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最后一頭戰象》課文解釋和評價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最后一頭戰象》第二課時教學實錄及課后反思。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理解“威風凜凜、優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最后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
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研討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程序】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今天,當我們再一次走進《最后一頭戰象》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些飽含深情的文字,向我們描述了戰象嘎羧的哪幾個場景呢?
師板書:
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
二、品讀感悟
1、指導品讀嘎羧告別場景:
上節課,我們已經用心品讀了嘎羧尋找戰象的場景,并為之感動。這節課讓我們首先走進那告別的場景。請仔細讀讀相關段落,想想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聯系插圖,神態、動作等。)
出示:
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為嘎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
師:是呀,人們是如此舍不得,在這龐大的送行隊伍中,有?有?有?(老人、小孩、婦女。)
師:老人會對戰象說些什么?小孩會對戰象說些什么?婦女會對戰象說些什么?
師:而人們的一舉一動中更是飽含著依依不舍。他們是怎么做的?他們還可能會怎么做?
生答。
師小結:淚眼蒙朧中,26年前的那場戰斗仿佛又浮現在人們眼前,透過嘎羧,人們看到了更多的戰象,更多的已經失去的親人!人們傷心欲絕,泣不成聲。
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師:此時,它想干什么?想看什么?為什么一圈又一圈地走?
生答。
師引讀:
是的,這一切讓嘎羧如此不舍(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是的,這一切讓嘎羧心潮澎湃,(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是的,這一切讓嘎羧百感交集,(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師: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2、合作研讀“憑吊戰場”:
過渡:當他走了整整一夜,來到打洛江畔,又在做什么?下面請同學們合作來研讀“憑吊戰場”一段。
自讀“憑吊戰場”,邊讀邊交流,你有什么體會?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出來的?
出示:
嘎羧久久凝望可能會想到什么?它對著礁石親了又親時會想什么?嘎羧震耳欲聾的吼叫想說什么?
生交流研讀。
師:剛才,老師聽到同學們在底下討論,說得多好啊。讓我們來進行交流。
出示,交流: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___,看到了___。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這礁石,也許是___,也許是___;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口歐──口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___,也許是在___,也許是在___。
師: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請同學們和老師合作讀這一段,你們讀課文,老師讀補充部分。
出示: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看到了(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沖向日軍)。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這礁石,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地);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口歐──口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的靈魂),也許是在(訴說對戰友的思念),也許是在(告訴戰友,它將來陪伴它們)。
3、誦讀“莊嚴歸去”:
過渡:嘎羧依然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它走啊走,終于找到了戰友們安息的地方。讓我們親眼目睹一下嘎羧挖掘墳墓的場景。
請同學們深情地朗讀20~23段。
出示: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在地上挖掘起來。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嘎羧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于挖出了一個橢圓形的.淺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繼續挖,用鼻子卷著土塊拋出坑;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太陽落山了,月亮升起來了,它仍在埋頭挖著。半夜,嘎羧的脊背從坑沿沉下去不見了,象牙掘土的冬冬聲越來越稀,長鼻拋土的節奏也越來越慢。
師:文中提到了幾次怎樣的“挖”?普通人會是什么反應?你從這些“挖”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答。
師小結:我們想說的太多太多。文中反復出現了一個關鍵詞“挖”,從嘎羧的“一直挖”、“繼續挖”、到“埋頭挖”,通過一個“挖”字寫出了嘎羧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墳墓,莊嚴地把自己掩埋。這些描寫更加體現了這位垂暮的戰象對戰友的忠誠和重情重義。
出示:
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師:終于,一切都平靜下來,什么聲音都沒有了。而你看,(師引讀出示部分。)
師:你們讀得也很讓老師感動。有誰能如此坦然地面對死亡?有誰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做到了。請同學們齊讀這一句。
師:戰象嘎羧有情有義,帶著對英雄的崇敬,再次深情朗讀20~23自然段。
三、感受形象
過渡:最后一頭戰象懷著深深的愛,從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生命的歸宿。可以說,它是一個英雄,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將是。
在它的生命軌跡中,它忘不了與人們依依惜別的深情──引讀片斷1。
而戰場上一幕幕更讓它難以忘懷──引讀片斷2。
終于,它如愿以償地和戰友們長眠在一起──引讀片斷3。
師:課文學到這里,嘎羧在你心中是怎樣的印象?
生答,師板書:
善良、忠誠、堅強、懷舊。
師:面對這樣一頭善良、忠誠、堅強、懷舊的戰象,你想對它說些什么?
生自由說。
四、課文總結
嘎羧走了,從垂暮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戰甲的英武,從重臨舊地到安葬自己,我們漸漸讀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這片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它是一位重情重義的英雄,讓我們永遠銘記著嘎羧,永遠銘記這最后一頭戰象。
五、布置作業
如果說,最后一頭戰象呈現給我們的是深沉的愛和對于生命價值的深深思考的話,那么,沈石溪的其他作品又將給予我們怎樣的震撼呢?回去仔細讀一讀,可以將你的點滴感受紀錄下來。
【板書設計】
英雄垂暮善良
重披戰甲忠誠
最后一頭戰象
憑吊戰場堅強
莊嚴歸去懷舊
【課后反思】
今天的語文課與學生們共同閱讀了沈石溪的《最后一頭戰象》。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后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讀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動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從中感悟些什么,學習些什么?
本課課文比較長。對于六年級的學生而言,邊讀邊思的習慣已經養成。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先從整體入手,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在整體感知課文后,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點語句重點研讀,避免逐段講解的繁瑣,以實現長文短教的目的。但從實際教學來看并不理想。我抓住文中的幾處重點語句分別讓學生體會嘎羧的懷舊、英勇、善良育忠誠等,但由于課問內容與生活差距太遠,沒有圖片的輔助,使悲壯與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讀與想象也就無從談起。反思本課的教學,形式過于單調:扎重點語句──談感悟──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本該釋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教師一步步的牽引下之體會了文中的幾句話而已,也難怪課堂上會如此沉悶。
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時,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進行長文短教的教學?是否應重點抓住一處(如嘎羧在打洛江畔憑吊的那動人的一幕)進行透徹的研讀,繼而輻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樣的一幕?從而體會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際它為何這樣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從而體會嘎羧的善良與忠誠……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補文中的空白。也可采用讀寫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寫一寫。這樣既充分理解了課文,激發了情感,又使語文訓練得以有效的落實。
【語文《最后一頭戰象》課文解釋和評價】相關文章:
最后一頭戰象作文03-10
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800字09-05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02-26
小學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08-30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范文02-07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測試題10-24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設計11-16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最后一頭戰象》教案12-21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后一頭戰象》教案11-19
六年級上冊人教版《最后一頭戰象》教案11-24