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竹頌》教學反思
同學們在學習拓展閱讀課文《竹頌》時,按照自讀、齊讀、質疑、探究、小節、背誦的要求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很快進入了質疑階段。一位同學首當其沖,提出問題:“請問作者通過這篇文章想贊美竹的什么?”話音剛落,便有好幾只手高高舉起。我說:“不急,知其然,還得知其所以然。你們還要找出答案的依據。”小手放下了,眉頭皺起來了。短暫的沉默之后,一位女同學自信地舉起了手。她回答道:“請同學們看第3自然段的最后。‘在盛夏的烈日下,你又給人們送出暑天的涼風。’我覺得這里贊美了竹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同學們頻頻點頭。在她的帶動下,又有幾只小手舉起來了。大家在探究中總結出來,這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贊美了竹的無私奉獻、堅毅剛強、純潔樸素以及坦直忠誠等品格。
緊接著,一個同學提出了一個讓大家眉頭打結的問題:“課文中有一句話‘清新的晨霧里叮咚的泉水聲,和那鳥兒悠揚的叫聲,我的心消融在無邊的沉靜中’。既然說是沉靜,為什么又有泉水聲和鳥鳴聲呢?這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呢?”相比之下,這個問題有了難度和深度,挑戰性更大了。在思索過程中,一位同學說:“我來試試解答這個問題吧。我認為,泉水聲和鳥鳴聲給人一種聽覺上的美的享受,而無邊的沉靜則是一種心靈上的美的感受。兩者不但不矛盾,而且非常的和諧。”同學們聽了頻頻點頭,眼里流露出欽佩的神情。這個聰明的小家伙真像個小哲學家,解釋得特別有韻味,我也禁不住頷首微笑。接著他的話,我在黑板上書寫了“幽靜”兩個字。我問:“在山谷里,是不是只有一點聲音都沒有才叫做幽靜呢?”大家馬上否認,有的說:“山間的幽靜應該有鳥聲的點綴。”有人馬上補充:“還有山泉的叮咚聲,風聲、雨聲、蟲鳴等都可以加強幽靜的感覺。”
“對呀!”我進一步引導大家理解這個詞的深意,“你們還記得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個名句嗎?一個‘敲’字,讓夜顯得更加寧靜,使意境變得更加幽美。所以,動與有時并不矛盾,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在課文中,以動襯靜,更顯出竹林的幽靜給人帶來的.那種沉靜美好的心境,讓人更加的流連忘返啊。”同學們認真聽著,若有所思的表情中顯現出了領悟和神往的的神態。
接下來的課堂,你問我答,你悟我思,同學們時面眉頭緊蹙,時而互為補充,教室里一會兒沉靜無聲,一會兒辯論激烈,氣氛非常的好。看著他們專注投入的神態,我不禁欣慰地笑了。有時候,放手就意味著放飛智慧,放飛想像,放手就意味著更好的把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