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沉魚落雁成語典故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說到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典故在傳達表現事物事理中畢竟是隔了一層,是一種由彼而產生的聯想,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沉魚落雁成語典故,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沉魚落雁成語典故1
毛嬙是春秋時期越國絕色美女,與西施時代相當,相傳為越王勾踐的愛姬。最初人們對毛嬙畫像的稱道遠遠超過西施。她應該是“沉魚”的原始形象,美的`化身。麗姬已失考。故原始的“沉魚”和“落雁”應該是指“毛嬙”和“麗姬”,而并不是“西施”和“ 王昭君”。當然,《莊子·齊物論》中也提到了西施,說“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大意是丑陋的女人與美貌的西施,還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從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還在《莊子·天運》中講了“東施效顰”的故事。《韓非子·顯學》說:“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管子·小稱》中有“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氣于面,不能以為可好。”《淮南子》則說“今夫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前面的,說“西施毛嬙,狀貌不可同,世稱其好美均也。” 東漢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嬪之素肘。”后來唐朝詩人宋之問有詩云:“鳥驚人松蘿,魚畏沉荷花。”此后世人便以“沉魚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也成為古典小說中形容女子美貌的套語。
沉魚落雁成語典故2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漢代王昭君是個才貌雙全的美人。 漢元帝為了安撫北匈奴,就選她與單于結為姻緣。 在離家的途中,她看到遠飛的大雁,不由得引起無盡的鄉思,觸景生情她彈起琴弦。 一群飛雁聽到琴聲竟忘記了抖動翅膀而跌落在地上。 昭君便得了“落雁”的美稱。
但是,其實“沉魚落雁”根本就不是指女子的漂亮。
魚見了她就潛入水底、雁跌落至地,這二者,誰知道天下真正的美色是什么?它們都是因為害怕。換句話說,任何一個丑八怪都可以導致“沉魚落雁”的.結果。因為鳥魚根本不懂得毛嬙、麗姬是否美麗,只是因為高度的警覺,在求生本能下,聽見、看見一點異常的動靜就趕緊躲藏起來,保護自己。所以莊子才會說,誰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麗呢?
因此,莊子當初講這個故事,其實不是稱贊女性的美貌,而是說美貌沒什么意義。
但后來,大家在稱贊一個女人長得很漂亮,就說她有“沉魚落雁”的容貌!
【出處】《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來就轉用“沉魚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宦官子弟錯立身》戲文:“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釋讀】沉:使下沉;落:使落下。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沉魚落雁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沉魚落雁的成語典故11-16
成語“沉魚落雁”的由來05-10
沉魚落雁成語故事04-20
經典成語故事:沉魚落雁04-19
成語典故09-08
成語典故07-25
古代成語歷史典故成語06-17
披肝瀝膽的成語典故10-12
牛鼎烹雞的成語典故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