臣,也上了一本奏疏,勸諫則天帝。
奏疏上說:“太子現在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才德也不錯,你卻還貪戀著皇帝的寶座,而忘了母子的情分,時間已不能讓你拖延下去,我以為上天和百姓們,都是傾向李家的,你現在雖然還平安的坐在皇上的`位子,總要知道物極必反,器滿則傾的道理吧!”鸌冠子一書曾有“物極必反,命曰環流”這句話,就是說一件事情到了極端的時候,一定會產生變化,而造成全然不同的結果。
小朋友,這是一句勸人的話,含有適可而止,不要過分的意思,和器滿則傾是同一個意思。
一個人如果太貪心,對于地位和財富,毫不知足的攫取,人家就會說他“物極必反”。其實這句話也含有一點兒妒意。
經典成語故事6
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烏飛兔走的成語故事材料
【注音】wū fēi tù zǒu
【解釋】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出處】唐·韓琮《春愁》
【用法】作謂語、補語;形容光陰過得很快
【近義詞】日月如梭 玉走金飛
烏飛兔走的成語故事點評
這個成語故事就是想要告訴人們,不要想著每天都能看到太陽和月亮,在它們的交替中,時間也在飛速流逝。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浪費時間和生命。在有限的`時間中,創造出無限的意義。不要想著還有明天,還有以后,做好當下該做的,為今后打好基礎。小朋友們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不要養成拖拉的壞習慣,不然時間就會更快的遠離我們的。
經典成語故事7
【注音】dé mǎ shī mǎ
【典故】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
【釋義】指世事多變,得失無常。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因福得禍
【結構】聯合式
【押韻詞】雍容文雅、一日之雅、拋盔棄甲、不自滿假、欺公罔法、按兵束甲、雍容典雅、辛壬癸甲、不公不法、神術妙法、......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古代塞北一老漢家的'馬跑到長城外面胡人那邊去了,鄉親們安慰他,他說這不一定是壞事,幾天后走失的馬帶回幾匹烈馬回來。老翁認為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兒子因騎胡馬摔斷了腿,馬也跑了,老翁認為不是壞事,后來老漢兒子因腿傷而躲過戰禍
【示例】作云作雨手反覆,得馬失馬心清涼。 宋·黃庭堅《夢中和觴字韻》詩
經典成語故事8
有一年,魏國的東陽地方向國家交售的錢糧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為此,滿朝廷的大臣一齊向魏文侯表示祝賀。魏文侯對這件事并不樂觀。他在思考:東陽這個地方土地沒有增加、人口也還是原來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錢糧布帛呢?即使是豐收了,可是向國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這必定是各級官員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征收得來的。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一年前,魏文侯外出巡游。一天,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人將羊皮統子反穿在身上,皮統子的毛向內皮朝外,那人還在背上背著一簍喂牲口的草。
魏文侯問道:“你為什么反著穿皮衣背柴禾?”
那人回答說:“我很愛惜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壞了,特別是背東西時,我怕毛被磨掉了。”
魏文侯聽了,很認真地對那人說:“你知道嗎?其實皮子更重要,如果皮子磨破了,毛就沒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嗎?”
那人依然執迷不悟地背著草走了。
如今,官吏們大肆征收老百姓的錢糧布帛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這跟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行為不是一樣的嗎?
