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1
在《沙漠中的綠洲》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以課文重點“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沙漠變成綠洲”作為線索展開教學,抓住難點“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及認識到環境和人類的關系”進行突破。
上完課后我細心體會,總得來說這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語文閱讀教學,整體的教學設計能結合學生實際,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在教學中,我能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文章的美好意境,使學生的感情得到共鳴,從整節課的教學來看,學生表現比較活躍,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首先,我創設了一個環境惡劣的沙漠情境切入,過渡到綠樹成陰,鮮花遍地的綠洲,讓學生認識到“沙漠中的綠洲”的美麗,通過對比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份美麗是來之不易的,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
接著,就自然地引出了重點阿聯酋人民是如何精心侍弄花草樹木和怎樣愛護它們的。在這一重點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找句子,出示重點句子讓學生進行圈劃動作詞并配合動作體會他們的付出;在體會阿聯酋人民如何愛護花草樹木時就讓學生把看到的演出來,再讓學生說感受。這樣學生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來,也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但在這一教學中也有一些遺憾,就是學生讀的機會和演的機會還不夠多,指導學生在朗讀阿聯酋人下決心改造環境時那種語氣不夠到位,學生品詞品句還不夠深入。
最后,指導學生體會阿聯酋人民如何對環境的'保護,同時聯系我們的實際談談自己在環境保護中的看法和做法,這個內容源于學生的實際他們也就有東西可講,所以同學們都很踴躍發言,學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但是,這節課也有一定的遺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朗讀課文的訓練,這節課學生朗讀課文的形式稍微少了一些。時間的安排有些前松后緊,課堂上的練習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在最后的課堂小結還做得不夠,沒能很好地總結全文,學生在整體認識上就沒有梳理好,還有就是在布置作業“續寫愛的故事----迪拜街頭風光”時為了簡化難度本來是想讓學生先說的,但還是時間的不允許就匆匆收場了。這也使我認識到要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注意調控,不斷在一節課中完善,并優化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受益。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一句現代名言,也激勵著我們不斷地學習、研究、探索、實踐、總結,讓我在今后做得更好。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2
《沙漠中的綠洲》一課在多媒體教室試講,結果不是很理想,分析了一下原因。
一是備課過細,對于教材還沒達到很熟悉的地步,教學時放不開,兩眼一直想看教案,離不開這根拐棍,這樣銜接就不自然,生硬。要讓學生掌握重點,抓住“綠洲的建成是來之不易的,阿聯酋人民像對待孩子一樣侍弄花草樹木”這條主線,隨課堂生成進行調控,不必拘泥于教案,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不能牽著學生走。功夫在課外,要深入挖掘教材,盡量簡化過程,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切忌面面俱到。要大做修改,不要舍不得下手,對自己要狠一點。
二是孩子們很少到多媒體教室上課,感到很新奇,也能受影響。
中午躺下休息了一會兒,在腦海中大致形成了一個思路,做了以下改動:推翻原來的教學設計,簡化復雜的教學流程,抓住課文第二自然段做文章。
1、導入新課后,首先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2、接著出示這幾句話“我們來到迪拜訪問。這里綠樹成陰,鮮花遍地。地上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讀了這幾句話后,你想到了什么?這樣愛護花草樹木的現象你見過沒有?在我們身邊,你常見到的是什么現象?隨后出示本文僅有的一個問題:“在迪拜,為什么地上就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在草地上行走呢?”
3、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寫下集體的想法,匯報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老師穿插情境演示。
4、拓展與作業:
阿拉伯朋友說: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生活在沙漠中的人們,竭盡全力地想把沙漠改造成綠洲,而生活在綠洲中的我們,有時卻無知地把綠洲改造成沙漠。在我們的身邊,有沒有不愛護環境的現象呢?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制止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呢?你的心中一定有許多話要說:
“阿聯酋人民,我想對您說……”
“—————,我想對您說……”
不要等到悲劇發生的那一天,我們才從夢中驚醒,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這保護我們的`家園努力吧!
