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琴的發展歷史與歷程
(一)什么是琴派
百家爭鳴,對于學術的發展能夠起到很強的推動作用。琴文化自然也是如此。
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藝術,不同地域、不同師承的琴家的風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師承的琴家的風格也是各有特點而不盡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就會有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不同的風格。
所以,在琴的領域,也同樣有流派之說。
所謂流派,是指學術、文藝方面的派別。
這里所說的派別,是指依照共同的義理或風格而探討學習的不同的群體。
琴文化領域,也和其他學術領域一樣,存在著多種藝術觀點和演奏風格。琴家們各自遵循某些共同琴道觀點和風格,而形成一定的琴家群體,就是所謂琴派。
同一琴派中的所謂共同特點,一般取決于地方色彩、師承淵源、本派所依據的傳譜、琴學觀點及基本演奏風格。
(二)琴派是怎么形成的
琴派是怎么形成的呢?琴樂是人心靈的外在體現。不同琴家,對于琴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受其天資、性格、個人修養、思想境界、心理狀態的影響。隨著理解的不同,流露于指下,則神韻各異,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風格相近者,最終形成琴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琴派的形成,主要因素約可總結為三個,即:地域影響、師承影響、傳譜不同。
所謂地域影響,是指同一地域的琴家,便于尋師訪友,相互切磋琴藝,加之民風相近,性格往往相近。如此相互影響,較易形成默契,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風格,最終形成琴派。
所謂師承影響,是指卓越的琴學家,由于其深厚的造詣,獨樹一幟,得到大眾的仰慕,以致琴人相繼隨之學習。如此就形成了不同的師承體系。同一師承的琴家,遵循恩師的教導,往往對琴道的理解和演奏的風格相同或相近,最終形成琴派。
所謂傳譜不同,是指隨著琴譜的普及,不同琴家,依照不同的琴譜鉆研琴學。學習同一琴譜的琴家,則更易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風格,最終形成琴派。
自唐朝起,琴學流派就已見于著錄。如隋唐趙耶利所述:“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延,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時之俊。”
北宋時,亦有京師、兩浙、江西等流派,并有著錄評價說:“京師過于剛勁,江南失于輕浮,惟兩浙質而不野,文而不史。”
到了明朝,江、浙、閩派也有很大影響。如明朝劉珠所說:“習閩操者百無一二,習江操者十或三四,習浙操者十或六七。”
明末清初以后,至于現代,相繼又出現了“虞山”、“廣陵”、“浦城”、“泛川”、“九嶷”、“諸城”、“梅庵”、“嶺南”等著名琴派。
現代通訊技術發達、交通便利、文字音像資料較多,給于了現代琴家便利的學習條件,使之能夠廣求名師,研討琴學。所以,現代的琴文化領域,各琴派之間,得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因此,現代的很多琴家,都能吸取多派長處,形成自己獨立鮮明的風格。
琴派是具有共同藝術風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稱“琴派”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廣陵派。各個琴派之間的差別主要決定于地區、師承和傳譜等條件。
同一地區的琴人,經常彼此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的影響,從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風格,使琴曲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區劃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廣陵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都是著名的琴派。吳越地區先后還有:松江派、金陵派、吳派等;其他地區有:中州派、閩派、嶺南派、川派、九嶷派、諸城派等。
浙派
派名:浙派、浙譜、浙操
形成時期:南宋末年
創始人:郭沔(楚望)
主要風格:流暢清和。
