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代酒典故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典故吧,典故在傳達表現事物事理中畢竟是隔了一層,是一種由彼而產生的聯想,還記得都學過哪些典故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茶代酒典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民族是禮義之邦飲茶文化底蘊濃厚,素有“以茶代酒”的習俗,每逢宴飲,不善飲酒或不勝酒力者,往往會端起茶,道一句“以茶代酒”,以盡禮數。下面是以茶代酒的典故,歡迎閱讀!
在酒場上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冠冕堂皇的一句話:”以茶代酒”。不喝酒的人,既推托了酒,又表現得雅,還不失為禮。這個成語來自三國東吳的末代國王孫皓。
孫權死后,傳位于子孫亮,后宮廷政變,孫亮之兄孫休上了臺。孫休臨終時,遺詔自己的兒子做接班人,讓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顧命”,輔佐幼主。”你辦事,我放心”。
哪知尸骨未寒,這二位卻沒有”按既定方針辦”,嫌孫休兒子太小,改立了23歲的“長君”孫皓,他是孫休的侄子,廢太子孫和的兒子。
孫皓不知感恩戴德,上臺不到3個月就要了這兩個“顧命”的命,因為,他聽說這二位見他性情粗暴又好酒色,流露出了一些后悔立他為君的意思。
其實一點不錯,這孫皓就是一個好酒之徒,經常擺酒設宴,群臣作陪。他的酒宴,一整就是一天,而且有一個規矩:每個人以七升為限,不管你會不會喝,不管你能不能喝,甚至不管這酒是不是進了肚子,七升酒是必須見底的。
如果按照現在的度量衡,一升酒有二斤,那就是14斤了,白水也會喝爆肚皮的。可是陳壽的《三國志》是這麼記載的,這里照抄無誤。
群臣中有一個人叫韋曜,酒量只有二升,真難為他了。就算他的嘴是個大漏勺,也漏不掉這麼多啊。孫皓是個暴君,說一不二,動輒殺人,但是對韋曜卻格外照顧,看著他喝不動了,就告訴人悄悄給他換上茶,韋曜心領神會,故意高舉酒杯,”干了干了!”咋呼一氣,其實是心里偷著樂。
這韋曜是何人?他原來是孫皓的父親南陽王孫和的老師,也就是太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地位相當特殊。而且當時韋曜正奉命寫孫河的回憶錄,孫皓還指望著他在里面美言自己幾句呢,當然也不想看他一個人喝不下酒攪了大家的興,就偷偷使出這”以茶代酒”的一招。
可是這韋曜有點不識相,登鼻子上臉,得便宜賣乖,竟要批評孫皓,說他在酒席上總是”令侍臣嘲謔公卿,以為笑樂”,這樣“外相毀傷,內長尤恨”。回憶錄里還膽敢揭露一些孫皓見不得人的丑事。孫皓終于被惹火了,公元273年,把韋曜投入大獄,不久殺了頭。
這樣一個暴虐的君主,當然不能治好國。280年,吳國為西晉所滅,孫皓也做了俘虜,被遣送到了洛陽,受封的爵位是“歸命侯”,比早先被俘的蜀王阿斗的爵位”安樂公”還要低!這個殘暴無能的家伙茍延殘喘了四年,病故洛陽,時年42歲。
孫皓可以說是以酒誤國,遺臭萬年了,沒想到還留下了一個”以茶代酒”的典故。不過,在酒場上找替代物,算不上什麼登大雅之堂的事。不會喝的',請學;不能喝的,請練;不想喝的,請走。如果你非要”以茶代酒”,我勸你學學蔣公介石,把茶倒掉,”以水代茶”。
史料記載
根據三國時期的《三國志》記載:吳國君主孫皓“密賜茶荼以代酒”,為“以茶代酒”之典故。公元252年,吳太祖孫權病死,傳位于子孫亮,后宮廷政變,孫亮之兄孫休上臺。孫休臨終時,遺詔兒子做接班人,任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
兩位“顧命大臣”嫌孫休兒子太小,改立23歲的“長君”孫皓為帝。孫皓初立時,撫恤人民、開倉賑貧,后變得專橫殘暴、終日沉浸于酒色從而民心喪盡。孫皓好酒,經常擺酒設宴,要群臣作陪。他的酒宴有一個規矩:每人以7升為限,不管會不會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須見底。群臣中有個人叫韋曜,酒量只有二升。韋曜原是孫皓的父親南陽王孫和的老師,故孫皓對韋曜格外照顧。看他喝不動了,就悄悄換上茶,讓他“以茶代酒”,不至于因喝不下酒難堪。
可惜,耿直磊落的韋曜碰到的是個嗜酒如命,貪圖享受的平庸幼稚糊涂之主。孫皓竟把宴會演變成了“過家家”,“皓每于會,因酒酣,輒令侍臣嘲虐公卿,以為笑樂。”韋曜認為這樣下去,“外相毀傷,內長尤恨”,徹底墮落的孫皓不聽韋曜的勸阻,最終,引起孫皓對他的厭惡把他打入天牢,不久被處死。
韋曜是孫皓的父親南陽王孫和的老師,也就是“太傅”,所以地位就特殊了,加之當時韋曜正奉命寫孫和傳,孫皓還指望著他在文中美言自己幾句,當然也不想看他一個人喝不下酒攪了大家的興,就偷偷使出這”以茶代酒”的一招。
可是韋曜竟要批評孫皓,說他在酒席上總是“令侍臣嘲謔公卿,以為笑樂”。
公元273年孫皓把韋曜投入大獄,不久殺了他。280年,吳國為西晉所滅,孫皓也做了俘虜,被遣送到了洛陽,受封的爵位是“歸命侯”,孫皓最終四年后于病故洛陽,時年42歲,孫皓可以說是以酒誤國,但是卻留下了一個”以茶代酒”的典故。
【以茶代酒典故】相關文章:
以茶代酒的典故09-28
以茶代酒的經典歷史典故04-17
以茶代酒的始出典故04-30
中山酒的典故04-30
宋代茶俗的典故04-29
步兵酒廚的典故04-18
茶,酒,白開水11-17
成語如火如茶的典故05-10
六堡茶名字的典故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