下午我又試講了一次,并請四二班康老師聽課評課。康老師不愧是多年的教學高手,幾句話就指出了存在的缺點。在我設計的這個問題上,孩子們如我所愿,找出了正確的答案,但只是就事論事,如白開水一般沒有亮點沒有新意。康老師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要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真是茅塞頓開啊!看明天吧。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3
《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有關環境改造與保護問題的課文。作者以參觀訪問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為了改造生活環境,辛勤種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樹木,終于建成綠洲,營造出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二課時,我們著重學習的使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以一個問題“為了建造沙漠中的綠洲,阿聯酋國家和人民付出了哪些努力和艱辛?”統領學生自讀、自悟,通過讀、圈、悟、再讀,體會在沙漠中建造綠洲的困難之大和艱辛不易。然后瀏覽全文,劃句,體會阿聯酋人民對花草樹木的精心侍弄和愛護、珍惜
“請同學們仔細讀課題,說說通過文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課文主要講的是綠洲。”
“這綠洲生在沙漠里。”
“沙漠里怎么會有綠洲的呢?”
“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沙漠給你的印象怎么樣?你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它呢?”“惡劣。”“這是課文里的詞”“還有呢?”“飛沙走石,風沙漫天”“不毛之地”
我們課文中也有描寫沙漠環境的句子,請同學們把它畫出來讀一讀。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沙漠環境的惡劣,在沙漠中種出綠洲的阿聯酋人民是多么地偉大,他們是怎樣精心培育花草樹木的,結果怎樣?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細細地朗讀,品味,說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們的回答很有見地,阿聯酋人民植樹種草非常不易,因此他們也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著這些花草樹木。”
讀到“這里綠樹成蔭,鮮花遍地……”的.時候,我給他們出示了一組迪拜街頭風光的圖片,學生們驚呼“太美了”,朗讀指導都不需要了,讀得入境,入情,再給他們配上一段音樂,學生們自己都感受到朗讀的成功、快樂了。
一節課很快過去了,學生們的心還留在迪拜街頭。
阿聯酋人民是值得尊敬、贊美的。他們為地球的美化奉獻了自己的力量。
課上來也有遺憾之處。首先,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對阿聯酋人民在泥土中埋下自來水管的作用,好像有點走不出來了,總在這個問題上來回打轉。還有最后讓學生談談課文學完后的打算時,學生說得還不夠充分,沒有能夠引到保護環境的主題上來。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4
花這么大的代價值嗎?我個人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后想到了這個問題,也不停地問自己。閱讀這篇文章會發現阿聯酋人把沙漠變成綠洲花的代價是世界少有的,“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這是許多國家的人無法想像的事實)、“他們從國外買來泥土,買來淡炎,買來樹苗和花草。他們又把咸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由總水塔輸出的淡水,通過縱橫交錯的自來水管,源源不斷地送到樹木花草的根部。”,還有為園林澆水的“黃馬甲工人”。讀到這些內容,會讓我們想得很多。
引導學生閱讀,學生會被“地上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這里的第一株小樹,每一棵小草,都是國家花很大的代價培植的。”、“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園林工人高興地笑了,做了個洗臉的動作,說:‘你看,它們更漂亮了!’”、“阿聯酋人民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著這些花草樹木。正是有了這些綠樹和鮮花,沙漠中的人們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這些話感動,因為他們讀到這些語言,想到現狀,會發現我們在這方面做的遠遠不夠。
老師反復引導學生讀課文,引導他們抽取文章之筋,引導他們多角度地想這些話的意思,他們一定會慨嘆阿聯酋的偉大,會慨嘆花這么大的代價值。因為良好的生存環境是需要花代價的!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只能讀到建設,讀不到一點破壞,建設是要花時間的,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但破壞只需要一剎那。人們為什么不去破壞?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自覺遵守的規則,他們把花草樹木當作人來看待,當人來培育。美是怎么來的?我想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明白。所以,我個人認為,在探討這個沙漠變綠洲的過程中,其實也美育之過程。人怎么創造美?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具體,那就是要花大代價,要真心地去保護,最后才能永恒地享受。這篇文章給予學生的這種美的訓練,是非常好的。我們應該抓住!
