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釋重負的意思出處及典故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典故吧,典故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還苦于找不到優秀的典故?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釋重負的意思出處及典故,歡迎閱讀與收藏。
【注音】rú shì zhòng fù
【典故】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
《谷梁傳·昭公二十九年》
【釋義】釋:放下;重負:重擔子。象放下重擔那樣輕松。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后的的輕松愉快。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消除緊張的心情
【相近詞】輕裝上陣
【反義詞】如牛負重
【押韻詞】守株待兔、虐人害物、探囊取物、身先朝露、聲振林木、愛莫能助、捷徑窘步、娛耳悅目、無好無惡、膏粱紈袴、......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魯昭公姬稠童心未泯,貪圖享受,視國家大事為兒戲,弄得老百姓很不安寧。他因管季平子與昭伯兩家斗雞的事而激怒了叔孫氏,季孫氏、孟孫氏與叔孫氏三家聯手把魯昭公趕出魯國,史書上寫:“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
【成語示列】姐姐如釋重負似的松了一口氣。
曲波《林海雪原》一
【成語造句】
◎ 安全需要的滿足最多只產生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無論如何它們不能產生象愛的滿足那樣的幸福的熱狂與心向神往,或寧靜、高尚等效果。
◎ 他放下筆,如釋重負地做了個擴胸動作,關上噪聲很大的搖頭電扇,這電扇他已使用了十年,總舍不得掉換。
◎ 自從對心理學發生了興趣以后,對于自己所做的夢,總喜歡拿來分析一下,尋根究底,多數的時候總算把夢的來源找了出來,使自己的心中“如釋重負”
◎ 在急匆匆地生下一個橢圓形的蛋后,它們會如釋重負般地躍入海中,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捕食和游戲,而且一去就是兩個月。
◎ "可找到啦!"雄雞如釋重負地出了一口長氣,"你們的信寫得有道理,我們的工作做得不夠好……"
“如釋重負”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人在解除某種負擔后輕松愉快。
這個成語來源于《轂梁傳.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
公元542年,魯襄公病死,公子稠(chou)繼位,史稱魯昭公。當時,魯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季孫宿、叔孫豹和孟孫三個卿手里,其中以季孫宿的權力最大,昭公不過是個傀儡。昭公這個國君也不爭氣,只知游樂,不理國政。生母去世后,他在喪葬期間面無愁容,談笑自若,還外出打獵取樂。這樣,就使他更在國內失去民心。
大夫子家羈見昭公越來越不像樣,非常擔心,幾次當面向昭公進諫,希望他鞏固王室的力量,免得被外人奪了政權。但是,昭公不聽他的勸告,照樣我行我索。日子久了,昭公終于覺察到,季孫宿等三卿在不斷壯大勢力,對自己已經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于是,他在大臣中暗暗物色反對三卿的大臣,尋找機會打擊三卿。
不久,季孫宿死去,他的孫子意如繼續執政。大夫公若、郈(hou)孫、藏孫與季孫意如有矛盾,打算除掉季孫氏,便約昭公的長子公為密談這件事。公為當然贊成。
公為回宮和兩個弟弟商量后,認為父親昭公肯定怨恨季孫氏專權,因此勸說昭公除掉季孫氏。昭公聽說郈孫、藏孫等大夫與季孫氏有矛盾,心里很高興,就秘密把他們兩人召進宮內,要他們一起來誅滅季孫氏。接著,又把子家羈召來,告訴了他這一密謀。不料,子家羈反對說:“這可千萬使不得!如果這是進讒者利用大王去僥幸行事,萬一事情失敗,大王就要留下無法洗刷的罪名。”
昭公見他堅決反對,喝令他離去。但子家羈表示,現在他已經知道了這件事的內幕,就不能離宮了,否則泄露出去,就不能擺脫責任。于是,他就在宮中住了下來。
這年的秋天,三卿之一的叔孫豹因故離開都城,把府里的事情托給家臣騣(zong)戾掌管。昭公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沒有人會去支援季孫氏,便使郈孫、藏孫率軍包圍了季孫氏的府第。季孫意如來不及調集軍隊反擊,又不能得到叔孫豹的救援,只好固守府第。他向昭公請求,愿意辭去卿的職務回封地去,或者流亡到國外去。子家羈建議昭公答應季孫意如的請求,但是,郈孫堅持非把他殺掉不可。昭公覺得郈孫的意見對,就聽從他的。
再說叔孫豹的家臣騣戾得知季孫氏被圍的消息,和部屬商量后認為,如果季孫氏被消滅,那末接下來會輪到叔孫氏,所以馬上調集軍隊救援季孫氏。昭公的軍隊沒有什么戰斗力,見叔孫氏的軍隊沖過來,馬上四散逃走。三卿中還有一家孟孫,見叔孫氏家已經出兵救援季孫氏,也馬上派兵前往。路上,正好遇到逃退過來的郈孫,便把他抓住殺死。
昭公見三卿的軍隊已經聯合起來,知道大勢已去,只好和藏孫一起出奔齊國避難。由于昭公早就失去了民眾,所以百姓對他的出奔并不表示同情,倒反覺得減輕了他們身上的重擔。
【如釋重負的意思出處及典故】相關文章:
橫槊賦詩的意思出處及典故08-02
鰥寡孤獨的意思出處及典故01-15
行將就木的意思出處及典故05-16
大材小用的典故出處08-11
螳臂當車的典故出處01-17
門可羅雀的典故出處01-17
曲高和寡的典故出處01-02
舉案齊眉的典故及出處06-30
天衣無縫出處及典故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