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通用5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經典故事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
火燒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揮師南下,妄想一舉消滅劉備,同時吞并孫權占據的江東地區,劉備和孫權決定聯合抗曹。雙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磯山)相遇。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會水戰,初戰失利,于是曹操退駐江北,與孫劉聯軍隔江對峙。東吳統帥周瑜與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商量,覺得曹操人馬眾多,軍容整齊,如果正面交戰,孫劉聯軍無法取勝,于是他們決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計策。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將商量進攻曹操,老將黃蓋認為對方太強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黃蓋五十軍棍。黃蓋被責打后,派人送信給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時,埋伏在周瑜軍營里的曹軍奸細也傳回周瑜責打黃蓋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黃蓋真的'要來投降,非常高興。
這時,聞名天下的軍事家龐統也來拜見曹操,曹操高興異常,立刻向龐統請教一個他正發愁的問題。原來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會水戰,而且對南方水土不服,經常生病。龐統說:“這有什么難的?只要把大小船只搭配,把三十只或者五十只船,頭尾相連,用鐵索鎖住,上面鋪上木板,就可以了。”曹操連忙依法行事。果然,曹操的戰船用鐵索相連后,沖波激浪,一點也不顛簸。兵士們在船上使槍弄刀,像陸地上一樣,一點也不覺得暈眩。曹操大喜,可是謀士卻說:“戰船連鎖固然是好,可是對方若用火攻,怕難以逃避。”曹操聽了哈哈大笑,說:“不必擔心。我們在北邊,他們在南邊。現在是冬季,只有西北風,哪里有東南風?他們如果用火攻,豈不是燒了自己?”大家都夸曹操有見識,于是放松了警惕。誰知十一月二十日,突然刮起了東南風。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善觀氣象,早就和周瑜作好了準備。這時,曹操收到黃蓋派人送來的信,約好來投降。曹操帶了將領站在船頭等候。果然看見黃蓋領著十多只小船,順風駛來,曹操非常得意。十幾只小船趁著風勢,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戰船前。黃蓋手一招,小船頓時燃起大火,原來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著火的小船借著東南風,直撞入曹操的戰船營里,曹操的戰船立刻著火,因相互被鐵鏈鎖住,無法脫逃,登時成了一片火海。曹操急忙棄船上岸,誰知岸上屯放糧食的軍營也被周瑜事先埋伏的士兵燒了。孫劉聯軍乘勢猛攻,曹軍大敗,曹操狼狽突圍,逃回北方。經過赤壁一戰,孫權得以鞏固在江南的統治,劉備則乘機占領荊州大部分地區,因而形成曹、孫、劉三方鼎立的局面。
火燒赤壁,還留下了很多典故,比如黃蓋被周瑜責打然后詐降曹操,被稱為“苦肉計”,而龐統是劉備軍師諸葛亮的好朋友,他建議曹操用鐵索連船,致使曹軍戰船被火攻時難以逃脫,此計被稱為“連環計”。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
華容道義釋曹操。
三國演義中這一段是很精彩的,當時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大敗,鎩羽而歸,跑到華容道,沒想到諸葛亮早就讓關羽在此等候,曹操向關羽提及關羽在曹營時給關羽送衣服又送赤兔馬的往事,關羽是性情中人,在當時就放了曹操,這里是為了塑造關羽忠厚仁義的形象和曹操奸詐形象而虛構的情節!在真實歷史上,諸葛亮并沒有那么神機妙算,他沒有想到曹操會走華容道,更沒有料到關羽會在華容道放走曹操,這些都是為了凸顯諸葛亮非凡智謀而虛構的。其實曹操敗走華容道是劉備想到的',而且劉備率兵趕到時曹操已經逃跑了。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后為魏王,去世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曹操燒毀通敵證據(寫給袁紹的信)
官渡之戰之后,曹操繳獲了袁紹大量的圖書,資料,文件,書信,就發現其中有自己的人寫給袁紹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應,這是通敵的證據,這是背叛的證據,應該把它拿出來,一個一個按圖索驥,把那些叛徒,把那些二心的,把那些動搖份子都給我揪出來,而曹操沒有。曹操發現這些一堆書信,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燒毀,曹操做得很漂亮,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就問曹操,為什么把這么重要的證據都毀掉了,因為曹操很清楚,他是以弱勝強,老實說,自己心里都沒底,何況大家呢,這勾結袁紹又不是一個二個,三個五個,可能是幾十個,上百個,這都清算不過來,何必要清算呢,這個人情,曹操做得很好,曹操當著全部人的面把這些證明全部燒毀,讓大家放心,跟著曹某,只要衷誠,以前的事我不知道。
望梅止渴
三國的時候,魏國的國君曹操,他年輕的時候,就非常的聰明。有一次,天氣非常地熱,他帶領幾十萬的大軍經過一片大原野,士兵們從早上走到下午,肚子都沒有吃過一點東西、喝過一口水。其中一個士兵實在受不了:“我們如果再沒有水喝,一定會死掉的。”“對呀!對呀!我也快渴死了!我們不要再走了啦!”士兵一個接著一個開始埋怨起來。曹操看到大家因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有什么好辦法讓大家覺得口不渴呢?忽然,他想到一個辦法,曹操指著很遠很遠的一片山林,大聲的對士兵說:“喂!弟兄們,趕快起來喔!前面是一座梅子林,樹上結了好多好多酸溜溜的梅子。我們只要走過這一片大原野,就有梅子可以吃嘍。”士兵們一聽到前面有酸酸的.梅子可以吃,嘴里面不知不覺就產生許多唾液出來,感覺比較不那么渴了:“哇!有梅子可以吃,那我們趕快走吧!”大家一下子都有精神了,曹操也就順利的帶領大軍繼續向前走。
從此以后大家就用“望梅止渴”來表示一個人用想像來滿足自己的愿望,就像士兵們想到梅子就覺得口不渴了一樣。
青梅煮酒
劉備被曹操所控制,只好在后院種菜,掩人耳目。
一日,曹操派人來請劉備,去喝酒。劉備不敢不從。
二人走到一個亭子里,坐,飲酒暢談。(亭子在花園里,四周種著青梅)
席間,曹操問劉備天下誰是英雄?劉備答了很多人的名字,包括當時雄霸四州的袁紹,以及孫策,袁術等人。
曹操只是搖頭。
最后,劉備只得問曹操認為誰是英雄。
曹操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其中的是使君指的是劉備。
割發代首
三國時期,曹操發兵宛城時規定:“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并皆斬首。”這樣,騎馬的士卒都下馬,仔細地扶麥而過。可是,曹操的馬卻因受驚而踐踏了麥田。他很嚴肅地讓執法的官員為自己定罪。執法官對照《春秋》上的道理,認為不能處罰擔任尊貴職務的人。曹操認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卻違反,怎么取信于軍?即使我是全軍統帥,也應受到一定處罰。他拿起劍割發,傳示三軍:“丞相踏麥,本當斬首號令,今割發以代。”
曹操敗走華容道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是世人災囊桓齬適攏度菀濉分械鬧氐閆隆P∷敵闖啾謖角埃罡鵒了愣ú懿儔匕蘢呋藎乙構厶煜螅懿儼壞鄙磽觶悸塹講懿儆牘賾鷯卸鰨謔橋曬卦瞥ぐ咽鼗蕕潰舾鋈飼橛牘賾鹱觥P∷滌中床懿俟揮晌諏窒蚧蕕臘芡耍⒃諭局腥未笮χ罡鵒痢⒅荑ぶ悄輩蛔悖叢諳找Π瞪璺H歡恍πΤ穌宰恿囁饜旎巍⒄培A二人雙敵趙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笑出張翼德,又是張遼、徐晃二將抵擋張飛,使曹操再次脫險;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關云長,且又在有一夫當關之險的華容狹路上,加之曹軍幾經打擊,此時已無力再戰,無奈,曹操只得親自哀求關羽放行,關羽念舊日恩情,義釋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
長坂坡
趙子龍單騎救主——新野一戰,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慌亂中,趙云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趙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找到糜夫人母子。
趁趙云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殺來,趙云含淚推倒土墻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沖。曹將殺來,趙云力戰眾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云勢不可擋。
之后,曹軍蜂擁而來,張飛在長坂坡誤解趙云已經降曹,后經解釋解去疑惑。張飛獨擋曹軍,命手下在橋后砍倒樹木綁在馬后往來奔馳作疑兵之計,飛在橋上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
曹軍聞之,盡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云長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
飛望見曹操后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操便回馬而走。于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后關羽從江夏借到兵馬,殺退曹兵,又得孔明起夏口軍前來接應,劉備突出了重圍。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5
如嚼雞肋的故事
曹操出兵漢中時,本來企圖進攻劉備,可是駐入漢中后,估計情勢,卻又發覺很多不利,進既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怕于面子不好看。正在猶豫,恰巧廚子送進一盤燉雞來,他就一邊吃,一邊繼續盤算。這時,部將夏侯惇來請示夜間的口令,曹操便隨口說了兩個字:“雞肋”。楊修知道了,便叫勤務兵給他收拾行裝。別人問他,他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把漢中當作雞肋,他覺得留在這里沒有什么味道,所以要回去了。”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師還朝。
后來,人們就借“雞肋”來比喻乏味,說是“如嚼雞肋”,或“味如雞肋”。
雞肋:雞的.肋骨。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6
老牛舐犢的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進攻劉備,在斜谷界口駐扎,陷于進退兩難境地,部將夏侯淳詢問夜間口令,曹操隨口說雞肋。楊修認為是曹操退兵的意思,叫士兵打點行裝,曹操借口殺了楊修。后見到骨瘦如柴的`楊修父親楊彪,問為何?楊彪說有舐犢之愛。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7
得隴望蜀的故事
東漢初年,有兩個反對光武帝的地方勢力,一個是割據巴蜀的公孫述,一個是稱霸隴西(今甘肅東部)的隗囂。公元32年,大將軍岑彭隨光武帝親征隴西的隗囂,將隗囂圍困在西域,把公孫述的援兵也包圍了起來。光武帝見一時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詔書給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詔書一看,上面寫著:如果攻占了隴地兩城,便可率軍攻打蜀地的公孫述。人總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樣,已經得到隴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隴:在今甘肅東部,陜西南部;蜀:在四川中西部。現在一般用這個成語比喻得寸進尺,貪得無厭。有貶義
。
雖然得隴望蜀的典故最早發生在劉秀身上,然而在《三國演義》中也有這樣一段和這個成語相關的故事:
“……曹操已得東川,主簿司馬懿進曰:“劉備以詐力取劉璋,蜀人尚未歸心。今主公已得漢中,益州震動。可速進兵攻之,勢必瓦解。智者貴于乘時,時不可失也。”曹操嘆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劉曄曰:“司馬仲達之言是也。若少遲緩,諸葛亮明于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操曰:“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
還記得應該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翻的是連環畫版的演義。看到這一節后不禁沾沾自喜自己又學到一個新成語,但同時總覺得用在這個地方有什么地方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現在想來大概是因為那時印象中的曹操是白臉,一個反面人物,那么他怎么會不復望蜀,不貪心呢?
