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胎教的方法有哪些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古代胎教的方法大全
古代胎教方法
現在我們來看看自古流傳下來的胎教。例如:在妊娠中看見火災,會出生有紅色胎痣的嬰兒;拿取高處的物品,臍帶會纏住胎兒脖子等。雖然這些說法并無任何根據,可是孕婦還是應避免在妊娠期間,遭受過大的驚嚇或危險。
叫人遠離火災現場,這可能是觀看火災現場,容易使孕婦遭受驚嚇。孕婦一旦受到驚嚇,會造成副腎機能亢進,產生的激素對胎兒會有不良影響。盡量避免讓孕婦看到災難場面,也是一種體貼。
孕婦受到驚嚇,會經由間腦,腦下垂體分泌使子宮產生收縮的激素;這種刺激,容易導致流產或早產,對孕婦和胎兒都很危險。
不要拿取放在高處的東西;肚子一大,行動就不方便,任何一點小意外都可能導致流產。
因為家中即將有新成員加入,欲舉家遷至較寬敞的地方,這種情形也很常見。為了腹中胎兒安全,應盡量減少孕婦的負擔,讓她們有從容的時間準備。希望丈夫能夠體貼妻子,避免讓她做吃力的家務勞動。
古時候流傳的胎教,不一定適合現代的情形,然而應重視孕婦的情緒,這點自古至今都不會改變。
古代醫圣孫思邈提出的胎教六項原則
我國古代許多著名醫藥學家,對準媽媽在妊娠期間的情志調適,生活環境以及應該注意的有關事項都有要求和建議。比如被稱為醫圣的大醫藥學家孫思邈,經過對胎教的專門研究,歸納了以下六項原則:
1、謹慎起居:勞逸適度,起居有序,忌貪吃貪睡,忌負重物。
2、調節飲食: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忌辛辣生冷。
3、調理情志:靜心節欲,心胸開闊,遇事樂觀,忌悶悶不樂,心情敗壞。
4、慎對寒溫:注重胎前保養,忌風寒侵襲,以防感染疾病。
5、節制房事:房事有度,忌求一時之歡,導致傷胎。
6、戒酒避毒:酒能傷胎,宜戒佳;減少服藥,慎灸穴位,避免流早。
胎教的歷史
胎教的思想起源于我國。目前國外亦在大力開展胎教的研究,并普遍認為中國是胎教的發源地。在我國古代的典籍中,有關胎教的論述頗多。
西漢劉向的《烈女卷》中講到:“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于邪色,耳不聽于淫聲,夜則令馨誦詩書,道正色。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過人矣。故妊子之時必慎所感,感于善則善,感于惡則惡,人生而肖父母者…”
賈誼在《新書·胎教》中記有:“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渲,獨處不倨,雖怒不罵,胎教之謂也。”
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妊娠候》中記有“子欲端正莊嚴,常口談正言,身行正事”,提出外象內感的胎教理論。
《源經訓詁》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亂言,不食邪味,常行忠孝友愛、茲良之事,則生子聰明,才智德賢過人也。”
清代未年的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為在他的《大同書》中提出創建“人本院”即“胎教院”的主張。
民國初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蔡元培選集·美育實施的方法》中也提出設立“胎教院”的建議。
綜觀以上所述,可知我國很早以來便已經注意到優生、優育、優教的重要性。一些有識之士早就有關于胎兒生活在母腹中時能夠接受母親言行感化的樸素認識,已經認識到人的情感活動可以影響臟腑氣血功能,并通過母體傳遞給胎兒。
母胎之間是一脈相通的,所以主張孕婦必須“嚴守禮儀,清心養性”,“受胎之始,喜怒哀樂,莫敢不慎”等等,以預防疾病的發生,避免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或形成畸形。
【古代胎教的方法】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胎教的方法有哪些04-01
古代胎教和現代胎教的區別02-25
古代沏茶方法08-21
中國古代的胎教方式11-04
古代教育孩子的方法10-14
古代辨別方向的方法09-16
古代沏茶方法—點茶08-20
古代人的計時方法08-30
古代瓷器的6種成型方法08-01
古代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