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始作俑者成語解析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你知道都有哪些經典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始作俑者成語解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始作俑者成語解析1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了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么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里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么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么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這是最權威的解釋,其經典之處在于,它不但是對這句話的解釋,更是其出處。事實上“始作俑者,其無后乎”一語即非出自《論語》,也非出自《禮記》,而恰恰是出自孟子與梁惠王的這一席話。正是《孟子》史無前例地記載了孔子的這一句話,并同時闡述了孔子這么說的理由——因為俑太像人了。在這里孟子并沒有解釋“其無后乎”的具體含義,但言下之意無疑是鄙視的態度。從某種角度來說,孟子的理解是不容置疑的——與其質疑他的理解,還不如干脆質疑他憑空捏造孔子的話。
除此之外,宋朝的朱熹還對此作了補充。他說:“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后也。(《孟子集注》)”
“芻靈”即用茅草扎成的人馬,為古人送葬之物。《禮記·檀弓下》記載:“涂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明器指的是古代人們下葬時帶入地下的隨葬器物,即冥器。)
老子的《道德經》和《莊子》“天運”篇中也出現過“芻狗”,即祭祀時用草扎的狗來代替活的狗作為祭品,祭祀完如同廢物,隨意丟棄踐踏。[1]
孔子如此厭惡發明俑人殉葬的人,自然是贊同那之前的葬法了。但俑人之前并非真人,而是草人。因此孔子決不是贊同真人殉葬,而是贊同使用草人。俑人不過比較像真人,孔子尚且反對,何況用真人殉葬呢?商朝時期是流行真人殉葬的,考古發現很多商代墳墓中都有人殉的遺跡,周朝予以禁止,轉而采用芻靈,即草人來取代活人。后來有些諸侯國漸行奢華風氣,使用更加像人的精致俑人,這其實在開歷史的倒車。如果把孔子的話,放到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理解,就不難發現,他是希望恢復周禮,以免文化的倒退。
除此之外,對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后乎”這句話還有另一種完全相反的解讀,即為始作俑者含義正名者,做相反的理解,認為真正含義,是指“開始作俑來殉葬的人,難道就絕后了嗎”,孔子的本意是贊揚始作俑者,而不是責罵始作俑者。依據有:句式上,“其無后乎”為反問,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之類一樣。事實邏輯上講,孔子時代,已經普遍采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推責用俑替人殉葬的人絕后,和事實邏輯不符。如果以俑代人殉葬是惡劣的風氣,第一個采用以俑殉葬的人應當被責罵唾棄,難道后來以俑殉葬的人就不應當被責罵唾棄嗎?孔子思想的整體邏輯上講,“仁”是孔子學說的根本,一個提倡仁慈的人,對用陶俑代替活人行殉葬之禮的人,自然應當是贊賞的態度而不是責罵的態度,況且孔子認為人類“性相近”,如果換作你是將被用來殉葬的人,對你是否很殘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對發明用俑代人來殉葬免除人死之災的人,應當是持肯定的態度。理解一句話的含義,應當放在其語境中。《孟子·梁惠王·作俑》章中,孟子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換句話說,用棍棒打死了人,用刀殺死人,(或者以政治的方式害死人,或者以殉葬的名義亡人,)有區別嗎?“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孔子說,開始作俑的人,難道沒有后人了嗎?
近來,有一些學者指出,“后”的解釋不是指后代子孫,而應為“后來人”。如若第一個使用陶俑殉葬的被譴責,難道第二個殉葬的'俑人長得就不像真人了嗎?!為什么只譴責第一個,而不是把他們不一起譴責——“彼作俑者,其無后乎”。草人代替真人殉葬循周禮,而社會經過生產力的發展,使得用俑人代替草人成為可能和炫耀的資本。然而俑人卻成為了草人和更加奢侈陪葬品(真人)的橋梁,這是生產力的進步,卻是文明的退步。應該譴責的是“始作俑者”跨出了第一步(僭越周禮),這種行為一定會被后來人所效仿和跟隨,最后發展到使用真人來殉葬。那么一個僭越禮樂制度的的行為或者風氣,如果不加以干預,使之恢復到之前的行為和制度,那么最后一定會發展到弒君謀逆,刺王殺駕。這才是孔夫子譴責的實質——有了第一個次挑戰,就會有后來人的第二次,和后來人的無數次,僭越周禮,不可不止!所以“始作俑者,其無后乎”中的“后”并不是指后代子孫,而是后來人的意思。尊王復禮一直是孔夫子的追求,“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也基于此。再例如《孟子·離婁上》中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個“后”也不是指后代子孫,而是指“后代的責任”,解釋為“不孝有三種,以沒有循守后代之責為大。”那么“始作俑者,其無后乎”本句解釋為——“第一個開始做陶俑殉葬的人,他不會有后來人(所效仿)嗎?”
始作俑者成語解析2
今天給大家講解的成語是“始作俑者”[shǐ zu yǒng zhě] 。
它的字面意思是“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為什么制作俑是一種惡劣的風氣呢?我們先來看看這個詞的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當年孟子去見梁惠王,和后者說起治國之道的時候提起了他的前輩孔子說過的一句話:“那些一開始用制作俑來陪葬的人,怕是要絕子絕孫沒有后代了吧!”就這么一句話,可以看出孔子是有多討厭用俑人來陪葬。
按理說,比起用活人陪葬,用木制或者陶制的俑人來陪葬不已經是一種進步了么?秦始皇不還弄了一大堆兵馬俑嘛,看來也沒什么問題啊?現在還留下了一個不錯的旅游景點呢。
孔子的看法是,這俑人做得實在是太像人了,用它們來陪葬和用活人陪葬實在是沒有什么不同。在關于孔子的觀點問題,學術界也有一定的爭議,有一派說法認為,孔子之所以不喜歡用精致的俑人代替活人陪葬,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一直堅持恢復周禮的觀點。因為在周朝一度禁止使用活人陪葬,而是改用稻草扎成的草人,孔子認為使用草人陪葬才是正確的'做法,用俑人則是一種非常惡劣的風氣。
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已經無從考證孔子的真正想法了,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在現代的社會里面,這個詞是一個貶義詞,總是用來形容那些最開始做壞事的人,大家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情感。
對于這個事情的始作俑者,一定要將他找出來嚴懲,才能平息大家的怒火。
【始作俑者成語解析】相關文章:
褒義成語及解析04-13
尋山問水成語解析及近義詞06-30
形容專心的成語解析10-30
聚沙成塔成語解析及造句10-20
關于木的成語及解析12-07
后悔何及的成語解析08-01
管中窺豹成語的出處及解析04-12
有關時間的成語解析10-21
關于歲月的成語解析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