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狼的成語
導語:狼屬于犬科動物,狼機警、多疑,形態與狗很相似。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描寫狼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二五耦:耦:兩人耕地,比喻朋比為奸。比喻狼狽為奸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二十八年》:“二五耦。”
跋扈恣睢:指專橫強暴,為所欲為。
出處:參見“跋扈自恣”。
跋前躓后:跋:踩;躓:被絆倒。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后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出處:《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唐·韓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學解》:“然而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跋前躓后,動輒得咎”。
幫虎吃食: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八回:“又兼陸好善的母親、妻子幫虎吃食,狐假虎威,陪看皇姑寺,煞是有趣,……。”
抱頭大哭:形容非常傷心或很是感動的樣子。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兩人抱頭大哭,哭了一場坐下。”
抱頭鼠竄: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后狼狽逃跑。
出處:《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黡、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抱頭痛哭:指十分傷心或感動,抱頭大哭。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四回:“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頭痛哭。”
暴戾恣睢:暴戾:兇惡、殘暴;恣睢:任意做壞事。形容兇殘橫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出處:《史記·伯夷列傳》:“暴戾恣雎,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
暴虐無道:殘暴狠毒,喪盡道義。
出處:《晉書·桓彝傳》:“遂肆意酒色,暴虐無道,多所殘害。”
杯盤狼籍:杯盤等放得亂七八糟。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
出處:見“杯盤狼藉”。
杯盤狼藉:狼藉:象狼窩里的草那樣散亂。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后桌面雜亂的樣子。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狠藉。”
鼻青眼腫:鼻子發青,眼睛腫起。形容臉部傷勢嚴重。亦比喻遭受嚴重打擊、挫折的狼狽相。
出處:《醒世姻緣傳》第三五回:“眾人齊上,把一個德行之儒做下了個胯下之客,打得鼻青眼腫。”
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無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沒出息。
出處:《詩經·小雅·大田》:“既堅既好,不稂不莠。”
殘暴不仁:兇狠毒辣,一點也沒有同情、憐憫之心。
出處:《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性殘不仁,遂以嚴刑脅應。”
慘無人道:慘:狠毒,殘暴。殘酷狠毒到極點,如野獸一樣。
出處:蔡東藩《唐史演義》第五十二回:“將妃、主等人,一一剖心致祭,慘無人道。”
慘無人理:猶言慘無人道。指殘酷狠毒到極點,如野獸一樣。
出處: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嚴弄峻制,慘無人理。任法吏之妄為,絲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懸于法官之意旨。”
豺狐之心:指有豺狼和狐貍那樣的兇殘、狡猾的心腸。
出處:《敦煌變文集·伍子胥這文》:“近聞楚王無道,遂發材(豺)狐之心,誅妾家破亡消。”
豺狼成性:象豺狼一樣兇惡殘暴成了習性。形容為人殘暴。
出處: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氏檄》:“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
豺狼當道:當道:橫在道路中間。比喻壞人當權。
出處:漢·荀悅《漢紀·平帝紀》:“寶問其次,文曰:‘豺狼當道,安問狐貍!’寶默然不應。”
豺狼當路: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
出處:《三國志·魏志·杜襲傳》:“方今豺狼當路而狐貍是先,人將謂殿下避強攻弱,進不為勇,退不為仁。”
豺狼當涂: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
出處:《晉書·熊遠傳》:“孝懷皇帝宮未反,豺狼當涂,人神同忿。”
豺狼橫道:橫道:橫在道路中間。比喻壞人當權。
出處:《漢書·孫寶傳》:“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貍。”
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種猛獸。也比喻兇殘的惡人。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八回:“實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來個把,我們就壞了。”
豺狼野心:比喻壞人的狠毒用心。
出處: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
豺狼之吻:比喻殘酷貪婪的官吏。
出處:《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鴟視狼顧:如鴟鳥舉首而視,如狼反顧。形容人的兇狠貪戾。
出處:《文選·馬融(長笛賦)》:“魚鱉禽獸聞之者,莫不張耳鹿駭,熊經鳥伸,鴟視狼顧拊噪踴躍。”
抽抽搭搭:形容抵聲哭泣。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0六回:“平兒聽了,越發抽抽搭搭的哭了起來。”
抽抽噎噎:形容低聲哭泣。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4回:“只是不能說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說道:‘你從此可都改了罷!’”
