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飲食風俗
中國自古就有重視風俗的傳統,“為政必先究風俗”、“觀風俗,知得失”是歷代君主恪守的祖訓。最高統治者不僅要親自過問風俗民情,還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風民俗,在制定國策時以它作為重要參照,并由史官載入史冊,為后世的治國理政留下治理風俗的經驗。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白族飲食風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族飲食習俗
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并善于腌制火腿、弓魚、螺絲醬、油雞樅、豬肝胙等各種味美可口的菜肴。大理等中心地區的白族人民,還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稱“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再切成肉片或肉絲,佐以姜、蔥、醋、辣椒,以宴請客人。此外,還有用糯米釀制的白酒,用蒼山雪燉梅和糖制成的“雪梅”,鄧川特制“乳扇”、“乳餅”等也都十分可口。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待客,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燉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干腌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干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一包檳椰,豐盛又不奢侈。
白族就餐很講禮儀,進餐時長輩要上坐,晚輩依次在兩旁或對面落坐,晚輩要隨時為長輩添菜加湯。
白族人民喜好飲茶。一般飲用烤茶時,用一陶制小茶罐將茶葉烤黃,沖以沸水,頓時熱氣翻騰,芳香四溢。烤茶一般沖水三道,邊煨烤邊品茗:初飲覺得其味微苦,再品則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覺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滿齒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謂“頭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飲第二道茶時,還往茶內放入核桃仁片、紅糖、乳扇等,第三道茶中加入幾粒花椒或桂皮,別具一番風味。有客來家,必燒烤茶水招待,每次只斟淺淺半杯,飲后口齒留香,熱渴頓解,嘴里有苦甜混合的舒適感。
云南“三月街”: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
云南的“街子”,在北方稱為“集”,于是有“趕街”、“趕集”之說。古代大理的街子,是以十二屬相紀日定街期,子日為鼠街,丑日為牛街,辰日為龍街……所以,至今大理各地仍有鼠街、牛街、龍街等地名。后來,街期有了變化,有的七天一街,有的五天一街,還有的地方一天一小街。有的地方趕街與趕會相融合,如正月初五大理三文筆村“葛根會”、二月十五洱源三營“莊稼會”、四月十五“蝴蝶泉會”和中秋節“漁潭會”等,最著名的要數三月街。
三月街
