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成語15篇【經典】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成語都不陌生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典成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成語1
【成語】:違鄉負俗
【拼音】:wéi xiāng fù sú
【簡拼】:wxfs
【解釋】:離別家鄉,違背世俗。
【出處】:南朝·陳·徐陵《勸進梁元帝表》:“昔蘇季、張儀違鄉負俗,尚復招三方以事趙,請六國以尊秦。”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違鄉負俗 成語接龍
【順接】:俗下文字 俗不傷雅 俗不可醫 俗不可耐 俗不堪耐 俗之所排 俗手伶工 俗易風移
【順接】:安居樂俗 卑論儕俗 避世離俗 避世絕俗 變古易俗 變容改俗 變風改俗 變風易俗
【逆接】:德音莫違 靖言庸違 靜言庸違 糾繆繩違 樂行憂違 面從心違 面從背違 滅德立違
【逆接】:違世乖俗 違世異俗 違世絶俗 違世絕俗 違鄉負俗 違信背約 違利赴名 違利赴譽
經典成語2
【成語】:外合里應
【拼音】:wài hé lǐ yìng
【簡拼】:whly
【解釋】:外面攻打,里面接應。
【出處】:《前漢書平話》上卷:“高皇大喜,既便來日準備外合里應,拿捉陳豨。”
【近義詞】:里應外合、內外勾結
【語法】:作謂語;指內外勾結
【英文】:act from inside in coordination with attack from outside
【順接】:應付自如 應付裕如 應刃而解 應變將略 應變無方 應變無窮 應變隨機 應名點卯
【順接】:鰲鳴鱉應 八方呼應 表里相應 此動彼應 此發彼應 此呼彼應 東鳴西應 風從響應
【逆接】:安內攘外 昂頭天外 昂首天外 八荒之外 暴內陵外 變生意外 擯諸門外 超以象外
【逆接】:外交詞令 外交辭令 外親內疏 外內無患 外剛內柔 外厲內荏 外合里差 外合里應
經典成語3
【成語】:向聲背實
【拼音】:xiàng shēng bèi shí
【簡拼】:xsbs
【解釋】:聲:聲名,這里指虛名;背:違背。指向往聲名,背離實際。
【出處】: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常人貴遠賤親,向聲背實;又患暗于自見,謂己為賢。”
【示例】:此并~,舍真從偽。 唐·劉知己《史通?雜說中》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向聲背實 成語接龍
【順接】:實不相瞞 實與華違 實與有力 實事求是 實偪處此 實實在在 實密似疏 實心實意
【順接】:矮矮實實 按名責實 不知虛實 傳聞失實 春華秋實 春花秋實 丹青過實 敦敦實實
【逆接】:拔刀相向 勃谿相向 不知去向 東奔西向 反戈相向 鋒芒所向 肝膽相向 昏頭轉向
【逆接】:向上一路 向壁虛構 向壁虛造 向聲背實 向天而唾 向平之原 向平之愿 向平愿了
經典成語4
岸然道貌:指嚴肅的神態。
不動聲色:聲:言談;色:臉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描繪非常鎮靜。
瞠然自失:瞠:瞪著眼睛。瞪著眼睛好像丟了東西一樣。描繪失神的神態。
愴地呼天:愴:悲傷,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描繪極其悲痛絕望的神態。
愴天呼地:悲痛地呼天喊地。描繪極其悲痛絕望的神態。同“愴地呼天”。
垂頭塌翼:塌:下垂。耷拉著腦袋,下垂著翅膀。比喻情緒低落而精神不振的神態。
大搖大擺:走路時身子搖搖擺擺。描繪自以為了不起的傲慢神態。
大義凜然:大義:正義;凜然:嚴肅、或敬畏的樣子。由于胸懷正義而神態莊嚴,令人敬畏。
