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語文教學反思
一、第一次教授《熱愛生命》時,將整體感知環節的具體做法設置為速讀課文、概括小說故事情節,發現學生很快就能概括出來,也無需其他人提醒補充,發言人也沒什么熱情。這正犯了課堂教學“你講的我都懂”的大忌。于是,在另一個班再上此課時,將此環節調整為談自己對生命的感悟,由于結合了自身體驗,不僅營造了氛圍,同時與結束部分的思考自身生活相呼應,啟發學生要在閱讀中認識自我、關注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心靈成長,自然地貫穿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二、語文新課標提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如何才能讓學生不僅對主人公的經歷感同身受,還能引發出更多的感悟呢?筆者認為要立足于語文課的根本——語言表達,即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語言表達和文章特點等方面來領會。 在品味賞析環節中,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揣摩品味文章的具體描述,隨著與課文內容的近距離“接觸”與領悟,不自覺地移情換位,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不同的學生由于各自的生活經歷不同,理解不同,欣賞的角度不同,對課文的理解自然會有所不同,教師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就予以充分肯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真正的閱讀是建立在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的`基礎上的,雖然我們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但確實不能把課堂上出現的每一個“意外”都“引導”入“正途”,也不能一味遷就認同,對任何答案都以簡單的一句“言之有理”作為評價。筆者認為,當課堂上出現分歧時,用導入正途法會打消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一味遷就認同也會使學生感覺正確答案就是正確答案,提出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是說說而已,這兩種做法都是虛假的課堂民主。當學生提出“病狼”的表現也是熱愛自己的生命的時候,教師在措手不及之時不忘了引導學生就“生命”和文章的主旨深入探究“病狼”的形象意義,不僅為自己變換教學內容和思路贏得了時間,也使得學生換一個角度、興味盎然的探究文本的深刻內涵。有興趣、有新意的閱讀探究更有助于學生的心靈成長,這樣的閱讀才回歸了閱讀的本質。
【《熱愛生命》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語文教學反思08-16
新編教材語文下冊《熱愛生命》教學設計03-05
《熱愛生命》 教學設計10-25
小學語文《生命的壯歌》教學反思01-31
生命的壯歌語文教學反思01-30
《熱愛生命》優秀教學案例03-06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5則05-10
新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熱愛生命》教學設計03-05
《生命生命》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1-31
七年級上冊語文《生命生命》教學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