我們心中的片片沙漠何時才能有綠洲?我們能創造如此的綠洲嗎?這是這一課的閱讀起點,學生沿著這個起點走,帶上綠洲之美前行,那未來就是“生活更加美麗!”。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5
《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的具有高度人文性的文章。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在讀這篇文章后,都會被阿聯酋人民那種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深深感動了,在那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下,阿聯酋人民不惜任何代價在沙漠中建成了一片片的綠洲,這的'確是個偉大的壯舉。
怎樣使學生學有所感呢?這一直是我腦海中思考的問題。其實,我認為問題的答案很簡單,讓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感的教育,其效果勝過任何教育。
在教學中,我把主動權讓給學生。學生從中感悟了許多,比如,他們對我們所處的社會無法了解,為什么我們的家園不可以比阿聯酋更美呢?甚至,他們覺得向社會中不愛護環境的人們發出呼吁是他們心中發泄不平的有效途徑。總之,他們暢所欲言,他們甚至有了憂患意識,他們擔心也許我們的城市有一天也會被沙漠吞噬,這也不應該是我們所該擔心的嗎?然而,在擔心多余我們又該做些什么呢?孩子們也提出了好多有力的措施。在這一課中,語文與環保得到了最好的結合。正因為學了這篇課文,學生的環保意識增強了,正因為他們有了很強的環保意識,他們才深深地理解阿聯酋的人民,佩服和學習阿聯酋的人民,語文與環保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而且我的課堂上,板書大多是隨機的。可單單是《沙漠中的綠洲》這個題目,我就用了白、藍、綠三種顏色。其中“綠洲”兩個字是綠色的。孩子一下子就會被吸引過去,善于思考的孩子還會因此而產生遐想:綠洲是什么樣子的?一定會充滿綠色吧!我的板書布局靈活而不死板。在引導學生思考“鹽堿地、不毛之地”如何變成“綠樹成陰、鮮花遍地”時就先打上了一個紅色的“?”;在講解過程中,由學生自己將紅色問號解答出來,適時添上“種植花、草、樹,精心侍弄”。板書要恰到好處!多一點兒則嫌多,少一點兒則嫌少,而且又是那么及時。從而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明白了生活中離不開綠化!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6
《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有關環境保護問題的課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種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樹木,建設綠洲,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教學中讓學生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和感受本課直接描寫與間接敘述相結合的寫作方法,這是重難點。本課的教學給了我如下的體會:
一、創設情境,對比激發學生興趣。導入部分,我通過阿聯酋沙漠的惡劣環境與迪拜的風光圖作對比,然后設疑:不毛之地變成綠樹成陰、鮮花遍地,阿聯酋人民是怎樣將沙漠變成綠洲?這樣一來,學生興趣盎然,探究的欲望被激發起來了。
二、教學中騰出時間讓學生以讀促悟,讀中感悟,讀出情趣,在充分讀的基礎上抓住重點段、關鍵詞、耐人尋味之句,讓學生品讀,細思,揣摩,體悟。也希望學生在多聽,多說,多想中得到了發展,可是我發現在品讀第三自然段時,學生雖然能抓住三個“買來”和“挖去”、“填上”、“埋下”來談體會,但課后我回顧了這個環節,感覺很亂,還是沒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深入地挖掘,這種改造綠洲任務之艱巨,困難之大,工程之浩大引導得不夠到位。而且也感覺這一自然要教的'內容還很多,比如這一句“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這里,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應該也要展開教學,可是我卻沒有。如果能引導學生再深入文本,在不停地追問下、在聯系生活實際中去感悟,語言文字的訓練到位了,阿聯酋人民的偉大壯舉才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的寫話環節,學生在寫的時候我才發現不容易,我應該把課文中可供參考的詞語出示出來,如果時間再充裕些的話,讓多一些學生來進行交流,我再多給一些評價,指導一下寫的方向,應該會更好些。可惜這些環節都這樣匆匆而過,感覺很遺憾。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7
這是一篇有關環境改造與保護的課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為了改造生活環境,辛勤種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樹木,終于建成綠洲,營造良好生活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思效:在體會阿聯酋人民建設不易的這一環節,我一方面要讓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特別是一連串動詞。但若不親眼看一看,學生體會起來還是有一點困難。于是我借助電腦和背投,向學生展示了沙漠圖和綠洲圖,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阿聯酋人民為改造環境所付出的艱辛勞動。這樣,學生在讀書時也就更有感情了。
思得:在這節課上,我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自己找句子、詞語,并說說自己的體會,體現了新課標“以學生為主”的理念。還是在讓學生體會阿聯酋人民建設不易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先找句子,再圈出動詞,再談談感受,最終,學生讀懂了句子的含義,對于自己的回答,學生肯定是印象深刻,這仿佛是一個從“深入”到“淺出”的過程。
