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絕妙好辭的意思及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系,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于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著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絕妙好辭的意思及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
絕妙好辭
【拼音】:
[jué miào hǎo cí]
【解釋】:
從文章曹操感嘆自己的才能不如楊修,說明楊修是才高八斗,絕頂聰明的人。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蒱臼,受辛也,于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
【舉例造句】:
文人筆端有口,能就現前真景,抒寫成篇,即是~。
【成語典故】:
全書原八卷,劉孝標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隋書·經籍志》將它列入小說。《宋書·劉道規傳》稱劉義慶“性簡素”、“愛好文義”、“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該書所記個別事實雖然不盡確切,但反映了門閥世族的思想風貌,保存了社會、政治、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史料,價值很高。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所住之村鎮即更名為曹娥鎮,殉父之江為曹娥江,并建以寺廟慰其孝心。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部記述自漢未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淡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釋義】“絕妙好辭”形容極妙的文辭。
【出處】典出自《世說新語·捷悟》。
東漢時,會稽郡上虞縣有一個孝女,叫曹娥。
她的父親曹盱會唱歌跳舞,有人說他居然能迎來神仙。
東漢順帝漢安二年農歷五月五日(公元143年),曹盱為了迎接伍君神,乘船沿江溯流而上,沒想到卻被洪水吞沒,最終連尸體都找不到了。
當時,曹娥只有十四歲,悲號痛哭,十分想念父親。
她把一個瓜放到江上,說:“假如父親的尸體在這里,瓜兒你就沉下去。
她等了十七晝夜,也哭了十七晝夜,瓜兒突然下沉了,曹娥馬上投到江里,自殺了。
上虞縣的縣令度尚很敬佩她,為她改葬,并命弟子邯鄲淳為她撰文立碑,這就是有名的曹娥碑。
魏武帝曹操曾經路過曹娥碑下,主簿楊修(字德祖)也一起跟隨著。
曹操見碑背上題刻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他感到困惑不解,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就問楊修說:“你懂得這是什么意思嗎?”楊修說:“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曹操說:“你先不要說,等我考慮考慮再說。
等到向前走了三十里路以后,曹操才說:“我已經弄明白了。
于是叫楊修把自己的想法寫了下來,楊修說:“這八個字,是另外四個字的隱語。
‘黃絹’,是有顏色的絲,比喻‘絕’字;‘幼婦’,說的是少女,比喻‘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比喻‘好’字;‘齏臼’,就更容易。
‘齏’,是切細的醬菜或腌菜,并且帶有辛辣味兒。
把它放在臼里,臼就要承受辛辣之物。
‘受’和‘辛’合起來就是‘辭’。
因此,‘黃絹幼婦外孫齏臼’這八個字的隱語是:‘絕妙好辭’。
曹操已經把自己的見解記下來了,與楊修的說法幾乎相同。
曹操十分感嘆地說:“我的才智遠不如您,走了三十里路,才想出來啊!”
【絕妙好辭的意思及故事】相關文章:
絕妙好辭成語故事01-06
懸駝就石的意思及故事11-30
趨炎附勢的意思及故事07-19
干卿底事的意思及故事03-29
推梨讓棗的意思及故事04-21
廢寢忘食的意思及故事12-01
天羅地網的意思及故事08-16
投鼠忌器的意思及故事10-07
強弩之末的意思及故事05-17
如膠似漆的意思及故事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