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比擬是什么修辭手法
比擬是借助想像力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比擬是什么修辭手法的文章,希望能幫到大家!
【1】比擬的定義 | 【4】比擬的運用 |
【2】比擬的作用 | 【5】比擬與比喻的區別 |
【3】比擬的類型 | 【6】比擬的具體例句 |
比擬,又名比體,意思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比擬是借助想像力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可以把物當作人,也可以把人當作物來寫。前者稱為擬人,后者稱為擬物。運用這種方式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詩歌、小說、散文、寓言、童話等經常使用比擬。
1、增添特有的情味。
2、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
3、能啟發讀者想象,使文章更生動。
比擬可以分為擬人、擬物兩類。
1、擬人。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
2、擬物。擬物又包括兩類:一是把人當作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二是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
(一)擬人
會思想,會勞動,會創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質特點,人類對自己的這些本質特點最為熟悉,最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產生共鳴。為了表達的需要,將人的本質特點轉移于其他事物,讓它們具有人的某些特點,可以將事物描寫得具體、生動、形象,使人感到親切,容易受到感染。
①把動物擬人:
(1)……一只探險的蜜蜂正繞著布滿的柳樹枝頭的金色的花朵嗡嗡著。看不見的云雀在天鵝絨般的綠油油的田野和蓋滿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顫巍巍地歌唱著;田鳧在那積滿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澤上面哀鳴;鶴和鴻雁高高地飛過天空,發出春的叫喊;脫落了的毛還沒有全長起來的家畜在牧場上吼叫起來了;彎腿的小羊在它們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著的母親身邊跳躍;……真正的春天已經到來了。——(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簡析】列文處在失戀的苦悶中,可是,春風給他帶來了安慰、希望和信心。上述文字具體地、有層次地描寫了春天給動物帶來的變化。作者將動物人格化,賦予它們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險”,云雀在“歌唱”,田鳧在“哀鳴”,鶴和鴻雁發出“叫喊”,小羊在“母親”身邊跳躍。作者將這些動物寫得栩栩如生,畫面洋溢著春天到來的蓬勃生機。
②把植物擬人:
(2)高粱好似一隊隊的“紅領巾”,悄悄地把周圍的道路觀察;向日葵搖著頭微笑著,望不盡太陽起處的紅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蒼綠的葉子撫摸著快熟的莊稼;密集的蘆葦,細心地護衛著腳下偷偷開放的野花。——(郭小川《團泊洼的秋天》)
【簡析】詩人滿懷激情,以擬人符合的方式描繪了團泊洼色彩繽紛,生機勃勃的動人秋景:高粱在“悄悄”“觀察”,向日葵“搖著頭微笑”著,“望”著,“年高”的垂柳“撫摸”著莊稼,蘆葦“細心地護衛”著“偷偷開放的野花”。如此擬人,使畫面上的這些自然景物靜謐美好,多情和諧,栩栩如生,使詩人在特定環境中的滿腔情懷形象化了。
③把無生物擬人:
(3)槍口對準星星,星星大吃一驚!看它呀,躲躲閃閃,看它呀,跳跳蹦蹦。星星,不要害怕,戰士的眼睛最清!我們揍的是空中強盜,瞄你,只是練功。星星笑了,笑著跳上了準星。眼睛——星星,一條線,牽來了多少黎明! ——(石祥《瞄星星》)
【簡析】星星,怎么會“大吃一驚”?怎么能“躲躲閃閃”“跳跳蹦蹦”?又怎么會“笑”?怎么會“跳上準星”?因為戰士在用槍口瞄準它,然后作者又解釋這是練功。之所以寫得如此生動、形象,是因為作者展開想象之翼,根據星星的形象特征,讓其人格化,賦予它以人的動作和情態。
④以事理擬人:
(4)這里叫洋八股廢止,有些同志卻實際上還在提倡。這里叫空洞抽象的調頭少唱,有些同志卻硬要多唱。這里叫教條主義休息,有些同志卻叫它起床。
【簡析】“教條主義”是個抽象的概念,看不見,摸不著。可是實行起來,害人不淺。許多反對教條主義的同志要它罷休,有的同志卻偏要推之以出。作者將教條主義人格化,形象地說明:它躺著休息,便安然無事;若是活動起來,害人至深。
(二)擬物
各類事物無不具有自己的“個性”。如鳥會飛,蟲會鳴,樹會開花,水會奔流,太陽會發出光和熱,真理會被傳播……擬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語環境中進行,可以給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動的富有情趣的表達效果。
