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體石經相關資料
《三體石經》刻于公元241年(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原立于魏都洛陽南郊太學講堂西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故名。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三體石經相關資料,歡迎你閱讀!
簡介:
《三體石經》建于公元241年(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故名。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是繼東漢《熹平石經》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經。《三體石經》在中國書法史和漢字的演進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石經資料:
【名稱】三體石經
【年代】三國魏
【材質】刻石
【字體】古文、小篆、隸書
石經建立流傳
概述
《三體石經》建于公元241年,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故名。三體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共約二十八碑,是繼東漢《熹平石經》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經。《三體石經》,也名《正始石經》、《魏石經》,三國時期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立。書有古文、篆、隸三種字體。書寫者有衛覬、邯鄲淳、嵇康諸說,但無定論。刻本筆法與結構都很規正,常為初學者取作范本。但因其為刻石,字形較小,筆意有失真處。須臨寫各體需要有一定經驗才能真正領悟。----《古代碑帖鑒賞》 費聲騫
古文
東漢的古文之學主要以私學的形式傳習,但漸成為學術的主流。曹魏代漢后,古文之學取代今文成為官學。公元175開始所立的《熹平石經》,立于太學,所刻都是今文本。曹魏立古文經后,太學石經只有今文顯然不合時宜,因此到241年(廢帝齊王芳正始年間),遂刊刻古文經于石,與今文經并立太學。
內容
三體石經的內容,主要是《尚書》和《春秋經》。《尚書》當即馬融、鄭玄所傳的二十九篇古文尚書。《春秋經》當即《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十二篇本《春秋石經》,而不是今文家的十一篇本。
另外,《隸續》所錄三體石經有《左傳·桓公七年》9字,《左傳·桓公十七年》26字。馬衡認為《隸續》所收《左傳》遺字是試刻,非正式刻文(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還有《論語》、《急就篇》以及其他出處不明的殘石,均為只言片語,可能都是試刻。
形制
三體石經的正式格式是每行二十字,每字有三體,直下排列。另有品字式,古文居上,篆、隸分列下方。品字式只見于《尚書》開頭的兩篇《堯典》與《皋陶謨》(三體直下式也有此兩篇)。另有古文一體殘石,古文、篆書二體殘石。《三體石經》在每一碑面刻有縱橫線條為界格。一字三體直下書刻,每面約33行,每行60字。每碑行數各不相同。王國維經推算認為最可能是35碑,馬衡根據1922年洛陽太學遺址出土的一塊石經,推斷正始石經應是28碑。
目的
刊刻石經的主要目的是"臺省有宗廟太府金墉故事,太學有石經古文先儒典訓",以弘儒訓,以重儒教。此外,石經文字有校正文獻內容與文字、書體之功用,《魏書·列傳術藝》載:"又建《三字石經》于漢碑之西,其文蔚炳,三體復宣。校之《說文》,篆隸大同,而古字少異。"又《列傳·游明根·劉芳》記:"昔漢世造三字石經于太學,學者文字不正,多往質焉。"碑文刻成后,全國各地學生紛紛前來校拓,對其時文化的保存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流傳
