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識大全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識,歡迎大家分享。
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識1
直接稱名
大致有三種情況。
(1)自稱姓名或名,以示自謙,并表示對對方敬重。如《鴻門宴》:“不然,籍何以至此?”《醉翁亭記》:“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2)用于敘述或作傳。如《陳涉世家》:“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3)稱所厭惡、輕視的人。如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
稱字
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人稱字是出于禮貌和尊敬。如韓愈作有《柳子厚墓志銘》,子厚為柳宗元的字。
稱號
號又叫別號、表號。名與字、號的根本區別是:名由父親或尊長取,字、號大多自己取。號一般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尊敬。
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號半山,蘇軾號東坡居士,等等。
稱謚號
古代帝、后及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跡評定一個稱號,這個稱號就叫謚號。起于周代,秦代廢,漢代復行,歷代相沿至清。
如齊宣王的“宣”、漢武帝的“武”,諸葛亮的“忠武”、歐陽修的“文忠”等。此外又有私謚,為民間所加,始于漢代。如陶淵明謚“靖節”。
稱廟號、年號
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立的名號,如某祖、某宗。始于商代,如太甲稱為“太宗”。
西漢之初承襲此制,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古訓,新即位的皇帝為剛去世的皇帝議立廟號(漢高祖并非廟號。劉邦廟號太祖,謚高皇帝,俗稱漢高帝、漢高祖)。此后歷代沿襲此制至清代滅亡。
年號是古代帝王為表示自己統治紀年而定的一種名號。始于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此后直至清宣統三年(1911年),每因祥瑞或重大事故而立號改元,有一帝改年號至十數次,一年之中數次改年號者。
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直至清末,除明英宗外,每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明英宗因土木之變,前后做了兩次皇帝,有兩個年號)。
歷代君王稱謂:夏、商稱名,如禹、啟、湯;自周至隋,多稱謚號,如周厲王、周幽王、秦穆公、燕昭王、漢武帝、隋文帝等;自唐至元,多稱廟號,如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等;自明至清,多稱年號,如永樂帝、康熙帝等。
稱齋名
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楊萬里稱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為惜抱軒而稱姚惜抱、惜抱先生,蒲松齡稱聊齋先生,梁啟超稱飲冰室主人等。
稱籍貫
如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東;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明代戲曲家湯顯祖亦為臨川人,被稱為湯臨川;
清初學者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亭林鎮人,被稱為顧亭林;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
清末有一副飽含譏刺的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上聯“合肥”指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下聯“常熟”指翁同龢(江蘇常熟人)。
稱郡望
如韓愈為河陽(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昌黎先生。
稱官名
如稱賈誼為賈太傅;“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東晉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
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為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被稱為劉賓客。
稱爵名
如諸葛亮曾封武鄉侯,所以后人稱其為武侯;謝靈運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魏徵曾封鄭國公,故世稱魏鄭公;
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因功封爵汾陽郡王,世稱郭汾陽;王安石封爵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司馬光曾封爵溫國公,世稱司馬溫公;明初劉基封爵誠意伯,人們遂以誠意伯相稱。
稱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如賈誼曾任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
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賈島曾任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他的詩集就叫《長江集》。
兼稱
如《游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前兩人兼稱籍貫、姓名及字,后兩人先寫與作者關系,再稱名和字。
《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前兩人兼稱官職、字和姓,后一人稱字和姓。
謙稱
(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于自稱。如: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等。