擬物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把人當作動物、植物或無生物來描寫,賦予人以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的某些特征。
⑤人擬為動物:
(5)金色的太陽照耀著金色的麥浪,豐收的歌兒在田野里蕩漾;維吾爾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廣闊的天地里飛翔。——(阿不都熱西提《女拖拉機手》)
【簡析】翅膀是屬于鳥類的。作者卻賦予維吾爾族姑娘以翅膀,并熱情地謳歌:維吾爾族女拖拉機手駕駛鐵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飛馳。
⑥人擬為植物:
(6)那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荷花變成了人,那不是我們的水生嗎?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臉,啊,原來是他們! ——(孫犁《荷花淀》)
【簡析】幾個婦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見荷葉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人擬為荷,將隱蔽在荷葉下面的戰士物化了,顯得那么清新、美麗、可愛。
二是將物擬為物。包括以生物擬為無生物,以無生物擬為生物,以物擬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擬為物。
⑦擬無生物為動物:
(7)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簡析】“銜”與“吞”都是動詞,可以表示人或動物的動作。根據文意,作者是將“洞庭一湖”擬為動物。巍巍群山,能“銜”住,滾滾長江,能吞吐,可見洞庭湖之闊大,氣勢之宏偉。
⑧擬抽象事理為物:
(8)三百年過去了,臺伯河還像當年一樣淙淙地流著,亞平寧半島上的陽光也像當年一樣和煦。羅馬經歷過戰爭,流血,唯物主義者——戰士布魯諾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當中翱翔。——(鄭文光《火刑》)
【簡析】“翱翔”是鳥特有的本領,“思想”不是鳥,是個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傳播。作者抓住這一點,運用比擬手法,賦予布魯諾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寫活了,形象地說明了他的唯物主義思想具有強大的力量。
運用比擬,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修辭效果
比擬的特點是作者憑借客觀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因為它是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所以它具有思想的跳躍性,有助于讀者或聽眾展開想象的翅膀,獲得對事物的鮮明的印象。比擬的修辭效果主要有三點:
1、運用比擬可以鮮明地表達愛憎之情。運用比擬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使之栩栩如生,讓人倍感親切。運用比擬表現討厭的事物,可以使之生動形象,增強讀者的厭惡感。
2、運用比擬可以使語言風趣幽默,這一種修辭效果多見于擬物的句子中。
3、運用比擬可以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
(二)注意問題
1、比擬要與情境相協調。
比擬是通過聯想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描寫的一種修辭手段,必然會融進表達者的真情實感。在運用中應注意情與景相協調,即情景交融。
2、比擬的擬體要符合本體的特點。
運用比擬的目的是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以,擬體要盡量符合本體的特點。否則就會不倫不類。
3、比擬要避免褒貶不當。
比擬,不管是擬人還是擬物,都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比擬時要注意感情色彩協調一致,避免褒貶不當。
4、比擬要注意語體。
運用比擬要根據不同的情境,并不是任何場合都可以使用這種修辭手法。一般而言,文藝語體中使用比擬手法較多一些,科技語體、公文語體一般要慎用,否則會削弱公文的嚴肅性和科技文章的嚴謹性。
第一,本體事物和擬作事物之間必須有一定的聯系。具有可擬性,符合事物的特點,能喚起人們的想象。如歌聲可以傳向四面八方,這與鳥會飛的特點近似。因此可以說“歌聲在飛翔”,倘若說“歌聲在飛奔”就不恰當了。如“五洲向我們歌唱,四海向我們招手”,“五洲”和“歌唱”,“四海”和“招手”沒有什么可以聯系的地方,這樣的比擬不符合事物的特點。
第二,要注意言語環境。比擬修辭在文藝性作品中用得較多,如寓言、童話、民間故事中便較多地運用,其他文體中則少見;書面語中用得多,口語中則少見。
第三,要注意感情色彩。比擬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更好地抒發思想感情,因此比擬的感情色彩必須鮮明。說“侵略者夾著尾巴逃跑了”,感情是基于對侵略者的憎恨;說“人民用乳汁哺育了我”,感情是基于對人民的敬愛。