三月街素有“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之譽。從前,三月街也叫三月會、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等,今天又叫三月街民族節,是白族傳統盛大節日和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盛會。明代白族學者李元陽編撰的《云南通志》有這樣的記載:“觀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蒼山下貿易各省之貨。自唐永徽間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變,知是觀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燒香,四方聞風,各以貨來也。”根據多種史籍記載分析,大理三月街在很大程度上與佛教傳入有關,在民間佛教講經會的基礎上產生。明代徐霞客在滇西旅游、察期間,對大理三月街作了如實記錄:“十五日,是為街子之始,蓋榆城(即大理)有觀音街子之聚,設于城西演武場中……十三省物無不至,滇中諸蠻物亦無不至。”徐霞客還對三月街賽馬活動作了記錄:“余乃由西門西向一里半,入演武場,俱結棚為市,環錯紛紜。其北為馬場,千騎交集,數馳騎于中,更隊以覘高下……”清代《大理縣志稿》這樣描述三月街盛況:“盛時百貨生意頗大,四方商賈如蜀、贛、粵、浙、桂、秦、黔、藏、緬等地,及本省各州縣之云集者殆十萬計,馬騾、藥材、茶市、絲綿、毛料、木植、瓷、銅、錫器諸大宗大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數萬。”其時,作為民間集市的三月街,規模之盛,享譽亞洲。清末大理留日學生、白族音樂家李燮羲,曾寫了這樣一首《三月街竹枝詞》:“昔時繁盛幾春秋,百萬金錢似水流。川廣蘇杭精巧貨,買賣商場冠亞洲。”
洱源漁潭會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傳統的洱源漁潭會,會址原在洱海北岸的沙坪漁潭坡,上世紀70年代,遷在沙壩,是滇西地區僅次于大理三月街的物資交流盛會,會期八天。在白族群眾中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蒼山腳下的漁潭坡一個魚洞里面有一條魚精,平時酣睡不動,遇到打雷時,魚洞里涌出許多油魚,人們就到洞口捕撈油魚。有一年的八月十五,魚精突然醒了,張開大口吞食了不少捕魚人,嚇得人們不敢再捕魚,也不敢到漁潭坡。后來,經過幾年觀察,人們發現魚精只有八月十五才作怪,于是每年這一天,白族人民在漁潭坡上買賣漁具、大牲畜及生產生活用具,還在坡上耍龍耍獅,唱歌跳舞。魚精聽到人吼馬叫,聲響不絕,嚇得不敢出洞作亂,漁潭會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下來。
大理多數地區的街子,“日中則聚,日落則罷”。在大理市喜洲鎮,有“清晨始集,至午就散”的早街;在白族第一大村——周城和洱源茈碧等地,有“午后始集,至晚才散”的晚街。近幾年來,大理古城的街子以它特有的秀麗風光和地處滇西交通要道等原因,成為貿易、旅游、購物熱點;位于大理蒼山云弄峰下沙坪坡每逢星期一趕街,是五彩繽紛的民族集市;大理洱海東岸湖光山色中的挖色街以及每天下午的周城晚街,受到海內外游客的青睞,成為繼大理古城“洋人街”之后,最受海外客人歡迎的鄉村“洋人街”。
大理白族民間“接三公主”習俗
每年農歷二月初,大理白族民間有“接三公主”習俗。此習俗始于南詔,延續1300多年,至今猶存。
唐朝初年,細奴邏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一帶建立了地方政權南詔國,成為南詔始祖。公元650年,他在巍山的山于山龍(拼字)圖山上修筑都城山于山龍(拼字)圖城,直至公元738年皮羅閣遷都太和城,73年間曾有三代南詔王在此居住。
“接三公主”的習俗,最早就起源于細奴邏時期。傳說,白子國的三公主金姑,從大理下嫁細奴邏,她賢淑善良、樂善好施,深受蒙舍川(今巍山一帶)和洱海地區各族群眾愛戴。雖然三公主遠嫁他鄉,但故鄉人民十分懷念她,每年都要把她從巍山接回娘家過年。三公主去世后,其子孫在山于山龍(拼字)圖山城南側修建了天摩牙寺供奉她,懷念她。隨后,逐漸形成了“接三公主”的民俗活動。
巍山歷史文化學者楊光樑說:“每年農歷二月十二這一天,白族地區的廣大村民,自發地以村為伍,結伴而行,一路吹吹打打,載歌載舞,離開蒼洱來到巍山山于山龍(拼字)圖城的旁邊,來接三公主回娘家,此習俗已延續千年。三公主慈善愛民,賢淑聰慧,在故鄉口碑很好,很受人們愛戴。她下嫁巍山后,人們常常思念她,每逢這個季節,都要把三公主接回去。”
