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氣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花的勇氣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花的勇氣語文教學反思 篇1
在上《花的勇氣》一課我由盲童安靜用手觸摸春天,用心靈觸摸春天;溫迪一家人用眼睛延續光明,用愛心延續生命;墻角的小瓜苗,奮力求生的飛蛾對生命的渴求。引入:在冷風冷雨中的小花又對生命有怎樣的追求呢?
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情緒高漲。接著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究時間,讓他們畫出文中描寫作者心情的句子和令自己感動的句子,并在下面寫出自己的感受。在給予孩子充分的思考時間后,小組內交流匯報,使孩子的個性與思維得到再一次體現。之后,共同交流時,我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給予他們真心的贊美。孩子們智慧火花不斷閃現,竟然爭先恐后,出口成章。整個課堂詩意飛揚,心情歡暢,充滿濃濃春意。我與孩子們與小花一起體驗生命的含義。最后點題,無需多費口舌,孩子已領會作者的感悟:小小花兒居然有如此氣魄,在冷風冷雨中傲然挺立,這是花的勇氣,是生命的勇氣。
那么我們應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孩子立刻就體會到:勇敢地面對風風雨雨,無論你是多么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有勇氣就會有希望。這就是那群處在人生花季的花朵,他們再次體會到生命的勇氣。
花的勇氣語文教學反思 篇2
《花的勇氣》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節選自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課文細致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時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于草下時的驚喜,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后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一、對略讀課文的認識
在初接觸這篇課文后,我首先關注到了課題前面的雪花號——這意味著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因為蘇教版的課文都是講讀課文,之前我從未聽過、上過略讀課文。因此特地上網查了對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從中我了解到這類課文教學的要求:一是從內容上說,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訓練的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通過查閱資料我明確了略讀課文的教學絕對不能等同于我平時的課堂教學,上略讀課文,教師應放得更開,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閱讀的時間和空間。略讀課文都有閱讀提示,其實就是教學生循序漸進閱讀并理解課文的步驟和方法。我教學思路就是按照這閱讀提示讓學生合作學習,教師予以適當的點撥。
二、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
本堂課的教學,總的來說令我很不滿意,學生的反應平平,當然,教師是決定因素,教師未能有充分的預設,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從而造成了這樣的境地。
我覺得這節課最大的不足在于以下幾點:
1.對學情估計不足
作為教師都知道我們備課時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但遺憾的是,因規定課前不得接觸學生,我對學生的情況估計不足。我以為所借的既是朱棣文小學的班級,學生整體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必定比我們鄉下學生高出許多。因而在我本人所執教班級的基礎上,又人為地增加了難度。如當學生找出表明原因的語句后,還要求學生依次概括成四個字——“綠野無花”、“草下藏花”、“無緣看花”、“原野冒花”、“花有勇氣”。我的本意是:學生既然基礎好,只要求找出文中現成的語句太過簡單了,而將文中語句“濃縮”成四字短語,是為了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學生的回答也并非要和我所設想的幾個短語一模一樣,只要意思相差無多就可以了,當然如果僅夠得上邊,我也能及時引導。但事實上,這一設計卻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成了課堂上的“雞肋”。因為當我提出要求后,學生響應的寥寥無幾,原本學生的發言就不夠活躍,這樣一來,更把他們難倒了,甚至在某些時候造成了“這里的課堂靜悄悄”的尷尬局面。
2.未能及時作調整
其實當課前準備與學生談勇氣時,我就該對學生的整體情況有個重新估計了,因為在我看來這是很容易舉例說明的,學生應該能夠脫口而出,但事實上學生的反應并不好。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考慮降低一些難度(如不要求用四字短語概括,只要求找出表明原因的相關語句來朗讀體悟),以使學生在閱讀結束后,即能順利地完成填空,這樣,既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又可以節省更多課堂時間來進行深層次的學習、體會,而無需在“概括”上面糾纏過多的時間。學生的能力達不到,學得累,教師教得累,給人的印象也未必深刻,反而將本該深入體會文本的時間也都占去了。
3.情的因素未凸顯
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文章語言優美流暢。尤其是兩段對花的描寫更是精彩至極:“原來青草下邊藏了一層花兒,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么多、這么密、這么遼闊!它們比青草只矮幾厘米,躲在草下邊,好像只要一用勁,就會齊刷刷地全冒出來……”“ 迎著細密的、涼涼的吹在我臉上的雨點,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千萬萬朵花兒藏身的草地,此刻花兒一下子全冒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全新的色彩。雖然遠處大片大片的花已經與蒙蒙細雨融在一起,低頭卻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朵小花,在冷雨中都像英雄那樣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瞧,有色、有形、有動作、有想象,修辭手法的運用恰到好處……雖然未能親見那些花兒,但讀了這些文字,花兒的形象早已躍入腦海。可是,由于教師的設計與教學時間的關系,這些美的文字,這些體現花兒品質的語句,學生們都未能深情品味。散文的教學應以情動人,而因未真正深入文本,師未入情,生亦未入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三、課堂教學稍為滿意之處
當然,自我感覺較為滿意的地方還是有的。如為了能讓孩子們對課文的脈絡有個清晰的認識,我設計了以下填空題:
初見草地,我感到 ,因為 ;
撥開草看,我感到 ,因為 ;
離開之前,我感到 ,因為 ;
雨中去看,我感到 ,因為 ;
體會小花氣魄時,心頭 ,因為 。