我起初給曹操找的解釋是他怕陷入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益州。幾乎就在這個想法產生的那一刻,它立即被我否定了。原因上面司馬懿和劉曄已經替我解釋了。
那么就是因為戰線太長,因為襄樊和合肥戰場的壓力了。但這也是不成立的。襄陽曹仁,合肥張遼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將才,而且當時這兩線的戰事并不是那么吃緊。再說有滿寵李典等人的協助和“賊來乃發。”的木夾的指點,即便是逍遙津這樣的會戰,堅守到救兵到來也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只能是曹操老了。這里的老不是指年齡,不是老驥伏櫪那個老,而是一種在于內心的滄桑,厭倦和疲憊。連年的征戰特別是赤壁戰后破馬超滅張魯這幾年這幾仗,那顆曾經不已的壯心里的烈火漸漸熄滅了。是的,曹操的心已經老了,沒有了如日中天的氣勢與激情,論英雄的豪情,觀滄海的壯志,賦赤壁的雄心,到如今都只剩下了一抹晚照。
逍遙津戰后,錯過了平西川最好機會的曹操同眾官議曰:“此時可收西川否?”劉曄曰:“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備,不可擊也。不如撤兵去救合肥之急,就下江南。”于是只有退兵,留夏侯淵,張頜守漢中。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8
空城計
諸葛亮由于錯用了馬謖,致使街亭失守。司馬懿親率十五萬大軍,已向西城撲來,而且馬上就要到了。這時,諸葛亮身邊只剩下一些文官,連一員武將也沒有。根本無法作戰。
諸葛亮稍一沉吟,計上心頭,他披上一件寬大長衫,戴一頂便帽,登上城樓,賃著樓上欄桿端端正正地坐下,點燃香。然后,虛望前方,安然自得彈起琴來。
司馬懿來到城下看了許久,聽了很長時間,無論從對方人物的表情動作還是諸葛亮所彈出的琴聲中,都看不出絲毫破綻。
其子和其他將士紛紛要求進兵攻城。可司馬懿凝然不動,仍靜靜諦聽。忽然他神色一變,露出緊張模樣,忙下令:“后隊改作前鋒,先鋒變為后隊,馬上撤退!”
西城中的諸葛亮,見司馬懿帶兵疾忙退去,輕輕長吁一口氣,用手拭了額上的`冷汗,笑了起來。司馬懿得知中計后不覺由衷嘆贊:“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9
草船借箭
東吳與劉備聯合抗曹,周瑜命諸葛亮十日內制作十萬支箭。諸葛亮說只擊需三日,并立下軍令狀。魯肅來見諸葛亮,第一天不見動靜,第二天也不動。第三天四更時分,諸葛亮密請魯肅到船上。
同時,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好,向曹營進發。此時,江上大霧迷漫,對面看不見人。五更時分,船只接近曹營。諸葛亮讓軍士們在船上擂鼓吶喊,裝作周瑜來偷襲。
無奈江上霧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調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滿了箭,天已放亮,諸葛亮下令收船。軍士們高喊著:"謝謝曹丞相的箭。"高高興興地往回走了。回營后,把箭取下,十萬有余。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0
智取陳倉的'故事
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國,領精兵三十萬奔陳倉道口而來。陳倉口守將郝昭有勇有謀,更得大將王雙相助,諸葛亮造云梯,制沖車,填城壕,掘地道,強力攻城,但所有能用上的辦法幾乎都用上了,陳倉口還是久攻不下。諸葛亮郁悶至極,一時無措,無奈問計姜維。姜維仔細分析了陳倉城池堅固,兼守將郝昭堅持防御戰,防御工事牢固,更得王雙相助,認為不能硬攻,只能智取。于是建議諸葛亮暫停攻城,派大將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分兵把守關隘要道防止敵方從街亭進攻,自己派人獻書詐降魏國大都督曹真,暗里襲擊曹軍大本營祁山。曹真中計,損失兵折將,于是祁山攻克。祁山一克,攻克陳倉口指日可待。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1
火燒連營
劉備率領75 萬人馬殺向東吳。孫權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后來孫權起用了陸遜。
劉備的部隊從春天出征直到夏天,也沒打敗東吳主力,就在樹林里安營扎寨了。營寨一個挨一個,連續幾百里長。陸遜得知劉備的營寨犯了兵法大忌,就想好了打敗劉備的計謀。
這天,東南風刮得很猛,陸遜指揮大隊人馬帶著茅草和火種,并分三路,一起殺進蜀營,把蜀軍40 個營地燒成一片火海,劉備在趙云的'保護下逃到白帝城。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2
出言不遜的故事
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親率精兵攻打袁紹的糧倉烏巢,袁紹不聽大將張郃的援糧倉守軍的.建議,采用謀士郭圖的取曹大本營的建議,結果兵敗,郭圖借機誣陷張郃對袁紹出言不遜,造成張郃投奔曹操,助曹統一北方。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3
七擒七縱的故事
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鞏固后方,率領軍隊南征。正當大功告成準備撤兵的時候,南方彝族的首領孟獲,糾集了被打敗的散兵來襲擊蜀軍。
諸葛亮得知,孟獲不但作戰勇敢,意志堅強,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極得人心,就是漢族中也有不少人欽佩他,因此決定把他爭取過來。
孟獲雖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陣,見蜀兵敗退下去,就以為蜀兵不敵自己,不顧一切地追上去,結果闖進埋伏圈被擒。孟獲認定自己要被諸葛亮處死,因此對自己說,死也要死得像個好漢,不能丟人。不料諸葛亮親自給他松綁,好言勸他歸順。孟獲不服這次失敗,傲慢地加以拒絕。諳葛亮也不勉強他,而是陪他觀看已經布置過的軍營,之后特意問他:“你看這軍營布置得怎么樣?”
孟獲觀看得很仔細,他發現軍營里都是些老弱殘兵,便直率他說:“以前我不知道你們虛實,給你贏了一次,現在看了你們的軍營,如果就是這樣子,要贏你并不難!”
諸葛亮也不作解釋,笑了笑就放孟獲回去。他料定盂獲今晚準來偷營,當即布置好埋伏。
孟獲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對手下人說,蜀軍都是些老弱殘兵,軍營的布置情況也已經看清楚,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營,定能逮住諸葛亮。
當天夜里,孟獲挑選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進蜀軍大營,什么阻擋也沒有。孟獲暗暗高興,以為成功在即,不料蜀軍伏兵四起,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接連被擒,再也不敢魯莽行事了。他帶領所有人馬退到滬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滬水,沒有船不能過去,天氣又熱,困難重重。”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裝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對岸射來的箭立即退回來,隨后再去渡河;一面將大軍分成兩路,繞到上游和下游的狹窄處,渡過河去包圍孟獲據守的上城。后來,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雖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氣。諸葛亮還是不殺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將士中有人對諸葛亮的.這種做法不理解,認為他對孟獲大仁慈寬大了,諸葛亮向大家解釋說:“我軍要徹底平定南方,必須重用孟獲這樣的人。要是他能心悅誠服地聯絡南人報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萬大軍。你們現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這里來打仗了。”
孟獲這次被擒又釋放后,下決心不再跟蜀兵作戰。但時間一長。營里快斷糧了,他派人向諸葛亮借糧,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獲親自出來,與蜀軍大將一對一比武。孟獲接連打敗了幾名蜀將,但剛到大堆糧食旁,被絆馬索絆倒被擒。蜀將當即傳達請葛亮的命令,讓盂獲回去,并把糧食搬走。
在這種情況下,孟獲終于從心里佩服諸葛亮。為了讓各部族都歸順蜀國,他把各部族首領請來,帶著他們一起上陣。結果又被蜀兵引進埋伏圈,一網打盡。蜀營里傳出話來,讓孟獲等回去,不少部首領請孟獲作主,究竟怎么辦。孟獲流著眼淚說:“作戰中七縱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來沒有聽說過。丞相對我們仁至義盡,我沒有臉再回去了。”
就這洋,孟獲等終于順服蜀漢,聽從管轄。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4
《千里走單騎》
建安五年(公元 200年),劉備兵敗投袁紹,關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禮遇甚厚,拜為偏將軍,封為漢壽亭侯,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降漢不降曹”;為報曹操知遇之恩,他策馬千萬眾之中,殺顏良,誅文丑,解曹軍白馬之圍;曹操更加喜愛關公,派關羽同鄉張遼勸說,關羽說;“我知道曹公對我很好,但我受劉備厚恩,立誓生死與共,絕不能背叛于他。”曹操聽罷也無可奈何。以后關羽打聽到劉備下落,拜書告辭曹操,從河南許昌出發,護送劉備的二位夫人,一起去尋劉備。因無丞相(即曹操)文憑,沿途守關將領阻截關羽,關羽斬將闖關,在曹操轄境內,“關公所歷關隘五處,斬將六員”,最后終于與劉備兄弟主臣相會。下集“戰官渡”,敘曹操進兵官渡,擊敗袁紹,兵臨冀州。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5
《戰官渡》
建安五年十月,袁紹派車運糧,并令淳于瓊等五將率兵萬人擔任掩護,屯積于袁軍大營以北四十里的故市、烏巢。沮授建議派蔣奇率軍駐扎在糧庫為外側以防曹操的.抄襲,袁紹不聽,這時,袁紹謀士許攸因家屬在鄴城犯法被扣押,便一怒之下,投奔曹營,受到曹操的熱情接待。許攸密報說,袁紹輜重車萬乘在烏巢,屯軍戒備不嚴,可用輕兵前去偷襲,出其不意,燒掉糧草,不出三天,袁軍自敗。于是曹操決心夜襲烏巢,焚燒袁紹的糧草。利用夜晚悄悄地從小路去偷襲烏巢。袁紹得知曹操夜襲烏巢后,隨即決定用主力攻打曹操的大營,只派遣一部輕騎去救援烏巢。果然曹營堅固,攻打不下。曹操見袁紹援軍趕到烏巢,便指揮將士拼命沖殺,大破淳于瓊軍隊,燒毀烏巢全部糧草。袁軍軍心動搖,內部分裂。郭圖害怕袁紹追究他獻計的責任,便嫁禍給張郃。張郃在氣憤之下,與高覽一起燒了攻城器械,投降了曹操,曹軍乘勢出擊,大敗袁軍。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6
《隆中對》
諸葛亮看到劉備這樣虛心請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劉備談了自己的主張。他說:“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一百萬兵力,而且他又挾持天子發號施令。這就不能光憑武力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一帶,已經三代。江東地勢險要,現在百姓歸附他,還有一批有才能的人為他效力。看來,也只能和他聯合,不能打他的主意。”接著,諸葛亮分析了荊州和益州的.形勢,認為荊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可是劉表是守不住這塊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廣闊,向來稱為“天府之國”,可是那里的主人劉璋也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大家都對他不滿意。最后,他說:“將軍是皇室的后代,天下聞名,如果您能占領荊、益兩州的地方,對外聯合孫權,對內整頓內政,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進軍,攻擊曹操。到那時,有誰不歡迎將軍呢。能夠這樣,功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可以恢復了。”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辟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于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后來,人們把這件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7
《火燒新野》
劉表因年老多病,便想將州內事務托付劉備管理。可是劉備堅決不肯。曹操派夏侯敦領兵十萬伐新野。謀士荀彧說∶“劉備是個英雄,又有諸葛亮做軍師,不可輕敵。”夏侯敦卻不服氣的說∶“劉備不過是鼠輩罷了,我一定把他捉了來。”
張飛聽說夏侯敦殺來了,便對關羽說∶“曹軍來了,派孔明前去迎敵便是了。”劉備問兩個弟弟迎敵之計,張飛說∶“哥哥何不派孔明去?”劉備批評張飛說∶“孔明用智,兩弟逞勇,怎么能胡亂推托呢?”