思失:這本是一篇優美的文章,描寫了阿聯酋秀麗宜人的景色,但我的過渡語卻不優美。我也曾幻想著上出一堂語文味十足的課,名詩佳句信手拈來,那該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無奈詞匯量太少,聚不成那引人入勝的句子。
思改:首先,我要改改我“啰嗦”的老毛病。言多必失,話一多,學生聽了會心煩,說不定還會打斷他們思考問題的思緒。其次,我要帶學生深深地進入教學情境。在課堂上,我和學生應該是互動的,語文課堂不應該是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堂也可以激情四溢,因為能瘋狂的不僅僅是英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8
《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有關環境保護問題的記敘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種植并精心侍弄草木,建設綠洲,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堂課的教學我自己感覺效果不錯。
一、媒體展示畫面,學生興味盎然。
如何在導入時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呢?上課一開始,我便出示鳥瞰阿聯酋全景圖,讓他們說說自己的印象。再讓學生看迪拜美麗的城市風光圖,讓學生在鮮明的對比中激起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以讀促悟,讀中感悟。
讀是語文課的精髓,學生是對話的主體。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我先讓學生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感受阿聯酋沙漠里環境的惡劣,再請同學們介紹阿聯酋人民怎樣在沙漠里建設綠洲的'。學生抓住重點詞、關鍵句體會到“在這里,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教學中,我不是一味地講,繁瑣的分析,而是盡量騰出時間讓學生以讀促悟,在讀中感悟,讀出情趣,
三、文道結合,自然進行環保教育。
學完課文,學生都驚嘆于阿聯酋人民的環保自覺性,他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珍惜,他們努力把沙漠變成綠洲,聯想到我們生活在綠洲的人們,卻不懂得珍惜擁有的,還在肆意地破壞環境,覺得真是不應該。因此,在教學的最后階段,我問學生:“阿聯酋人民在沙漠中創造了奇跡!你最想對他們說什么?假如你是那里的小草、小花或小樹,你會對游客說什么?”這樣,使學生在想象說話的過程中,由文本走向生活,學生自己教育了自己,實現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自然統一。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9
我在教學《沙漠中的綠洲》時,教學過程的設計基本遵循作者的寫作思路。課始,設疑激趣——感受沙漠中的綠洲那別具風格的美;課中,通過自瀆、感受、交流、品讀——感受阿聯酋人民的勤勞、智慧以及他們用雙手創造的美好生活;課終,總結拓展——升華情感。
教學這一課最大的體會是,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自由對話的氣氛,創設民主對話的機會,只有精心設計多處互動環節,讓學生交流閱讀感受,品讀賞析評議,暢所欲言,形成思維的碰撞,合作交往的等能力才得以提高。
在了解阿聯酋治理前后的變化時,我出示阿聯酋沙漠和綠洲截然不同的景象,看圖一時,有的學生說:“天灰蒙蒙的,狂風卷著黃沙,太陽都被遮住了,發出了暗淡的光。”有的學生說“地面上白花花的,一片荒涼的景象,不是人居住的地方。”有的`說:“到處是一片昏暗,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還有的說:“圖上零零落落有幾棵樹,也落滿了黃沙,看不出綠色,房屋也像要被泥沙掩埋了。”看圖二時,再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覺,學生們一看到這幅圖,有的說:“這里綠樹成陰,鮮花遍地。”有的說:“這里草綠花紅,天空一片純凈,碧藍碧藍。”還有的說:“這里有高樓大廈,而且交通發達,是個繁榮的城市。”聽到這里我不失時機地說:“同學們,你們相信嗎,這兩幅圖畫的都是阿聯酋的景色。”在比較中閱讀,學生能興味盎然地學習,這節課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10
在教課文前,我先讓學生在家預習這篇課文,讓他們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本中的“攔路虎”。新課標指出:“教學過程強調了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為了遵循這一特點,我充分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并在我的引導下學會閱讀。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從我的教學過程來看,遵循了以上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教學過程以教師、學生、文本三者的對話,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利用文本我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反問學生一句:“阿聯酋人民很愛護花草樹木,我們的同學們呢?”使學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文本的價值取向,這一設計其實也是對前面教學的.一個檢驗。另外,從情感的角度看,這一設計還延續著課文內在情感的發展過程,熏陶著我們每個學生,達到了雙性統一的教學效果。
