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新皇帝王莽的典故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學過很多典故吧,典故的來源大致有三個。第一,來源于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個地名等。還苦于找不到優秀的典故?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新皇帝王莽的典故,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事件背景
自漢成帝以后,朝政為外戚王氏一門所把持,王莽藉其叔伯之馀蔭及王太后之信任,得以獨攬大權。王氏子弟大多驕奢淫逸,獨王莽為人恭儉,雅好儒術,禮賢下士,故聲譽日隆。漢平帝在位時,王莽推行惠政以籠絡人心:如大封宗室、功臣后裔,捐私產以救濟貧民,擴充京師太學,增加五經博士名額,於郡國縣邑廣置學校等。西漢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災荒,經濟凋敝,所以人心浮動,階級矛盾尖銳,人民起義不斷。王莽纂漢正是適應了當時整個社會的人心思變,社會思治這一實際情況產生的。王莽利用”漢德已衰,新圣將興“之說,假托符命以新圣人自居,取得國人之擁護。
王莽復古稱帝的故事
漢成帝的母親、皇太后王政君有八個弟兄。二弟王曼的次子叫王莽。有些大臣吹王莽好,漢成帝就封他為新都侯,后來又拜他為大司馬,讓他掌握朝廷大權。王莽用心搜羅天下人才,遠遠近近一些知名之士都來投奔他。
公元前7年 ,漢成帝死了,新君即位,就是漢哀帝。漢哀帝尊王政君為太皇太后。漢哀帝即位六年也死了,王莽就立了一個只有九歲的漢平帝,讓太皇太后王政君替他臨朝,國家大事全由王莽作主。
王莽掌了大權,他手下的人又請太皇太后加封他為安漢公。王莽不肯接受封號和封地,還告了病假,躺在床上不肯起來。
太皇太后又封王莽為太傅,尊為安漢公,加封兩萬八千戶。王莽接受了封號,把封地退還了。
公元2年,中原發生了旱災和蝗災,朝廷要糧要稅還是逼得很緊,全國又騷動起來了。為了緩和老百姓對朝廷和官吏的憤恨,王莽向太皇太后建議節約糧食和布帛。
王莽自己一家先吃起素來,還拿出一百萬錢,三十頃地,當作救濟災民的費用。他一帶頭,有些貴族、大臣也只好拿出一些土地和房子來。這么一來,王莽的名聲更大了。
第二年,漢平帝才十二歲,王莽就請太皇太后給漢平帝定親。太皇太后選定了王莽的女兒,準備明年給漢平帝完婚。王莽推讓一番后,就同意了。王莽掌握了大權,怕漢平帝的母親一家也參與朝政,就封漢平帝的母親衛姬為中山王后,叫她留在中山,不準到京都里來。
過了年,十三歲的漢平帝成了親,把王莽的女兒立為皇后,王莽做了國丈。太皇太后要把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土地二萬五千六百頃賞給他,可是王莽又推辭了。
王莽派王惲(yùn)等八個心腹大臣分頭到各地到處宣揚王莽不肯接受新野土地這件事情。中小地主和農民恨透了兼并土地的豪強,一聽到王莽連土地都不要,說他真是個好人。這時,泉陵侯劉慶上書給太皇太后,說:“應恢復周朝周公輔佐周成王的古例,請安漢公執行天子的職權。”
王莽就“復古”做了漢平帝的代理人。
王莽派出去觀察風土人情的八個人回來了,寫了各種各樣歌頌王莽的歌謠,朝廷大臣、各地官員、平民百姓請求給王莽加封的有四十八萬多人。
王莽的威望越來越高,漢平帝越發覺得王莽可怕、可恨,在背地里說些抱怨的話。王莽聽到后冒火了。一天,大臣們歡聚一堂,給漢平帝上壽。
王莽親自獻上一杯毒酒,漢平帝接過來喝了,第二天就患了重病,沒幾天就死了。王莽還裝模作樣哭了一場。
漢平帝死的時候才十四歲,沒有兒子,可是漢宣帝曾孫很多,王莽不選年齡大的,偏偏挑選了漢宣帝的一個玄孫(曾孫的兒子)才兩歲的劉嬰,立為皇太子,又叫孺子嬰。王莽的女兒為皇太后。漢高祖打下來的劉家的天下眼看著要落在王莽手里了。
安眾侯劉崇起來反對。他的心腹張紹幫著他召集了一百多個部下,冒冒失失地進攻有幾千名士兵守著的宛城。一交戰,劉崇的兵馬就垮了,劉崇和張紹死在亂軍之中。
劉崇的伯父和張紹的叔伯兄弟恐怕王莽追究,自動到長安請罪。王莽為了安定人心,把他們都免了罪。
大臣們又向太皇太后建議,給安漢公的權還要大。太皇太后王政君就下了詔書,稱王莽為“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
但第二年秋天,東郡太守翟(zhái)義又起兵了。他約會了皇族里的一些人,立劉信為天子,自稱“大司馬柱天大將軍”,號召天下說:“王莽毒死漢平帝,要奪劉家的天下。
現在已經有了天子了,大家應當起來去征伐王莽。”劉信、翟義他們到了山陽郡(治所在今山東金鄉西北)已經有了十幾萬人馬了。
警報到了長安,王莽抱著三歲的孺子嬰,日日夜夜在廟里祈禱,通告天下,說他只是代行職權,這個職權是要還給孺子嬰的。
可是,王莽覺得假皇帝管不了天下,還不如做個真皇帝吧。這時就有一批人,紛紛假托天帝的命令,說“王莽是真命天子”,“漢高祖讓位給王莽”的銅箱也在高帝廟里發現了。
王莽這會兒不再推讓了。公元9年正月,王莽把漢朝改為新朝,自己稱為“新皇帝”,廢孺子嬰為定安公。西漢從漢高祖到漢平帝一共十二個皇帝,二百一十四年的天下到這兒就亡了。
歷史評價
王莽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結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認為他是一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
王莽改制的失敗,固然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輕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實際,剛愎自用、所用非人,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個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領導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敗。
【關于新皇帝王莽的典故】相關文章:
王莽是如何當上皇帝的08-06
王莽復古改制09-15
斷袖之癖典故講的哪位皇帝01-15
王莽復古改制的故事05-08
王莽趕劉秀名人故事06-22
關于蕭何的典故01-17
關于吃醋的經典典故04-14
關于舍本逐末的典故11-29
關于潘安的典故01-17
關于筷子的典故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