孔明只怕關羽、張飛兩人不聽調度,請劉備把劍印交給他。孔明一一派了任務給趙云、關羽和張飛。關羽覺得奇怪,便譏笑孔明輕閑自在。孔明說∶“我只坐守縣城。”張飛也不服氣,但見孔明劍印在手,也無可奈何。
夏侯敦輕敵冒進,被趙云引入博望坡峽谷。這時背后火光沖天,兩邊蘆葦也跟著燒了起來,曹軍被燒得人仰馬翻。夏侯敦從小路拼死逃走。
劉備軍隊大勝而回。關羽、張飛兩人此時才佩服孔明的.才智。見到孔明,兩人下馬便拜。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8
木門道張郃中計
在諸葛亮五出祁山的時候,諸葛亮用裝神弄鬼之計割取了隴上的麥子,以充軍糧,又在鹵城(今甘肅天水西南)伏擊了司馬懿,并大敗魏的西涼援兵。但是駐守永安(今四川奉節)、負責供應大軍糧草的'李嚴,卻因軍糧籌措不好,害怕諸葛亮怪罪,就假造了東吳要進攻蜀國的消息,派人送給諸葛亮。諸葛亮得到報告后,很是吃驚,為避免被東吳抄了大本營,他下令馬上撤軍回國。他先命駐守祁山大寨的兵馬退回西川,然后又令楊儀、馬忠領兵在劍閣(今四川劍閣北)和木門道(今甘肅天水西南)兩處埋伏,約定炮聲為號,塞斷道路,兩下夾擊追兵,又令魏延、關興引兵斷后,又在鹵城虛設旗號,然后大軍向木門道撤退。
當巡哨兵把蜀軍撤退的情況報告給司馬懿時,司馬懿高興地說:現在諸葛亮已經撤退,誰敢去追司馬懿手下大將張郃要求領兵追擊,但司馬懿卻說:你性子太急躁,不能讓你去。張郃不服地說:都督出兵之時,已命我為先鋒。現在正是殺敵立功之時,你卻又不用我了,我不知這是什么原因司馬懿說:蜀軍現在撤退,一定會在險阻之處設下埋伏,只有十分仔細的人,才可以去追擊他們。張郃又說:這點我也曉得,請都督不必掛慮。司馬懿只得說:這是你自己要去的,到時可不要追悔。張郃奮然說:大丈夫理當舍身報國,我雖萬死也不會悔恨。司馬懿無法,只好說:你既然堅持要去,那就帶領五千兵馬先行,再讓魏平率二萬部隊押后,以防埋伏,我再率三千人在后面接應。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19
出言不遜的故事
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親率精兵攻打袁紹的糧倉烏巢,袁紹不聽大將張郃的援糧倉守軍的建議,采用謀士郭圖的取曹大本營的'建議,結果兵敗,郭圖借機誣陷張郃對袁紹出言不遜,造成張郃投奔曹操,助曹統一北方。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0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將地捆來。劉備將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將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敦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1
三讓徐州
曹操派人去接父親曹嵩和家人,路經徐州,刺史陶謙派一個姓張的去護送曹家人,結果這個張某人有前科,賊心不改,殺了曹家全家,攜帶私逃。曹操大怒,發兵攻徐州。陶謙請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來相救。孔融請劉備同去救陶謙。劉備遂帶領數千人馬奔赴徐州。先打了一小仗,暫緩危機,陶謙把劉備迎進城,要讓徐州,劉備不干;劉備寫給曹操一封信,讓他以國事為重。曹操被呂布偷襲濮陽,就賣給陶謙一個人情,撤了。陶謙設宴招待眾人,席間又要讓徐州。劉備還是不干,陶謙就請劉備屯兵小沛。不久,陶謙病重,臨死前讓劉備接受徐州。劉備開始不干,后來百姓苦求,才接受徐州。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2
割須棄袍
操起兵三十萬,徑下江南。權使魯肅取備,孔明叫備作書于馬騰之子馬超,令興兵入關,操不敢下江南。馬岱回西涼告馬超以叔父馬騰等被曹操所殺之事,又接劉備書信,教其入關,便與西涼太守韓遂及馬岱,龐德等計奪長安,直抵潼關。潼關一戰,曹操大敗,又脫紅袍,又割髯,又扯旗角包頸,幾乎喪命。操欲渡河遏馬超之后,超趕操下船,許褚和渭南縣令丁斐救操脫險。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3
煮酒論英雄
三國時,董承約會劉備等立盟鏟除曹操,劉備恐曹操生疑,每天在園子里澆水種菜;曹操聞知后,以青梅成熟,煮酒邀劉備對飲,談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嚇得筷子掉了,這時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并請命征剿袁術、借以脫身。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4
草船借箭
周瑜聽聞諸葛亮早已知曉他借蔣干除去蔡瑁,張允的事,更覺得除去諸葛亮。于是他讓諸葛亮在10天內造好10萬支箭。諸葛亮聽了,笑著說:“軍事緊急,哪用10天?3天足矣!”并立下軍令狀,造不好甘愿受罰。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只草船,600多名軍士和若干草人,直到第3天五更才趁著漫天大霧,和魯肅向曹營出發。曹操見漫天大霧,擔心出兵會失利,于是命手下朝船放箭。此時諸葛亮正和心驚膽戰的魯肅喝酒。船的.一邊箭滿了,他又把船掉轉方向收箭。直到所有草人都密密麻麻的插滿箭,他才令船急回,并讓士兵大喊:“謝丞相箭!”周瑜欽點完箭后,更是自嘆不如。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5
三英戰呂布
八路討伐董卓的諸侯在虎牢關被呂布攔截,河內名將方悅,北海武安國先后出戰,但都被呂布打敗。公孫瓚親戰呂布,眼見呂布要刺中他時,張飛飛馬出戰,連戰50多合,不分勝負。關羽一見,舞刀夾攻,戰了30合,戰不倒呂布,劉備一見,也來助陣。八路人馬都看呆了,呂布終于招架不住,騎馬逃了。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6
自關羽敗走麥城不久,即被吳國擒獲殺害。劉備和關羽親同手足,噩耗傳來悲痛萬分。他當即帶領70萬大軍,水陸并進直取吳國。消息傳到吳國,孫權十分驚慌。他召集大臣商議,決定派趙咨去魏國求援。孫權對趙咨說:“魏國傲慢,你要有禮有節!”魏文帝見趙咨故意問:“孫權看書嗎?”趙咨答得很有禮貌,沒有讓主人占到便宜。魏文帝又問:“像你這樣的人才,吳國有幾個?”趙咨說:“比我聰明的'人多得要用車載斗量!”
“車載斗量”,形容人或物數量多到要用車裝,用斗量。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7
東漢末年,黃巾賊出,天下大亂。中山靖王后劉備某日看到一招兵告示,忍不住三聲嘆息。被身后的本地屠戶張飛見到,就厲聲問其故。劉備見這個人相貌不俗,就相互介紹并且說出了嘆息的原由。張飛一聽此人出生不俗,談吐間也相當投契,就拉著去酒館準備邊吃邊說。
正到門口,又遇一人嚷著急切投軍。被劉、張聽到,于是劉備邀請他一起來喝酒,三人越談越投契,結果就一起去張飛家后面桃園結為異性兄弟,按長幼,劉備成了大哥,關羽做了老二,張飛為老三。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8
溫酒斬華雄講的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故事。在汜水關前,各路諸侯豪杰大戰華雄未果,袁術恐先鋒孫堅立下頭功不發糧草,以至孫文臺兵敗汜水關。
大將祖茂被華雄所斬,之后袁紹問誰人可斬了華雄,于是關羽主動請纓。但因為身份低微而受到袁術的恥笑,說:“一個小小的.馬弓手也敢口出狂言。”
曹操覺得他是英雄,說:“此人長相非凡,旁人焉知其為馬弓手?”于是遞給關羽溫酒一杯說:“將軍且飲了此杯以壯膽氣”,關羽卻道:“待我斬了華雄后再飲未遲!”于是拍刀上馬頃刻提了華雄首級回營,此時酒且尚溫!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29
曹植是曹操第三個兒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學熏陶,有非凡的文學才華。曹操曾幾次打算把他立為魏世子,繼承自己的事業。
曹操第二個兒子曹丕一心想當魏世子,一些擁護他的人一再在曹操面前說他的好話,最后終于促使曹操改變主意,立曹丕為魏世 子。
為了穩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想盡方法使曹操對曹植反感。曹植生性隨便,不注意遵守禁令,幾次遭到曹操處罰,從而沒有機會使曹 操改變對他的看法。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繼任丞相。 就在這一年,曹丕廢獻帝自立為帝(即魏文帝)。
曹丕稱帝后,借口曹植在父喪期間禮儀不當,把他拿下問罪。這罪犯得很重,當時要被處死。在審問的時候,曹丕指責他仗自己有才學,故意蔑視禮法,接著說:“父親在世時,常夸你的詩文,我一直懷疑有人為你代筆。今天限你六步成詩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問你死罪!”
曹植點點頭,說:“請皇上賜題。”
“就以兄弟為題,但不許出現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付,便邁開腳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德寂以為計。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幾句詩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來豆梗當柴燒。豆梗在鍋下呼呼燃燒,豆子在鍋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倆都是一條根上長出來的',為什么這樣狠心地煮我不輕饒?”
