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憤圖強成語解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發憤圖強的成語解釋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你知道經典的成語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發憤圖強的成語解釋,歡迎大家分享。
成語解釋: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
成語出處:
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徹底革命。”
成語繁體:發憤圖強
成語簡拼:FFTQ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發憤圖強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成語正音:發,不能讀作“fà”。
成語辨形:憤,不能寫作“奮”。
成語辨析:發憤圖強和“臥薪嘗膽”;都有“決心努力奮斗謀求富強”的意思;它來自典故;形象而又典雅。
近義詞:奮發圖強、發奮圖強
反義詞:胸無大志、無所作為、妄自菲薄
成語例子:你越是發憤圖強,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你得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否則就一事無成。(老舍《鼓書藝人》十七)
英語翻譯:make a determined effort to do well
日語翻譯:向上しようと堅く決心をる
俄語翻譯:заáться цéлью оиться усиéния и процветáния страны
其他翻譯:<德>mit ganzem Einsatz um die Stǎrkung (des Vaterlandes) ringen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學生周游列國講學,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接待了他,他對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對子路說以后就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關于“發憤圖強”有這樣幾個小故事。
《宋史·蘇洵傳》載,宋朝著名的文學家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都揸長文學,并稱‘‘三蘇”。可是蘇洵專心鉆研文學,卻開始得較晚,直到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圖強。但是,由于他勤奮刻苦,也取得了很高的文學成就。
《魏書·傅禾傳》載,南北朝北魏的學者傅禾,二十多歲時,文化水平還很低,朋友來了信,他想寫封像樣的回信,都得請人幫忙。有一次,他請洪仲幫他寫信,洪仲不但不替他寫,還奚落了他一場。傅禾覺得很慚愧,于是“發憤讀書”,終于成為當時很有名的學者。
《論語·述而篇》記述孔子的一段話中,也有“發憤”之說。
葉公,即春秋時楚國大夫沈諸梁,封于葉地,所以稱葉公。孔子用游列國,來到楚國的葉邑時,葉公曾接待了他。因葉公對于孔子的為人,不很了解,便向子路悄悄探問。子路一時不知怎么回答,沒有作聲。事后,孔子知道了,便對子路說:“你怎么不說‘他的為人,發憤忘食,樂觀愉快,什么優慮都沒有;根本不知道老年時代快要到來’如此這般的話呢?”
【發憤圖強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發憤圖強成語解釋10-27
經典成語及解釋10-12
成語的解釋12-06
成語及解釋05-20
猴的成語及成語解釋12-08
關于智商的成語及成語解釋11-19
成語的解釋造句08-21
成語害群之馬解釋10-14
成語大全及解釋07-20
成語傲雪凌霜的解釋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