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槐鄉的孩子》教學實錄與反思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體會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
1、說說自己感到最快樂的事。
2、揭題學習“槐”字,理解“槐鄉”。
二、初讀課文,明確:“槐鄉孩子的快樂是什么?”
1、提出初讀要求:讀通文章,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思考:槐鄉孩子的快樂是什么?
2、交流對問題的理解。
三、細讀課文,體會“快樂”
1、那些地方能讓你感受到他們的快樂呢?找找、劃劃相關的句子
2、交流、體會、朗讀:
⑴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⑵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⑶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3、小結:
點出──槐鄉孩子的快樂其實就是──采槐米(勞動)
4、讀出“快樂”。
在三個句子中選擇自己最有感受的練讀。
四、聯系上下文,體會“勞動的艱辛”
1、采槐米,撿槐米這種勞動,你認為是艱辛的嗎?
2、默讀課文,從文中找找依據。
3、交流(引導要點):
⑴槐米小(第二節)。
⑵八月才有,天熱(第三節)。
⑶采的時間長。
五、理解“艱辛的勞動是一種快樂”的原因
1、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們覺得這不是苦,而是一種樂呢?
2、自讀第二小節后,交流原因。
六、積累句式
槐鄉的孩子勤勞、懂事,他們的生活、快樂都離不開槐樹,槐樹就像他們的伙伴,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1、引讀,內化句式,體會特點。
2、拓展訓練:
⑴安吉(竹鄉)
⑵黃巖(橘鄉)
⑶草原
3、再次朗讀,強化句式。
【教學反思】
《槐鄉的孩子》,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過,贊美了槐鄉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雖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課文的語言樸實、輕快,帶有濃濃的鄉土氣息;在作者的筆下,本來是辛苦的`勞動,卻變得輕松和快樂。
我在課堂上把重點放在了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出槐鄉孩子在勞動的艱辛中感受快樂,讓孩子們體會那種以苦為樂的精神。在課堂中,我比較注重槐鄉孩子“樂”與“苦”的對比,從快樂中找到艱苦,再從艱苦中找使他們快樂的原因,一次次讓那種以苦為樂的精神滲透在文字里,滲透在課堂中。結尾部分,我用句式訓練收尾,充分利用了第一節這樣的句式,讓孩子們在語言環境中感受槐鄉與槐樹的深厚感情,并拓展到竹鄉、橘鄉、草原,讓學生能積累句式,并學會運用句式說話。
本篇課文文字相當優美,在課堂上還有很多可以好好感悟朗讀的句子,但是我沒有很好地展開。語文課要注重體驗感受文字的優美,學會品讀美文,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多加注意。
【三年級語文上冊《槐鄉的孩子》教學實錄與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10-10
三年級上冊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實錄12-03
三年級語文上冊《槐鄉的孩子》的教學反思07-16
槐鄉的孩子語文教后反思07-06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12-08
《槐鄉的孩子》教學設計及反思12-03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 (3篇)04-04
《槐鄉的孩子》的語文教后反思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