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丕聽了,羞愧難當,免去了他的死罪,將他貶為安鄉侯,曹植七步成詩的事很快傳開,人們也因此而稱贊他有“七步之才”。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0
東漢末年,那時候天下大亂。為了統一天下,平定不服從統治的諸侯,丞相曹操長年領兵討伐諸侯。
這年,曹操準備討伐張繡,可是又怕袁紹趁他出外討伐,乘虛攻打許都。想攻打袁紹,又有張繡、劉表牽制,所以左思右想,舉棋不定。這時謀士郭嘉獻計:主公不如命徐州劉備為左將軍,呂布為車騎將軍,然后下旨讓二人北拒袁紹,主公再率兵南伐張繡、劉表。曹操說:好計好計,就按奉孝說的辦。
于是,曹操統兵15萬討伐張繡。時值盛夏三伏天,驕陽如火,天干氣燥,行軍路上都是荒山野嶺,遠離水源,找不到一滴水。兵士們個個都渴得有氣無力,垂頭喪氣,隊伍漸漸七零八落,行軍速度越來越慢。
曹操騎在馬上,看到這幅情景,心中憂慮,皺著眉頭,忽然心生一計。只聽他拿令旗指著前方說:將士們,堅持一會兒,再往前面走一段路,就有一大片梅子林,綠茵茵的`樹上結滿了青梅,又甜又酸,吃到嘴里可以解渴。快點走啊!
兵士們一聽,腮幫都酸了,嘴里立刻涌出了唾沫,頓時個個精神抖擻,走得飛快,及時到達了戰場,贏得了寶貴的作戰時間。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1
官渡之戰爆發在公元220年,是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中,曹操與袁紹爭奪中原地區的關鍵性一仗。通過這次戰役,曹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打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
袁紹是當時顯赫一時的大世族豪強勢力,于公元199年,大體上統一了河北。曹操當時控制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大體上統一了河南。于是,袁紹和曹操之間的大規模兼并戰爭爆發了。
公元199年春,袁紹調兵十萬,進攻黎陽,準備一舉攻下許昌,消滅曹操。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抗擊袁紹。曹操親自率兵,打敗了與袁紹聯合的劉備,俘虜了他的'妻子,又迫使劉備的大將關羽投降,從而解除了后顧之憂。這以后,曹操迅速移兵官渡,準備迎擊袁紹。
公元220年8月,袁紹進軍官渡。袁軍依河丘屯營,東西達幾十里,曹軍也立營相拒。打了幾仗,曹軍不利,堅壁不出。袁軍筑樓臺,堆土山,居高臨下攻打曹營,結果曹操用霹靂車擊破了袁軍樓臺。袁軍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又挖道一直通向曹營,曹操針鋒相對,在營外挖深溝以防御。就這樣,雙方大軍在官渡相持了好幾個月。
曹軍轉機終于來到了。同年10月,袁紹派大將淳于瓊帶兵一萬多人押送軍糧,駐在大營以北四十里處。此時袁紹未能采納謀士許攸、大將沮授的建議,結果袁軍內部眾叛親離。許攸投降了曹操,將袁紹的情況告訴給了曹操,并建議他偷襲故市、烏巢,燒掉袁紹軍糧,以此置袁紹于死地。曹操聽后非常高興,認為這是出奇制勝的好機會。他調兵遣將,并親率五千輕兵,假冒袁軍,讓戰馬口銜橫杖,軍士每人抱一捆干柴,連夜抄小道行進。天將亮,曹軍已到烏巢,包圍了袁軍,焚燒了軍糧,袁軍大亂,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最后,袁紹和他的兒子袁譚僅帶八百騎兵逃回河北。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2
東漢時期的荊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廣東、廣西、貴州的部分,據《后漢書·郡國志》記載,當時的荊州分為七個郡,以長江為界,南陽郡在江北,南郡、江夏郡大部在江北,兩郡的其余部分和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四郡在江南。公元200年,在北方站不住腳跟的劉備投奔了荊州軍閥劉表,被安置在南陽郡的新野縣,長期寄人籬下。
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劉表驚死,次子劉琮投降。
劉備只得撤往南郡的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在當陽長坂被曹操的騎兵追及,劉備倉皇南逃,一直退到了江夏郡的夏口(今湖北武昌),和劉表的長子劉琦合兵一處,水陸之軍大約兩萬,這就是他的全部家底。在隨后的'赤壁大戰中,窮途末路的劉備和江東的聯合起來,以少勝多,擊敗曹操。曹操一路敗逃,孫劉聯軍窮追不舍,從江夏直追到南郡。
此時,荊州七郡的形勢是:曹操仍據南陽全郡和江夏一小部,劉備占有江夏、南郡的江南部分,攻占了江夏的江北剩余部分,并在南郡的江北部分同曹軍展開拉鋸戰,江南四郡則抱觀望態度。在三國尚未出現的時候,三方先在荊州搞了個小三國。
劉備是赤壁大戰最大的收益者和戰后最大的暴發戶。大戰過后的劉備實際上已經和曹軍脫離接觸,利用和曹操在南郡曠日持久大戰的大好時機,他率師南下,攻取了江南四郡,終于有了一塊立足之地。經過一年的血戰,占領了南郡的江北部分,曹操僅領有南郡的襄陽(今湖北襄陽)一地。
這時候,在長江中下游千里戰線上,曹操全面對峙。曹操在赤謚絞Ю螅諼饗叩慕浩皆投叩幕茨狹糲鋁肆礁穌鉸員牛渲兇蚧茨系氖遣苡罱艸齙慕煺帕傘
在張遼的指揮下,在淮南屢戰不利,東西不能兼顧,縮短戰線是唯一的選擇。此時的劉備由于地盤太小,也一籌莫展,他希望能從那里得到南郡的江北部分。此時,的謀士魯肅提出了一個主意:把占有的南郡讓給劉備,讓劉備在西線對付曹操。
這個建議立刻付諸實施,劉備進入江陵后,把行政中心設在了這里。這是一個雙贏的買賣:一方得以收縮兵力,拱衛江浙的核心區域,同時也給了劉備一個人情;劉備雖然不得不再次面對曹操這個讓人頭疼的老對手,但卻得到了南郡大部,尤其是南郡的軍事要塞江陵,東可以抑制的勢力逆江而上,北可以最近距離地威脅中原,向西攻擊益州(今四川、云南、貴州三省)的門戶洞開,實在是太合算了。
難怪曹操聽到這個消息,吃驚得手中的筆都落在了地上。從此,荊州七郡劉備幾乎占其六五,成為當時影響中國的第。這就是劉備借荊州的真相。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3
在屈身曹魏的十余年里,并不是一個什么都沒有做的閑人,在建安五年的時候,孫策去世,孫仲謀作為他的弟弟則順理成章的繼承他哥哥的位子。原來在孫策底下做事的等人將重心轉而放在了孫仲謀身上,一心一意的輔佐他。試想,如果只是一個泛泛之輩,周瑜、張昭這樣的重臣能用心的輔佐他嗎?這也證明了孫仲謀也是一個有才能有謀略的人。擁有一個這樣性格特點的人,能夠在曹魏隱匿差不多十年,這也有說的過去的理由了。
建安二十五年,不是一個老練的軍事家的,成功的鉆了一個大空子,這就是著名的“關羽失荊州”事件,當時,孔明先生讓關羽筑兵荊州決不能失去荊州這塊兵家必爭之地,關羽出兵襲擊曹操軍。千算萬算,沒有人能夠算到,在此時抓住這個好時機襲擊荊州,最后成功的從關羽手中奪下荊州,從此荊州成功被仲謀收入麾下,三分局面由此成定局。正當所有人都要開始準備讓仲謀登基成為一方霸主的時候,仲謀一個人冷靜了,并沒有急急忙忙的坐上龍位,靜靜享受勝利給他帶來的享受,直到建安三十四年,仲謀才稱帝,然后才開始進行遷都和建業。盡管,仲謀的個性不如三國里其他人物的鮮明,而且與其他人物相比之下他性格中甚至還有一絲絲的優柔寡斷,他的“英雄感”也不如其他人物強烈,但正是由于他的這種獨特的性格使得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孫仲謀的能屈能伸不僅表現在“關羽是荊州”這次事件中,更表現在此次事件之后。
在孫仲謀奪取荊州后,襲擊了關羽,并將其“拿下”,這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更讓很多人沒有想通一點是,歷史上的一些大梟豪——曹操、劉備等人,竟然會敗在他們的晚輩孫仲謀手中。但是,在仲謀做出這一系列讓世人震驚的事情后,他還做出了更讓世人大跌眼鏡的事情,那就是向魏求和,主動要求去魏做官,很多人認為傻啊,沒有眼光啊,但其實不然,正是因為孫仲謀這種能屈能伸的性格,這才使得他最后獲得成功走上帝王之位。其實這是孫仲謀的一個謀略而已,仲謀因為成功收入了荊州,這一舉動導致所有人對他虎視眈眈,他為了避免“兩方開工”,所以最后才主動向魏求和,為了更長遠的計謀埋下了一個深深的伏筆,這也正體現了的足智多謀和強大的內心。
如今世人對仲謀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說他個人魅力很大,能夠讓陸遜、周瑜等人對他忠心耿耿,其實忠心這種事,也是靠雙方對彼此的一個信任,作為一個戰場新人,他能夠讓眾多大將在他手下,任他使用,這是因為什么呢?我們不得而知這些大將心中正真的想法,但正是因為他們雙方之間的那種信任,仲謀剛繼承他哥哥的位置的時候,手下的大將哪一個不是比他有謀略有才能,沒有哪一個人遜色于他,但仲謀依舊非常放心的給這些大將很多重要的任務,因為他知道這些大將都對他忠心耿耿。仲謀也確實能夠擔起其兄長之位,但沒有這些大將的輔助,孫仲謀或許就不是史書中所記載的那個孫仲謀了。
孫仲謀年輕時,其品質中大多都是隱忍、有謀略、眼光長遠的特點,但凡是都具有兩面性,人也是如此。晚年的孫仲謀已經不如他年輕時的那般,他性格逐漸變得扭曲起來,猜疑心也越來越重,甚至變得殘暴不堪,與年輕時的他相差甚遠。東吳日后動蕩的政局和衰敗的.情況也和老年性格大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從客觀上分析來說,他確實也沒有他父親孫堅哥哥孫策的軍事敏感度,甚至是說他沒有其兄父獨特的關于軍事方面的才華。
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一個10幾歲就開始自己面對所有事情的少年,無論怎樣這種精神氣魄都是讓人敬佩的。在仲謀稱帝后,他對吳國所做的的一切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不管是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來說,都是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他在位的時候,派人到江南考察,并在此進行大規模的土地開發,他設置了專門從事農業管理的官員,并實施屯田制,讓吳國的農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這些都體現出仲謀優越的政治才華和優秀的治國方針。
盡管孫仲謀不如曹操、劉備等人在性格謀略等方面大方光彩,但其作為一代帝王,也是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最大作用,其性格中的最大的一個特點隱忍,卻也是三國里幾大豪杰中最能夠凸顯出來的。雖然仲謀在歷史上的“戲份”不如其他另外幾位多,也不如另外幾位收到的關注多,但正是因為這樣,孫仲謀這種獨特的氣質讓人無法從他身上轉移注意。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4
赤壁之戰為什么會選擇與劉備聯合?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后討伐。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候爺,在漢朝末年仍然很值錢,劉備雖是皇叔,可在稱帝前最大也只是個將軍,而候爺那叫爵爺,漢朝時沒幾個,當年飛將軍李廣到死都沒封上。曹操自己都不是。雖說漢室衰微,但所有的政令都是出自朝廷之口。并不是皇帝沒本事,朝廷就不行,朝廷仍然很強大,強大就在于,是曹操在主持工作。有了朝廷的冊封,才是正牌的,沒有,就是山寨貨,服你行,不服你,你就自封多大的官也不行。而雖然朝廷是曹操在主持工作,但人家封的官,誰要敢不承認而去討伐對方,那就是跟朝廷過不去,朝廷就可以調集大軍去討伐你。不聽調的,就是反叛,照樣打你。
當年赤壁時東吳是怎么跟曹操打起來的?