道貌岸然:道貌:正經嚴肅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樣子。指神態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
道貌凜然:猶道貌岸然。指神態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
道貌儼然:猶道貌岸然。指神態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
低唱淺酌:低唱:輕柔地歌唱;酌:飲酒。聽人輕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飲酒。描繪一種安樂自在的神態。
扼腕抵掌:用手握腕,擊著手掌。表示很激動,振奮的神態。
扼腕興嗟: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嘆。用手握腕,長聲嘆息。描繪情緒激動發出嘆息的神態。
扼腕長嘆:用手握腕,長聲嘆息。描繪情緒激動的神態。
豐度翩翩:豐度:風采氣度。翩翩:灑脫的樣子。描繪神態舉止文雅優美,超逸灑脫。同“風度翩翩”。
風流旖旎:風流:風度和韻致;旖旎:愿意指旌旗飄揚的樣子,引申為柔美的樣子。描繪風韻嬌柔。多指婦女的神態。
高情逸態:高情:高雅的情趣;逸態:安閑的神態。高雅的情致,安逸的儀態。
行色匆匆:行色:出發前后的神態。行走或出發前后的神態舉止急急忙忙的樣子。
行色怱怱:行走或出發前后的神態舉止急急忙忙的樣子。同“行色匆匆”。
懷鉛吮墨:懷鉛:帶著鉛粉筆,以備涂改;吮墨:用口含毛筆尖。描繪寫作時構思的舉動和神態。
灰頭土臉:滿頭滿臉沾滿塵土的樣子。也描繪懊喪或消沉的神態。
灰頭土面:滿頭滿臉沾滿塵土的樣子。也描繪懊喪或消沉的神態。
戟指怒目: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著別人,象戟的形狀。指著人,瞪著眼。描繪大怒時斥責人的神態。
科頭袒體:科頭: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體。描繪傲慢不羈的神態。
老氣橫秋:老氣:老年人的氣派;橫:充滿。描繪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描繪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描繪缺乏朝氣。
滿腹狐疑:狐疑:象狐貍那樣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態。
眉梢眼角:眉梢:眉毛的末尾部分;眼角:上下眼瞼的接合處。描繪眉眼含情示意的神態。
眄視指使:描繪驕傲的神態。
怒目戟指: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著別人,象戟的形狀。指著人,瞪著眼。描繪大怒時斥責人的神態。
咆哮如雷:描繪人暴怒喊叫的神態。
披襟散發:敞開衣襟,蓬松著頭發。描繪不修邊幅的的悠閑神態。
屏聲息氣:抑制著呼吸使不出聲音。描繪恭敬畏懼的神態。
潑聲浪氣:潑:潑辣;浪:放浪。潑辣的聲調放浪的聲勢。描繪撒潑的神態。
破顏一笑:顏:面容。愁苦的神態一下子笑起來。
如癡如狂:描繪神態失常,不能自制。亦指為某人某事所傾倒。同“如醉如狂”。
如癡如醉:描繪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如碎如狂:描繪神態失常,不能自制。指為某人某事所傾倒。
如醉如癡:描繪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如醉如狂:描繪神態失常,不能自制。亦指為某人某事所傾倒。
散發披襟:蓬松著頭發,敞開衣襟。描繪不修邊幅的的悠閑神態。
搔頭摸耳:抓抓頭皮,摸摸耳朵。描繪一時無法可想的焦急神態。
搔頭抓耳:抓抓頭皮,摸摸耳朵。描繪焦急的神態。
殺雞扯脖:描繪心里著急、發誓、賭咒的神態。
殺雞抹脖:用手在脖子上比劃。描繪心里著急而無法可想的神態。
