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是哪個朝代人
曹植前期的詩歌主要是表現他的壯志,很少反映社會現實,只有《送應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連帶寫到友人所居的洛陽的殘破。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漸能體會到一些下層人民的痛苦,才寫出了個別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那么,曹植是哪個朝代的?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詩品》稱為“建安之杰”。現在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最多,詩有八十多首,辭賦、散文完整的與殘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從這些作品來看,其成就的確在建安時期一般作家之上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稱帝為界,明顯地分為前后兩期。前期他以才華深得曹操的賞識與寵愛,幾乎被立為太子,志滿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爭為太子一段經歷,對他深懷猜忌,橫加壓抑與迫害,他雖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卻“抑郁不得志”,終于在憤懣與苦悶中死去。這種生活遭遇,對他的創作有著深刻的影響。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對安定的環境中過著貴公子生活,但頗有功名事業心。他一生所熱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當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時,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滅“違命之蜀”,東滅“不臣之吳”,“混同宇內,以致太和”(《求自試表》)。他的詩歌的主要內容之一,便是表現這種雄心壯志。《薤露篇》說:“愿得展功勤,輸力于明君。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在《假但篇》里,詩人自比為鴻鵠,把“勢利惟是謀”的小人比為“不知江海流”的假但和“安識鴻鵠游”的燕雀。這些都表現了他追求理想和穎脫不群的性格。但由于詩人前后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現這方面內容的作品,其情調、風貌也有顯著的差異。前期以《白馬篇》為代表,它塑造了一個武藝高強、渴望衛國立功甚至不惜壯烈犧牲的愛國壯士的形象,充滿豪壯的樂觀的精神:“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后期以《雜詩》為代表,更多地表現了壯志不得施展的憤激不平之情。如《雜詩》其五:
仆夫早嚴駕,吾行將遠游。遠游欲何之?吳國為我仇。將騁萬里途,東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愿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曹植后期備受迫害和壓抑。《世說新語》載一個故事說,曹丕曾命他七步中為詩,不成則將行大法。他作詩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個傳說很能表現他當時的處境。他的后期詩歌也主要是表現這種處境和心情。
作于黃初四年的《贈白馬王彪》是詩人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當時詩人和白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都去京師朝會,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詩人與白馬王回返封地時,又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詩人“憤而成篇”,寫下了這首贈詩。全詩共分七章,表現了豐富的復雜的感情。詩中如“鴟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讒巧令親疏”,痛斥了迫使他們分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表現了對任城王暴亡的深沉悼念;“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也吐露了詩人在岌岌可危的處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這首詩雖然只是抒發詩人的主觀感情,客觀上卻深刻地暴露了統治階級內部萁豆相煎的殘酷,是有深刻的思想意義的。這首詩的抒情藝術水平也很高。詩人把復雜的感情,通過章章蟬聯的轤轆體的形式,一步步抒發出來,極有層次。另外,詩人的感情雖然十分悲憤激切,卻不是一味的直接傾訴,往往通過敘事、寫景,或通過哀悼、勸勉等方式宕開去寫,這就把感情表現得沈著從容,豐富深厚。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轉蓬為喻形象地描寫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徒都”的生活處境和痛苦心情。《野田黃雀行》則表現了他對迫害的憤怒和反抗: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交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詩人以羅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個解救受難者的俠義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緒。曹丕即位就積極翦除曹植的羽翼,殺死了他的好友丁儀、丁異等,可見這樣的詩是有現實背景的。
曹植前期的詩歌主要是表現他的壯志,很少反映社會現實,只有《送應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連帶寫到友人所居的洛陽的殘破。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漸能體會到一些下層人民的痛苦,才寫出了個別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如《泰山梁甫行》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當時邊海人民貧困生活的畫面: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雜詩》第二首則表現了對從戎的“客子”的同情。
曹植還寫了不少情詩,如《七哀》、《美女篇》等。這些詩與表現壯志的詩風格明顯不同,感情哀婉纏綿,與漢末古詩中的抒情詩極相近。《七哀》一首情調尤肖《古詩十九首》。這些詩中有一些可能寄托了詩人君臣不偶和懷才不遇的感情。
《詩品》說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很能概括曹植詩歌的藝術風格。曹植一生熱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壯志不衰,轉多憤激之情,所以詩歌內容充滿追求與反抗,富有氣勢和力量,這就形成了“骨氣奇高”的一面。
在建安詩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講究藝術表現的。他的詩歌雖然也脫胎于漢樂府,但同時吸收了漢末文人古詩的成就,并努力在藝術上加以創造和發展。建安詩歌從樂府出來逐漸文人化,到了曹植手里就具有明顯的文人詩的面目了。如《美女篇》模仿漢樂府《陌上桑》,但描寫的細致和詞藻的華麗,與《陌上桑》迥異其趣,正表現了這種傾向。曹植的這種努力造成了他的“詞采華茂”的一面。他的詩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貼切,并且常常以全篇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難者,以轉蓬飄蕩喻流徒生活,以女無所歸喻懷才不遇等。他的詩又注意對偶、煉字和聲色。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秋蘭波長坂,朱華冒綠池。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一連三聯對偶,后兩聯尤為工整。“被”字,“冒”字見出作者選詞用字的'匠心。他有些詩句已暗合律詩的平仄,富于音樂性。此外曹植的詩還工于起調,善為警句,如“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它們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詩增色。曹植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詩歌的藝術性,但也開了雕琢詞藻的風氣。
曹植的辭賦也都是抒情小賦。《洛神賦》是他賦中的名作。這篇賦接受了《神女賦》的影響。它熔鑄神話題材,通過夢幻境界,描寫一個人神戀愛的悲劇。賦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寫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態和裝束,然后寫到詩人的愛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動:“于是洛靈感焉,徒倚旁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通過這些動作的描繪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劃得十分突出。最后寫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贈當而去,和詩人失意追戀的心情,有濃厚的悲劇氣氛。這篇賦想象豐富,描寫細膩,詞采流麗,抒情意味和神話色采很濃,藝術的魅力很大。
在曹植的文章中,《與吳季重書》和《與楊德祖書》是兩篇有名的散文書札。后一篇直抒懷抱,譏彈時人,文筆鋒利簡潔,也很能表現他自視甚高的性格。另外,他的《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是兩篇駢儷成分極重的文章。但它們都有一定的內容,而在形式上,對偶排比句也往往是三、四、五、六言相間,并且不排斥散句,所以錯落有致,工整而不萎弱,與后來許多形式主義的駢文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前一篇,詩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在字里行間。
建安文學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個時期的文學能形成一種傳統而被接受下來是不多的。鍾嶸在反對晉以后的形式主義詩風時,曾慨嘆“建安風力盡矣”!初唐詩人陳子昂在進行詩歌革新時,也高舉“漢魏風骨”的旗幟,這說明“建安風骨”的傳統對后世文學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曹植是哪個朝代人】相關文章:
曹植是哪個朝代的及典故06-19
曹植的名句04-17
曹植名句04-08
曹植人物介紹05-17
曹植的生平經歷05-17
關于曹植的故事05-17
憂郁而死的曹植05-17
描寫曹植的作文05-21
才高八斗的曹植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