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對現代語文教學的反思
對于當今的語文教學,眾所周知,在客觀化、規范化考試的牽引下,愈演愈烈的,是對訓練的空前強調,而且演變成機械操練,大量做題,做各種練習題和各種模擬題,以至于使同學不讀書,只做題,“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不遵循規律,結果事倍功半,同學的語文水平無法提高。
從語文的工具屬性來看,寫字、識字、閱讀寫作乃至思維方法,都可以通過訓練來達到一定的目的,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時代在前進,當我們更多的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看問題就會發現,統一計劃、一材、統一考試前提下的語文訓練,教師的“訓”無法主導,同學的“練”亦無法主動。教師和同學,都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應試的奴隸。葉圣陶曾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竭。”[《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我們不能在做習題這樣的訓練和那種以同學的個人經驗為基礎、與社會生活相溝通的語文實踐之間劃上等號。語文實踐的豐富性和它對語文素養的生成,絕不是做習題這樣的訓練可以代替的。背棄同學生活實踐的所謂“訓練”,不關注同學主體的情感態度,不重視同學個性因素,對同學自主發展和整體發展而言不只力所不及,而且貽害無窮。
從語文的思維方式看,語文界更存在一個誤區,認為邏輯思維高于形象思維。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語文教學把復雜的對象簡單化,陷于固定套路和程式,熱衷于明確的答案和結論。其結果是導致語文課變成干枯的邏輯演練,拒斥了形象與情感。正如美國學者韋穆薩特布魯克斯在其《文學批評簡史》中所說:“隨著邏輯思維的發展,語言逐漸失去了它的情感職責,其凝聚作用日趨沒落,日益走向科學化。這個剝奪的`過程,使語言只剩下一具無血無肉的骨架子。”
語文課程從實質上而言是實踐的。換言之,它既不是知識課程,也不是理論課程。因此在我看來,學好語文的唯一途徑就是讀寫能力和素養的培養,舍此別無終南捷徑可言。“大抵有基方筑室,未聞無址忽成岑。”生活和學習的關系是感性經驗和理性知識的關系,只有從同學的個人生活實踐動身,以同學的感性為基礎,才干使讀寫真正落到實處,才符合語文的學習規律。
二
閱讀,是人類開啟理性大門的鑰匙。西方人說:“Leader is reader”(領導者一定是閱讀者)。閱讀能獲取知識,開啟智慧,陶冶情操,修身立德。首先是要多讀,要感受、體驗、品味,最好的閱讀境界是身臨其境、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從感性入手,“只有入乎其內,才干出乎其外”。魯迅在《摩羅詩力說》曾談到閱讀中感性和理性的關系,認為沒有感性作為基礎的理性分析,就像“熱帶人未見冰前,為之語冰,雖喻以物理、生理二學,而不知水之能凝,冰之為冷如故”,讓熱帶人了解冰的最好方法是“直示以冰,使之觸之”,閱讀文章亦應重視感性,朱熹講“格物致知”,“物”即是感性經驗,重視感性,方能“致知”。
從感性入手的閱讀途徑很多,在我看來,要多練和多讀。土耳其小說家歐漢帕穆克在《白色城堡》中這樣說:“人生猶如單趟列車,一旦結束,你就不能重新再來,但是假如你有一卷在握,不論那本書是多么復雜或艱澀,只要你愿意,當你讀完它時,可以回到開頭處,再讀一遍,如此一來,就可以對艱澀處進一步了解,也會對生命有進一步的領悟。”閱讀的魅力就在于它允許人們不時重復、練習,而且每次都帶給人不同的感受,使人在唯一一次生命中無法仔細體味的東西,通過閱讀得到彌補和滿足。劉勰的“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文心雕龍》)就是說練習的重要性。多讀,就是從根本上強化和延長對文本情感體驗的過程,一旦做到心、口相應,背誦只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說“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韓愈讀書“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白居易更是讀到“口舌生瘡,手肘成胝”。朱自清先生也認為“要增進同學了解和寫作文言文的能力,得從正確的誦讀教學入手”。郭沫若也說過,兒時背下的書,像一個冰山,入了肚子,隨著年齡的增加,它會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財富了。魯迅當年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揶揄那位在誦讀古書時迂態可掬的壽鏡吾老先生,其實未必是對他的完全否定,魯迅自身也從練習和誦讀中受益匪淺。著名學者程千帆先生說:“背誦名篇,非常必要。這種方法看似蠢笨,實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風格、節奏等都銘刻在心,一輩子也洗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對它們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當然,對中小同學而言,好多名篇的深意何妙處未必都能理解欣賞,比方杜甫的《絕句》,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瑯瑯上口,但后兩句中的“千秋”、“萬里”卻遠遠超出小同學的理解范圍。這得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才干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深層意蘊,但這并無妨礙同學感受詩歌意境和聲色之美。
