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教育制度
西周已有較發展的教育制度。在國人鄉里中設立的學校,稱為庠(一說稱序),教授知識技藝。貴族子弟的教育更為完備,專設有小學、大學。貴族子弟滿八歲入小學,到十五歲成童時入大學。《周禮》有師氏、保氏兩官,從他們的職掌看,教育的內容包括德行、技藝和儀容等方面。技藝兼及文武,有禮、樂、射(射箭)、御(駕車)、書(文字)、數(算術),稱為六藝。
《周禮·大宗伯》把禮分為五類: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吉禮講祭祀,敬事邦國鬼神。兇禮講喪葬兇荒,哀悼死亡;軍禮講興師動眾,征討不服;賓禮講朝會過從,使諸侯親服;嘉禮講宴飲婚冠等喜慶活動。
“樂”包括聲樂、器樂和舞蹈。西周有樂德之教,表現為通過嚴格規定不同的等級享用不同的樂隊、舞隊的排列、人數、所用器樂多少來宣揚等級名分的森嚴;在各種社交場合和政治活動中使用樂來顯示王權的威嚴、等級的尊卑;并且通過樂培養貴族子弟“中、和、祗、庸、孝、友”等道德觀念。
樂語之教:表現為通過配樂賦詩、詩歌弦誦、酬唱應答來培養“興(以善物喻善事、以惡物喻惡事)、道(引古以諷今)、諷(熟讀文詞)、誦(有節韻的吟誦)、言(直敘己意)、語(答人論難)”等能力。 樂舞之教。有六種史詩性大舞《云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分別頌揚了黃帝、堯、舜、禹、湯、文武王等歷史人物的功德,藝術地再現了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
“樂”和“禮”緊密相聯、互為表里,其教育作用也各有側重:“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 《禮記·文王世子》。意思是說:禮的作用在于約束人們的外部行為,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而樂則重在陶冶人們內心的情感,使人們潛移默化。實際上,樂教主要是教禮儀中所要使用的樂,所以它又是禮教的組成部分。
“射”指射箭,“御”指駕車,西周時文武尚未分家,貴族子弟都有 從軍作戰的責任。除了戰時必用之外,平時有些典禮活動中也要表演“射”、“御”,而且有一定的技術標準要求,所以也是貴族子弟必須掌握的。
“書”指寫字,“數”指算術。讀寫算是學習一切文化的基礎。西周已有供小學文字教學的字書。《漢書·藝文志》載:“《史籀》十五篇”。注曰:“《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這是中國教育史上記載最早的兒童識字課本(今已失傳)。據史書記載,西周識字教學是按字的構成方法分類施教的。《漢書·藝文志》載:“古者八歲入小學,……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這里的“六書”即“象形象形:把客觀事物描繪出來,如日象一輪紅日,月象一輪新月。指事指事:用符號指示意義。
【古代教育制度】相關文章:
古代07-06
古代笑話精選02-17
古代經典對聯07-20
夢回古代04-23
夢回古代04-23
回到古代04-19
古代解釋03-12
古代經典詩句06-10
古代經典詩句02-02
古代的名言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