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是哪個朝代
王士禎出身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晉,為明朝布政使。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王士禎是哪個朝代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王士禎是哪個朝代
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
王士禎(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謚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杰出詩人、文學家,繼錢謙益之后主盟詩壇,與朱彝尊并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說,于后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香祖筆記》等。
康熙朝書畫家宋犖稱王士禎“書法高秀似晉人“。近人稱其書法為“詩人之書”。博學好古,又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
王氏族譜
《漁洋山人自撰年譜》節選
山人名士禎,姓王氏,字子真,青州諸城人。始祖諱貴,濟南新城著藉焉,稱瑯琊公。后避居新城之曹村,為某大姓傭作。一日大風晦暝,有一女子從空而墮,良久既霽,公于塵坌中得之。云即諸城縣初氏女也。晨起取火,不覺至此。時公方鰥居,女子年十八九。主人以為天作之合,遂令諧伉儷焉。
二世祖諱伍,有善行,稱善人公。瑯琊公五子,善人最少,姓醇謹,事父母諸兄皆得其歡心,尤好施予,歲時勤力治家,人產計口給食,余悉以賑鄉里貧乏者。門前植槐一株,枝葉枝疏,時作糜哺餓者于其下。諸餓者以次受糜,紡其笠于槐,累累如也。鄉人呼之曰“王菩薩”,而稱其家曰“大槐王氏善人”。
三世祖諱麟明,經官潁川王府教授,稱潁川公。潁川為善人次子,生而警穎強記,于書無所不睹。十四補博士弟子員,每試輒冠其群。數困棘闈,隨例應里選,官永平郡司訓,勸學興行,為多士式。最后遷教授潁川王府。既至,疾作,期年而卒。志傳稱公內廉行修。人倫醇備。事大父瑯瑯公至孝,遇諸兄弟門以內,蒸蒸如也。
高祖諱重光,字廷宣。潁川公卒,哀毀如禮,服闕除戶部。當事以其能,晉秩僉事,守云中。強直奉法,軍民賴之。尋晉參議,守上谷。條上谷機宜十二事,悉中窾要。以忤當事意,調貴陽。丁巳,肅皇新三殿,求大木,取辦貴竹。公至,彝人爭以所知異木走報公。公深入其阻。沖風瘴癘,勤事以死。事聞,特加恩恤,賜祭葬。壬戍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績詔贈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為潁川公次子,方齔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繼母常、岳、盧,如所生。兩弟早夭,撫其遺孤,不殊己子。居鄉,恂恂退讓,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艱險。及卒,無一語及家事。世廟諭祭文,有“忠勤報國”之褒,故稱忠勤公焉。
(選自《漁洋山人自撰年譜》)
王家祠堂
忠勤祠又名王家祠堂,坐落在桓臺縣新城鎮新立村岡二姓街北,為明代王重光而建。
該祠初建于1588年(明萬歷十六年)建成,當時規模宏大,但現存面積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祠院南北長88米,東西寬43米,占地3784平方米。院內有正堂5楹,中間3間出廈。長22米,高14米,進深9.65米,全為磚木結構,瓴瓦蛇脊,木椽單檐。堂內有合抱圓木柱8根,頂部棟梁上飾有彩繪,內壁墻上鑲嵌石碣85塊,保存完好。碑文集歷代書法名家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柳公權、虞世南的字刻成,真、草、隸、篆諸體俱備。堂內還有王重光及其屬下王、張二指揮的`碑刻彩繪像。后堂3間,稱為“司馬祠”,原是明末兵部尚書王象乾的祠堂,現拓為王士禎紀念館。
【王士禎是哪個朝代】相關文章:
王季友是哪個朝代的人09-27
周禮是哪個朝代01-17
左傳是哪個朝代05-17
尚書是哪個朝代12-17
勾踐是哪個朝代?09-28
徐光啟是哪個朝代09-26
周禮是哪個朝代的05-16
左傳是哪個朝代的05-16
孟子是哪個朝代人05-16
白尚書是哪個朝代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