于是,魏文侯將朝廷大臣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講了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并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寧,國君的地位也難以鞏固。希望你們記住這個道理,不要被一點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實質。”
眾大臣深受啟發。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基礎是根本,是事物賴以存在的依據,如果本末顛倒,那將是得不償失的。
經典成語故事9
射箭一百次,就能射中一百次。誰的射箭本領這么高超?恐怕連現在的奧運冠軍也做不到呢。原來這是咱們國家歷史上的一位古人養由基。《戰國策西周策》中是這樣描述這位神箭手的:“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楚國有一個名叫養由基的人,是一個射箭能手,他距離柳樹一百步放箭射擊,每箭都射中柳葉的中心,百發百中。
大家看到這段描述,有沒有想起還有一個形容射箭或者射擊技術高明的成語呢?對,就是百步穿楊,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條成語也是描述養由基的。一個神箭手,引出兩條成語,不能不佩服我們的神箭手是如此的神奇。
養由基能夠百發百中,源于他平時刻苦訓練,因而射箭時自己有充分的把握;同時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來源于他的天賦。據記載,養由基自小就很會射箭,雙手能接四方箭,兩臂能開千斤弓,被稱為神箭手。所以說,天賦加上正確、刻苦的'訓練,才成就了養由基。
我們是不是也希望自己能培養出一個像養由基這么出色的孩子呢?相信每位家長都有如此的愿望。那么,在逼著孩子學這學那之前,面對每一個獨特的小天使,如何挖掘出他們的天賦,才是真正考驗我們家長智慧的事情。給孩子提供多種嘗試機會、在孩子身邊細細觀察與了解孩子,不失為比較恰當的方法。千萬不要因為我們的粗心、疏忽與懈怠,折斷了天使的翅膀。
經典成語故事10
【注音】jiāng lǐ dài táo
【出處】彼逾墻鉆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誠難消其冤氣。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胭脂》
【解釋】比喻代人受罪責或以此代彼。亦作“僵桃代李”。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代人受過
【相近詞】李代桃僵
【同韻詞】微察秋毫、裂地分茅、遇水疊橋、心癢難撓、磨墨濡毫、繭絲牛毛、牛驥共牢、放潑撒豪、引領成勞、水遠山遙。
【成語故事】從前有兄弟五人都是游手好閑的浪蕩子因為得到皇帝賞識,當上了侍中郎,過上奢華的生活。兄弟中一人犯法,其他的.則互相傾軋。有人就用詩評判:“桃生露井上,李樹在桃傍,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成語舉例】遂密斬來使,行僵李代桃之計。 《冷眼觀》第二八回
經典成語故事11
張明是一個青年人,可是他的生活很貧苦,有時連飯也吃不上。但是,他有一顆想成為作家的心。
他每天堅持寫作,有時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一整天,晚上也寫到深夜。但他沒有掌握寫作的竅門,他的作品在市場上一點也不紅火。
他的父母覺得,張明不應該再繼續寫作了,這個不會讓家庭變富,所以他們勸阻張明不要再沉迷于寫作了,但張明還是沒有放棄他成為作家的夢想。
直到有一天,出版社也對他說:“你的作品很差,印了也沒人看。而此時,張明的家庭越來越差,連飯都吃不起了。最后,張明決定:出去找一份工作,等賺到錢后,再回來寫作。
在他工作的業余時間,他仍然沒有忘記寫作。漸漸的,他發現了一些寫作的竅門,慢慢的也找到了靈感。又過了一段時間,他的文章有了很大的進步。這讓他很欣慰,也更有信心了。
突然有一天,他的.書火了起來,還得到了出版社加印的消息,獲得了一筆不菲的稿費。他終于不用再為吃飯穿衣這樣最基本的生活而發愁了,所以他立刻停止了以前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工作,現在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寫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幾年后的一天,他的作品轟動了全國,成為了一名家喻戶曉的大作家,他的夢想終于成真了!
通過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發是:當你遇到困難時,不要害怕,不要退縮,不要放棄,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你一定能成功的!