比擬確實可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但用得不當,還不如不用。比如,我們在葉圣陶的《前途》一文中看到原句運用了擬人格,當再版時,作者將擬人手法舍棄了:
原句:(22)嫁時的幾件衣裳……略為體面一點,藏在一只不充實的箱子里頭,逢到天氣好太陽老的時候,便取出來曬著,算是溫溫舊日的情誼,等一會,重又請它們回入箱子里。——《葉圣陶集》
改句:(22′)嫁時的幾件衣裳……略為體面一點,藏在一只不充實的箱子里頭,逢到天氣好太陽老的時候,便取出來曬著,算是溫溫舊日的情誼,等一會,重又塞進箱子里。——《葉圣陶文集》
改句去掉擬人手法,可以更好地表達出“她”那種沉重的心情;用了擬人格反而使沉重的心情顯得輕松和悠閑了。
比喻有本體和喻體;比擬卻是把事物當作人來寫,人與物融合的寫法。
1、比擬是仿照“擬體”(被模擬的事物)的特征摸寫本體,重點在擬比喻是用喻體比方本體,重點在“喻”。
2、比擬中,本體和“擬體”彼此交融,渾然一體,本體必須出現,”擬體”一般不出現。
3、比擬:就是借助豐富的想象,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4、比喻:是用本質不同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辭格。
5、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一主一從,本體或現或不現,而喻體必須出現。
6、比喻與比擬的性質不同、作用不同。
①比喻是用與本體事物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點,通過相似點使本體同喻體聯系起來,喚起人們的聯想,使人更具體地感知事物。
②比擬即模擬,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稱謂、動作、行為等)寫甲事物,或者說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強加”于甲事物。乙事物一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動,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體實在,于是本來較抽象、不太實在的事物變得具體實在了,當然就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
由此可見,比喻強調的是甲乙兩物的相似性,而比擬卻是利用它們之間的不同特性,使兩體融為一體,這是區別比喻和比擬最重要的標志。
(1)擬人:
①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②花兒含羞答答的垂下頭來。(把花當作人會害羞,又有人垂頭的動作,所以是比擬。)
③秋天是一名嫵媚的江南少女,帶著一身清爽降臨塵世,洗刷赤日炎炎,靦腆地奔躍在林樾之間,挾來習習秋風;挾來遍地豐收。
④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⑤一個個紅石榴就好像一個個小姑娘可愛的笑臉,躲在樹枝間。
⑥春蠶就像老師一樣,為了別人,卻犧牲了自己。
⑦春雨羞澀地落下,春天悄悄地走來了。
⑧黃鸝飛上枝頭,吱吱喳喳的,好像在說:快跑,有人來了!
⑨大海這時候像穿了一件藍色的晚禮服,美麗極了。
⑩秋天又邁著沉穩的腳步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悄無聲息地走開。
(2)擬物:
①指導員講得真來勁兒.嘎子豎起耳朵聽。
②她似乎衣袋里全裝著天真,一掏出來就可以用。(天真”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這個例中被比擬成一個有形的事物,十分形象。)
③在這里的人們中間,我最不愿與之離別的就是海涅,我恨不得把您也裝進我的行李袋中去。(在這個例句中,馬克思將海涅當作行李一樣來處理,是擬物的手法,顯得十分風趣。)
備注:
運用比擬應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
拓展:
大類修辭手法包括:
比喻,白描,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并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回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夸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諧音,歇后,象征,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共計63種。
其中比喻可以分為:明喻、暗喻(隱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可分為強喻,弱喻)、譬喻、曲喻、飾喻、引喻。
其中摹繪可分為:摹形,摹聲,摹色。
其中委婉可分為:迂回語、謙敬語、避諱語。
【比擬是什么修辭手法】相關文章:
比擬修辭手法01-15
比擬修辭手法造句07-21
比擬的修辭手法的作用01-15
比擬的修辭手法例句01-15
比擬修辭手法例句07-25
比喻和比擬修辭手法的區別01-17
比擬修辭手法的定義及舉例說明03-24
對仗是什么修辭手法09-26
對偶修辭手法是什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