三
寫作,是體現人的語文綜合素質的實踐性活動,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發明性表述的過程。通過個性化自由式的寫作抒發作者獨特的感情。遺憾的是,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使同學寫作過于注重技巧的掌握和章法的訓練,而忽視了同學對真實生活的觀察和真情實感的表示。葉圣陶說“寫作是生活的一局部,是一種發展,是一種享受。”“要多寫,越寫越熟,熟極了才干從心所欲。多寫還要多改。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身不改或者少改”。[《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因此,提高寫作能力也得從感性入手,而不在于掌握多少寫作知識和寫作規矩。如有一堂語文課要求同學用 “發 現”口頭造句。一位小朋友說“我發現地球圍著太陽轉”,老師頷首贊許;一位來自農村的小朋友說 “我發現老母雞圍著草窩轉”,老師臉上就現出不屑的表情。其實, 前者的“發現”是得之于書本的科學知識,后者表達的內容則來自于農村生活的耳濡目染,是一種活色生香的、充溢著感性的、真正得自于小朋友自身的“發現”。且不要小看了這一句,它與《詩經 君子于役》中描寫的黃昏懷人的詩句“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豈不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是有創意的表達的胚芽,我們的語文教學,或許不經意間扼殺了多少發明的細胞。
朱熹曾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同學的感性基礎正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同學的觀察力和理解力或許還很幼稚但正是這可貴的感性基礎,使同學在寫作上邁出了第一步。正如魯迅先生在《這個與那個》中所說的意味深長的譬喻:“小朋友初學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來,的確是幼稚,危險,不成樣子,或者簡直是可笑的。但無論怎樣的愚婦人,卻總以懇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這一步去,也決不至于將他困在床上,使他躺著研究到能飛跑時再下地。因為她知道:假如這么辦,即使長到一百歲也還是不會走路的。”對同學的寫作,亦可作如是觀。老師安排的小小的寫作“手記”,例如一個景物描寫,一個生活鏡頭的記敘,一個思緒片段的載錄,一個情感漣漪的捕獲……甚至看到一個人、讀一本書、看一個電視節目或電影都可以隨意入文,寫作能力的提高就體現在這一次次具體實踐中,落實在一個個醞釀思索、動筆潤飾、遣詞造句的過程中。在這一次次的具體實踐中培養起濃厚的興趣,就會使同學在一種活躍、舒暢、歡快的心理支配下,使思想進入最佳狀態,寓學于樂,寓學于趣,那么,潛在的發明力就會在躍躍欲試的“冒險”中迸發出來。
感性基礎是同學閱讀和寫作的前提、關鍵和基礎。在現代人越來越面臨著精神貧困化、文化市井化、知識多元化和語言淺俗化的今天,提倡中小同學在感性基礎上的語文讀寫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有利于為他們的發展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有利于它們的全面發展。要讓同學認識感性基礎和語文讀寫的關系,開生活之“源”,暢讀寫之“流”,協助同學樹立熱愛生活的觀念,培養同學觀察、分析、反映、服務生活的能力,提高同學語文讀寫的能力。
【最新對現代語文教學的反思】相關文章:
對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反思02-05
最新的高二語文教學反思范文07-07
最新《一夜的工作》語文教學反思02-01
最新高二語文教師教學反思07-07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語文教學反思02-05
現代詩《大地的話》的教學反思02-01
最新的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2-07
最新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3-05
對韻歌教學反思12-19
《天馬》語文的教學反思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