劉備在反了曹操以后,曹操說劉備反了朝廷,劉備不承認,劉備說我只是反對曹操的專橫,并不是反對朝廷,我要代表朝廷跟老曹做斗爭。劉備投劉表,劉表是朝廷冊封的荊州牧,劉表收留了劉備。劉備小日子混的不錯,這一呆就是十來年。自己也有些力量了。這期間曹操沒閑著,將西北和東北地區都平定了。然后要南下收拾劉備了。正趕上劉表要玩完,結果家里出事,出現了立嫡方面的問題。劉表的二小子劉琮被他媽和舅保著代替了長子劉琦。這時曹操一看有機會,就以打劉備為名來收劉琮。
小說當中,把劉表說成是個二百五,老好人。實際上,劉表是相當牛逼的。要不劉表身板硬實的時候,曹操怎么不敢來呢?曹操只是認為,劉表并無吞并天下的野心,這是對的。但劉表絕不是個廢物。當年劉表是只身帶著朝廷的委任狀來荊州地區上任的,他剛來時,這里連一個漢朝官軍都沒有,正是他,帶著家奴和委任狀,通過各種文治和武工,將當地豪強和名門以及大批的流寇收為已用,才建立了那么大的基業。當然,他只想做個中興之臣,并無取天下之心,這是對的。
所以,劉表身體好時,劉備在他那里過的很舒服。現在劉表死了,二小劉琮倒沒什么,但當初他媽和他舅要立劉琮時,劉備可是反對過的。所以劉備這下呆的就很難受了。這時曹操來打劉備,劉琮集團正好借這機會除了劉備。小說中說,劉琮集團投降了曹操,交了順表。而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劉琮集團仍是漢朝的官員,而曹操這次來,就是來考察干部的,你劉琮的老爸當年收留了朝廷的叛徒劉備,那時沒功夫搭理你們,現在你老爸死了,荊州是大漢朝的,你劉子想接就接嗎?我來看看,你怎么樣,行不行,再研究繼承的事吧。一是劉琮集團早想除劉備,二來他們沒有實力跟曹操代表的朝廷或是中央作對,三是正好這次討好曹操,獲得朝廷的正式認可是最
不買帳,經過考核,他認為劉琮并不能勝任荊州敀這一官職,就把他給免了,但給了個別的官,讓他到外地上任去了。這下虧大了。但劉備這回直接以新野一縣之力對抗朝廷,怎么可能?打了幾次,仍然不行,就退了。以前就打過。劉備這十幾年也不是一點事沒有,之前曹操來打過劉備的,劉備用計火燒了夏候敦的,不過后來把這事記到孔明的.功勞上了,但實際上那時小孔明還太小,才十幾歲,在家讀書呢,沒他什么事。
但這次不行了,劉備不準備再打了,直接走人哪。但當地民眾對劉備有感情。劉備這個人挺厚道的,被人稱為“大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樣一句千古名言就是他教導自己的子女和臣下是說的。當初確實非常有名望。所以劉備為了自己的名聲,沒有扔下群眾,而是帶群眾一起轉移。他們準備前往夏口投奔劉琦。
因為劉琦當年為了躲避弟弟和后母的加害,自己要求來鎮守夏口,遠離了家門。這為劉備也留了一手。但是,投了劉琦,劉琦當時也沒有能力跟曹操相對抗啊,怎么辦?孔明同志想到了東吳。
當然,這不是他才想到的,隆中對時就想到了。于是他去找。也是漢朝的臣哪,人家曹操是中央主持工作的首輔大臣,代表中央傳達指示,這次來,抓劉備是一方面,是南巡,北方的反對曹操的勢力都被消滅了,南邊的劉表雖沒有反對過,但收留了劉備,也是一罪,現在把他的繼承人趕跑了,雖未反對過曹操的中央,但他哥那時很壞,帶走了傳國玉璽,也是有罪的。
所以曹操這次來,安定了荊州以后,就要來東吳考察干部,你能不能繼承你哥哥孫策的職位,還得朝廷開會研究才行,開會前得先考核你。但曹操在荊州做的有點急了,劉琮的下場讓很是擔心,而這正給了孔明和劉備一個機會。
孔明來東吳,陳述了歷害,要求跟劉備一起對抗曹操,不要聽他的擺布,不承認這個朝廷。很猶豫,一是曹操目前尚未明確表示就不能接孫策的位,二是也沒有實力跟曹操的中央政府對抗。基本所有大臣都反對跟中央翻臉,要求不要接納劉備,劉備不過是一個朝廷的叛徒,是喪門星,接收了他,就等于反對朝廷,這事不能干,應接曹操來,把委任狀先拿到手再說。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5
曹操出兵壽春,轉戰徐州,敗袁術,殺呂布,官封中郎將、關內侯,威權更盛。獻帝不甘心受控制,在衣帶中放入詔書,令董承設計除掉曹操。劉備這時正依附曹操,也參與了預謀。
為防曹操謀害,劉備于后園種菜,以為韜晦之計。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請劉備在小亭對飲,論天下英雄只有劉備和他兩人。劉備聽聞一驚,將筷子掉落在地上。
幸好當時雷聲乍起,劉備急中生智,沉著地俯身拾筷,說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飾了過去。
曹操認為劉備是個胸無大志,膽小如鼠的庸人,從此再也不疑劉備了。不久,劉備就以截擊袁術為名脫離了曹操。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6
孫權見關羽實在無禮就決定趁關羽和曹軍交戰的機會,奪回荊州。他的'大將呂蒙把戰士化裝成商人的模樣,騙過了關羽的江邊守軍,順利渡江,趁關羽毫無防備,突襲烽火臺,沒傷一兵一卒就占領了荊州。
在呂蒙渡江的同時,曹操派大將徐晃帶大隊人馬攻打關羽。徐晃的兵比關羽多,他把關羽包圍起來。關羽受到孫、曹兩軍夾擊,敗走麥城。
這時,呂蒙又把麥城緊緊圍住,麥城糧絕,關羽和關平乘夜突圍,中伏被孫權所擒,因不肯投降,父子遇害。從此,荊州歸了東吳。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7
孫權因西蜀拒絕交還荊州,非常憤恨,與曹操結盟,共圖荊州。關羽得訊,起兵突襲襄陽,殺敗曹仁,乘勝進攻樊城。
曹操忙命大將于禁、龐德前去增援。關羽得信,親自披掛前去迎敵。
不料中了龐德的箭。后見襄江水勢洶猛,水淹七軍之計,油然而生。
就在一天夜里,風雨大作,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涌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
關羽帶大軍沖殺而來,于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羽。龐德被生擒。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8
赤壁之戰曹軍大敗,所剩三百人馬,跟隨曹操向華容道退去。關羽領一支人馬欄住去路。
曹操見了,只得央求關羽說:"我今天無路可走了,望將軍看在我們往日的情份上,給我留一條活路!"關羽說:"你的'恩情我已報答,今天不能為私情誤了國家大事。"
曹操說:"將軍還記得過五關斬六將嗎?"關羽聽了,心中暗想,如果不是曹操關照,我闖過五關也保不住性命。關羽是個重義之人,擺手讓曹操他們過去,曹操終于保住了性命。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39
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中國正處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期,其中魏國占據北方,蜀國占據西南方,吳國占據南方。有一次,魏國派出大軍,從水路攻打地處長江邊上的吳國。不多久,魏軍就進發到離吳國不遠的地方,在水邊扎下營地,伺機攻打。
吳國的元帥周瑜,在研究了魏軍的情形后,決定用弓箭來防守來犯之敵。可是怎么在較短時間內造出作戰所必需的十萬枝箭呢?回為根據當時吳國的工匠情況,要造出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時間,而這對于吳國的防守來說,顯然是時間太長了。
當時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正好出訪吳國。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周瑜于是向他請教怎樣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諸葛亮對周瑜說,三天時間就可以了。大家都認為諸葛亮是在說大話,但是諸葛亮卻寫下了軍令狀,如果到時完不成任務,就會被斬首。諸葛亮接受任務后,并不著急。他向吳國的大臣魯肅說,要造這么多箭,用普通的辦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著,諸葛亮讓魯肅為他準備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為幔,并插滿草,諸葛亮并一再要求魯肅為他的計謀保密。魯肅為諸葛亮準備好船和其它必需的東西,可是并不知道其中的奧秘。
諸葛亮說三天時間就能備好十萬支箭,可是第一天并不見到他有什么動靜,而第二天還是這樣,第三天馬上就要到了,一支箭也沒有見到,這時大家都為諸葛亮捏一把汗,如果到時候沒有完成任務,諸葛亮就沒命了。第三天半夜時分,諸葛亮悄悄地把魯肅請到一只小船中,魯肅問:“你請我來干什么?”諸葛亮說:“請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魯肅大惑不解地問:“到哪里去取?”諸葛亮笑笑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于是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長繩子連接在一起,向魏軍的宿營地進發。
當天夜里,大霧漫天,水上的霧氣更是伸手不見五指。霧越大,諸葛亮越是命令船隊快速前進。到船隊接近魏軍營地時,諸葛亮命令把船隊一字排開,然后命令軍士在船上擂鼓吶喊。魯肅嚇壞了,然后對諸葛亮說:“我們只有二十條小船,三百余士兵,萬一魏兵打來,我們必死無疑了”.諸葛亮卻笑著說:“我敢肯定魏兵不會在大霧中出兵的,我們只管在船里喝酒好了。”
再說魏軍營中,聽到擂鼓吶喊聲,主帥曹操連忙召集大將商議對策。最后決定,因為長江上濃霧重重,不知道敵人的具體情況,所以派水軍弓箭手亂箭射擊,以防敵軍登陸。于是魏軍派出約一萬名弓箭手趕到江邊,朝著有吶喊聲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時間,箭象雨點一樣飛向諸葛亮的船隊,不一會兒,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滿了箭。這時候,諸葛亮命令船隊掉轉身,把沒有受箭的一側面向魏軍,很快上面也扎滿了箭。諸葛亮估計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隊迅速返回,這時大霧也漸漸開始散去,等魏軍弄清楚發生的事情時,懊悔極了。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0
三國時期,劉備派老將黃忠率兵去襲擊曹操的糧草大軍,被曹操包圍,趙云前去解圍,被曹操追殺,三國演義經典偃旗息鼓的故事。趙云兵少勢弱,他敞開營門,偃旗息鼓,只身站在營門口,曹操怕中計就撤退,被趙云的士兵伏擊,趙云趁機追擊,把曹軍打得大敗。
據《三國志》載,劉備在汝南吃了曹操敗仗,兵不足千。他接受部將孫乾建議,暫投荊州刺史劉表。劉表是劉備的同宗,馬上分撥宅院,妥善安置,待劉備很厚。
一天,劉表與劉備飲酒聊天,兩個人正談得高興,突然劉備臉色發暗,潸然流下淚來。劉表好生詫異,忙問何故。劉備長嘆一聲,說道:“備往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騎,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劉備所說的.“髀”,即大腿。他的意思是:我往常天天騎馬,大腿上的肉都消瘦掉了;如今我很長時間不騎馬了,大腿上的肉又重新長了出來。想想匆匆的光陰空空過去,轉眼我就要老啦,可那遠大事業毫無成就,所以感到很悲傷!
