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的典故
導語:我們都知道知足常樂的這個成語,那知足常樂出自哪里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知足常樂的典故,希望對你有幫助!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今人錯解:知道滿足總是快樂的`。最大的特點是安于現狀。
這種錯解,糾其根源是對《道德經》的錯誤理解,是歷史的原因造成的,沒有必要刻意地去糾正它,但必須了解它的真正意思,讓人們不在拿著這句話作為消極的理由。在《道德經》中,老子所講之“道”都是教人不要“自滿”,杯子里的水滿了就裝不進去水了,“滿招損謙受益”嗎,為什么在這句里反教人“知道滿足”呢,可見后人之誤,害人害已,阿Q極了。也是后人不理解《道德經》而批判《道德經》的理由。
正解:知識充足總是快樂的。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的譯文:“天下有道,退馬還田以耕種。天下無道,兵馬馳騁于郊。禍患沒有比不懂用兵之道更大的了,過失沒比中敵人利誘之計更大的了。所以知識充足之足,才是恒常之足”。孫子曰:“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是其印證。
【知足常樂的典故】相關文章:
知足常樂11-08
知足常樂07-12
知足常樂07-03
知足常樂09-30
知足常樂02-27
知足常樂03-18
有關知足常樂的造句02-20
停下心,知足常樂07-02
做人要知足常樂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