“接三公主”活動中,人們除了拜祭三公主之外,還要拜祭其他神靈,最后到巍山伽藍殿拜祭。楊光樑介紹:伽藍泛指佛家寺園,也指守護寺院的'神靈,佛教中認為有十八伽藍。傳說,細奴邏也被封為伽藍,他又是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接三公主時要到伽藍殿祭拜,得到他的許可后,在二月十三天亮以前,把三公主接走。
農歷二月十二這天晚上,參加“接三公主”活動的白族、彝族群眾,都要打歌對調,歌舞至深夜。白族的歌舞,彝族的打歌,以及兩個民族的霸王鞭、八角鼓、蘆笙、刀舞,會在同一個旋律中盡情展示,形成了民族團結和睦的千古華章,千百年來未曾中斷。
“接三公主”活動包括了祭拜、誦經、祈雨、娛樂等內容,起始時間為農歷二月初九。這一天,白族群眾從大理啟程前往巍山,當天到巍寶山祭拜細奴羅和三公主。初十到達天摩牙寺,十三日上午接出三公主,晚上住巍山大倉鎮。十四日到達大理市下關七五村,十五日到達大理古城城隍廟祭拜。十六日到達灣橋鎮灣橋街,十七日到達喜州鎮慶洞村圣源寺,至此整個活動結束。
大理白族打老友
打:意思是結交;老:意思是終生,是從小到老;友:意思是同性別同年齡的可靠的好朋友。打老友,即結交終生親密往來的同性別同年齡的好朋友。這是大理白族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風俗習慣。
大理白族民眾中的打老友,一般出于三種情況。一是青少年自己通過一定時間在生活、學習、勞作中的彼此交往和了解,互相問喜歡,情投意合,一致決定用打老友這種形式把友誼長期固定下來。二是青少年雙方盼父母一代本身就是相處得很好的朋友,甚至他們本身就已經有老友關系,他們想通自己的子女打老友,從而把老一代之問的友情在下一代中繼續保持和發展下去。三是青少年父母中的一方,在生活中發現其他人家中相應的青少年在人品、學識、健康狀況等各方面,值得自己的子女學習和交往,于是通過第三者在中間做工作而結成老友。
由于打老友將是影響子女終生生活的一件大事,因此,父母一代對子女的打老友活動是極為慎重的。他們不僅要相互考察對方子女的人品、學識、健康狀況等各方面的表現是否值得結交。同時還要考察對方家庭情況,如對方家庭是否忠厚、善良、勤勞、合睦、健康等,情況不明是不會輕意應允的。
青少年雙方一當確定打老友關系后,雙方家庭即稱為干親家。為了表示其關系的親密,雙方父母在互相稱呼時一般都將“干”字略去。在剛開始確定打老友關系的三年之內.雙方家庭每年必須至少互訪一次。接待干親家的第一次來訪,場面甚為隆重。在舉行豐盛的酒宴招待時,還得邀請本家的親戚和鄰居作陪,作為打老友的青少年雙方,得當眾向雙方的父母跪拜、改口詐對方的父母為親爹親螞。
對其他親友的稱呼,則與老友所稱相同。雙方父母在扶起打老友的雙方后,要對孩子講一些勉勵的吉利話,要給孩子適當的禮物。禮物可以是書本,可以是文具,可以是衣物,也可以是紅包等等。雙方父母還得請求在場的各位親友和鄰居今后對兩個孩子多多關照。這樣,打老友關系就在雙方家庭的親友和鄰居間公開化,合法化了。
此后,不僅是打老友的青少年雙方將經常親密交往,雙方家庭也將建立起親密的關系,無論誰家有什么大事小事,都要及時通報并竭誠幫忙。雙方家庭的關系就真所謂不是親戚而勝似親戚了。
大理白族通過打老友這種活動,不少青少年和他們的家庭,得以卓有成效地擴大了其人際交往的圈子,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他們家庭在社會上的立足都不無好處。
大理白族婚俗
大理白族和我國其他兄弟民族一樣,經歷了由群婚、對偶婚、個體婚階段。現在行族外婚,一夫一妻制為基本家庭組織形式。家中兄弟成婚后即行分家,父母一般多從幼子居住。入贅女婿有對家產的繼承權,婦女在家庭中有較高地位。
大理地區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找對象一般通過“對歌”認識結為知己,然后再經過說親、訂婚、迎新、結為夫婦幾個階段。說親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父親同意后訂婚,訂婚時男方要擇吉日送酒、公雞和聘禮到女方家,聘禮必帶“六字”。茶三斤六兩或六斤六兩,酒六斤或六瓶,糖果六斤六兩等,意在“有福有祿”。女方家以“三道茶”相待表示同意,又稱“提親雞酒禮”。
