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潘安的典故
典故,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diǎn 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潘安的典故,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潘安
人物簡介
潘安后世遂以潘安稱焉。美姿儀,少以才名聞世,岳二十歲,時晉武帝躬耕藉田,岳作賦以美其事,灑灑千言,辭藻優美,為眾所疾,遂十年不得升遷。岳三十余歲出為河陽縣令,令全縣種桃花,遂有“河陽一縣花”之典故。岳在任上有政績,太傅楊駿引岳為太傅主簿。駿被誅,岳除名。岳性輕躁,趨于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輒望塵而拜。與石崇、陸機、劉琨、左思并為“賈謐二十四友”,岳為其首。趙王倫篡位,孫秀專政,遇害夷三族。
成語典故
擲果盈車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潘安人長得很美,駕車走在街上,連老婦人為之著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車里丟,都將車丟滿了。
白發悲秋
潘安三十二歲仕途不順、妻女病亡使他那密云般烏黑的.秀發添了幾縷銀絲,當時正值秋天他借古人宋玉、賈誼悲秋的典故寫下了《秋興賦》,后因以“潘鬢”謂中年鬢發初白。唐·李德裕《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越吟因病感,潘鬢入秋悲。”明·無名氏《石榴花·題情》套曲:“我為他只落得心焦無聊,這離情怎消,謾贏得潘鬢沈腰。”
花縣令
潘安做河陽縣令時,,結合當地地理環境令滿縣栽桃花,澆花息訟甚得百姓遺愛。后遂用“河陽一縣花、花縣”等代稱潘安,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而這也是中國最早“花樣美男”的出處。庾信《枯書賦》:“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李白《贈崔秋浦三首》之三:“河陽花作縣,秋浦玉為人。地逐名賢好,風隨惠化村。”《桃花扇》“家近洛陽之縣,不愿栽花”,該典故常用來形用為人瀟灑、風流(注意不是男女的風流)。
金谷俊游
當時西晉開國第一開國功臣賈充的外孫賈謐權勢滔天,賈謐喜好文學,開閣延賓。渤海石崇歐陽建、滎陽潘岳、吳國陸機陸云、齊國左思、中山劉輿劉琨等皆傅會于謐,號曰二十四友,其他人不得參與。這二十四個人占了當時文壇的十分之七。他們經常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園里飲宴作詩,故稱之為“金谷二十四友”。
西晉惠帝元康六年(公元二九一年)征西大將軍祭酒王詡要前往長安,石崇與眾人在洛陽之河陽縣金谷別墅設宴相送,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文人聚會,后人稱之為“金谷宴集”,這次聚會和石崇所作的《金谷詩序》,后人王羲之效仿于是有了“蘭亭雅集”和《蘭亭集序》。“金谷宴集”中“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是酒宴上罰酒的鼻祖。
拙政園
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蘇州拙政園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
望塵而拜
《晉書·潘岳傳》中記載“岳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翻譯過來就是,潘岳性格浮躁,趨于勢力,與石崇等諂事賈謐,總是等到賈謐出門,看到飛起的塵土就開始下拜。
潘楊之好
潘岳在政治和為官方面也頗有建樹,而其對妻子楊氏的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楊氏12歲訂婚,相愛終身。楊氏在潘岳32歲時逝世,他為她寫的悼亡詞情誼真摯,纏綿無盡,并未再娶。更成為千古佳話,有“潘楊之好”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