先各自想一想,再同桌進行交流。這其實是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在看花、尋花這個過程中有那些情感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來解決這個問題,對整篇文章的學習起了很好的梳理作用。
短短三十分鐘的教學,讓人感慨良多。實際教學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不可預知的情況,因此教師必須充分鉆研教材,分析學情,設計出科學而合理的教案,進行充分的預設,要有教學機智,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改變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花的勇氣語文教學反思 篇3
《花的勇氣》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課文生動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于草下時的驚喜,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后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義就是勇氣。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教學的難點是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理解變化的原因。因此教師在教學此課時,首先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讓學生初讀課文,說一說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么事?(這篇課文細致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教師本打算要學生根據黑板上的板書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但學生也許預習透徹吧,直奔主題說出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然后畫出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情感線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味。這篇課文的語言準確生動,耐人尋味,如“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我用手撥開草一看,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我想他們剛冒出來時肯定很壯觀”、“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此刻那些花兒一下子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了全新的色彩”等,教學時,教師讓學生找出兩次作者看到花的詞句進行品讀賞析,與學生進行交談探討,感受本文語言之美,領會作者用詞造句的精妙。教學時以讀為主,特別要注重朗讀的指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失望——驚喜——遺憾——驚奇——怦然一震。
通過反復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就是勇氣。
花的'勇氣語文教學反思 篇4
《花的勇氣》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生動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于草下時的吃驚,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后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認識到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本次教學是在“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理念指導下,引導學生體會花兒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氣魄,領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會借助情感變化線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并理清作者情感變化的原因。在品味語言中感悟“花的勇氣”。
因此我在教學此課時,首先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按照導讀提示的要求讓學生初讀課文,在讀通讀順的基礎上,用上四個描寫心情的詞語:失望、遺憾、驚奇、怦然一震,說一說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么事。讓學生學到抓住作者的情感變化線歸納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即情感串聯法。然后再讀課文畫出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及相關段落,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讀一讀你喜歡的部分。教學時,讓學生自學,用四字詞語概括出作者有這樣的情感的原因,培養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同時讓學生進行了個性化的朗讀,讀出了作者的感受。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情感線索的基礎上,再重點引導學生品讀“花躲草下”和 “花開原野”兩部分,在讀的過程中,讓學家生想象畫面,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味。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散文的教學應以情動人,學生深入了文本,入境入情的朗讀,從而體會到作者感情的變化。最后讓學生談談花的勇氣是什么,面對冷風冷雨中的小花,說說自己的感受,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揭示了文章主旨。
教學本是一種有缺憾的藝術,沒在缺憾的課不是一堂真實的課,教學后,我深深地認識到了課中的不足。
《花的勇氣》是篇略讀課文,應放手讓學生自學。然而我在教學中處理作者情感變化的原因時,用時過多,未完全體現略讀課文的特點。
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立足于現在,立足于課堂,由課堂向課外延伸,由課堂向課后拓展,由課堂向課外發送,培養學生自覺運用最佳學習方式的意識。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我會不斷學習,讓我的課堂教學泛發出勃勃生機。
【花的勇氣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花的勇氣》教學反思05-17
《花的勇氣》教學設計及反思05-17
語文《花鐘》教學反思09-23
《花的勇氣》教學實錄05-17
《花鐘》的語文教學反思06-09
語文課文《花鐘》的教學反思07-05
《花的勇氣》教學實錄及點評05-17
《小蝴蝶花》語文教學反思07-10
花鐘語文課文教學反思06-07
語文《花鐘》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