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春運是如何進行的
隨著農歷春節將近,大批在外打工的游子開始了自己的回家之路,“春運”這個詞匯,最早出現在了1980年的《人民日報》,改革開放以后,越來越多人選擇了外出務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古代春運是如何進行的,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進入臘月,年便開始籌備起來。多是蒸煮煎炒,并無高深的花樣,但一片熱氣騰騰中,心便富足起來。
除夕這夜,早早把財神請回家,神像懸于高堂。年,瞬間就肅穆了。此刻,聒噪的小兒郎再不敢高聲喧嘩,妄語更是被禁止的。而后,在興奮與小心翼翼的交織中,竟渾然入睡了。后半夜,母親搖醒——— 起得早,過得好。
踏過燃起的豆萁,祛病消災。一襲新衣。一桌飯菜。滿懷期待。
新一年開始了。
回家過年,永遠是中國人年底的主題。
一年一度的春運已開始了。春運,是現代中國改革開放三十來年特有的社會現象,是一種發生在春節前后的特殊運輸季,背后則是龐大的人口短期集中性流動。從狹義來說,古人是沒有春運的,但是從廣義來說,從春節出現那時起,春運現象就存在了,也有“回家難”。
中國古代有春運嗎?
春節,是中國人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的節日,在一年所有節日里,春節最重要,持續時間也最長,民間俗稱過年。過年與平日最大的不同是,一家人歡聚一堂,坐到一起吃年飯,共享家庭之樂。因此,除非迫不得已,每個家庭成員都會趕回來,與家人一起過年。
大家爭著“過年回家”,便應該是古代春運的源頭。
為何過年時一定要回家?可能與傳說“年”是個惡獸有關。傳說,“年”長著四只角四只足,力大無比,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即除夕便會出來作祟。當時生產力低下,個體對付“年”的能力不足,人多力量大,于是全家人守在一起,等著“年”的來到,合力把“年”趕走。試想,如果因為你未回家,而導致家被“年”禍害了,那將是多大的不幸?所以不論怎么困難,有什么樣的理由,在外的家庭成員都要趕回,助一臂之力。
為了趕走“年”這個壞東西,在一年的最后一夜——— 除夕,全家都不敢睡覺——— “守歲”風俗由此而來。
現代時空概念上的“年”,晚于過年風俗。據中國最早一部釋義詞典《爾雅》“歲名”條解釋,“年”在唐堯時稱為“載”、夏代稱為“歲”、商代稱為“祀”,一直到周代才稱為“年”。據此可以推出在周代出現了現代春節的雛形——— 過年,古代的春運也就應該出現在這個時候。
需要指明的是,由于受自然、政策,特別是封建時代“父母在不遠游”等禮俗因素的限制,過去人口流動的數量并不大,距離也不會遠,“外出務工人員”并非古代春運的主體,以公務人士和商人為主。
古代春運也是“回家難”
春運期間最大的矛盾是運力不足,在古代運力問題同樣存在。
由于道路建設落后和交通工具簡單,許多人因為路途遙遠,根本無法回家過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對發達的隋唐時期,“回家難”現象也無法改變。雖然史料上沒有具體說明,但從當時詩人留下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隋代詩人薛道衡有一首挺有名的詩,叫《人日思歸》。詩中寫道:“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是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他當時從北方來到南方。人日是正月初七,這說明薛道衡并未能及時趕回去與家人團聚,而是在外過年的。看看南方歡快的節日氣氛,自已卻獨在異鄉,所以詩中流露出了他心中無限的惆悵和思鄉之情,從側面說明了古代春運“回家難”之現象。
唐代詩人王灣也曾遇到了與薛道衡一樣過年不能回家的情況。
【中國古代春運是如何進行的】相關文章:
發展中的公司如何進行職位分析09-05
進行的近義詞12-02
春運標語03-02
春運的標語10-29
春運期間標語春運宣傳語10-28
中國古代諺語09-05
中國古代經典的對聯09-21
中國古代經典對聯01-01
把寫作進行下去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