經典成語故事12
朝大書法家,大畫家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字元暉),家學淵源,也和他父親一樣,既寫得一手好字,又長于作畫;尤其非常喜愛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別人的船上,看見王羲之真筆字帖,歡喜的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晝交換,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著船舷竟就往水里跳,幸虧別人很快把他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樣很大的本頒,便是學會模仿古人的畫品。他在漣水的時候,曾經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圖”描摹。后來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還給人,這人當時沒有覺察出來。拿著走了。直至過了好多日才來討還原本。米友仁問他怎么看得出來,那人回答說:“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還我的這一幅卻沒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畫品,很少被人發覺他的模本是假的。他經常千方百計向人借古畫描摹;而摹完以后,總是拿樣本和真本一齊送給主人,請主人自己選擇。由于他摹仿古畫的技藝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模得一模一樣,主人往往把模本當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獲得了許多名貴的真本古畫。
米友仁是一個有才能的.藝術家,值得人們敬仰,又是一個古畫的愛好者和欣賞者,讓人們更加知道古畫的妙處和價值;可是他用那種摹仿的假本巧妙地換取別人真本的行為,卻是叫人鄙棄和不齒的。所以有人把他這種用巧妙方法騙取別人真本古畫的行為,叫做“巧偷豪奪”后來的人又從此引伸成“巧取豪奪”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以不正當的巧妙方法,攫取自己不應得的財物。“巧取”,騙取也;“豪奪”,搶占付。而用此種方法攫取財物,也往往利便又所得很多,故有“巧偷豪奪,故所得多多”見(“清波雜志”)之語,例如。以神物做幌子的神棍,常常巧立名目,假借做什么佛事,騙取無知的人的財物。攫取私有,這便是“巧取豪奪”了。
經典成語故事13
成語故事出類拔萃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繼承了孔子的儒家學說,他非常崇拜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個超人的天才,是個圣人。
有一天,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孟子:“老師,你已經是一位圣人了嗎?”
孟子說:“連孔夫子都不敢稱自己是圣人,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公孫丑列舉了伯夷、伊尹等以賢德著稱的人問孟子,他們是否和孔子一樣。
孟子回答說:“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得上孔子的。”
公孫丑接著又問:“那么,他們和孔子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學生有若的一句話說:“凡是同類的都可以相比較。麒麟和走獸,鳳凰和飛鳥,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洼,它們都是同類。但前者又都遠遠超越了它的同類。圣人和老百姓也是同類,都是人,但圣人是遠遠地超出那一類的。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孔子更偉大了。孔子是出于其類,拔乎其萃。”
——《孟子·公孫丑上》
【求解驛站】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
【活學活用】王凱的硬筆書法,在同學中~。
【妙語點撥】無論是孟子還是有若,都忽視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道理。有道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沒有哪個人是絕對至尊的。做人不能甘于平庸,而應努力成為一個出類拔萃之人,敢于挑戰至尊,挑戰權威。唯有如此,一個人才能擁有舒適的生活,盡享人生之樂。歷史與社會的車輪也才能在這種不斷地超越中滾滾向前。
【近義】鶴立雞群、超群絕倫
【反義】濫竽充數
經典成語故事14
【注音】zhāo bù lǜ xī
【典故】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釋義】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形勢危急或境況窘迫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朝不謀夕
【反義詞】高枕無憂
【押韻詞】飽食暖衣、同休等戚、己溺己饑、年近歲逼、蔬食布衣、報效萬一、字字珠璣、三百甕齏、表里不一、越鳥南棲、......
【年代】古代
【語文同步】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成語故事】晉武帝統一全國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啟用西蜀尚書郎李密,就下詔書任命李密為郎中。李密不愿出來做官,就寫《陳情表》上書,說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祖母的日子朝不保夕了,待伺候祖母后再出來做官
【成語舉例】這位老人病勢垂危,已經氣息奄奄,朝不慮夕。
經典成語故事15
漢朝時期,嚴光少年時期與漢光武帝劉秀是同學,劉秀即位后,嚴光不愿當官,改名隱居起來,劉秀親自到他的住所請他出山,他婉謝絕。嚴光經常與漁人住在一起,經常穿著羊皮衣去釣魚,自得其樂。
【解釋】漢代嚴光和與劉秀一起游學,劉秀即帝位,嚴光變名披羊裘隱釣濟中。比喻隱居生活。
【經典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05-23
成語故事06-12
經典成語故事07-05
成語故事05-15
成語故事09-10
成語故事11-19
古代成語故事 代成語故事集錦02-16
曲突徙薪的成語故事12-22
騎虎難下的成語故事12-02
植物成語故事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