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蟬的意思及故事
成語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噤若寒蟬的意思及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噤若寒蟬的意思及故事1
【成語】:
噤若寒蟬
【拼音】:
[jìn ruò hán chán]
【解釋】:
形容不敢做聲。中含貶意。蟬嘶于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到寒天,不能發(fā)聲,形容因為害怕而不敢說話。
【出處】:
《后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舉例造句】:
他的話完了,臺下有幾個人拚命地高聲鼓掌,而更多的人卻噤若寒蟬、面面相覷。
【成語典故】:
漢朝時期河南尹杜密為官清廉,依法辦事,因得罪了宦官而免職回到穎川老家,他對國家大事還十分關心,批評劉勝太守退職回家對政事不聞不問,像寒冷天氣下的蟬一樣,只顧保全自己。漢靈帝時期,杜密重新被啟用。
噤若寒蟬的意思及故事2
【成語】:
噤若寒蟬
【拼音】:
jìn ru hán chán
【解釋】:
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成語故事】:
東漢杜密在任太守期間,秉公辦事,為政清廉,執(zhí)法嚴明,對官宦子弟的違法行為,都能有罪必究。當他被革職回家鄉(xiāng)穎川郡后,仍愛憎分明,關心國家大事,常向當?shù)毓賳T推薦好人好事,揭發(fā)壞人壞事。同郡的劉勝雖也是個告官還鄉(xiāng)的太守,卻閉門謝客,對世事不聞不問。穎川太守王昱對杜密說:劉勝真清高。杜密回答:劉勝雖然地位很高,但他對賢士不推薦,對壞事不指責,只求保全自己,像冬天的蟬一樣不聲不響。這種人其實是社會的罪人。寒蟬:冬天的蟬。這個成語比喻人像冬天的`蟬一樣不聲不響,不敢說話。
【造句】
01道不行則隱,莫怪我噤若寒蟬,不談國事。
02我就是了解禍從口出的道理,所以才噤若寒蟬。
03老將軍一生氣,全場立即噤若寒蟬,鴉雀無聲。
04平日高談闊論,但該他們說話時,卻又噤若寒蟬。
05母親只用眼角一瞄,我們馬上閉緊嘴巴,噤若寒蟬。
06爸爸正在氣頭上,大家都噤若寒蟬,深怕再惹他生氣。
07當知識分子對政治都噤若寒蟬時,國家的活力也就喪失掉了。
08這國家如此不自由民主,也難怪大家噤若寒蟬,不敢發(fā)表言論。
09在這關鍵時刻,你要作一個讜論直發(fā)的勇者,還是噤若寒蟬的懦夫?
10夫妻兩人吵得正兇,卻忽略了臉色發(fā)白,噤若寒蟬的孩子,瑟縮地躲在墻角。
【噤若寒蟬的意思及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噤若寒蟬的故事07-15
噤若寒蟬的意思及造句大全01-16
噤若寒蟬成語故事03-15
經(jīng)典成語故事:噤若寒蟬08-03
噤若寒蟬的成語故事10-22
噤若寒蟬成語故事06-12
噤若寒蟬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4-20
噤若寒蟬成語05-14
噤若寒蟬的成語典故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