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孔子韋編三絕的典故
典故,是一個漢語詞匯,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警惕的反義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出處和典故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
故事介紹
孔子名叫孔丘,是魯國陬邑人。他父親是個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歲的時候就死了父親,他母只好帶著他搬到曲阜住下來,把他撫養成人。據說他從小很愛學禮節,沒有事兒,就擺上小鵬小盤什么的,學著大人祭天祭祖的樣子。
孔子年輕時候,讀書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禮作樂的周公,對古禮特別熟悉。當時讀書人應當學的“六藝”,也就是禮節、音樂、射箭、駕車、書寫、計算,他都比較精通。他辦事認真。開頭他當過管理倉庫的小吏,物資從來沒有缺少;后來又當管理牧業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沒到三十歲,名聲就漸漸大了起來。
公元前500年,齊國的齊景公想拉攏鄰國魯國和中原諸侯,把齊桓公當年的事業重新干一下,就寫信給魯定公,約他在齊魯交界的夾谷地方開個會。那時候,諸侯開會,都得有個大臣當助手,稱作“相禮”。魯定公決定讓魯國的司寇孔子擔任這件事。
孔子到齊國后,跟齊景公談了他的政治主張。齊景公待他很客氣,想把孔子留下來。但是相國晏嬰認為孔子的主張不切實際,結果齊景公沒用他。
但是齊國的大夫黎鉏認為孔子留在魯國做官對齊國不利,勸齊景公給魯定公送一班女樂去。齊景公挑選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魯國去。魯定公接受了這班女樂,天天吃喝玩樂,不管國家政事。孔子對這件事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游列國,他先后到過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在列國奔波了七八年,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恢復周朝初年禮樂制度的政治主張。可是,那個時候,大國都忙于爭霸的戰爭,小國都面臨著被并吞的危險,整個社會正在發生變革。這些國家的國君沒有一個采納了孔子宣傳的政治主張。
最后,孔子回到魯國,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上。孔子在晚年還整理了幾種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詩經》、《尚書》、等,并把魯國史官所記的《春秋》加以刪改,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在認識論和教育方面,它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主張。他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門下弟子有上千人。自漢代以后孔子的學說成為了兩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
孔子的學習精神非常好。相傳,在他晚年攻讀《周易》的時候,曾翻來覆去地讀,竟使編聯《周易》的繩子斷了好幾次。根據孔子苦讀《周易》的故事,后人引申出“韋編三絕”這句成語。形容勤奮讀書。
拓展:
典源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
釋義用法
孔子晚年精研《易經》,由于翻看的次數太多,以致把串連竹簡的皮條都磨斷了三次。后以此典形容勤奮讀書。
用典形式
【十絕編】宋·陸游:“更余一事猶當勉。讀易從今十絕編。”
【三編絕】唐·耿:“業就三編絕,心通萬象閑。”
【韋充編】唐·元稹:“蒲有臨書葉,韋充讀易編。”
【韋編絕】宋·陸游:“讀經今日
韋編絕,作賦當時鐵硯穿。”
【絕韋編】宋·張孝祥:“唯有吾宗老兄弟,閉門依舊絕韋編。”
【編三絕】清·張尚瑗:“總角誦公文,不啻編三絕。”
【韋編三絕】元·耶律楚材:“韋編三絕耽羲易,蕭散風神真隱人。”清·顧炎武:“在昔尼父圣,韋編尚三絕。”
【易韋三絕】宋·蘇軾:“易韋三絕丘猶然,如我當以犀革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