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思訓古代山水畫
作品賞析:
《江帆閣樓圖》,長度是101.9cm,寬度是54.7cm,顏色比較顯素色,系早唐時期李思訓孤本佳作。圖的上方是高翔的大雁,近處滿勾細密的針杉,漸遠漸清晰,這種效果讓人驚異!近岸有一小木屋。下方是矮崖,山峰不高,長松卻秀嶺,密樹也掩映,山徑后面讓人感覺層疊,有碧殿朱廊曲折其間。
畫中無人,卻顯其內(nèi),朦朧的木屋增加了畫的神秘感,通過以山水來展現(xiàn)人物,確實我比較贊賞,不過我的體會如果有出入的話,那么他還是不是山水畫呢。不管怎么說,他的景物描繪工致,錯落有致,延續(xù)唐代繪畫的輝煌。而用色上也沿用人物畫優(yōu)秀的重彩法,在石面及松葉上著濃厚的石綠色,在廊檐及木柱上著明艷的朱砂色,將隋以來的金碧山水演繹成一種以青綠為主的青綠山水。
畫樹已注重交叉取勢,顯得繁茂厚重,但枝、干、葉,仍用工整的雙勾填色法;山石用中鋒硬線勾描,無明顯的皴筆,設色以石青、石綠為主,墨線轉折處用金粉提醒,具有交相輝映的強烈效果。畫法沿襲《游春圖》的青綠設色而有所演進,甚至在景物布置上參考了《游春圖》左段而略有變通,比之《游春圖》更有雄渾的氣勢。
然而樹木山石的刻畫則比以前細密、老成。山石有勾而無皴,雜樹或枯枝,或有葉,枝葉都用雙勾線描,而松樹則更具特色,此前的展子虔畫松不畫松針,只用綠色點染,畫法古樸,而此圖則先用石綠點染,而后又用石青加上兩筆交叉的線,以示松針。
這種表達方式,現(xiàn)在的人們也許會覺得希奇,但卻正是一種“古怪”。這與北宋李成開創(chuàng)的'描繪松針的“攢針”法相比較,自然會顯得比較古拙,但也正因為這一點,讓后來的學者確認這幅未署名款的古畫為處于承上啟下時期的李思訓所作。
作者介紹:
唐代盛行青綠山水,以并稱“大、小李將軍”的李恩訓、李昭道父子最負盛名。同時出現(xiàn)水墨山水,王維堪稱“鼻祖”。他們僅有的存世傳作,也均非真跡,只能領略風貌一二。
李思訓、李昭道于美史中稱“二李”,“三水之變成于二李”之說。善畫青綠山水,受展子虔影響,宋《宣和畫譜》說他的畫“筆格道勁,得湍漱潺湲、煙霞縹渺難寫之狀”較隋代有長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