(3)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后輩;如果自謙為不才、不佞、不肖,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詞。“家”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長輩或比自己年紀大的親屬,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來稱自己的晚輩或年齡小于自己的親屬,如舍侄、舍弟等。
(6)其他自謙詞有:古人坐席時尊長者在上,所以晚輩或地位低的人謙稱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子是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等;女子自稱妾;對別國稱自己的國君為寡君。
敬稱
表示尊敬客氣的態度,也叫“尊稱”。
(1)對帝王的敬稱有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駕,本指皇帝的車駕。古人認為皇帝當乘車行天下,于是用“駕”代稱皇帝。
古代臣子不敢直達皇帝,就告訴在陛(宮殿的臺階)下的人,請他們把意思傳達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稱皇帝。對太子、親王的敬稱是殿下。
(2)對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有令、尊、賢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閫(對方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
有時也用于稱第三方的親屬。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尊翁(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對方)、尊意(對方的意思)。
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對方)、賢郎(對方的兒子)、賢弟、賢侄。仁,表示愛重,應用范圍較廣,如稱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等。
(3)稱謂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稱地位高或年長的人。如先帝、先考或先父(已死的父親)、先慈或先妣(已死的母親)、先賢(已死的有才德的人)。稱謂前加“太”表示再長一輩,如太后、太爺。
(4)對尊長者和用于朋輩之間的敬稱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賤稱
表示輕慢斥罵的態度。如《鴻門宴》:“豎子不足與謀!”《孔雀東南飛》:“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特殊稱謂
主要有以下四種。
(1)對百姓的稱謂。
常見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氓隸”則為對百姓的貶稱,如《過秦論》:“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2)“職業+名”的稱謂。
對一些以技藝為職業的人,稱呼時常在其名前面加一個表示他的職業的字眼,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人的職業、身份。這種稱謂多見于先秦。
如《莊子》中的“庖丁”“輪扁”,意思分別是名叫“丁”的廚師、名叫“扁”的車輪匠。又如師襄、師曠(“師”指樂師),優孟(“優”指優伶)等。
(3)不同的朋友關系的稱謂。
如:貧賤之交(貧賤而地位低下時結交的朋友)、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莫逆之交(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竹馬之交(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忘年交(輩分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忘形交(不拘于身份、形跡的朋友);
車笠交(不因貧富貴賤的變化而改變深厚友情的朋友,謂一乘車一戴笠,地位懸殊)、君子交(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神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見過面的朋友)。
(4)年齡的稱謂。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如:齔年(童年。齔,兒童換齒)、垂髫(三、四歲至八、九歲。髫,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髫年、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
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丱(guàn)角(指童年或少年時期。丱即“總角”,象形)、豆蔻之年(少女十三四歲。豆蔻為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
及笄(女子十五歲。笄音jī,發簪。古代女子十五歲時舉行笄禮,結發加笄,表示成年,可以結婚了)、束發(男孩成童。成童即年齡較大的兒童,此時要把頭發扎成髻,有向成人過渡的意味。其具體年齡說法不一,有的說十五歲以上,有的說八歲以上);
弱冠(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而此時還未到壯年,故稱)、花甲(六十歲。古代干支紀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六十年為一周期)、古稀(七十歲。源自杜甫詩《曲江》“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九十歲,泛指高壽之年)、期頤(一百歲)。另,孔子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后人便從中截取詞語分別指代相關年齡。
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識2
1、一般認為最早的文人五言詩是班固所寫的《詠史》。此后,張衡的《同聲歌》、秦嘉的《贈婦詩》趙壹的《疾邪詩》蔡邕的《翠鳥》等都是較早的文人五言詩。
2、《古詩十九首》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
3、《古詩十九首》之名,最早見于梁人蕭統編的《文選》
4、《古詩十九首》大約產生于東漢后期的桓帝、靈帝之世,當是這一時代中下層知識分子所寫。
5、先秦兩漢時期,我國詩歌發展史上的三個重要階段依次是《詩經》、“楚辭”和漢樂府民歌。
魏晉南北朝文學基礎:
1、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儒學禁錮的崩潰,逐漸形成了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其理論形態就是魏晉玄學。
2、西晉末年,在世族清淡玄理風氣的影響下,出現了玄言詩,其內容是抽象枯燥的玄理,只不過徒具詩的形式而已。
3、梁陳兩代,帝王和世族的生產更加腐朽,精神也更為空虛,他們不再滿足于山水的清音,而要尋求強烈的聲色刺激,于是產生了宮體詩。
4、“宮體詩”之名始于梁簡文帝蕭綱,宮體詩主要是以艷麗的詞句表現宮廷生活,其中也有一些類似文字游戲的詠物詩。宮體詩產生并盛行于梁、陳時期。
5、東晉南北朝詩歌經歷了玄言——山水——宮體的變化過程。
6、南北朝文學的主要成就有:山水詩的興起,拓展了詩歌題材;新體詩對古代詩歌的格律化奠定了基礎;鮑照發展了七言詩,在題材和詩歌形式上都有開創;文學理論多有建樹,出現了《文心雕龍》《詩品》這樣的理論著作;駢文及小說都是新的開創;蕭統編選了我國第一部文學選集《文選》等。
7、建安時期以“三曹”“七子”為代表的一批詩人,一方面學習漢樂府,描寫社會動亂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抱負,形成了一種悲涼慷慨、剛健有力的風格,后人稱之為“建安風骨”或“建安風力”。
一、建安文學基礎:
1、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杰出的詩人曹操。他詩歌創作代表作品有描寫漢末戰亂和人民苦難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是《蒿里行》中的名句。表現統一天下雄心壯志、充滿積極進取精神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現了他博大的胸懷;《觀滄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描寫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氣派。《短歌行》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現了作者對賢才的渴慕,《龜雖壽》中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現了曹操積極進取精神。
2、曹操是建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開用樂府舊題寫時事的先河。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詩也不少優秀之作,他學習漢樂府,但又有自己的風格。
3、現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詩是曹丕的《燕歌行》;他的《典論·論文》是現存最早了文學專論,他提倡文學,對建安文學的繁榮起了推動作用。
4、曹植的生活和創作可以分為前后兩個時期,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為界線,
5、曹植詩歌創作的代表作有描寫游俠少年的高超武藝和愛國精神的《白馬篇》,其中“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集中表現了少年的愛國精神;鼓勵朋友建功立業的《贈徐干》;在思婦身上寄托自己的失意和苦悶的《七哀》;描寫一個少年斬斷羅網,拯救一只黃雀的故事的《野田黃雀行》;描寫海邊人民貧困生活的《泰山梁甫吟》;以美女盛年未嫁的苦惱寄托自己懷才不遇之感慨的《美女篇》等。鐘嶸稱他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
6、建安時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詩人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之稱見于曹丕的《典論·論文》,指孔融、陳琳、王粲、阮瑀、應瑒、劉楨七人,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7、“七子”的詩歌創作中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苦難的代表作有王粲的《七哀詩》其一,其中“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表現了戰亂給人民帶不的苦難。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阮瑀的《駕出北郭門行》等;抒寫個人的抱負和遭遇的代表作是劉楨的《贈從弟》三首等。
8、現存題為蔡琰的作品有五言《悲憤詩》,騷體《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最可信的是蔡琰所作的是五言《悲憤詩》。
第二、正始西晉文學基礎
1、正始文學泛指魏代末年的文學,此時期的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
2、嵇康的散文代表是《與山巨源絕交書》,詩歌的代表作是《贈秀才入軍》十八首;阮籍主要的詩歌創作是八十二首《詠懷詩》,最著名的散文是《大人先生傳》。
3、阮籍的《詠懷傳》在運用王言詩抒情和諷諭方面有較高的成就,其一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表現了自己的孤獨苦悶,給處于黑暗統治下的進步作家開拓了一條寫作政治抒情詩的道路,《詩品》的“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概括的就是阮籍的詩風。陶淵明的《飲酒》,庾信的《擬詠懷》。
4、晉武帝太康前后的“三張、二陸、兩潘、一左”指導的是張華、張協、陸機、潘尼、潘岳、左思,他們是太康時期著名的詩人。
5、太康文學創作有兩種不好的傾向:一是模擬古人的風氣大盛;二是追求詞藻華美和對偶工整。劉勰所說“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就是太康文學。
6、太康時代最著名的作家是陸機,與之齊名的作家是潘岳,還有張華張協等。
7、陸機的代表作有模仿《古詩十九首》的《擬古詩》十二首,描寫行旅生活的《赴洛道中作》;潘岳的名作是《悼亡詩》三首。
8、左思是西晉最有成就的詩人,他的詩直接繼承了建安風骨有“左思風力”之稱。
9、左思的代表作有《詠史》八首,作品采用了典故,運用了對比等手法,如“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即是對比,“澗底松”和“山上苗”即是比喻寒門知識分子和士族子弟,又是用對比反映寒門知識分子與世族門閥的矛盾。此外,《招隱》《嬌女詩》《三都賦》都是他的名作。
10、劉琨的代表作是《扶風歌》,他是著我的愛國詩人。郭璞的代表作是《洲仙詩》十四首,他是一位玄言詩人,《詩品序》中“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即是對玄言詩的批評。
第三、陶淵明基礎:
1、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謚號“靖節征士”,因其曾作過彭澤令,所以后人又稱他為陶彭澤,他辭去彭澤令后,過著“晨興埋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躬耕生活。
2、陶淵明的詩可以分成兩類:田園詩和詠懷、詠史詩。他的散文辭的名篇是《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等。
3、陶淵明的田園詩歌按其內容可以分為三方面:一部分表現農村的恬美靜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代表作有《歸田園居》其一(“少無適俗韻”),《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等;另一部分以極大的熱情歌詠了農業勞動,以及在勞動中與農民建立的友誼,如《歸田園居》其三(種豆南山下),《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人生歸有道)等;還有一小部分反映了農村凋蔽和自己的窮困生活,如《歸田園居》其四(久去山澤游)、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等。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詩并記》是他田園詩的一個新發展。
4、陶淵明的詠懷、詠史詩繼承了正始詩人阮籍和西晉詩人左思的伎,發揚了建安的精神。代表作有《雜詩》其二(白日淪西阿),《讀山海經》其十(精衛銜微木)等。
5、魯迅稱一些陶淵明的詠懷、詠史詩,如《讀山海經》其十為“金剛怒目式”的作品。
6、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1、平淡與醇美的統一。陶詩很少用奇特的形象、夸張的手法和華麗的詞藻,甚至連形容詞都少用。2、情、景、理的統一。
7、陶淵明是魏晉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詩人,他的出現打破了了玄言詩的統治,詠懷、詠史詩繼承了阮籍、左思的傳統,發揚了建安的精神,田園詩是他的獨創。“田園詩”成為一個流派在詩歌史上獨樹一幟,
8、陶詩的藝術對后世的影響很大,唐代學習田園詩的有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等詩人。
第四章南北朝樂府民歌基礎:
1、南朝樂府民歌約五百首,大部分屬于《樂府詩集》的“清商曲辭”,其中“吳歌”三百二十六首,“西曲”一百四十二首,“神弦歌”十八首。
5、南朝樂府民歌,除吳歌、西曲外,還有一首較長的抒情詩《西洲曲》,屬《雜曲歌辭》。
8、北朝民歌主要收集在《樂集詩集梁鼓角橫吹曲》中,在《雜曲歌辭》、《雜歌謠辭》中也有一小部分,共約六十多首。
10、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創作,我們所接觸到的,除漢人的作品外,還有氐人、羌人、鮮卑人,以鮮卑民歌居多。
12、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長篇敘事詩是《木蘭詩》,它產生的時代不會晚于陳代,大概是北魏的作品。
第五南北朝詩文基礎:
1、晉宋之際代替玄言詩的是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
2、謝靈運因襲封康樂公,故又稱謝康樂。他的山水詩的代表作有《登池上樓》(潛虬媚幽姿)和《入彭蠡湖口》(客游倦水宿)等。《登池上樓》中“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寫景名句。
3、鮑照對詩歌形式的主要貢獻是為七言詩拓寬道路,其詩歌代表作有《擬行路難》其六(對案不能食),其中“自古圣賢皆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的詩句,表現了對門閥制度的不滿,《擬古》其三(幽并重騎射)、其六(束薪幽篁里)《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等也是其代表作。
4、鮑照的詩歌直接繼承著建安文學的傳統,大力寫作樂府詩,他是繼曹丕之后,對七言詩貢獻最大的詩人。
5、教材中提到繼承建安風骨或發揚其精神的詩人有:阮籍、左思、陶淵明、鮑照。
6、所謂新體詩是指自齊至隋百余年中講究聲律、對偶的作品,名曰新體詩。齊梁陳三代是新體詩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所謂新體,是就其形式而言。齊永明年間著名詩人沈約根據四聲和雙聲疊韻來研究詩句中聲、韻、調的配合,指出八種應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叫做“八病”。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開創的,由聲律與對偶互助配合而形成具有格律的新體詩,稱永明體。
7、新體詩作家除沈約外,成就較高的還有齊詩人謝朓、梁詩人何遜、陳詩人陰鏗等。
8、文學史上把謝靈運和謝朓分別稱為“大謝”和“小謝”。謝朓因為做過宣城太守,所以又有“謝宣城”之稱。
9、謝朓山水詩有一首寫春江日暮景色的名篇,題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灞矣望長安)其中的“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描寫春江日暮景色,“喧鳥覆春州,雜英滿芳甸”寫建康(南京)周圍的景色,是寫景名句。
10、謝朓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詩,帶有南朝民歌氣息,語言精練,情味雋永,如《玉階怨》(夕殿下珠簾)和《王孫游》(綠草蔓如絲)等。
11、繼玄言詩、山水詩后南朝一度盛行的詩歌是宮體詩。
12、杜甫在《解悶十二首》中說:“頗學陰何苦用心”反映的是陰鏗、何逮兩位詩人。他們的名篇分別是陰鏗的《江津送劉光祿不及》(依然臨江渚)何遜的《相送》(客心已百念)等
13、集南朝詩歌成就之大成的詩人是庾信,他早年是梁朝有名的宮體詩人,后出使西魏,遂終身羈留在北方,他初步融合了南北詩風。
14、庾信詩歌的代表作是《擬詠懷》二十七首。他是南北朝時期駢賦,駢文成就最高作家,賦的代表作是敘述梁代興亡和自己身世的《哀江南賦》,五言小詩的名作有《寄王琳》(玉關道路遠)和《重別周尚書》(陽光萬里道)。
15、駢文是與散相對而言的,它有三個特點:第一是講究對偶,又多用四六句,因為兩句兩句的對偶,好象是并駕的兩匹馬,所以叫駢文。第二是語音方面講究平仄。第三是多用典故和華麗的詞藻。可以說駢文是一種詩化的散文。
16、南北朝駢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鮑照憑吊廣陵的《蕪城賦》,孔稚圭諷刺假隱士周顒的《北山移文》,梁江淹的《恨賦》《別賦》,陶宏景的《答謝中書書》,吳均的《與宋元思書》和庾信的《哀江南賦》等。
