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異軍突起成語典故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都有哪些經典的成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異軍突起成語典故,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注音】yì jūn tū qǐ
【典故】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 《史記·項羽本紀》
【釋義】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現(xiàn)。
【用法】作謂語、賓語、補語;指新生力量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別樹一幟、獨樹一幟、別開生面
【押韻詞】魂不著體、三仕三已、求人不如求己、明鑒萬里、見時知幾、披懷虛己、鵬程萬里、喬遷之喜、甘言厚禮、沃壤千里、......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秦朝末年,東陽獄吏陳嬰殺了東陽縣令宣布起義,迅速壯大到二萬多人。他們獨樹一幟,所有士兵一律用青色頭巾裹頭,顯示是一支新起的與眾不同的隊伍。陳嬰的母親希望陳嬰不要稱王。正好項羽率軍路過,陳嬰加入項羽的部隊
【成語示例】武昌樹幟,余在滬讀,值先烈陳英士先生異軍突起。 柳亞子《燕子龕遺詩序》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
少年欲立嬰便為王,弄軍蒼頭特起。
釋義:“異”,不同。比喻指與眾不同的新派別一下子崛起,獨樹一 幟。
故事:秦朝末年,秦二世荒淫無道,天下百姓怨聲載道,陳勝、吳 廣率先揭竿而起,各地紛紛響應。 這時,東陽縣有個獄吏名叫陳嬰,他一向在縣中很有威信,東陽 的百姓都很尊敬他。東陽縣的年輕人見到全國起義浪潮風起云涌, 也殺了東陽縣令,聚集了幾千人,宣布起義。他們一致請陳嬰做他們 的首領。 縣中的老百姓聽說陳嬰作了起義軍的首領,紛紛前來投軍。沒 多少時間,東陽的義軍便壯大到二萬多人。東陽的年青人又想擁戴 陳嬰為王,并獨樹一幟;所有士兵一律用青色頭巾裹頭,顯示他們是 一支新起的與眾不同的軍隊。 但是,陳嬰的母親對陳嬰說:“自我嫁到陳家,從沒聽到你家的 祖先有什么大貴的人,現(xiàn)在你的名氣一下子這么大,不是什么好兆 頭。你不如率眾歸順于什么人,將來起義成功,還可獲得封侯。萬一 起義失敗;也沒有人會責怪你! 于是,陳嬰便不敢稱王,他對部下說:“項梁是楚將項燕的兒子, 很有名聲。將來帶兵滅亡秦國的,一定是項氏。我決定率兵歸附他! 這時,正好項梁率兵過江,陳嬰便歸順了項梁。
諸葛亮和龐統(tǒng)同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并稱為一“龍”一“鳳”。大隱士司馬徽曾夸贊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他倆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別呢?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能安天下呢?
謀士才志存在時間、空間和陰陽差。
《三國演義》中有四位關系非同一般的謀士:程昱、徐庶、諸葛亮、龐統(tǒng)。他們不但與水鏡先生司馬徽都有過交往,還依次以才識相差“十倍”自謙。其實,他們屬于同門校友類型的集團。只是合作較為松散、隱形,僅限于推動哲學從新法家到新儒家,再到儒法混的精神層面。
他們所謂的“十倍”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時間差,高人往往眼界遠,能沉得住氣,出道更晚,他們四人的出場順序也正是昱、庶、亮、統(tǒng);二是空間差,高人往往控制能力強,管理范圍大,所以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等說法,他們的初始戰(zhàn)功也確乎如此,程昱取東阿縣,徐庶取樊城,諸葛亮取荊州,龐統(tǒng)取西川。
但我們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程昱、諸葛亮的終生成就要遠大于徐庶、龐統(tǒng)。這又是何故呢?原來他們還存在第三方面的差異——陰陽差。前面“十倍”說的都是表面的畢業(yè)考試成績,我們可以稱之為智謀或陽謀。但在實戰(zhàn)中還會有人違背忠孝、信義,用到權謀或者說陰謀。四人中,統(tǒng)、庶僅善陽謀,亮、昱則兼善陰謀,其中亮又較昱為高。專注陽謀者往往忠順,精于陰謀者往往逆反。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篡逆”對于統(tǒng)治者來說是洪水猛獸,但對于“民族”這一生命體而言,卻是必不可少的陰陽順逆,即新陳代謝,只分合理與不合理。再者,兵不厭詐,孫子甚至說自己的陽謀也皆為詭計,所以陰陽與忠逆一樣,本身也沒有優(yōu)劣之分,關鍵在于均衡掌握,合理運用。準確地說陰謀屬于攻心術的范疇。不過,在陽尊陰卑的封建社會,陰謀是從老師和書本上學不到的,只能靠自我參悟、自主研發(fā)?梢坏⿹碛芯湍艹銎嬷苿,改變自己的命運。程昱、諸葛亮就是因為謀略全面才從排行榜中脫穎而出的。
龐統(tǒng)起初是完全忠于劉備的,他先去東吳寄寓就是為了與諸葛亮、徐庶形成三方策應,決勝赤壁,曲線救劉。所以赤壁大戰(zhàn)一結束,龐統(tǒng)就直接來投劉備了。為了不讓劉備為難,他情愿從最底層做起,并不急于出示魯肅和孔明的推薦信。果然,他在耒陽以真才實學征服了劉備,孔明也不得不承認龐統(tǒng)高自己十倍。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龐統(tǒng)若真想進入誰的班子,是總能想出辦法的。如果連進門的本事都沒有,還敢號稱“鳳雛”嗎?想當初連曹操的水寨都能任意出入呢,他在東吳“面試”時沖撞孫權,只不過是要在不得罪人的情況下開溜。
來源解釋: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妒酚洝纷畛鯖]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笆酚洝北臼枪糯窌ǚQ,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妒酚洝放c后來的《漢書》(班固)、《后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并稱“史學雙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