三體石經刻成后,與漢熹平石經并立于洛陽太學。自311年永嘉之亂始,王彌、劉聰陷洛陽,焚毀二學(《晉書·王彌傳》),石經應已有所損毀。從《魏書·馮熙傳》所記"洛陽雖經破亂,而舊三字石經宛然猶在,至熙與常伯相繼為州,廢毀分用,大至頹落。"知北魏石經已被嚴重損毀,七零八落地分散了。537年(東魏孝靜帝四年)八月,移洛陽漢魏石經于鄴。579年(北周大象元年)二月,又自鄴還涉洛陽。586年(隋開皇六年),又自鄴京載入長安,置于秘書內省。后唐代魏征予以收聚,十不存一。
石經出土發現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洛陽白馬寺村南龍虎灘發現《尚書·君奭》篇殘石110字,古文占36字,初歸丁樹禎,后歸周進。
1922年12月間,洛陽城東南三十里朱圪塔村發現《尚書·君奭·無逸》和《春秋·僖公·文公》殘石,而《君奭》篇正好與龍虎灘所出相銜接,原石大,估人從中折為兩段,共1771字,古文約580字,歸河南圖書館,后又出有《尚書·多士》和《春秋·僖公九年》殘石,共229字,古文占76字。此外還有一百多塊碎石,小者1、2字,大者40余字,散落在各收藏家手中,字數無法統計。
1945年,西安市許土廟街(為唐時中書內省舊址)首次發現三體石經《尚書·康誥》殘石一片,僅表刻,無背刻,共35字,其中古文占11字。
1957年6月,在西安市距離上述出土地附近又發現石經殘石一片,表刻《尚書·梓材》篇,存10行33字,古文8字,背刻《春秋·文公元年二年》經文,殘存10行50字,古文15字。
石經古文來源
《三體石經》的古文,應和《說文解字》中的古文來源相同,但字形偶有不同,當是古書抄寫中訛誤所致。北魏江式在《論書表》中稱,《三體石經》“較之《說文》,篆、隸大同,而古字少異”。說明石經的古文字法與書法,已經異于漢朝所傳的古文。《說文解字》中錄寫的古文,與發掘出土的戰國文字如長沙繒書、侯馬盟書、長沙簡策、中山國銅器銘文均不同,古文字學家張政烺說:“許慎所謂古文大約就是鄒魯(也許還有齊)儒生習用的文字。” 《三體石經》上書刻的古文,許多筆畫“頭粗尾細”,并且呈彎曲狀,像蝌蚪之形,但魏國古文的筆畫不是全部類似蝌蚪形,比如橫和豎,兩端尖銳,中間粗,似柳葉狀,這是筆畫形態的特點。古文的結構特點,和秦篆比較,有的繁化,有的簡省。這些寫法與《三體石經》上的小篆異形,正說明古文是戰國時期“六國古文”的遺緒。曹魏時期,兼通儒學的書法家對古文的重視甚于小篆,所以三體中首列古文。在漢代,研究古文是為了讀通古文經,因此精通古文的書法家同時是文字學家。曹魏時期,盡管新書體時髦,但沒能動搖古文書法的地位。
《三體石經》從宋代至二十世紀所見殘石,約得三千字以上,其中古文占三分之一強,可得一千字以上,這個數字雖僅占石經刊立時總數的四十九分之一,但石經的面貌已大體可見,特別是這一千多字的古文,在古文史上尤為可貴,漢語古文字學家曾憲通1980年將此一千多字古文加以整理,汰其重復,得單字四百四十文,再加粗略分類,得出如下幾個數據:
(1)、石經之古文同于《說文》古文者七十文,約占總數百分之十六。
(2)、石經之古文同于《說文》篆文者一百五十五文,約占總數百分之三十五。
(3)、石經之古文同于甲骨文及金文者八十七文,約占總數百分之二十。
(4)、石經之古文同于六國文字者五十六文,約占總數百分之十三。
(5)、石經之古文形體訛別不知所從者六十五文,約占總數百分之十五。
石經意義價值
由于《三體石經》碑文不同于《熹平石經》僅用隸書一體。而是以古、篆、隸三種不同的字體寫刻,因此在中國書法史和漢字的演進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特別是古文一體歷來為人們所尊崇,北宋郭忠恕著《汗簡》,引用《三體石經》古文有122字,夏竦著《古文四聲韻》,引用石經古文亦達114字。
【三體石經相關資料】相關文章:
意氣的相關資料02-19
武氏的相關資料08-04
《望洞庭》相關學習資料11-14
與雷鋒相關的手抄報資料07-11
漢字手抄報相關資料08-18
三年級上冊《蝸牛》相關資料03-12
王安石經典語錄11-04
文明出行手抄報相關資料10-24
雷鋒相關資料手抄報內容07-11
防震減災手抄報的相關資料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