17、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和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
第六魏晉南北朝小說:
1、南北朝小說,按其內容可分為兩類,即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
2、南北朝小說中現存比較完整的,并能代表這個時期志怪小說面貌的是東晉干寶的《搜神記》
3、南北朝志人小說的集大成的代表作是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4、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共分三十六篇,為之作注的是梁代的劉孝標。
魏晉南北朝文學理論
1、我國現存第一篇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專論是曹丕的《典論論文》
2、《典論論文》之后,文學批評史上另一篇重要的作品是西晉陸機的《文賦》
3、我國文學批評史上最重要、最系統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是劉勰的《文心雕龍》
4、成書于梁代的一部專門評論五言詩的菱是鐘嶸的《詩品》
隋唐五代文學基礎:
1、據清代康熙年間所編的《全唐詩》所錄,唐代有詩人兩千余人,作品四萬八千九百余首,共九百卷。
2、唐詩的發展一般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
3、初唐前五十年,宮體詩充斥詩壇。以“綺錯婉媚為本”的“上官體”是這個時期的代表。
4、唐代文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詩歌、散文、小說都得到很大發展,同時還興起了詞和變文這兩種文學形式。
5、初唐的中心問題是:(1)沖破六朝詩歌的狹窄題材,使詩歌表現廣闊的社會生活和重大的政治問題;(2)擯棄輕浮綺靡的詩風,建立剛健有力的新詩風;(3)確立律體,發展七言歌行。
6、初唐后五十年,先有“四杰”開始突破“宮體”的內容,繼有沈宋確立了律詩的形式,最后陳子昂痛斥齊梁詩風,高倡建安風骨,才為唐詩開辟了發展的道路。
7、以李白為代表的積極浪漫主義是盛唐詩歌的主流,政治詩和邊塞詩集中體現了盛唐詩歌的特色。
8、以白居易為代表的新樂府運動象一條大河貫穿了整個中唐。
9、愛情主題在晚唐十分流行,這是受了市民文學的影響。
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識3
【春節/元旦】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采用公歷紀元后。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于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農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后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這一天,鄉鄰們在土地廟集會,準備酒肉祭神,然后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游玩采蘭,以驅除邪氣。后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游的節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里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后,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后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元鎮《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清明】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端午】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于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乞巧】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后,云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宮詞》:“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中秋】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系起來后,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韋莊《送秀才歸荊溪》:“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重陽】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臘日】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眾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歷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后也滲入臘日習俗。杜甫有《臘日》詩:“臘日年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除夕】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掃一清的屋里,擺上豐盛的菜肴,全家團聚吃“年飯”。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嬉戲游樂,謂之“守歲”。零點時,眾人爭相奔出,在庭前攏火燃燒(古稱“庭燎”,取其興旺之意),并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之時搶先放出三個“沖天炮”,以求首先發達,大吉大利。此時,爆竹聲、歡叫聲響成一片,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
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識4
天干地支知多少?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合起來簡稱“干支”。干支在我國古代有廣泛的用途,主要有:
(1)用干支依次組合的方式紀年,即以天干的單數配地支的單數,天干的雙數配地支的雙數。如用甲子、乙丑、丙寅等紀年,六十年一循環。古人稱年齡相同為“同甲”或“同庚”。以十二地支和十二屬相相配合,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六十年中有子年、丑年等各五年,子年稱為鼠年,丑年稱為牛年,余類推。人到六十歲,舊稱“花甲”,是“花甲子”的簡稱。干支交錯配合,由甲子年至另一甲子年,歷六十年。
(2)用地支紀月。按陰歷(夏歷),寅為正月,卯為二月,余類推。
(3)用干支配合的方式紀日,六十日一循環。
(4)用干支紀時。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稱子時、丑時等。夜半子時(二十三點至凌晨一點)稱子夜,也稱午夜。古人又分一夜為五段,即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稱五更或五鼓。
(5)用地支表示方位。子是正北方,午是正南方,酉是正西方,卯是正東方。天干也表示方位,甲、乙在東,丙、丁在南,庚、辛在西,壬、癸在北。
(6)用干支作為人名。如商代帝王太乙(商湯)、太甲、盤庚、文丁、帝辛(商紂)等。文丁或他的后人稱文丁的母親為“母戊”。到了西周,用干支作人名者很少,而用伯(孟)仲叔季行第稱謂作人名者漸多。這大概也是商周文化傳統不同的一種表現。
古人還把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朱(紅)、黃、藍、白、黑,五聲——宮、商、角、徵、羽,四季——春、夏、秋、冬,以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組星宿——也稱四靈,同地支及方位配合起來,形成了一套思想體系。例如,秋季也稱“商秋”、“素商”,秋風也稱“金風”、“商風”。秋季配白色,所以稱為素商。
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識5
【爵】
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后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如宋代寇準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太師】
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后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后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并未給太子講過課。
【太傅】
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后任皇子長沙王、梁懷王的老師,故封為太傅。后逐漸成為虛銜,如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死后都被迫贈太傅。
【少保】
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后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后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
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再如大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吏部尚書,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學士】
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后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后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大將軍)
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后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于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后即廢除。《張衡傳》“大將軍鄧騭奇其才”,鄧騭當時為漢和帝的大將軍。
【參知政事】
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訓儉示康》“參政魯公為諫官”,“魯公”指宋真宗時的魯宗道。《譚嗣同》“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
【軍機大臣】
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譚嗣同》“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
【軍機章京】
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譚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同參預新政。”
【御史】
本為史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御史前書曰”,“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子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韓愈曾任監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再如《記王忠肅公翱事》“公為都御史,與太監某守遼寧”,王翱當時任都察院長官。
【樞密使】
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宋歐陽修曾任樞密副使。《〈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文天祥當時掌管軍事要務。
【左徒】
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后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屈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識】相關文章:
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04-10
常見古代文化常識08-01
趣味古代文化常識04-10
了解古代文化常識04-10
字號的古代文化常識04-10
古代文化常識集錦04-10
古代文化常識大全04-10
古代時間的文化常識04-10
古代文化常識:學校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