除狼得虎:比喻除去一害又來一害。
出處:《金史·陳規傳》:“近雖遺官謙察,治其奸濫,易其疲軟,然代者亦非選擇,所謂除狼得虎也。”
大放悲聲:放聲痛哭。形容非常傷心。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九回:“少奶奶掩面大哭道:‘只是我的天唷!’說著大放悲聲。”
大驚失色: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出處:《漢書·霍光傳》:“群臣皆驚愕失色,莫敢發言。”
擔驚受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出處:《水滸傳》第三五回:“你們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處,不擔驚受怕,我卻有一條妙計,只是難教你。”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為兵戈擔驚受恐。”
膽破心寒:形容由于恐懼而伏帖的樣子。
膽小怕事:膽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頭上,怕惹麻煩。
出處:巴金《談〈寒夜〉》:“他后來竟變成了一個膽小怕事、見人低頭、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務員。”
膽小如豆:極言膽子小。
出處:《黑籍冤魂》第六回:“可笑我們中國的官員,膽小如豆,莫說見著短衣窄袖蜂目高鼻的洋人驚得發慌,就是見了一個沒辮子的光棍,手里提著一根趕狗棒,也要害怕起來。”
膽小如鼠:膽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膽小。
出處:《魏書·汝陰王天賜傳》:“言同百舌,膽若鼷鼠。”
膽小如鼷:膽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膽小。
出處:《魏書·汝陰王天賜傳》:“言同百舌,膽若鼷鼠。”
膽戰心寒: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出處:《古今雜劇·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國破,常子是膽戰心寒。”
膽戰心慌: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明·汪廷訥《種玉記·赴約》:“牛郎織女圖歡會,蜂喧蝶嚷須回避,我因此上膽戰心慌不自持。”
膽戰心驚: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后趨前。”
膽戰心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驚變》:“呀,你道失機的哥舒翰,稱兵的安祿山,赤緊的離了漁陽,陷了東京,破了潼關,唬得人膽戰心搖。”
雕心鷹爪:比喻心腸殘忍,手段毒辣。
出處: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雕心鷹爪,安排下龍韜虎略。”
吊膽提心:提心吊膽。形容非常擔心或害怕。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一個個擦拳磨掌,吊膽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話。”
掉頭鼠竄:轉過頭來像老鼠一樣逃竄。形容狼狽逃竄。
出處:明·許自昌《水滸記·縱騎》:“他怎肯網開三面漫相遮,教我掉頭鼠竄無寧貼。”
丟盔拋甲: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景象。同“丟盔卸甲”。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丟盔棄甲:盔、甲:頭盔和鎧甲。跑得連盔甲都丟了。形容打敗仗后逃跑的狼狽相。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丟盔卸甲: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景象。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東滾西爬:形容潰逃時的狼狽相。
出處:《中國民間故事選·鐵金剛》:“打得官兵東滾西爬,急忙逃命。”
毒瀧惡霧:惡劣的云雨霧氣。比喻暴虐兇殘的黑暗勢力。
出處:鄭澤《登樓嘆》詩:“毒瀧惡霧紛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毒魔狠怪:兇惡殘忍的妖魔鬼怪。
出處:《西游記》第九七回:“大哥是個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這幾個毛賊?”
獨夫民賊:獨夫: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的統治者;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家伙。指對國家人民有嚴重罪行的、殘暴的統治者。
出處:《尚書·泰誓下》:“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奉頭鼠竄:奉:捧。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后狼狽逃跑。
出處:《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黡、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