舌撟不下:撟:翹起。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描繪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
舌橋不下:描繪驚訝的神態。
伸頭縮頸:描繪在暗中察看的神態。
神采煥然:神采:顯露在外的精神。臉上神態十分有光采。
神清骨秀:描繪人長得神態清正,端莊秀美。
神清氣朗:①描繪人心神清爽。②描繪人長得神態清明,氣質爽朗。
經典成語5
【成語】:小李將軍
【拼音】:xiǎo lǐ jiāng jūn
【簡拼】:xljj
【解釋】:(1).指 唐 山水畫家右武衛大將軍 李思訓 之子 昭道 。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唐朝上》:“ 思訓 子 昭道 , 林甫 從弟也,變父之勢,妙又過之……世上言山水者,稱 大李將軍 、 小李將軍 。 昭道 雖不至將軍,俗因其父呼之。”
小李將軍 成語接龍
【順接】:軍不厭詐 軍不血刃 軍臨城下 軍事基地 軍事磨擦 軍事管制 軍事訓練 軍令如山
【順接】:筆掃千軍 別張一軍 常勝將軍 大樹將軍 獨臂將軍 斷頭將軍 橫掃千軍 戶曹參軍
【逆接】:大事化小 大大小小 膽大心小 伏低做小 服低做小 官卑職小 精悍短小 雷大雨小
【逆接】:小丑跳梁 小中見大 小喬初嫁 小人之雄 小人得志 小人道長 小信未孚 小偷小摸
經典成語6
【漢字書寫】:讓棗推梨
【漢語注音】:ràng zǎo tuī lí
【成語出處】:唐.李延壽《南史.王泰傳》:“年數歲時,祖母集諸孫侄,散棗栗于床。群兒競之,泰獨不取。問其故,對曰:‘不取,自當得賜。’由是中表異之。”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含褒義;指兄弟友愛。
【讓棗推梨的意思】:兩則小兒推讓食物的典故。原指少年兒童吃東西時,互相推讓的美德。比喻兄弟之間相互友愛。
【讓棗推梨的近義詞】:讓梨推棗、兄友弟恭、團結友愛;
【讓棗推梨的反義詞】:兄弟鬩墻;
【讓棗推梨的故事】
唐朝時期,李延壽在《南史.王泰傳》中有記載:王泰在年輕的時侯,祖母把他的幾個孫子都叫到一起來,給他們發紅棗和栗子吃,孩子們都蜂擁而上地上去搶,希望自已多搶到一點,王泰這時侯卻站在一邊沒有參與,盡管他也愛吃紅棗和栗子。后來又根據《后漢書.孔融傳》注引孔融家傳中說的.,孔融四歲的時侯,跟哥哥們在一起吃梨時,他總是找最小的吃,大人們對此很奇怪,便開誠布公地問他為什么不挑大的吃,孔融實事求是地回答道:“我是小孩,吃小的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呢。”后來人們便把這兩個故事合在一起便有了“讓棗推梨”這個成語。
【讓棗推梨例句】
《后漢書.孔融傳》注引《融家傳》:“年四歲時,每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
《南史.梁武陵王傳》:“友于兄弟,分形共氣。兄肥弟瘦,無復相代之期;讓棗推梨,長罷歡愉之日。”
唐.姚思廉《梁書.武陵王紀傳》:“兄肥弟瘦,無復相代之期;讓棗推梨,長罷歡愉之日。”
【讓棗推梨造句】
你跟我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我們的關系就像親兄弟之間一樣,無需讓棗推梨,如此客氣。
盡管他們家條件不好家徒四壁,但是他與弟弟十分友愛也很懂事,兩人讓棗推梨的,其樂融融。
經典成語7
【成語】:偷東摸西
【拼音】:tōu dōng mō xī
【簡拼】:tdmx
【解釋】:指小偷小摸。
【出處】: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那個弟子孩,不似好人,偷東摸西,打發他去了吧。”
【示例】:自小里~,揣歪捏怪,胡行亂走,不老實。 明·無名氏《撥宅飛升》楔子
【近義詞】:小偷小摸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小偷
偷東摸西 成語接龍
【順接】:西京七族 西華葛帔 西南半壁 西廂待月 西臺痛哭 西啷花啷 西子捧心 西學東漸
