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晨鐘暮鼓
成語發音:
chén zhōng mù gǔ
成語繁體:
晨鐘暮皷
常用程度:
常用
產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成語出處:
宋 陸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定語、狀語;比喻令人警悟的話
成語例句:
但見丹霞翠壁遠近映樓閣,晨鐘暮鼓杳靄羅幡幢。(宋 歐陽修《廬山高》詩)
成語故事:
洛陽附近龍門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長約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萬尊,藝術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內供奉的是盧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龍門奉先寺》描寫僧侶的晨鐘暮鼓生活:“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