代表人物: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夢吉、徐仲和等
代表琴曲:《瀟湘水云》、《漁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
重要琴著:《琴操譜》(郭楚望)、《琴述》(袁桶)、《霞外琴譜》(金汝勵)、《琴學名言》(徐夢吉)、《梅雪窩刪潤琴譜》(徐仲和)、《梧崗琴譜》(黃獻)、《杏莊太音續譜》(蕭鸞)等
虞山派
派名:虞山派、熟派
形成時期:明末
創始人:嚴征(天池)
主要風格:清微淡遠,亦兼收別家之長。
代表人物:嚴天池、徐上瀛、吳景略等
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瀟湘水云》等
重要琴著:《松弦館琴譜》(嚴天池)、《大還閣琴譜》(徐上瀛)等
廣陵派
派名:廣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徐常遇等
主要風格:跌宕、自由、悠遠。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吳虹、秦維翰、釋空塵、孫紹陶、張子謙、劉少椿等
代表琴曲:《龍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瀟湘水云》、《廣陵散》等
重要琴著:《澄鑒堂琴譜》(徐常遇)、《五知齋琴譜》(徐祺)、《自遠堂琴譜》(吳虹)、《蕉庵琴譜》(秦維翰)、《枯木禪琴譜》(釋空塵)等
浦城派
派名:浦城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祝桐君
主要風格:指法細膩,瀟灑脫俗,疾緩有度。
代表人物:祝桐君、許漁樵、張鶴等
代表琴曲:《漁樵問答》、《平沙落雁》、《陽關三疊》、《石上流泉》等
重要琴著:《春草堂琴譜》(蘇琴山)、《與古齋琴譜》(祝桐君)、《琴學入門》(張鶴)等
泛川派
派名:泛川派、川派、蜀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張合修(孔山)
主要風格:躁急奔放,氣勢宏偉。
代表人物:張孔山、顧玉成、顧雋、顧梅羹、夏一峰、查阜西、喻紹澤等
代表琴曲:《流水》、《醉漁唱晚》、《孔子讀易》、《普安咒》等
重要琴著:《天聞閣琴譜》(唐松仙)、《百瓶齋琴譜》(顧雋)等
九嶷派
派名:九嶷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楊宗稷(時百)
主要風格:蒼勁堅實,講究吟猱節奏。
代表人物:楊時百、管平湖等
代表琴曲:《流水》、《廣陵散》、《胡笳十八拍》、《幽蘭》等
重要琴著:《琴學叢書》(楊時百)等
諸城派
派名:諸城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王溥長、王雩門
主要風格:清和淡遠(溥長),綺麗纏綿(雩門)。
代表人物:王溥長、王雩門、王心源、王燕卿、王心葵等
代表琴曲:《長門怨》、《陽關三疊》、《關山月》等
重要琴著:《桐蔭山館琴譜》(王溥長)、《琴譜正律》(王雩門)等
梅庵派
派名:梅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王賓魯(燕卿)、徐立孫
主要特點:流暢如歌,綺麗纏綿,吟猱幅度較大。
代表人物:王燕卿、徐立孫、邵大蘇、王永昌等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長門怨》、《關山月》、《秋江夜泊》、《搗衣》等
重要琴著:《龍吟館琴譜》(毛式郇)、《梅庵琴譜》(徐立孫)等
嶺南派
派名:嶺南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黃景星
主要風格:清和淡雅。
代表人物:黃景星、李寶光、鄭健侯、楊新倫等
代表琴曲:《碧澗流泉》、《漁樵問答》、《懷古》、《玉樹臨風》、《鷗鷺忘機》、《雙鶴聽泉》等
重要琴著:《古岡琴譜》、《悟雪山房琴譜》(黃景星)等
吳派
派名:吳派
形成時期:現代(關于是否將吳景略一派單立出來,琴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創始人:吳韜(景略)
主要風格:蒼勁而流暢,瀟灑而清遠。
代表人物:吳景略、吳文光等
代表琴曲:《瀟灑水云》、《廣陵散》、《漁歌》、《胡笳十八拍》、《漁樵問答》、《梅花三弄》、《憶故人》、《秋塞吟》等
重要琴著:《虞山琴話》(吳景略)等
【古代琴的發展歷史與歷程】相關文章:
金文的發展歷程03-07
古代寓言故事:師文學琴01-11
古代商業的發展說課稿07-03
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歷程07-20
古代成語歷史典故成語06-17
盤點古代歷史名人及作品10-04
古代名人歷史小故事07-28
中國古代門聯的歷史來源10-27
中國古代歷史文選體例10-29
古代女帝武則天歷史典故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