結婚時一般要舉辦三天,儀式非常隆重。結婚這一天稱為“正喜日”。婚前頭天叫“踩柵”,這天男方要把嫁妝抬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嗩吶,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慶祝。正喜日“男方要在親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親”,新娘要哭別父母兄妹。出門時吹鼓手們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調,嗩吶聲不時與新娘哭聲交織在一起。一路上吹打聲、逗趣聲不斷,同伴們邊走邊向新娘撒米花,還不時掐新娘表示“祝福”。迎親到家門時,需由新郎同輩兄弟將新娘背和新房,在這一點上還留有早年“搶婚”習俗。
新房內都燒有火堆。新娘入房時家人要在火中燒辣子面,使新娘大咳,在新娘酒菜中加放花椒粉使新娘難以下咽以表示“親熱”和“富貴”,白語中“辣,麻”與“親、富”同音。新娘新郎要拜天地,拜父母及舅父,用白族八大碗大宴賓客。晚上有認親儀式,長輩要給新娘見面錢,同輩則鬧新房。鬧新房時新娘要拿出從娘家帶來的燉梅、雕梅、水果、密餞等食物恭敬地給同輩品嘗,也叫“搖果酒”。大伙邊吃邊鬧一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要下廚房做魚類孝敬公婆。婚后三至八日回門,女方家接女婿和女兒回家吃飯。七天后要到本村的本主廟祭本主,求本主保護全家平安,早生貴子。
白族喪禮中的“講孝百”
“講孝百,顧名思義就是指孝德百事評說。它是白族地區治喪儀式中一個重要部分。是追求逝者善終、仁者盡孝、通過亡靈進行“孝教”為主要內容的倫理道德教育,是一種古老而樸實的教育形式。“講孝百是白族喪禮中最具生命力和現實意義的重要內容。
喪禮開始,“孝子賢孫”縱橫相跪于靈堂,德高望重的村族長老高坐于前,圍觀群眾不計其數。此時,先由司儀官主持祭拜一番,孝子們虔誠地三跪九叩首。爾后,主事官們(村中長者自愿結合而成,酷似老年協會的組織,專為紅白事服務)宣布講孝百開始,于是鼓樂齊鳴。這咱傳統的民間樂禮,使得喪禮肅穆莊重,氣氛被渲染得極為悲傷。主事長老一是有條不紊地主持“講孝百”的進程。
“講孝百”,首先由主事長老隨儀式禮樂口頌“祭文”(類似悼詞)。祭文的撰擬極為認真,必須由村中德高望重者與死者的摯友共同擬就。文體處于古體文與現代文的交叉階段,屬混合型文體,目的是要方便口頌。“祭文”主要記述死者所經歷過的一生,其功能在于渲染氣氛,對死者“追功白過”。從而使聽眾了解亡者的賢德和辛勞。隨后由村族長者輪番追述死者的功過與艱辛,指點評判孝子的或賢良之德行。此時的環境氣氛和特殊的輿論作用,有助于孝子賢孫和周圍人們嚴肅認真地進行冷靜思索、分析。易于接受樸素的善惡觀念和“仁愛”的德行,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這種生動的傳統輪理教育,既教育了孝子,也教育了群眾。這種儀式的習俗力量,使得人們應該那樣,而不能不那樣,否則的話就會“被人看不起”,產生“感到低人一等”的內疚,從而身體力行盡孝為善。于是有力地弘揚了“真善美”,遏制“假丑惡”。這是因為,在道德教育中廣泛而恰當地造成和利用正確的社會輿論,倡導或斥責、贊賞或抑揄、鼓勵或鞭撻這樣或那樣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陶冶、督促人們自覺地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陶冶和增強人們對他人和社會的道德義務感。
這種人事對面的倫理宣傳和道德教育,增強了人們的孝心信念,培養了人們的從善棄惡觀念,培植了人們的道德責任感,提高了人們對自己所作所為的自我約束能力。有利于家庭和社會的和諧、融洽,對弘揚中華民族的“孝敬父母,報效祖國”的傳統美德,不愧是一種值得繼承光大的良好習俗。
【白族飲食風俗】相關文章:
飲食方面的諺語01-18
健康飲食法人諺語08-26
飲食睡眠的諺語06-21
新編的飲食諺語10-19
秋老虎推介飲食07-29
健康飲食習慣諺語08-30
關于飲食睡眠的諺語06-14
小暑的飲食習俗大全07-04
小滿節氣養生飲食05-19
春節風俗手抄報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