教學結尾時,我通過設計“小木版上應寫些什么?”“課后愿意把自己想的寫下來嗎?”這一環節,把課本作為一個生長點,巧妙地將語文課本內容延伸開來,有機地生成很多的東西,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這一切在潛移默化中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起來,同時也激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內心需要。教學效果很好!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11
《沙漠中的綠洲》一文中講阿聯酋這個國家全是沙漠,植樹很難。在教學時,我提出: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阿聯酋人民侍弄花草樹木非常精心?(書后練習四)學生回答:從“他們從國外買來泥土,買來淡水,買來樹苗和花草。他們又把咸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然水管。由總水塔輸出的淡水,通過縱橫交錯的自然水管,源源不斷地送到樹木花草的根部。” 可以看出阿聯酋人民侍弄花草樹木非常精心。
忽然,劉晨曜舉手提出:從“在那里,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中可以看出阿聯酋人民不僅愛護綠化,還可以看出當地環境惡劣。
聽到他的回答,不少同學都不贊同。于是,我又請他說說自己的'想法。
他回答: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環境比較好,種植一顆樹的花銷很少。而培養一個孩子卻要十幾萬。可是阿聯酋卻需要也花這樣的代價,就可以說明阿聯酋人民侍弄花草樹木非常精心了。
這時,班上的同學都若有所悟點了點頭。于是,接下來的朗讀也讀得很有感情。
我想:引導學生感悟時,就應該從多角度出發,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對課文深入地思考.學生的真實感受被喚起了,融進了學生的這種感受,讀就不再空洞,而是飽含每個學生的感情的。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12
課文《沙漠中的綠洲》向我們具體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白茫茫的沙漠中種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樹木,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閱讀教學最根本的就是要求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讀書,不但要求學生讀懂、讀會、而且還要求會讀、會理解語言、會欣賞語言、會運用語言。學習第二自然段“迪拜風光”,我是這樣教學的:
先讓學生認真讀文,用讀展示沙漠中的'綠洲的獨特風韻。然后結合文中插圖,展開想象把綠洲之美描述具體、面對綠洲美景抒發內心情感。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想像“綠樹成蔭”、“鮮花遍地”是怎樣的情景。開始,學生只會說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我引導學生:樹多嗎?長勢怎樣?描繪一下。僅僅是一條街有樹嗎?街上有,還有哪些地方有?人們走在馬路上、在公園游玩、在庭院休息,有什么感受?鮮花美嗎?除了公園,還有哪些地方開滿鮮花?你能用“迪拜鮮花遍地,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描繪鮮花的種類多或色彩美嗎?置身于花海,你有什么想說的?如此教學,“綠樹成蔭”、“鮮花遍地”的迪拜,在學生口中、心中變得更為生動,枯燥的文字變得靈動了。
此教學經歷了三個環節:讀中感知語言——描述內化語言——贊嘆升華語言。教學層層深入,讓書讀得實、讀得活。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13
上課伊始,我即讓學生談談對沙漠和綠洲的印象,并出示文中的句子細細品讀,感悟出沙漠的荒涼貧瘠,綠洲的風景如畫。考慮到學生對阿聯酋這個國家較陌生,所以選了出示了沙漠和綠洲的圖片,讓學生的視覺受到強烈的沖擊,繼而引導質疑: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這樣荒涼的沙漠變成美麗的綠洲的?讓學生產生閱讀期待。
在品讀重點段落時,我主要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阿聯酋人民是怎樣建設綠洲的?他們為什么那樣愛護花草樹木”?并以此為切入點,引領學生深入文本。
本文的難點是課文第三自然段,教學中我發現學生不能體會出阿聯酋人民改造環境的決心與付出的巨大代價。請他們交流時都說不出來,針對這種情況,我先示范引導學生抓住“從外國買來泥土,買來誰,買來花草樹木”這段引起學生深思,感知阿聯酋人民付出的`代價,然后又抓住“縱橫交錯”,體會設計這樣的水管并把它們埋入土中要費多少心血、財力、物力、人力,加深學生的理解,再聯系到本段的中心句“……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一個孩子”,學生對阿聯酋人民的壯舉充滿敬意。
當然,遺憾不免存在,在教學第六自然段時本想創設情景,讓學生體驗角色感受花草樹木的幸福,并抓住“更綠、更翠、更艷”這三個詞進行細細品味,讓學生感受水對綠化的巨大作用,但這個環節教學中很平淡,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但這種遺憾也是種真實的美麗,它會引領我不斷走在探索的教學路上。
【語文課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03-10
《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匯編04-04
《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匯總04-06
《沙漠中的綠洲》教案+反思04-03
蘇教版四下《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04-06
四年級語文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03-14
《沙漠中的綠洲》教學片段摘選08-06
《沙漠中的綠洲》教學設計精編04-06
沙漠中尋找綠洲日記05-25
蘇教版四下《沙漠中的綠洲》課后反思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