【順接】:拆東補西 道東說西 扶東倒西 各奔東西 拉東補西 買東買西 南北東西 你東我西
【逆接】:狼奔鼠偷 明搶暗偷 鼠竊狗偷
【逆接】:偷東摸西 偷偷摸摸 偷合取容 偷合茍從 偷合茍容 偷聲細氣 偷天妙手 偷天換日
經典成語8
【成語】:拿班做勢
【拼音】:ná bān zu shì
【簡拼】:nbzs
【解釋】:裝模作樣。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鳳姐見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勢的,便依允了。”
【示例】:曉得吳瑞庵燒了案卷,功名決計不保,所以~的,不肯一請就去。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八回
【近義詞】:裝模作樣、拿腔作勢
【反義詞】: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擺架子
拿班做勢 成語接龍
【順接】:勢不兩全 勢不兩存 勢不兩立 勢不兩雄 勢不俱棲 勢不可為 勢不可當 勢不可得
【順接】:抱法處勢 比居同勢 兵無常勢 并威偶勢 乘時乘勢 村村勢勢 大張聲勢 鼎足之勢
【逆接】:虎擲龍拿 虎跳龍拿 生擒活拿 一把死拿 一地胡拿 手到擒拿
【逆接】:拿三搬四 拿三撇四 拿下馬來 拿不出手 拿云捉月 拿云握霧 拿云攫石 拿刀動杖
經典成語9
瞞天過海 海枯石爛-爛額焦頭
頭暈眼花-花枝招展-展腳伸腰-腰金拖紫-紫綬金章
章決句斷-斷線偶戲-戲蝶游蜂-蜂扇蟻聚-聚米為谷
谷父蠶母-母以子貴-貴少賤老-老朽無能-能言快說
說嘴郎中-中饋乏人-人生如寄-寄跡山林-林下風致
致遠任重-重床迭架-架屋疊床-床下安床-床下牛斗
斗榫合縫-縫衣淺帶-帶牛佩犢-犢牧采薪-薪盡火傳
傳宗接代-代馬依風-風馳云走-走馬觀花-花朝月夜
夜闌人靜-靜言庸違-違天悖人-人千人萬-萬緒千頭
頭頭是道-道義之交-交口稱贊-贊不絕口-口講指畫
畫沙聚米-米鹽博辯-辯口利舌-舌敝唇焦-焦心勞思
思歸其雌-雌雄未決-決一死戰-戰無不勝-勝友如云
云階月地-地老天荒-荒時暴月-月黑風高-高談雄辯
辯口利辭-辭嚴氣正-正經八本-本末倒置-置錐之地
地崩山摧-摧枯拉朽-朽木不雕-雕蟲小巧-巧作名目
目光如鼠-鼠嚙蟲穿-穿云裂石-石城湯池-池魚堂燕
燕巢危幕-幕天席地-地覆天翻-翻黃倒皂-皂白不分
分斤掰兩-兩部鼓吹-吹彈得破-破產蕩業-業精于勤
勤學好問-問道于盲-盲風怪云-云霧迷蒙-蒙混過關
關山阻隔-隔岸觀火-火光燭天-天生天殺-殺馬毀車
車載船裝-裝聾作啞-啞子尋夢-夢寐以求-求全責備
備位充數-數一數二-二缶鐘惑-惑世盜名-名士風流
流言風語-語焉不詳-詳情度理-理冤摘伏-伏而咶天
天知地知-知人論世-世擾俗亂-亂箭攢心-心滿愿足
足不出戶-戶曹參軍-軍令如山-山盟海誓-誓死不屈
瞞天過海:
拼音:mán tiān guò hǎi
[釋義] 瞞住上天;偷渡大海。形容采取謊言和偽裝蒙蔽別人以達到目的的`欺騙行為。
[語出] 明·阮大鋮《燕子箋》:“我作提控最有名;瞞天過海無人問。”
[辨形] 瞞;不可寫作“滿”。
[近義] 掩人耳目 瞞天昧地 瞞上欺下
[反義] 實事求是 以誠相待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用法] 作賓語時多在表心理活動、意志愿望的動詞后面;或在“是”“叫”等動詞之后。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例句] 這么大一件事;被他廖廖數語竟然~。
[英譯] try to deceive everybody
經典成語10
【成語】:甜嘴蜜舌
【拼音】:tián zuǐ mì shé
【簡拼】:tzms
【解釋】:象蜜糖一樣甜的話。比喻為了騙人而說得動聽的`話。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五回:“吃吧,吃罷!你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了,我都知道啊!”