這個典故如此產生了:“髀肉復生”、“髀肉重生”、“拊髀興嗟”三個成語。用來對長期賦閑,終日飽食,無所事事,毫無成績可言形跡的興嘆。 想來,現實當中此等現象又豈不比比皆是呢,當然各個所處境地不同,所對情景不同,固然難消差異。但都要呼吸,要吃飯,要勞作,要交往,要盡孝父母,要生兒育女,要報效國家,凡是種種,何不保持向上心緒,何不奮力向上攀登呢!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1
超群絕倫的故事
關羽,字云長,河東解縣(今屬山西)人,三國時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其余四將為張飛、趙云、黃忠、馬超)。長期以來,統治階級對他加以神化,尊為“關公”、“關帝”。
關羽英勇善戰,武藝超群,立下許多戰功。他曾斬殺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和文丑,闖過曹操的'五個關口,殺死曹操的六員戰將。關羽對蜀主劉備赤膽忠心,深受劉備重用。但是,關羽的致命弱點是缺乏政治謀略,驕傲自大,瞧不起別人。
公元214年,劉備率兵攻打四川,派關羽鎮守荊州。關羽聽說諸葛亮在四川用計收降了勇將馬超,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的才能可以與誰相比。諸葛亮很了解關羽不服氣的心思,便寫信回答說:“馬超文武雙全,勇猛過人,一代英杰,可與漢初大將黥布、彭越之輩相比,可與張飛并駕齊驅,但卻不能與你相提并論,不如你這樣超出眾人,無人可比。”
關羽看完諸葛亮的復信后,非常高興,當場就把書信展現給賓客們觀看。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2
如魚得水的故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為實現統一天下的宏愿,特意拜訪隱居的諸葛亮,請他出山。他連去了兩次都未能見著,第三次去,才見了面。
劉備說明來意,暢談了自己的宏圖大志。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奪取荊州、益州,東聯孫權,北伐曹操的戰略方針。劉備聽后大喜,于是拜孔明為軍師。
孔明竭力地輔佐劉備,而劉備對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卻引起了關羽、張飛等將領的不悅。他們不時在劉備面前,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張飛,更是滿腹牢騷。劉備耐心地作了解釋,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魚,把孔明比做水,反復說明,孔明的才識與膽略,對自己完成奪取天下大業之重要。他說:“我劉備有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說了。” 以后,劉備在孔明的輔佐下,東聯北伐,占荊州,取益州,軍事上節節勝利,勢力不斷擴大,最終與魏、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故事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成語“如魚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3
六出祁山的故事
祁山,東起鹽官,西至大堡子山,橫臥在禮縣西漢水北側,綿延25公里,扼隴蜀咽喉,控南北要沖,是三國時蜀魏相爭的古戰場。祁山堡武侯祠距禮縣縣城25公里,塑有諸葛武侯神像,名人題寫的匾額條幅氣勢恢宏,警句炙口,書藝精道。
三國時,魏、蜀爭相掠奪隴南人口。曹操先后掠奪、遷移隴南人口30多萬入居關中,僑置武都郡于扶風郡美陽,又移至興平縣小槐里。諸葛亮亦遷移西縣人口1000余家還居漢中。后又有武都王苻健率眾入蜀,蜀將張尉往迎,安置于昭化之白水,而隴南為蜀所有,武都、陰平2郡仍存,屬益州。所以,三國時,魏蜀各有一武都郡,魏之武都郡在關中小槐里,蜀之武都郡治下辨。另外,又于今禮縣東北置祁山縣,亦屬武都郡。
三國時期,蜀諸葛亮為奪取關中,進圖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對魏軍進攻作戰。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諸葛亮統軍10萬,進駐漢中,圖謀攻魏。次年春,諸葛亮率軍出祁山(今甘肅東南部西漢水北岸地區)。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歸屬蜀。魏明帝震恐,親赴長安(今西安)督戰。當蜀軍在街亭與魏軍交戰時,前鋒馬謖擅自改變部署,棄城守山,被張郃乘勢困敗,失去要地。諸葛亮因初戰受挫,失去前進的.依托,乃退兵漢中,斬馬謖,整治蜀軍。同年十二月,諸葛亮統軍數萬再度攻魏,出散關圍陳倉(今陜西寶雞境),攻城二十余日不下,糧盡還師。諸葛亮為孤立祁山魏軍,并開辟軍資來源,于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奪回武都、陰平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撫羌人。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軍四出祁山。魏大將軍司馬懿督軍迎擊。諸葛亮于上 邽(今甘肅天水)擊敗魏軍,搶收小麥,充實軍糧后撤回祁山。魏將急躁,率軍尾隨追擊。待魏軍逼近時,諸葛亮五出祁山,殲敵3000人,司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當諸葛亮率部乘勝追擊魏軍時,中都護李嚴假傳撤軍圣旨,只得退軍,于木門(今甘肅天水南)設伏張郃后,還師漢中。經過3年休養生息,諸葛亮于建興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軍10萬,與魏軍20萬對峙與渭水南。諸葛亮數次挑戰,但司馬懿卻率部渡過渭水,背水筑壘拒守。諸葛亮識破司馬懿以逸待勞的陰謀,進駐五丈原。這樣,魏、蜀兩軍相持4個多月。八月,諸葛亮病故在軍中,最后蜀軍還師漢中。諸葛亮六出祁山,長達7年之久,雖苦心籌謀,但最終因國力不濟等原因,以致師勞而功微。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4
吳下阿蒙的故事
三國時,吳國有位將領,名叫呂蒙。他一直跟隨孫權南征北戰,為東吳的建國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位呂蒙不愧為英勇的戰將,然而,自小未曾讀書,所以,文墨沒有,行事粗魯,又全不懂禮儀文飾。大家都呢稱他為“吳下阿蒙”。
一次,孫權與呂蒙在一起時,孫權說:“呂將軍,你現在與我一起執掌國家大政,應該多讀點書,學點歷史和文化知識,這樣才好。”
呂蒙一聽,馬上說:“我一天軍務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讀書?以前,我不讀書,不是照樣帶兵打仗嗎?”
孫權笑著回答:“要說忙,你不會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來,就抽空讀了《史記》、《漢書》和各種兵書。
“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帶兵打仗經常都忘不了讀書,越老越喜歡看書。東漢的開國之君劉秀,時常手不離書,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
“要說讀書與不讀書,那可大不一樣。書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聰明;書中的歷史經驗教訓,可給人啟示警惕。我治國理政,許多都是從書中受到教育啟發的。”
聽了孫權的'這一番話,呂蒙才知讀書的重要,從此以后,每天軍務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時間來讀書。他還聘請了二位文士,來指導他讀書。
開始讀書時,呂蒙倒沒什么特別感受。漸漸地,呂蒙讀出味來,眼界不斷開闊,思路日益活泛,才發覺自己以前的許多愚昧無知。于是,越讀越有味,后來竟成為一位飽學之士。
周瑜去世后,孫權任命魯肅為大都督。這位魯肅是吳國一位名士,學問淵博,讀書破萬卷。他與呂蒙都在周瑜手下做過事,常戲謔呂蒙,“吳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
一次,魯肅到呂蒙的駐軍去巡視。空閑時,呂蒙主動與他談起學問來,魯肅大感意外。開初,呂蒙是以請教者的身份與魯肅交談;不一會,呂蒙提了幾個問題,魯肅都答不上來;后來,魯肅只有聽呂蒙一個人講的份了。”
聽完呂蒙高談闊論,引經據典,魯肅十分驚嘆地說:“想不到你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學富五車了!本人敬服萬分!”
魯肅去世前,推薦呂蒙接替了他的職務,深受孫權的器重。
東吳自立國后,一直想奪回關羽鎮守的荊州,但一直沒有成功。而荊州一日不奪回,就對東吳有一天威脅。
呂蒙當上統帥后,一面采取各種軍事步驟,一面聯合魏國,終于使一代名將關羽敗走麥城,奪回了荊州。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5
斷頭將軍的故事
東漢末年,劉備采納了諸葛亮制定的三分天下的策略,于是派關羽留守荊州,其余所有人馬往西川進發。
諸葛亮命張飛率領一萬精兵從大路進取巴州雄城。張飛臨行前,諸葛亮囑咐他說:“西川豪杰云集,你切記不可輕敵啊!而且一路上要約束士兵,不可騷擾老百姓。”
張飛領取了命令,率軍向西開往雄城。張飛勇猛善戰,一路所向披靡,沒有遇到什么大的麻煩,徑直到達了巴郡。
巴郡太守是一名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名叫嚴顏。此人武藝高強,勇猛善戰,雖然現在年事已高,但仍精力過人。他知道張飛很厲害,而自己的兵馬卻很少,于是不得不下令士兵堅守城池,不出來應戰。
張飛見嚴顏既不肯投降,又不肯出城應戰,急得是暴跳如雷。天天命人去城門前挑戰,可是嚴顏就是不出城門半步。
張飛雖說是個出了名的`猛將,脾氣暴躁,向來缺少計謀,可也總有粗中有細的時候。他見嚴顏死守城池就是不出城應戰,于是靈機一動,計上心頭。他讓一名士兵喬裝成自己的模樣,帶領一隊人馬在夜間從小路攻城,并故意把這個消息泄露出去,讓嚴顏知道。而自己則在營中留守,布下埋伏,等嚴顏來劫營。
嚴顏果然上當了,他截獲消息后,便帶人馬到張飛的營寨來劫營,結果被張飛生擒。
張飛攻占了巴郡,命手下把嚴顏押上來。張飛大聲喝道:“大將軍到來,你為什么不投降,還敢抵抗?”