【示例】:他的~使我信以為真,結果上了當。
【近義詞】:甜言蜜語
【語法】:作主語、賓語;指騙人的動聽話
甜嘴蜜舌 成語接龍
【順接】:舌劍唇槍 舌尖口快 舌干唇焦 舌底瀾翻 舌戰群儒 舌撟不下 舌敝唇枯 舌敝唇焦
【順接】:白費口舌 搬口弄舌 搬唇弄舌 搬唇遞舌 笨口拙舌 笨嘴拙舌 笨嘴笨舌 閉口捕舌
【逆接】:先苦后甜 一枕黑甜 憶苦思甜 崗口兒甜 苦辣酸甜
【逆接】:甜嘴蜜舌 甜蜜動聽 甜言媚語 甜言美語 甜言蜜語 甜言軟語 甜語花言 甜酸苦辣
經典成語11
【成語】:干卿底事
【拼音】:gān qīng dǐ shì
【簡拼】:gqds
【解釋】:干:關涉。管你什么事?常用于譏笑人愛管閑事。
【出處】:唐·杜牧《齊安郡中偶題》:“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南唐書·馮延巳》:“延巳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嘗戲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示例】:詩人愛管閑事,越沒要緊則愈佳,所謂“吹皺一池春水,~也。”(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八)
【近義詞】:干卿何事
【反義詞】:
【語法】:作謂語、分句;常用于譏笑人愛管閑事
【成語故事】:五代時期,南唐皇帝李璟對帶兵打仗治理朝政不感興趣,只喜歡吟詩作詞,他寫《攤破浣溪沙》:“細雨夢回雞寒遠,小樓吹徹玉笙寒。”他見宰相馮延巳的《謁金門》就取笑他“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馮延巳風趣地說不及他的:“小樓吹徹玉笙寒”
干卿底事 成語接龍
【順接】:事不兩立 事不關己 事不可為 事不宜遲 事不師古 事不干己 事不有余 事不有馀
【順接】:曖昧之事 安然無事 暗昧之事 百年好事 報冰公事 抱冰公事 比物假事 比物屬事
【逆接】:蟬喘雷干 聰明能干 唇焦舌干 燈盡油干 短小精干 非意相干 敢想敢干 共枝別干
【逆接】:干云蔽日 干井先竭 干凈利索 干凈利落 干勁沖天 干卿何事 干卿底事 干名犯義
經典成語12
【成語】:句櫛字比
【拼音】:jù zhì zì bǐ
【簡拼】:jzzb
【解釋】:一句句梳理,一字字比較。形容認真校核。
【出處】:明·朱之瑜《答奧村庸禮書》:“講解一卷兩卷,不須句櫛字比。”
【示例】:不敢以不敏二字塞責,即當~,瑜中索暇,以報臺命。 清·李漁《笠翁文集·復尤展先生后五札(其三)》
【近義詞】:句比字櫛
【反義詞】:
【語法】:作賓語、定語、謂語;用于文章等
句櫛字比 成語接龍
【順接】:比下有余 比事屬辭 比眾不同 比居同勢 比屋可封 比屋可誅 比屋而封 比屋連甍
【順接】:今非昔比 舉世無比 舉世莫比 句櫛字比 力大無比 鱗次櫛比 鱗次相比 碩大無比
【逆接】:鄙言累句 閉門覓句 沉吟章句 摛章繪句 摛藻繪句 穿文鑿句 得雋之句 彫章鏤句
【逆接】:句斟字酌 句櫛字比 句比字櫛 句爪居牙
經典成語13
【成語】:無憑無據
【拼音】:wú píng wú jù
【簡拼】:wpwj
【解釋】:沒有憑證和根據。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只要夢翁把用他的錢給了他,其余無憑無據的事,也斷不能容他放肆。”
【示例】:我們~,拿她也沒辦法。
【近義詞】:無稽之談
【反義詞】:真憑實據、有憑有據
【歇后語】:空中說搭話
【語法】:作謂語、狀語;指無憑證
無憑無據 成語接龍
【順接】:據為己有 據為已有 據義履方 據事直書 據圖刎首 據徼乘邪 據本生利 據梧而瞑
【順接】:敗績失據 不足為據 查無實據 根結盤據 進退亡據 進退失據 進退無據 鯨吞虎據
【逆接】:不識之無 稱家有無 出有入無 互通有無 僅識之無 可有可無 聊勝于無 略識之無
【逆接】:無一不備 無一不知 無一塵染 無一是處 無萬大千 無上上品 無上將軍 無上菩提
經典成語14
【成語】:敦世厲俗
【拼音】:dūn shì lì sú
【簡拼】:dsls
【解釋】:敦:促成;厲:激勵。促使社會風俗純樸起來。
【出處】:《梁書?甄恬傳》:“恬既孝行殊異,聲著邦壤,敦風厲俗,弘益茲多。”
【示例】:欲輕賦稅,則財不足;欲威四海,則兵不強;欲興利除害,則無其人;欲~,則無其具。 宋·蘇軾《御試制科策》
【近義詞】:敦風厲俗
【語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敦世厲俗 成語接龍
【順接】:俗下文字 俗不傷雅 俗不可醫 俗不可耐 俗不堪耐 俗之所排 俗手伶工 俗易風移
【順接】:安居樂俗 卑論儕俗 避世離俗 避世絕俗 變古易俗 變容改俗 變風改俗 變風易俗
【逆接】:朱槃玉敦 朱盤玉敦 珠槃玉敦 珠盤玉敦 黑不楞敦 耨盌溫敦 鄧虜淪敦 厚厚敦敦
【逆接】:敦世厲俗 敦厲風俗 敦厚溫柔 敦龐之樸 敦敦實實 敦本務實 敦洽讎糜 敦煌五龍
經典成語15
【拼音】:bào zǐ zhī wǒ
【簡拼】:bzzw
【解釋】: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誼深切。
【出處】:《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示例】:平遠丁文誠公,清風亮節,冠絕一時,平生賦性鯁直,不諳世故,持節二十年,與連圻諸將帥有公義而無私交,獨于合肥兄弟,深~之感。 陳夔龍《夢蕉亭雜記》<
【近義詞】:管鮑之交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彼此了解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管仲與鮑叔牙關系特別好,他們合伙做生意,鮑叔牙總是多出本錢少分利,樂意幫助貧寒的.管仲。管仲率軍打仗兵敗,只有鮑叔牙了解他的苦衷。小白執政齊國后,鮑叔牙把相國的位子讓給管仲,管仲說:“知我者鮑子也。”
鮑子知我 成語接龍
【順接】:我心如秤 我武惟揚 我生不辰 我盈彼竭 我行我素 我見猶憐 我負子戴 我輩情鐘
【順接】:鮑子知我 惠子知我 盡其在我 六經注我 卿卿我我 神必據我 是非人我 歲不與我
【逆接】:遷蘭變鮑
【逆接】:鮑子知我 鮑魚之次 鮑魚之肆
【經典成語】相關文章:
春天的成語成語06-01
猴的成語及成語解釋12-08
成語05-23
經典成語06-13
關于智商的成語及成語解釋11-19
蛇的成語有哪些成語10-04
形容動作的成語以及成語解釋10-31
煎水作冰成語解釋及成語接龍09-21
魂飛目斷成語解釋及成語接龍09-22
語文必考成語-重疊成語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