嚴顏毫不畏懼,正言道:“你們毫無道理,侵占我們的州郡還要我們投降。沒門!我們巴郡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聽了更加憤怒了,便命令士兵將嚴顏拖出去斬首。嚴顏面對死亡,面不改色,冷笑著對張飛說:“砍頭盡管砍就是了,發什么火呀!”
張飛見嚴顏視死如歸,是真英雄,心中頓時起了敬佩之心,而那股怒火也消然無存了。他趕緊走到嚴顏面前,親自為嚴顏解去了身上的繩索,并將嚴顏扶到了正位上坐下,自己倒身下拜,說:“老英雄真是豪杰之士!剛才我對您多有冒犯,還請老英雄恕罪!”
嚴顏見張飛也是個耿直重義氣的血性漢子,也很感動,便歸順了張飛。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6
第一回桃園三結義
東漢未年,朝政的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愿與劉備共同千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后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第一回曹操欺父
因曹操不喜歡學習,曹叔父不喜歡曹操,常常到其父面前告賬,一日,曹操看見叔父迎面走來,故意倒地,怪象百出,叔父見狀忙去找其父,說曹操云云,其父忙來看看,結果,什么事沒有,父親問怎么回事,曹說:只因叔父不喜歡,故意告刁狀,從此以后,父親不再聽叔父說的了,曹操更加我行我素。
第二回張飛怒鞭督郵
因為劉備討黃巾有功,當上了縣尉,不久,督郵來了,很是瞧不起劉備,問起劉備的家世,劉備說是中山靖王之后,督郵說劉備冒充帝胄,侍從告訴劉備督郵發怒是一位沒有賄賂給他,劉備說自從上任以來沒有拿過百姓的東西,沒有錢給他,于是督郵真的發怒了,后來張飛喝了幾杯悶酒,騎著馬出來,看見幾個來人跪在縣衙口,問清楚了愿意,張飛很是生氣,就沖進去把督郵抓了出來綁在縣衙門口一個柱子上,扯下柳條來打,打斷了好幾根。
第四回曹操獻刀
董卓專權,朝廷重臣議論如何除掉他。曹操借王允寶刀,說要假意獻給董卓希望乘機刺殺董他,王允給了他刀。曹操藏刀來到董府,等到一旁伺候的呂布走后,與說些閑話,乘董卓不耐煩倒向床上時拔刀企圖行刺,被董卓從鏡子中發現。曹操忙撒謊說是來獻刀的,然后把刀呈給董卓,自己急急忙忙逃跑了。董卓醒悟曹操來意,急忙命人捉拿曹操。
第五回曹操誤殺呂伯奢
曹操刺殺董卓事敗逃跑,途中經過他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住處,呂伯奢留曹操住一晚,當夜,呂伯奢出去買酒,吩咐家人殺豬來款待曹操。曹操半夜聽到磨刀聲,并聽到呂家人說“先綁了再殺”.曹操生疑,以為呂伯奢要加害于他。于是持刀沖出,將呂全家殺光!后看到廚房里綁著一頭豬準備宰殺,才知道誤殺好人。曹操離開呂家,途中碰見呂伯奢買酒回來,呂伯奢說已經吩咐家人殺豬設酒來款待曹操,為何這么快就要走了。沒想到曹操竟然舉刀將呂伯奢殺掉。同行的.陳宮怪他非常沒有義氣。曹操說,寧可我辜負了天下的人,也不能讓天下人辜負我。陳宮愕然。于是陳宮就去投靠了張繡。
第五回關羽溫酒斬華雄
三國時期,董卓專政曹操聯合袁紹、公孫瓚、孫堅等人,討伐董卓,董卓派華雄強去應戰,袁紹等人的手下都被打敗了,這是關云長提刀請戰,曹操說喝碗酒再去,云長說回來再喝,翼德為他擊鼓,把華雄的人頭提回來時酒剛剛溫。
第十七回曹操割發代首
莊稼大收之際,有戰士不懂愛護,隨意踩踏。為保護莊稼,曹操下令戰士不許踐踏莊稼,違者斬。此后情況好轉,莊稼很好。一次,曹操在經過麥地時因戰馬受到驚嚇跑進麥田踩壞了麥子。曹操要執行軍令,割首謝罪,但因眾將勸說且顧慮到大局,決定割發代首。
第二十回曹操煮酒論英雄
話說曹操約劉備喝酒,當時是冬天,酒正在煮著,曹說天下可以稱上英雄的只是4人,袁紹,孫權,他自己,還有劉備,當時劉備聽了這個話,嚇得杯子都掉到地上去了,其實曹操這么說就是為了要試探劉備是不是真的有野心。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7
張飛長板橋嚇退曹軍
建安十三年七月,劉表新死,曹操率軍五十萬南征荊州,劉表次子劉琮襲職,降了曹操。
曹操攻劉備,劉備不愿誘殺劉宗以奪取荊州,棄新野而移兵樊城。后又棄樊城往襄陽撤退,百姓隨其同行。
眾人勸劉備齊民先行,劉備不肯。來到襄陽城下,劉宗拒絕劉備入城,劉備無法治好前往江陵。
行進途中,曹軍殺來,沖散了劉備隊伍,趙云七進七出救下阿斗,張飛在長板橋斷后。
張飛叫隨從的`二十余個騎兵在馬尾上拴上樹枝,往來奔跑,沖起塵霧,使曹軍莫知虛實而不敢輕進。
張飛立馬橋頭,面對橋西的曹軍,發出三聲巨雷般的大吼,嚇死了夏侯杰,一時亂了曹軍陣腳。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得劉備在關羽、諸葛亮的接應下退入江夏。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8
蔣干中計
周瑜在三江口初敗曹軍,曹操派蔣干勸周瑜投降。周瑜設下群英會款待這位舊友,大談東吳兵強糧足的情況,讓蔣干無法陳述勸降之意。
晚上,周瑜又邀蔣干入帳共寢,故意將假造的.曹操水軍都督私通東吳的信件讓蔣干得知。
蔣干中計,回去報告曹操,殺了深得水軍之妙的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出去了水路進攻的一大障礙。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49
劉備攜民渡江
劉備、諸葛亮在新野大敗曹軍之后,移駐在樊城。曹操為了報仇,分兵八路,親自率領,殺奔樊城而來。
曹軍勢大,劉備兵微將寡,樊城池淺城薄,諸葛亮料定抵擋不住,便勸劉備放棄樊城,渡過漢水,往襄陽退去。劉備不忍拋棄跟隨多時的百姓,就派人在城中遍告:“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隨者,可一同過江。”
城中百姓,皆寧死相隨。劉備令關羽在江邊整頓船只。百姓拖家帶口,扶老攜幼、號泣而行,兩岸哭聲不絕。
劉備在船上見此情景,心中悲慟不已,哭道:“為我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還有什么臉面活在世上!”
說罷,就要投江自盡。左右急忙抱住,從人見狀,莫不痛哭。 劉備到了南岸,回顧江北,還有無數未渡江的百姓望南招手呼號。
劉備急令關羽催船速去渡百姓過江。直到百姓將要渡完,方才上馬離去。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50
赤壁大戰之前,周瑜苦思破曹之計。一日深夜,老將黃蓋來到帳中,商議破曹以火攻為好。周瑜說:"我也這樣想,所以才留下假投降的蔡氏兄弟,只是無人去曹營詐降。"黃蓋自告奮勇,甘愿領此重任。
當夜二人定下"苦肉計"。第二天,周瑜傳各路將軍帳下議事,命大將們各領三個月糧草,準備抗敵。黃蓋反對說:"不用三個月,如果這個月能破敵就破,不能破敵,早點投降!
"周瑜聽后大怒道:"我奉命督軍破敵,你敢動搖軍心,推出去斬了。"黃蓋驕傲地說:"我是東吳三世重臣,南征北伐時,你還不知在哪呢?"在場的將領們跪下替黃蓋求情。
周瑜狠狠地說:"看在眾將面上,饒你不死,打一百軍棍!"武士們把黃蓋推倒在地,沒打到五十下,已皮開肉綻,鮮血直流,幾次暈死過去。黃蓋的好友闞澤,根據周瑜的安排,帶著黃蓋早已寫好的投降書前去詐降。
不久,曹操又接到蔡氏兄弟的密信,說只要見到插有青牙旗的船只就是黃蓋來投降了。結果在赤壁一戰中,黃蓋引火船沖入曹營,大江之上一片通紅,把曹操用鐵鏈連起來的`幾千條戰船燒成灰燼。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51
馬超、韓遂統率20萬大軍,直抵關中重地長安。長安郡守鐘繇一面布軍抵御,一面向曹操報警。當西涼兵先鋒馬岱率15000眾搶先到達時,不到一個回合,鐘繇就大敗而逃,率眾退保長安城。
馬超等遂指揮大軍將長安團團圍定。因為長安乃西漢舊都,城固壕深,易守難攻。所以,西涼兵雖經10余日攻戰,仍未能破城。在這種情況下,馬超的部將龐德分析說:“長安城中多是鹽堿地,不僅水不堪飲用,城內亦缺少柴草。大軍已圍困了十余日,城內軍民俱已缺水少柴,不如暫且退軍。”他主張馬超改變長圍硬攻的打法,并獻上取城之計。
馬超一聽大喜,立即揮軍撤退。對西涼之軍的突然退去,鐘繇擔心有詐,他派人哨探,見馬超大軍果然已經遠去,這才放心。他下令大開城門,準許被圍10余日的`軍民出城打柴取水。一連5天,城門大開。人來人往,熱鬧非常。到第五天,馬超大軍復來,受驚的軍民又蜂擁奔入城內。鐘繇仍關閉城門,堅守不出。
當夜,在鐘繇之弟鐘進把守的西門內,約摸三更時分,突然火起。鐘進急忙救火時,猛聽大喝一聲:“龐德在此!”他在措手不及中,被龐德一刀殺死。接著,龐德打開城門,馬超、韓遂等的兵馬殺入城中。慌亂之中,鐘繇棄城從東門逃走,馬超、韓遂等遂輕取長安。龐德此計是根據城中極端缺水少柴的實情,以撤軍的方式麻痹鐘繇,然后雜于入城的軍民之中,混入城內,從內部下手,內外結合,拿下長安城。在中國漫長而豐富的戰爭史上,在奪取城池的斗爭中,這種計謀曾被多次而成功地使用過,其影響是十分廣泛的。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52
孔明一紙救江東
當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準備再次興兵進犯江東。但是,他又擔心西涼州的鎮東將軍馬騰,會乘機襲取空虛的許都。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涼州,以朝廷的名義給馬騰加以征南將軍的頭銜,命令他隨軍討伐孫權。于是,馬騰帶領次子馬休、馬鐵及5000西涼兵卒應召來到許昌城下。不久,西涼兵被曹操消滅,馬騰父子三人也慘遭殺害。此后,曹操自認為解除了后顧之憂,即時起兵30萬,直撲江東。
江東聞報之后,立即讓魯肅派使者西上荊州,向劉備求援。諸葛亮看罷江東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對劉備說:“既不用動江南之兵,也不用動荊州之兵,我自有妙計使曹操不敢進兵東南。”他讓使者帶回江東的信中說:“如果曹軍南犯,劉皇叔自有退兵之策。”諸葛亮告訴劉備說:“曹操平生最擔心的就是西涼之兵。
現在曹操殺了馬騰,馬騰長子馬超仍然統領著西涼之眾,曹操的殺父之仇定使馬超刻骨切齒。主公只要修書一封,派人結援馬超,讓馬超興兵入關。這樣一來,曹操豈能兵犯江東?”劉備聞言大喜,立即修書,派使者投送西涼的馬超。
馬超聽說父親和兩個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聲大哭,悲倫倒地。他咬牙切齒,痛罵曹賊。正在此時,劉備的使者持書趕到。馬超拆書一看:劉備在信中除了大罵曹操之外,還回憶了昔日與馬騰同受漢帝密詔、誓誅曹賊的往事和舊情。指出,現在曹操與馬超又結下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深仇。
他建議馬超率西涼之兵以攻曹之右,他統荊、襄之眾以遏曹之前。認為此舉不但曹操可擒、奸黨可滅、大仇可報,而且漢室可以復興。
馬超看罷,立即揮淚復信,打發使者先回,隨后便點起西涼兵馬。正準備進發時,西涼太守韓遂使人請馬超相見。原來韓遂與馬騰是結義兄弟,韓遂與馬超以叔侄相稱。韓遂告訴馬超:曹操派人送來書信,以封西涼侯為誘餌,讓韓遂擒拿馬超。韓遂還向馬超表示:既為叔侄,不忍加害,愿意與馬超一起聯軍進擊曹操,以報仇雪恨。
韓遂殺掉曹操的使者,又征調手下8部兵馬,合自己與馬超共計10部,20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長安。曹操得到關中警報以后,遂放棄南下攻擊孫權的計劃,專力對付關中的馬超、韓遂之軍。諸葛亮一封書信就輕而易舉地制止了曹軍的南下,救了孫權的大駕。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53
空城計后被用于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于己弱而敵強的情況。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素以善于指揮戰爭而著稱。
有一次,魏國得到消息,得知蜀國的戰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萬士兵,就派大將司馬懿率領十幾萬軍隊前去攻打。蜀國得到魏國的軍隊正迅速向西城趕來的情報后,從國王到士兵都非常緊張。以一萬士兵抵擋十幾萬敵人,如以卵擊石,必敗無疑。可是蜀國要從別的地方調集軍隊增援又來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謀的軍師諸葛亮身上。諸葛亮也有些犯難,但嚴峻的形勢又迫使他必須拿出一個應對的辦法來。
諸葛亮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他命令城內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暫時躲避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后大開城門,等候敵人的到來。魏國大將司馬懿不久即帶兵包圍了西城,但令他吃驚的是,本來以為會戒備森嚴的西城卻城門大開,城墻上也看不到一個守衛的士兵,只有一個老頭在城門前掃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時候,就看到城樓上出現一個人,正是他的老對手諸葛亮。只見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預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來,隨即悠揚的音樂從城樓上傳下來。魏國的將士都愣住了,在大軍圍城的危急關頭,蜀國的軍師諸葛亮卻彈起了琴,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面對開著的城門和彈琴的諸葛亮,老奸巨滑的將軍司馬懿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諸葛亮足智多謀,可諸葛亮膽敢大開城門迎候十幾萬大軍,這太出乎他的預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馬。這時,就聽得城樓上傳來的琴聲由舒緩漸漸變得急促起來,仿佛暴風雨就要來臨一般。司馬懿越聽越不對勁,他懷疑這是諸葛亮發出調動軍隊反攻的信號,于是急忙下令他的軍隊撤退。成千上萬的魏軍迅速撤退,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云趕回解圍,最終大勝司馬懿。就這樣,蜀國的西城沒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這就是諸葛亮有名的“空城計”。
這則按語又講了兩個故事。張守圭接替戰死的王君煥,正在修筑城墻,敵兵又突然來襲。城里沒有任何守御的設備,大家驚慌失措。守圭說:“敵眾我寡,又處在城池剛剛破壞之后,光用石頭和弓箭是不對退敵的,應該用計謀。”他讓將士們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飲酒奏樂,若無其事。敵人懷疑城中有備,只有退兵。齊祖鋌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張守圭又多一招:等賊兵以為人走城空,不設警備時,突然命士兵大聲叫喚,更將賊兵搞得糊里糊涂,只得退兵。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54
三姓家奴
呂布本身姓呂,父親早逝,認荊州刺史丁原為義父。丁原待他不薄,倚為股肱。然而,呂布見利忘義,寡情負恩。董卓用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馬,一千兩黃金,數十顆明珠,一條玉帶,便令呂布動了心,殺了丁原,取其首級,投降董卓,拜為義父。天下第一好漢賣身投靠,使奸賊董卓如虎添翼,更加飛揚跋扈起來。
為誅滅董卓,司徒王允抓住這對父子同樣好色的特點,設下連環計,將歌伎貂蟬同時許給董卓和呂布,使父子兩人陷入爭奪美女的圈套。“風儀亭”一折,父子的矛盾加深了。董卓無情,竟向呂布擲戟。而這個呂布,為了一名歌伎,也不惜與義父反目,殺了董卓,奪回貂蟬。這便是“三姓家奴”的真面目。
《三國演義》是一部講仁義的書,劉、關、張是作家羅貫中極力歌頌的.仁義的化身。而呂布,卻是裊情絕義、毫無主見的武夫,是劉、關、張的對立面,作家極力鞭撻的人物。書中,呂布多次被罵為“三姓家奴”。在講究忠孝仁義、崇尚祖宗膜拜的封建社會,這是最為人不齒的事。三英戰呂布時,張飛挺著丈八蛇矛,飛馬大戰:“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這是對呂布的人格最大的羞辱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篇55
董卓自從廢少帝、立獻帝后,變得更加殘暴了,經常濫殺無辜。一日又給司空張溫定了一個謀反罪,命養子呂布砍去其頭顱,百官大驚失色。
晚上,司徒王允獨自在家中后園嘆氣,一位名叫貂蟬的絕色歌伎聽了,忙上前詢問其嘆氣的原因,并表示:“如果有用得到的地方,萬死不辭。”
王允心中頓時有了一個計策,他看了看貂禪,然后說:“想不到漢家天下的安危就在你的手中。”停了一會兒,王允又接著說:“董卓危害朝廷,而呂布作為一員驍勇大將卻認賊作父,他倆有很強的勢力,難以鏟除。不過,他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好色。我想運用連環美人計,將你嫁呂布又獻董卓,讓他們反目成仇,促使呂布殺掉董卓。”
貂蟬說:“大人待我如同親父,我當以死相報!”王允拜謝。
第二天,王允給呂布送去金冠和明珠,呂布親自到王家致謝,王允擺下酒宴款待他。宴會中,王允讓貂蟬為呂布斟酒。呂布見她長得跟貌若天仙,被迷得魂不守舍。王允即提出將貂蟬嫁于他為妾,呂布大喜而去。
過了幾天,王允請董卓到家中赴宴,董卓滿口答應了。席間王允又叫貂蟬載歌載舞,以助酒興。董卓見貂蟬是一個絕色佳人,禁不住連聲贊嘆。王允當即命人備好氈車,將貂蟬送至相府服侍董卓,董卓稱謝不已。
王允親自把董卓送回府中,返回途中,呂布一把揪住他胸襟質問,王允解釋道:“這是董卓太師將小女聘回,給你做媳婦呀。我這里還準備了一些嫁妝,等到小女到你家后即將送上。”
呂布聽了非常高興,忙向他道歉,拜謝而去。
自此,呂布來到相府中打聽消息,卻總是看不見貂蟬人影。實在忍受不住了,便來到堂中,詢問董卓的'侍女。
“太師與新來的小姐正睡在床上,至今未起。”侍女答道。
呂布又驚又怒,偷偷進入董卓臥房后窗窺探。貂蟬正在房內梳頭,見了呂布,便緊鎖眉頭,做出憂愁悲傷的樣子,并用香羅手帕頻頻拭淚。兩人眉目傳情。董卓見了非常生氣,將呂布喝退。以后董卓被貂蟬的美色迷住了,足足有一個月沒有出去了。后偶患小病,貂蟬衣不解帶,曲意伺候。
一天,呂布來到相府向董卓問安。貂蟬在床后探出半身,深情地望著他,然后又不停的流淚。呂布的心都快碎了。董卓見呂布一直盯著貂蟬,忍受不住心中的怒火,斥道:“你敢調戲我的愛妾嗎?”馬上讓手下人將他趕出,并下令:“今后不許到這里來。”
呂布又氣又恨,極不情愿的離去了。董卓后經部下李儒勸說,又派人給呂布送去金帛,并以好言撫慰,但呂布心神恍惚,終日只是想念貂蟬。
一天,董卓病好,入朝議事,呂布執戟相隨。見董卓與獻帝說話,便離宮來到相府,找到貂蟬。貂蟬見了呂布,哭著說道:“自從我見了將軍,就已經對您產生了愛慕之情,能嫁將軍是我的心愿,誰料太師頓生邪念,將我奸污。我已不潔,愿死在將軍面前,以明我愛君之心!”說著就要跳下荷花池,呂布慌忙將她抱住,兩人偎依難分。
董卓在朝不見呂布,心中產生了懷疑,忙向獻帝告辭回府,見呂布與貂蟬抱在一起,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噴發出來,搶了畫戟就要殺呂布,呂布忙逃走。
貂蟬向董卓哭訴道:“呂布調戲我。”董卓發誓要將呂布殺掉。
王允見時機成熟,便埋伏了一些精兵,唆使呂布將董卓殺死。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相關文章:
成長中的故事07-15
成長中的故事08-02
成語中的名人故事05-07
成語中名人故事05-14
成語中的名人故事07-28
生活中陋習的故事10-08
生活中陋習的故事10-08
三國演義中句子賞析08-15
三國演義中的好詞好句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